xChar
·a month ago

imag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80487/
作者:赫尔曼·黑塞
译者:姜乙

豆瓣简介: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1967年,保罗柯艾略20岁,他被送进了巴西的一家精神病院里。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你肯定听过《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就是保罗柯艾略。
他的一生本来应该被精神病院葬送的,但是一本书拯救了他。(ps. 这本书是保罗柯艾略女朋友给他邮寄到精神病院的
这本书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悉达多》。

我想很多人和精神病人保罗的感受是一样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期望的会是一个圣人的故事,但读完后不免有一些些失落,这本书除了语言异常优美外,似乎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能解答人生的终极问题。

《悉达多》所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世俗人的烦恼故事,似乎书中昙花一现的佛陀,才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悉达多,这个人的内心怎么会有这么多阴暗的情感呢?这么多恐惧呢?

但保罗悟出来了,悉达多是执意要将自己的生命本质去寻找自我,在大千世界中不迷失自己。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几天,保罗就出院了。出院当天,他回望精神病院的铁栏杆,想起精神病院里的疯子对他说,他们要一辈子待在精神病院里,与世隔绝永远不出去。为什么呢?因为外面的世界太难面对了。

这个时候,保罗柯艾略对自己说:我发誓,我选择生命。(ps. 我命油我不油天

好了这本书的分享就到这里为止了,我已经总结完了 /手动狗头(此处埋个伏笔)

佛陀是谁?

佛陀,意为“觉悟者”,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又尊称为释迦牟尼
佛陀生活在约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原本是释迦族的王子,后来出家修行,经过长期的修炼和思考,在菩提树下获得觉悟(菩提),成为“佛陀”,意为“觉悟者”或“开悟者”。

在你的心目中,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是洞窟里的佛菩萨像?还是栩栩如生的壁画?亦或是在藏经洞里发现的画匠们创作的涂鸦草稿?

image

image

传言佛陀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人,但要到公元2世纪左右,佛陀的形象才开始流行,不同地区的佛陀的形象各不相同,最开始的佛像更多的是一个“符号”,并不是代表真实存在的佛陀形象,主要是为了供后人忆念和瞻礼佛功德之用。、

《金刚经》中有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说,要见到真正的“如来”,必须知道种种的外相都不具备永恒性。

既然最高境界是“诸相非相”,那为什么还要有这么多金碧辉煌的佛像呢?释迦牟尼也不过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悉达多太子,怎么就变成了类似电视剧中“如来佛祖”一般的形象呢?

在佛教中,有“三身佛”的说法,即佛有三种身相,分别是“应化身”,“报身”和“法身”,觉悟程度深浅不同的人,所见到的佛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所谓“应化身”,如我等凡夫俗子,尚未觉悟,所以看到的佛陀就是和尚,跟平常人一样。已经觉悟的菩萨,所看到的佛陀形象则是庄严恢弘的,这就是佛的“报身”,“法身”,则是说真正的“佛”就是无形无相,随众生的心而显现出不同的样子。

最后,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佛陀其人呢?

直到1898年,一位名叫佩普的英国工程师,他在印度比普罗瓦考古发现了一个装有佛陀遗骨的舍利瓮,而就在前一年的尼泊尔的蓝毗尼,尼泊尔总督雷纳将军和德国考古学家福勒博士,发现了在佛陀出生地出土的阿育王石柱。这些新发现最终让西方学者开始相信,佛陀并非是神话人物,而是曾经活生生地在印度行脚弘法的一位僧侣。

image

悉达多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佛陀,即乔达摩·悉达多,大约在19岁成亲,娶了城中的美人耶输陀罗,但却在29岁毅然出家,经历数年苦修,终于35岁在菩提伽耶觉悟,然后在北印度赤足游历讲法45年,最终于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佛陀本属于释迦族。释迦族本身属于刹帝利种姓,即贵族阶层。

在《悉达多》开篇,黑塞是这样形容悉达多的: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鹰隼,在屋舍阴凉处,在河岸船旁的阳光中,在婆罗双林和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友,同为婆罗门之子的乔文达一道长大。

而最爱他的人是乔文达。他爱他的步态,他行动时的优雅完美。他爱悉达多的一切言行,但更爱他的精神,他崇高激昂的思想、强大的意志和高贵的使命感。

用现在的话来说,悉达多是一位“富二代”,既不用担心生计,婚姻,事业也应该想当顺利,是我们非常羡慕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世俗人生,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主动放弃。

那么,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关于佛陀想要出家修行的动因,更为直接的描述,则是太子经历四个城门的故事:

有一天悉达多太子出行,在其中一个城门,他见到一个耄耋老人,于是问侍从,这个人为何这般模样?侍从告诉太子,这就是“老”:“夫老者生寿向尽,余命无几,故谓之老。” 第二天,太子又在城门遇见一位重病的人,问侍者这又是什么情况?侍者回答说这是“病人”,太子于是追问什么是“病”,侍者回答说:“众痛迫切,存亡无期,故曰病也。” 又有一天,太子在城门处遇见有人亡故,亲人们嚎哭围绕。太子又问:“死为何?”侍者则回答:“死者,尽也。风先火次,诸根坏败,存亡异趣,室家离别。” 短短数语,道尽了人生的无奈。

当太子再度出游时,却见到街道上有一位出家的沙门,便好奇询问侍者这是何人。侍者告知,那是“沙门”:“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攝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伤害,逢苦不慼,遇乐不欣,能忍如地。” 也就是说,出家修道能让人远离欲望的伤害,并且对于众生升起无尽的慈悲,这让年轻的太子非常羡慕,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

而在小说《悉达多》中,黑塞用文学化的方式描述了悉达多的出家时刻:“乔文达意识到:时候到了,悉达多要去走自己的路。他的命运即将萌发。”

那时,三位沙门经过悉达多所在的城邑。他们是去朝圣的苦行者,不老也不年轻。憔悴、消瘦,几乎全裸的身躯被阳光暴晒得焦黑,尘埃和血迹布满肩头。他们是人类王国的异乡人,骨瘦如柴的胡狼。孤独、绝尘,与世界为敌。一种由无声的激情、不惜一切去献身、无情的肉体灭绝构成的灼热气息回旋在他们周身。

在黑塞的小说中,悉达多是主角,他的同伴叫乔文达,书中他俩曾一同去拜访佛陀乔达摩

ps. 私以为,佛祖的本名叫乔达摩 · 悉达多,黑塞将其拆分成两个人物,所以文中的悉达多其实也是佛陀,是悟道的另一条路

沙门修行

悉达多与乔文达一同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的苦修生活,他们通过冥想、禁食和压抑感官欲望来试图摆脱自我和世俗的束缚。

他遇见女人时目光冷淡,遇见城中穿着华美之人,嘴角流露出轻蔑。他见到商贩经商,君侯外出狩猎,服丧者哀嚎,娼妓出卖色相,医生救治病人,祭司定夺播种之日,情侣们相互爱抚,母亲们哺乳——这一切都让他不屑。

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我”被去除,不复存在。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在无“我”的深思中听便奇迹。这是他的目标。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亡,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那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然而,悉达多很快就意识到,沙门苦修不过是一种徒劳,并不是真正能够接近觉悟的道路。

悉达多道:​“我并不这么看,我的朋友。至今我在沙门处学到的东西,乔文达,我本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学到。在花街柳巷的酒馆里,我的朋友,在脚夫和赌徒处,我都能学到。​”

遇见乔达摩

沙门的禁欲与苦修,并无法帮助悉达多真正解答关于存在、苦难和解脱的问题。他逐渐意识到,这些修行方式虽然提供了某种控制欲望的方法,却不能触及生命的本质。正是在这种疑惑与不满足的驱使下,悉达多听闻了佛陀——乔达摩前来宣法,于是便于乔文达一同拜访了佛陀。

夜幕降临,酷热消歇,祗园中的人们活跃起来,聚集在一处聆听佛陀宣法。
这时,他们听见佛陀的声音。那声音美满,安宁,平和。他论苦谛,苦之缘起及其灭往何处去。他平静的论述安详清晰。苦乃人生实相,但离苦之道业已被发觉,跟随佛陀即可脱离苦海。
世尊以柔和坚定的声音论四圣谛,讲八正道。他耐心地以惯常的方式讲经,举证,温故。他的声音明亮而安静地盘旋在听者上空,如光影,如星辰。

乔文达立即为佛陀的智慧,宁静的气质与深刻的洞察力所拜服,并想要追随佛陀修行
而悉达多却不愿成为佛陀的追随者,

乔文达不断地追问他的朋友,他想听他解释,他为何不容身乔达摩之法义,他在他的法义中发现了什么瑕疵。而悉达多却总是驳回追问:​“不要再问了,乔文达!佛陀的法义非常之好,我怎么可能发现瑕疵?​”

然而悉达多确实发现了乔达摩的缺陷,他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的觉悟之路是独特的,无法通过模仿或追随他人来获得。佛陀已经完成了他的修行道路,而悉达多必须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只是,在您的法义中,在统一、逻辑完善的万物中却存在一个断裂之处。这一小小的缝隙让这个统一的世界呈现出些许陌生、些许新奇;呈现出些许迥异于从前,且无法被证实的东西:那就是您的超世拔俗,获得解脱的法义。这个小漏洞,这个小断裂,让永恒统一的世界法则变得破碎,失去效力。但愿您能宽恕我所提出的异议。​”
哦,世尊佛陀,您从未以言辞或法义宣讲您在证觉成道之际所发生的事!世尊佛陀的法义多教人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在明晰又可敬的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那个您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这就是我在聆听法义时思考和认识的。这就是我为何要继续我的求道之路——并非去寻找更好的法义,我知道它并不存在——而是为摆脱所有圣贤及法义,独自去实现我的目标,或者去幻灭

在这一刻,悉达多与乔文达分道扬镳。他想要独自去实现他的目标,或者走向幻灭。

另一条悟道之路

告别沙门生活之后,悉达多才开始体验到真正的生活

他环视四周,宛如与世界初逢。世界是美的,绚烂的;世界是奇异的,神秘的!这儿是湛蓝,这儿是灿黄,那儿是艳绿。高天河流飘逸,森林山峦高耸。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充满秘密和魔力。而置身其中的他,悉达多,这个苏醒之人,正走向他自己。

原来的他,曾一直把现实世界看做虚妄,看做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但现在他已真正觉醒,他开始从头开始新的生活。

他遇到了聪慧美丽的妓女迦摩罗,向她学习爱情的艺术,开始接触世俗的享乐,开始学习经商之道,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又过上了奢华而舒适的生活。

但是呢,他也逐渐被物质的欲望吞噬:

世俗将他囚禁。情欲、贪欲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视、时常嘲笑、视为最愚昧的唯利是图俘虏了他。他拜倒在钱财下。赚钱于他不再是游戏和琐事,而是枷锁和负荷。

于是他又开始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厌倦和厌恶,在经历了世俗生活的美与苦之后,他又重新走上了悟道之路。

作为他的伴侣,迦摩罗其实是非常了解悉达多的

唯有聪明的迦摩罗深知,他内心仍是个沙门。指引他生活的一直是思考、等待和斋戒的技艺。他和孩童般的世人间彼此依旧陌生。

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写了个批注:这其实就是很多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入世则克己复礼,杀身成仁,出世则清心寡欲,黄粱一梦。如果用大白话来说的话就是,卷又卷不过,躺又躺不平。

于是悉达多选择了离开,他好似涅槃一样,又重新回到了一无所有,只是,此刻他已青春逝去,两鬓斑白,体力渐衰。

他只盼忘掉自己,得到安宁,甚至死去。只求闪电击毙他!虎狼吞噬他!只求一杯毒酒麻醉他,让他遗忘、沉睡,永不醒来!这世上还有哪种秽迹他没习染?还有什么罪孽和蠢行他没触及?还有哪一隅灵魂的荒蛮之地他没驻足?他岂能再活?再呼吸?再感觉饥饿,再吃,再睡,再和女人同笫?这轮回不是耗尽和桎梏了他?
那么,他想:无常之物已远离我。像儿时一样,我又一无所有,一无所能,无力又无知地站在阳光下。多么奇异!在青春逝去、两鬓斑白、体力渐衰的时候一切从儿时开始!他笑了。

我曾不记得是从哪里看到过一篇古文,说人生快意之事无非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但真正最值得铭刻的,莫过于你正得意之时,被一棒子打到在地,失去所有,从零开始,这也是当前悉达多的真实写照吧

河边悟道
最后他来到了一条河边,此刻他已老去,变得很普通的老头别无二致。
就在他濒临崩溃的时刻,河水的声音唤醒了他。他开始学会了倾听河流的声音,学会欣赏山川草木,一花一石。
平静流淌着的水流,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河流并不会因为他的绝望而改变,它依然流淌不息,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某种深刻的真理
此刻,悉达多已不再执着于追求外在的真理,而是接受了生命本身。

也许,真正的智慧本来就不是通过抗争或逃避获得的,而是通过与生命和解、接受万物的本来面貌来实现的

这个, ”他摆弄着, “是一块石头。一段时间后,它或许成为土,生出植物,变成动物,变成人。过去我会说,它不过是块石头,毫无价值...
但今天我却想,这块石头就是石头。它也是动物,是神,是佛。我不会因它终将变为这个或那个而敬爱它,而会因为它一直是石头——正因为它是石头——今天和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石头而爱它。看到它每条纹理中,每道沟渠中,黄色、灰色中,坚硬中,我敲击它发出的声音中,它表面的干燥和潮湿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些石头如油如皂,有些像叶似沙,每块石头都不同,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念诵着‘唵’。
每块石头都是梵天,但同时,它又确实是石头。

有一句点评写得好,只有经历过的那些体验,才有了此刻的你(此处回应开头伏笔)

你是你接触过的人,碰到过的物,感受过的情爱,迷失过的痛苦,家乡的老树,街边的路灯,吃过的烧烤摊……等等所有的体验,才有此刻的你。

悉达多从年少时轻蔑欲望,到青年时拒绝欲望,到中年时沉迷欲望,到老年时超脱欲望,不断从经历中看到自己的“我”,摈弃了善恶,
至此,他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听到了河流的生命,当悉达多专注于河水咆哮的交响,他不再听到哀,听到笑,当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时,
这伟大的交响,凝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唵”,意为圆满。悉达多和佛陀一样,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生命。

我读完《悉达多》的时候,最先浮现在脑海边的就是蒋捷的这首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蒋捷 《虞美人 · 听雨》

这首词以“听雨”的切入点,时空跳跃,三幅不同场景下的听雨画面,有点类似一个长焦镜头,将人生的一幅画卷压缩到了极致
少年时:不识愁滋味,“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
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
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同样的视角,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总结的三重境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悉达多舍弃富足的生活,毅然踏上了沙门的苦修之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悉达多经历沙门的苦修生活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悉达多最后在河边悟道

那么悉达多悟到了什么呢?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没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强盗和赌徒的路或许通向佛陀,婆罗门的路或许通往强盗。在最深的禅定中存在这种可能:时间被终结,人视过往、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为同时。这时,一切皆为善、圆满和梵天。因此在我看来,世间存在的一切皆好。

可以总结为:
1.时间:每一个瞬间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当你超越时间的限制来看待生命时,一切都是圆满和统一的
2.善恶:即便是看似堕落的路径,也可能带来觉悟;而看似纯净的道路,也可能引向迷失。
3.万物皆为善:梵天象征着宇宙的最高统一性,它包容一切,无论是我们眼中的“好”还是“坏”。

感悟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些曾经记得的句子总是会在我脑海里回响
“不入世,不足以谈出世。最高深的修行不是在寺庙山林,而是在菜场写字楼,”
“没逛过菜市场,不足以语人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你要去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抽象的人”

厌恶生活又受困于生活,对生活的种种表示鄙夷,却又在生活面前臣服,昂着头下跪。

我常因为自己参透了很多道理,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而沾沾自喜,冷漠地凝视着那些还在迷局中的人们,自视与他人不同,其实自己也还并未探明前路。真正拥有大爱的人不应该是冷漠的,应该是包容、温柔、懂得倾听和拥抱苦难的人,这样的人才真的能助人渡河。

你看悉达多当苦行僧的时候,用尽各种办法,希望能够忘记自己、放下自己,可是怎么都忘不掉、放不下。后来他阅尽人间繁华,享受人间一切,所有的世俗都明白之后,突然就开悟了。

我们其实害怕自己的欲望,因为“人的欲望就如同高山上的滚石,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住了”,于是我们着迷于那些自律的神话,妄图通过苦修,压抑来抵制它。但不妨多给自己一点自信,试着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到一定时候,“你就会像我一样精疲力尽,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

其实哪有那么多超然物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胆去体验就行了。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