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离家的时候,妈妈在高铁站外目送我,我几步一回头,挥手笑着大声说拜拜,进站安检前泪水却还是湿了眼眶。
也许不少人对于家的情感都很复杂吧,在早几年我其实还是很想逃离开这一切的,逃开这些来自家庭的反对、贬低、讽刺、攀比、怀疑、控制……所以那时候我迫切地想要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想要自己去做选择,想去走自己想走的路,而非亲人们所期待的。我仍能清晰地记得2020年,那会儿刚毕业,因为职业选择等等问题与家人大吵过许多架,甚至曾声嘶力竭、信誓旦旦说我永远不会再回家,后来也确实有两年以疫情等等为借口没有回家。
转眼竟然已经工作了三年,费了很大力气不断去和妈妈论述我选择的合理性,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质疑、否定,慢慢多了几分理解和鼓励。
如今再回家,发现那些我曾经拼尽全力去对抗的东西,也许早就柔软了下来。尽管从前的我也十分任性和蛮横,但是那时妈妈都有着绝对的权威去做判断和管控,而今,我却在很多相处的细节上感受到了妈妈的小心翼翼。
在帮助妈妈一步步设置新手机的过程中,看到她像学生一样笨拙地、胆怯地操作着,就想起来念中学时她耐心地教我解数学题、小学时陪我写日记的场景,她曾经是那样的无所不能。妈妈是那样的聪慧、踏实,人也很机灵,可谓是心灵手巧,可惜遇到20世纪末的打破铁饭碗,后来又被困于家中琐屑之中,实在是痛心她的这些牺牲,真是意难平。
中学时不理解她那些对我学业严苛的呵责,大学毕业后也不理解她对于让我考编制的热衷,现在想来,大概只是因为她不希望我重蹈覆辙吧,想尽自己全力帮我避开她曾经踩过坑,尽管很多时候都用了不那么合适的方式来表达,甚至搞得母女两败俱伤。很多年我都认为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因为我考了年级前十,是因为我去了一本大学,她才喜欢我,其实是也不是,她的那些恨铁不成钢,只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爱我而已。
我在一天天变得更强大,而妈妈却在慢慢衰老,我似乎很难去接受这件事,原来在内心深处,我仍旧想心安理得地做个被保护的小孩子,我迟迟不肯踏入成人世界,我还没有做好去承担更多责任的准备。
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叫嚣着要证明自己,要去反抗什么,我的语气那样笃定、那样自信,但是其实我很脆弱的,我根本没有我向妈妈展现的那般强大和坚定,我也有好多迷茫和绝望不知如何言说,这些年我却总是报喜不报忧,不敢与家人讲述我心底的那些恐惧,我怕他们知道了心疼,也怕被斥责,更怕他们因此让我不要再闯荡了,也明白他们也许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宁愿自己扛着,轻描淡写途中种种,这也许是争强好胜,又也许是为了让家人相信我,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的选择,相信我不再是单纯幼稚的小童,相信我可以依靠我的双手去尽力靠近我想要的生活,相信我足够强大到可以去保护他们。
这几天收到不少亲戚们对于我未来打算的询问:“为啥不去考体制”,“怎么还不谈男朋友”,“女孩过了25就是剩女了”,“别挑了”,“还要继续在北京漂着吗”……尽管我烦透了这些没有边界感的行为,也并不认同其中的一些价值判断,但是其实我也多次拷问过自己,究竟要不要回陕西,回到父母身边。可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三线建设的厂子弟,我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家乡容我回去就业,既然如此,反正都是要离家,要背井离乡,要独自去面对一切,那么近点还是远点,是不是差不多呢?我其实也不知道。
不论是离开或是留下,都没有那么容易。也许是年岁渐长,从桃花源走出后,对世事艰难有了更多认识,我没了几年前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也不再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却多了许多顾虑,在一次次的焦虑后发现,许多问题在当下也许是无解的,那么,我就还是带着问题继续上路吧,好好去过每一天,好好学习技能,好好阅读写作,好好工作赚钱,给足自己和家人安全感,多关心他们,买点他们需要却舍不得买的东西,尽自己所能帮他们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如果我不断变得更加强大,如今困扰我的种种问题,也许在未来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吧。
而这些我所牵挂的人与事,是我放不下的,也是让我不至于放弃自己的存在。
被保护了那么多年,接下来我也应该快快成长起来,去守护我想要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