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输出/Newsletter
各位好,看了一下,已经快两个月没有更新了,从之前的一周一封,到后来的一个月一次,果然,长期坚持一件事情真的是太难了,尤其是高频率,希望我不要把更新间隔拉的越来越长。
解决情绪问题
不知道之前是不是分享过,上个月投资遇到了一些问题,赔了一些钱,有几天甚至影响到了睡眠状态,整个人的情绪都不是很好,易怒易烦。
后来开始调整,觉得不管怎么样,不能让钱这个东西左右了自己的心情,然后就看到了一个调节情绪的方法,其中列举了几条,我只分享一条我觉得最有用的,就是「去做事情」。
投入到事情中,不良情绪自然就没有了,就像大多时候都是静下来才会胡思乱想,如果手上有事情可做,大脑就不会有空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之前看过一个大张伟的访问,他说自己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让自己高兴,后来看了很多书,其中只有一个方法是有用的,就是「假装笑」,保持笑容 30 秒,你就变成真的在笑了。
再分享一篇文章,有时候会被这些小的瞬间疗愈: http://wufazhuce.com/question/3761
一些有启发的句子
最优解人生
这本书说的是如何让让一生的幸福感最大化,浪费最小化。书中归纳为两大原则,一是,注重“体验投资”,它对应着最优化问题中的“幸福最大化”;二是,追求“死前归零”,它对应着最优化问题中的“浪费最小化”。
注重“体验投资”。意思很简单,就是找到能让你幸福的事,然后花钱去体验。作者提到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不断收集回忆的过程,最终能陪伴我们的也只有回忆了。」
而你的人生就是你体验的总和。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金钱的增值效应,而忽视了体验的增值效应。
作者在书中举了体验增值的例子:我们投入时间或金钱,去获得体验,收获的不只是当时的感受,还会有持续不断的红利。比如,在平常的一天,你突然听到路边的音箱里,传来一首多年前特别喜欢的歌;或者,在一家不起眼的饭店里,吃到了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或者,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翻出了一卷旧录像带,或一张老照片;又或者,手机相册提醒你,“三年前的今天”,你拍下了什么场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那些曾经的体验又会汹涌而来,让你或感慨,或脸红,或喜悦,或流泪。所以,每一次的体验,带给你的绝不只是一时的感受;还有你在之后的人生中,每次重温到它,或者跟别人讨论起它,都会衍生出的额外体验。这就是体验的增值效应。
作者认为,这种投资的回报,是比金钱回报更珍贵的。因为金钱是可再生的,财物是可替换的,但是,体验给我们带来的那些感受,却往往是独一无二的。
5000 天后的世界
这是凯文·凯利的一本书,在凯文·凯利看来,从互联网出现到普及经过了大概5000天,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一次革命;社交媒体从出现到普及,又过去了大概5000天,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二次革命;凯文·凯利预言,接下来的5000天,会有新的技术出现和普及,又一次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信息社会的第三次革命。
可以衡量一项技术能不能引发下一次信息革命。什么样的标准呢?请记住这两个关键词:“大规模”和“实时”。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命,都是让人类又多了一种大规模、实时的能力。
书中也对未来做了一些预测:
以上就是本期的 Newsletter 的全部内容,有任何问题,欢迎邮件沟通,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