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10 months ago

当我二刷了《奥本海默》后才知道,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电影,除了诺兰导演的电影外,这种维持长达三个小时的文戏真的能让我大呼过瘾,我其实并不是那种“能够思考”的人,我的大部分观点和看法来自于外界,我把自己比作一个大海绵,《奥本海默》就是大海的水,看完电影的时候我有这种畅快感,以至于看两遍我也不会觉得腻。(实际上在写完这段话后我又去线下影院三刷了这部电影。)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距离《奥本海默》大陆上映后两月后了,此时蓝光版也已经释出,因为个人时间关系,我其实想早些时间写完影评,但既然等到了BD版那么我想再更细节的面对那些电影里我更在意的部分。

商业性

以及毋庸置疑的说,诺兰导演的功力相当了得,你可以说诺兰的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这里指的是电影上所谓的商业性,更白话来说,就是电影在给观众讲故事时是否有更通俗,作为纪实片,里面包含大量的现实历史和人物关系作为观影的门槛,这部分上诺兰在保证严谨的同时也照顾到观众。

电影中有一场戏,当奥本海默意识到他们正在研究的核爆之后引发的连锁反应会一直持续并点燃大气层的时候,奥本海默随即就去找了爱因斯坦,但其实现实历史中奥本海默并不是找的爱因斯坦,但电影在商业性上做出了改编,这能让观众从更熟悉的面孔上进入电影所展示的世界。

经历

得益于影片里众多演员的演技和完美的表现,人物面对正在经历的事情和行为都让我如此熟悉、亲切、认同,我不知道这是否只是我个人的感觉,电影里所有人的演绎都能给我这样的感觉,还是说诺兰导演对于演员的要求和电影传达的效果就是如此。

比如有一场戏,在三位一体引爆前的暴雨中,众人确定引爆的具体时间,并在大雨中彼此一个接一个的传达时间信息中的那种参与感,随着音乐你会紧张,但同时对我来说这也是我个人现实中经历过的事情:仔细想想你们人生中总有过这种很多人一起操办项目或活动的时候在死线中紧张的样子。

这样类似的体验在《奥本海默》中比比皆是,同时在看诺兰导演采访中一直强调实拍的重要性,因为实拍不仅是让画面上给观众更好的体验,而是能让演员更好的投入到必要的情景中,这样演员的表现能让观众有更好的共鸣,拍电影里这才是最值得和最重要的地方。

奥本海默的困境

《奥本海默》中不止一次的谈到过,在两颗原子弹落下前,日本当时就已经有战败或投降的情况了,但历史中也的确是。所以当奥本海默在“审判”中被质问到“何时有如此强烈的道德谴责”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不只是纠结一词就能形容的。

虽然我想说在电影里,或者影评里讨论历史时局未免会有些扫兴,但是对于《奥本海默》来说不谈论这些又显得浪费。包括奥本海默从总统的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杜鲁门的那句“下次别让那种爱哭鬼进来”,种种这些奥本海默以及当时众多科学家的困境,这是一种现代性的结构问题,没有人能够解决和回答,而这,即是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社会。

奥本海默对总统说“我感觉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奥本海默说这句话是担心自己被日本人报复吗?——这让我想到了影片里还有个桥段,就是奥本海默带着那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来找爱因斯坦的时候,和他们在树林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爱因斯坦这样说这个人:哥德尔一直担心纳粹会在他的食物里下毒而拒绝吃饭。历史中这位科学家就是因为精神问题而最终饿死的。

同样的,对于精神正常的奥本海默来说,他当然不用担心日本人日后会报复他,事实上这正是处于奥本海默这个人物作为科学家,作为上个世纪典型学者的代表,他们的古典道德所告诉他们,即使按下核按钮的不是他们,但是他们是真正创造出那个武器的人,他们的古典而正义的道德告诉他们,他们有必要为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负责,甚至可能是未来。

而这里我再强调一遍,在两颗原子弹落下前日本的战争就已经失败,这种事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普遍认识。所以在面对“后核”的今天人们拥有的新的道德认识,抑或是对于精英和决策者来说,奥本海默就是那种“爱哭鬼”。

意识形态

奥本海默的困境中所展现的,其实不止是《奥本海默》所解释的那种故事。我在三刷的时候旁边有对年轻情侣,当看到希尔博士在施特劳斯的听证会上为奥本海默说话,而指出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恶意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旁边那位女生为此小小的拍手叫好,好似看到冤案平反的感觉。

但更“魔幻”的是,现实历史中,奥本海默被委员会持续长达一个月的“审判”中,最终被撤销安全许可,期间奥本海默要一遍遍的面对自己的私德被拿出来给大家审视,就像影片中奥本海默以裸体的姿态在委员会成员的面前的那样,而这件事,直到2022年底,美国才撤销这项判决。而这项判决在奥本海默生前,以及相关类似的其他事件的迫害中,这种冤案平反对当事人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给外人会觉得好看罢了。

对于那些认真的人来说,包括我,很多人认为施特劳斯的这段戏很“荒唐”,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麦卡锡时代下“大清洗”浪潮下的一部分,当然就会有人认为把这样历史性的事件描述成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个人恩怨”这种叙述手法非常的鄙夷,部分人甚至很阴谋论的认为这就是在“资本主义虚伪的民主“下的遮掩,亦或是诺兰导演的一种“妥协“。但实际上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就如同诺兰把这段戏作为黑白画面演绎的那样,它无关主客、视角,反而如果你真的认识“资本主义下的虚伪”,实际上你就会更认可“个人恩怨”的解释。

正是这样的根而形成了这种样貌,部分观众之所以导致这种看法,正是因为把自己所经历过所谓的“专制”不自觉的套入进施特劳斯的作法当中导致的错位认识,那反过来对于其他作品中类似的认识也是一样的,都是一种下意识的看似合理的错位。

《奥本海默》中爱因斯坦问他在遭受迫害后,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奥本海默回答“我正好该死的爱这个国家”,乍一看部分观众看到这段桥段会觉得有些“老套”,但实际上这正是奥本海默对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为战争中困难的人捐钱………行为里态度的注脚,奥本海默爱的真的是这个国家吗?不,真正爱的其实是他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人们。

推荐阅读:

得益于以下这些创作者的内容(排名不分先后),让我有机会去领略和讲述我所认识到的东西,本来一开始想一口气全在文中写完的,但仔细想想与其都写出来,不如直接放出引文,也推荐大家配合电影观看。

题外话

最喜欢的二创XD 【奥 波 海 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u411w7c3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