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边看」 - Like a Rock (feat. Tim Be Told)
说唱歌手欧阳靖的一首歌,副歌很好听。
1)北京暴雨相关
周一,估计是北京今年降雨量最多的一天,于是公司在周日通知可以在家办公,但因为比较突然,上周忘记了备份文件,所以早上九点出门先冒雨去了公司拷贝文件。回家后并没有预想中的自由,反而工作异常难缠,中午饭也没吃,晚上吃饭的时间已经到了8:30之后,今年也是头一次因为工作有种烦闷的情绪,在电话与需求方同事沟通的时候语气也有些重,幸好及时调整了状态,以及同事也是以解决问题优先的人,问题点也很快得到了推进。事后反省还是应该让自己保持冷静,保持韧性,劳苦是工作的常态,以及我也觉得自己当时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周三,进公司,保安兴奋的从我面前跑过,一边看手机一边对另一个保安说:“今天没雨了!”想到最近京冀最近的洪涝灾情,这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呀~
2)山东德州突发5.5级地震
昨晚睡前躺在床上打游戏,突然感觉一阵有规律的晃动,还以为自家的猫跑上床来跑酷了,也有种心慌的感觉,还以为最近熬夜太晚,大概持续了十几秒的时间。没想到作为一个山东人,在高中就知道山东有一条地震带,但生活到现在才第一次经历有体感的地震,即使还是身处远在外的300多公里外的北京。不过上一次有印象的还是0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小学午休时间回家里正在看电视,只幻听到了远方的轰鸣,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晚上看新闻才知道让人难忘和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了。
3)晒猫时间
随手一拍,每天回家最开心的就是歪歪和20听到我的脚步声后,急匆匆的跑来看我,可爱的很。
随便走进一家麦当劳,随便点一两个食物,今天的热量就会爆棚。
信源也一样,因为今日获取信息太方便了,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吃撑。
有人能把 wikipedia 当做小说来看,有人也能在其中查找到很重要的资料。关键在于内在的评判标准,而非别人的看法。评星好的书未必是经典;粉丝多的人说的也未必正确。
为什么挑选优质信源?评判优质信源的标准是什么?当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接受着各种平台媒体给我们推送的信息的时候,作为个体的信息主动权也在潜移默化丢失,并不是说一些时事新闻和平台认为的高质量信息不够好,而是,太多了,以及作为应当有的独立个体,我们总有要掌握自己时间和获取信息的主动权。求知的过程即个体显化的过程,就像胡适所说的:“或许人生观中需要一种单纯信仰,那就是能不能说出「为什么这么做」。
它的关键在于:情绪的机制,实质上是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担忧、焦虑、烦恼、生气……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情绪」吗?其实不是的,它们只是「感受」。是大脑在监测到周围存在着可能的威胁之后,向我们发送的一个警报。
如果你陷入了这些感受里面,被它们所影响,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确认了这个警报是正确的、真实的。于是,大脑就开启了「扫描模式」,进一步去扫描这个威胁的细节,尝试着去寻找应对或回避它的办法。
进一步,大脑有一个特性:重复越多次的信息,大脑就会倾向于相信它,对它赋予更高的权重。
身边会有一些朋友觉得这类讲情绪的文章比较虚,也看不进去,但我仍然想推荐在周记里,一个意识开启之后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对抗情绪的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也许直接无视要比耐心观察情绪要来的方便快捷,但针对我而言更喜欢看到足够多的视角,再从中挑选最适合我的方法,原因在于作为比较敏感的一个人,我很难忽视自己的这些内在波澜。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小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老成,而成年人像小孩子一样幼稚。
虽然孩子的行为像成年人,但成年人的行为也像孩子。随着视频的兴起,从童年到成年的社会和道德转变消失了。成熟到识字失去了意义,因为孩子们已经知道了曾经为成年人保留的秘密。Neil Postman写道:“放眼望去,大人和小孩的行为、语言、态度和欲望--甚至是外表--都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然而,在更深层次上,我认为这种模因源于对成年是一项无望的事业的看法。它代表了一种心态,鼓励人们退回到虚无主义,泡沫包裹的延迟责任茧。
作者提供了对这件事现状描述和困扰,这种转变真实的在我们身边发生,现实中的小孩子们被教导着提前做着以前大人们到特定时期才会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知识、爱好班和证书考试,而网络上的年轻人们仍然在重复着小孩子时期的话语体系,也仍然在承担着成年人该有的压力和责任,没有人可以下最终评判说这是单纯的好事还是坏事,如文章最后所说,希望我们都能拥有学习的自由,工作的自由,以及应对有意义挑战的自由。
访问用户可以自由上传自己认为比较优质的文档,来源有腾讯文档、飞书文档、Notion文档,汇集成为一个在线知识库,看了一些网站介绍,文档资料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额外地信息搜索源。
本周最火的话题就是LK-99了吧,不管是专业内外,对于实现室温超导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如果不想被漫天的媒体推送打乱了时间顺序(比如论文被下架那个),可以关注维基百科上各方验证的进度,是被实时编辑的。
一个展示高清古籍善本的网站,内容倾向于:艺术类、影像类、珍稀类以及部分刊印水平较高的书籍,跨度为宋到近代,可能没有那么全,但显示质量都很不错,还提供下载。
微信读书上的笔记可以用这个插件同步到readwise、notion、flomo、obsidian、logseq平台,试用了同步到flomo,真的好用,还可以自定义同步模板。
一直困扰微信平台不能插入平台之外链接跳转的限制,之后可以尝试用小程序曲线救国了,原理是在公众号插入小程序,在小程序内设置外链链接,阅读的的时候通过二次点击就可以跳转打开。
一个专门记录有意义日子的App,用来做一个阶段的重要事件的总结不错,可以直观的查看时间线和分组,不过软件刚上线,目前每条时间线只支持上传一张正方形尺寸的照片,还挺克制的,不知道之后会不会更新自定义功能。即刻评论了下我比较关系数据的安全问题,作者回复说数据是存在本地的,后面会增加icould同步。
设计这个行业没有绝对完美,只有相对完美,说的太对了,设计不跟算术题一样,没有评判的绝对标准,怎样沟通用专业的视角说服需求方以及大老板,是一们学问。
帮助设计师建立利于团队合作和效率的工作习惯,有的时候还蛮需要看看。
以上。感谢你的阅读。如果喜欢,欢迎订阅或者转发推荐给其他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也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我,一起交流关于效率、工作和生活的思考:
即刻:@言广林
当然,欢迎点赞和留言给我一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