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多谈谈问题(单读33)-吴琦,很硬,干货很多。已经看了两章,一章是“戴锦华 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主要讲媒介,相关读书笔记未来会出现
今天要写的是另一章“崔庆龙 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里面的一段话和我之前听到的一期播客有所重叠(各站停车第66期——年轻人困在孔乙己的长衫里了吗?聊聊「学历社会」),所以连起来一起写
先把这段话摘录如下,如果你觉得太长,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总结
罗:如果我们说这种普遍性的低沉是一个真问题,您刚才也讲了,它背后有很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心理学可能提供了不少描述和解释工具,借助它提供给我们的概念、理论甚至方法,我们能够分析出自己的根源问题。但很多时候好像也只是止步于此,它并不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解决问题。心理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在哪里?心理咨询师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分别是什么?
崔:这两年越来越有一种体验,仿佛所有的宏观问题都想让心理学去回答。我不认为心理学在宏观系统内有那么强的调节能力,相反,我认为它是社会末端系统的维护者,是在这个层面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普遍重视。对于环境参数的变化,心理学只能回应,而不能回答。我以前接受了很多采访,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它已经不仅仅是心理学的范畴了,那是我将一个人的心理境况纳入到社会学、经济学框架下,得到的我个人对于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它甚至不能算一种解释,仅仅是一种理解。如果说我能通过这样的对话去影响些什么,那么我希望人们能够知晓,那些我们所有人认为是对的事情,那种激进的物质主义,在很多时候会长远地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幸福,甚至会破坏所有人的心理幸福。
那么心理学能做什么呢?有很多心理学家都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或者咨询室里默默无闻地付出着,他们在自己的纵深领域中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接触到这些资源和服务,除非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被这种关怀和服务所覆盖,但从经济现实的角度去讲,这又不可能。因此我们又需要一种传播意义上的泛心理学,能够在广义上调节大众情绪,增加自我理解的可能性。比如我每天发微博,很多人看了确实有被安抚的感觉,安抚也是一种价值,更准确地说,安抚是一种情绪调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能力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每天都在被一些不确定的事情扰动,如果情绪长期不能调节,它就会变成问题、病症,所有的心理问题其实都是积累的结果。所以你看,我没有给出建议,没有指导什么,甚至没有说教,我只是在描述一种心理现实,但很多人对于这样的叙述本身就有感觉。这就是我曾经所说的“心理氧气”,自体心理学家称它为自体客体体验,或者叫密友自体客体体验,即一个人和另一个同类共享某种体验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帮助一个人理解和接纳自我经验。
然后就是个体的心理治疗,这还能和我们前面聊的话题对应上。你说现在很多人内心有一些东西不能讲出来,我觉得咨询师提供的最底层的价值,就是不带评价地倾听。这种倾听能让一个人把自己心底最深处、在别人那里难以分享的情绪痛苦和隐秘感受分享出来。情绪的不可分享性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如果有一个场所能让你把话讲出来,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有很大帮助,有疏导的作用。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曾经探究过一个叫安娜·欧的患者的病例,她有很严重的神经症症状,咨询师没有做什么,就是经常听她讲话,她的症状慢慢就消失了。我说它是一个最底线的价值,因为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倾听,还要能回应,能理解和诠释,这些都是来访者在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上最需要的东西,而这些又是很多人在现实中难以寻觅的。
宏观上,我觉得心理咨询师确实做不了什么,就像我以前说,当一个社会出现问题、人们普遍被某种消极情绪影响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的社会学家或者人类学家,在架构设计的层面对它重新优化。这个时候,宏观层面的一点点更改,都有可能让个体抖落很多不必要的沉重,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作用可能更大。如果说他们起的作用少了,下面打补丁的人就需要很多。为什么现在都说咨询师热门,就说明需要打补丁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是效率比较低的事情,应该双管齐下去改善才比较理想。
总得来说,这一组问答告诉我们心理学的作用是调整面对问题的反应,它并不能解决问题,比如面对考试,可以坦然准备,稳步复习,也可能慌得一批,拖到最后。如果问题很大,也许怎么调整也没用,比如平时都是预留一个月复习,结果期末突然提前到明天,难度还要加高,再怎么调整心态,考试成绩也不会多高。
接下来聊聊这期播客,下方是节目的官方介绍和主要内容,建议听完再看本文,如果你不想听,可以直接看下面的总结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忽成热点。先是有找工作难的失意年轻人感慨,“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是脱不下的长衫”,正所谓“少年不识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这番话也引起了网民的共鸣,大家纷纷以此自嘲。用孔乙己自比,本是互联网上常见的情感宣泄。然而,正如我们在“吃苦叙事”那期分析的,主流媒体急忙下场,对网民的自嘲展开居高临下的批判和说教,“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等等言论,激起了舆论的热议。
本期我们从鲁迅创作《孔乙己》的时代背景出发,讨论学历社会与“学历通胀”的形成与困境。标签化盛行的现代社会,流行着病态的暴富神话(像是日入xx元的副业等等),但在社会兜底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这些神话并不能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良药。学历作为现代社会中“信任体系”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而学历通胀是学历社会难以避免的倾向,但一味鼓励大家“脱下长衫”,不去反思大学教育、社会保障等机制性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
|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1.争议缘起与社会背景
03:10 向来居高临下的主流媒体又“翻车”了?
09:33 我们从小接受的“批判旧社会”的训练,如今却指向了当下
13:30 孔乙己是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牺牲品,也是折射社会病理的镜子
19:46 长衫不是你想脱就能脱下来的,体能的限制难以逾越
25:46 “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对社会物质条件的焦虑却与日俱增
32:50 我们需要的不是“暴富神话”,而是兜底和保障
2.学历社会与“学历通胀”
36:24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历成为一种评价他人时好用的标签
44:57 学历是社会信任体系里不可或缺的“资格”
51:20 哲学家修摩托车:人们并非不知道体力劳动的充实和快乐,而是担心没有生活保障
57:25 如果追求学历不可避免,至少努力改进教育方式和培养机制
这期播客谈到了很多内容,我只挑其中和上面问答内容相连接的一部分说说:年轻人面对现状唉声叹气,前辈们出于好心引导,将问题归结于年轻人不愿奋斗,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范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说说调整心态就能解决的,所以年轻人对这类说教并不买账,正如问答中提到的
当一个社会出现问题、人们普遍被某种消极情绪影响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的社会学家或者人类学家,在架构设计的层面对它重新优化。这个时候,宏观层面的一点点更改,都有可能让个体抖落很多不必要的沉重,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作用可能更大。如果说他们起的作用少了,下面打补丁的人就需要很多。为什么现在都说咨询师热门,就说明需要打补丁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是效率比较低的事情,应该双管齐下去改善才比较理想。
这组问答和这期播客让我明白,“调整好心态啥都能行”是一种错觉,人定胜天真实存在,但不多,能做到的都是人中龙凤。而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既要调整内在心态,也要承认外在因素,有些情况调整自我可以行,有些情况使劲办法就不行。
刚意识到这点我有些悲观,后来又一想,做好自己能做的就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