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只介绍如何满足第一篇中自己的刚需。折腾路由器一类常常会”无疾而终“(此处用法不对,但是大概是那个意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openwrt 固件在一些著名的恩山论坛仍然高强度地持续更新。
裸金式虚拟机:直接安装在物理硬件上的虚拟机,包括 Vmware ESXi、PROXMOX、Microsoft Hyper-V/Windows Hyper-V
寄居式虚拟机:运行于宿主机上的虚拟系统,包括 VirtualBox、Vmware Workstation
这里我就是为了折腾来的,而且 PVE 是基于 Debian 开发的,于是我选择了 PVE
基础服务,也就是 PVE+iKuai+openwrt+lxc 的安装,主要参考了视频N100 安装 PVE8.0,核显 SRIOV,核显 HDMI 直通,All In One 保姆级教程,ikuai+op+黑群晖+win11+私人流媒体
这里提一嘴的原因是之前不知道目前 PVE 已经是基于 Debian 12 开发的,我的刚需 1Panel 也是需要基于 Ubuntu/Debian 系安装的,是否直接在 PVE 上安装 1Panel 成为了我的第一个纠结点。
咨询 1Panel 交流群得到了答案,使用 lxc 实现最小化安装 docker。
LXC 容器通常被认为是介于 chroot 和完全成熟的虚拟机之间的东西。LXC 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尽可能接近标准 Linux 安装的环境,但不需要单独的内核。
LXC 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独立的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进程和网络空间。它与传统的虚拟机不同,不需要模拟硬件,因此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
在 PVE 实际的操作中,选择数据中心-pve-local(pve)的 CT 模版中的模版按钮,即可看到。
iKuai 非常稳定且简单,但是生态没有 openwrt 丰富。
N100 主机设备两个网口接入路由器,一个用于固定管理口,一个用于连接网络。
pve 管理地址、iKuai 后台管理地址、openwrt 的管理地址可以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通过 mac 绑定固定死。
iKuai 网关为原有路由器网关,并设置 DHCP 服务器实现局域网的 IP 管理,openwrt 网关设置为 iKuai 地址并关闭 dhcp 服务。
实际测试中发现,所有设备走 openwrt 实现科学上网不方便且容易出问题,最终设置了两个 dhcp 服务器分别实现了科学和不科学的划分。
科学网段的网关指向 openwrt 地址,不科学网段网关指向 iKuai。科学网段的可用 IP 数与需要上网的设备数一致,就不会导致新加入的设备意外科学。
需要新增或者减少时,修改下两个 dhcp 网段的交界处的 ip 即可。
到此可以实现的效果是,指定的设备不用再打开一些 vpn 软件就可以直接连接世界了。家庭其他设备虽然从 iKuai 转了一次,但是实测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大部分想折腾的服务都可以通过 1panel 面板来安装,pve 8.1 中的 debian 12 lxc 模版,开机后只需简单安装 curl 即可在线一键安装
apt-get update -y && apt-get install vim curl -y && curl -sSL https://resource.fit2cloud.com/1panel/package/quick_start.sh -o quick_start.sh && bash quick_start.sh
此处备注下自己太蠢,装 ufw 防火墙忘记替换放开 1panel 面板端口,上不去 1panel 面板重装好几次,真是太傻了。
至此在第一篇中提到的青龙和 qd-qiandao 可以轻松部署。qd 签到框架的迁移有点费劲,还得折腾。
以下是各处,主要是v2上收集到的一些“可能还行”的家用服务,用 AI 整理后的内容,未详细检查,仅供参考。
下一篇将分享一些好玩、稳定的家用服务,会在至少稳定使用 2 周以上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