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孔乙己》的时候,总是以现代的眼光去批判孔乙己,说他迂腐,是旧社会的牺牲品。但是后来我在课堂上听了老师对《孔乙己》这篇文章的分析,顿感醍醐灌顶。遂翻了翻鲁迅先生的生平,重新品读《孔乙己》,而这让我对鲁迅先生愈发的敬重。
先看一下鲁迅先生少年时期的求学历程:
鲁迅先生早年因家庭变故无力交纳学费,因此进入新式学堂。对于后人来说,这是一件幸事。但是对于当时的鲁迅先生而言,这却十分的糟糕。传承中国千年的科举制度已经是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一朝金榜题名。
鲁迅先生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写《孔乙己》,但试想一下,如果鲁迅的家庭没有遭受变故,他顺利地读了下去,在科举被废除之后,以「亲历者」的身份来写《孔乙己》,又会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
鲁迅先生习惯以小人物着笔,通过细节来讽刺时局。在作品中,鲁迅所批判的并不是孔乙己,而是当时的整个社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乙己》的结尾注释中找到依据。
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品格。
现在很多对《孔乙己》的解读都是连带孔乙己一起批判,这么看来未免有些矫正过枉了。孔乙己是旧代知识分子的集体缩影,他们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迫前行。若以当时社会的角度来看,孔乙己真的是迂腐吗?
鲁迅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思维比一般家庭深刻。更何况鲁迅家道中落的原因正是因为科举,其祖父周福清向乡试主考行贿,谋求儿子的录取被举报。
鲁迅先生对于科举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反观当时的社会状况,1909-1936 年之间,正值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之中。新旧文化如同水火,西方的先进知识大量涌入,鲁迅在留日期间就曾愤慨道: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好于意义的示众材料与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新青年》作为 1910 年代末期,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鲁迅在上面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其在文章注释之后所表达的浅显意思。无论哪个时代都不曾有过言论自由 ,国民时代也是一样,不能直接批判与讽刺时政。这是今日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过度解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结合当时社会的背景,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的主要点。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作为一点 ,而讽刺时局才是真正的面。鲁迅曾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接触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孔乙己》中的细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诸多弊病,如偷书被打断腿、酒馆中人们对孔乙己的嘲笑等等。鲁迅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家,他的作品必然有着深意,这篇文章也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作品。
少年时期看孔乙己,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在中学教师的教诲下,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呢,我只觉得应该感叹,感慨时代的变革对一代人产生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