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初恋大多没有逃脱“3个月定律”,从身边朋友的经验总结,第一场恋爱往往活不过3个月,至于为什么,理由千奇百怪,无非逃不过三个字“不合适”。至于是哪些方面不合适,就无法一一细究了。我以为,总的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理解。

摆脱了中学教育,家长突然变得鼓励小孩自由恋爱,甚至有的家长还为小孩迟迟不恋爱发愁。变化来得如此快,以至于小孩自己都是发蒙的,暗暗发誓要找到自己的“the one”,可是抱着如此明显目的寻找的恋情往往是稀里糊涂的,长则一两个月,短则一周两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开始,又迅速结束呢?我分析,小孩毕竟是小孩,就算身份发生了变化,从高中生变大学生,甚至从大学生变成社会人,心理状态仍旧不够成熟,荷尔蒙促使发生的第一场恋爱压力是超出了大脑负荷的。

要变得为别人欢喜而欢喜,是需要一定的共情能力的。在孩童阶段,小孩子往往做出些残忍的事情,常有虐待小动物的事情发生。如果大人不及时加以教导,让他明白原来非我之外的事物也是有“疼痛感受”的,他在以后的成长中才会有“原来它跟我也是一样的,我会痛它也会痛”这样的基本人性。这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孩子的心变得柔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虽然我们中国对于是否存在有普世价值的看法向来不一,但从基本教化的角度,这显然是不错的选择。言归正传,缺乏共情能力是让第一次恋爱快速夭折的首要原因。试想,一个生命体没办法共情另外一个生命体,所谓的“爱情”能够产生么?我想,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罢。

把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空间腾挪给另外一个人需要时间,需要双方不断妥协。一个人从小被教导“万事不求人”的信条,恰逢她过得一帆风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实实实在在“万事不求人”的状态便做的好了,那这样的“成就”肯定会正向反馈她的“信念”,让她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极端情况下是,她会非常介意别人出现在她的生活,打乱她的生活节奏,影响她的目标的实现,反映在交往过程中,甚至亲密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据我观察,这种行为跟是否高学历,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并不是教育越出色越加不需要伴侣,各种生活的小细节都可以成为巩固信念的催化剂。而所谓的“爱情及亲密行为”,都是在让渡自己的生活,是一种见仁见智的妥协。

站在男生的角度,去理解恋情,就离不开“如何评价一位女人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非只言片语可以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根据自身经验而来,对于经验的东西,并不存在先验的成分。

以前,当我认识一个心智单纯的,对于事事没有多少见识的女人,性格十分讨喜,接触时间久了会觉得原来女人是这样的生物,总是以感情为重,男人说什么鬼话都信,但喜欢的成分多于嫌弃。再后来认识些理智的女人,又觉得原来女人也会思考一些男人爱谈的东西,例如政治与权谋,之前对于女人的偏见实在是深了些,其实男人与女人的区别比生理上的区别要小得多。总结来看,对于事物的了解总是根据自身经验,渐进式发展的,对于认识女人,也是如此。

有的人谈到女性,必要谈女权。偶听一播客,谈女权的节目,其中有位男生自诩为男性女权主义者的,生活行动及指导思想都是为女性的权利做争取,他第一个争取的就是妈妈对爸爸行使平等的权利,即爸爸必须承担家中的家务的一半,不能让妈妈一个人做。然则,此举引来的是爸爸的勃然大怒。男性女权主义者首次出征就遭遇滑铁卢,踢到了千年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的铁板-“男主外,女主内”。由此可见,对于男女平等的愿景是很难实现的,如今只进行到第一步而已。对于女人的平等权利的争取,可以从“让男性蹲着马桶小便”开始。

谈到两性关系,又得浅谈一下婚姻,客观来讲,对于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资源去依赖男性的现代女性而言,恋爱、婚姻关系的必要性实在是有待商榷。都不再需要了,何必去牵扯一大堆的所谓的人生事情呢?彩礼、结婚、买房、买车、生小孩、抚养小孩等等。“男人必须成家,女人必须出嫁”,这种刻板印象于无形中剥夺了男女方很多选择的权利,逃离了家庭,所谓的人生大事唯生死而已。人要是按同一个模子去生活,人生的意义何在呢?把人生按照“常规”划分得这样清楚,实际上毫无意义,徒增烦恼和禁锢,阻碍“人”的成长。不如沧海一声笑,乐得逍遥。

二十来岁的我,跟三十、四十的我可能想法不会一样,打脸的事情常常发生,但也阻止不了现在的“我的偏见”。对于女人我理解得片面也好,理解完全错误也好,都没什么大不了。用前女友的话说“算了,不纠结了”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