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博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记录经过时光流逝的我的所思、所想、所闻、所行等。年龄稍微大点,就容易忘事;经历过几次之后,就开始害怕美好的瞬间、美好的记忆被迅速遗忘;害怕已经踩过的坑、经历的经验或教训,也被很快忘记;害怕读书、讨论时的非常清晰的灵感,在次日就忘得精光。于是,重启博客之后,我尽量将有意义的内容记录下来;其中之一,便是开启“和孩子对话”系列的文字。
我希望尽量分享一些原创的、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内容。原来分享的内容,显得比较杂;后期,或许我会侧重于人工智能、孩子教育、工作闲聊、精品网络工具与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
孩子提的问题,不仔细思考,会觉得孩子问的问题没有必要、甚至觉得孩子问的问题是钻牛角尖;如果仔细思考,发现这些问题其实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难以回答的。而往往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如果仔细思考、引导,都能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毕竟,孩子的视角相对地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和偏见,因而,提问题时能够直击问题和事情本身。因而,孩子的问题具有哲学家的味道,而被发现的孩子们就是天生的哲学家。而所谓的哲学家,只是在某些问题上比常人思考得更加系统、深入、通透而已。那么,如果鼓励孩子学会思考,自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思想收获。
虽然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然而我却不希望孩子成为专业的哲学家;我倒是希望孩子可以学习哲学家那种思维方式,例如直击问题和事情本身,化繁为简等等。哲学家需要思考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而且容易表现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立独行的孤独感。而且,如同笛卡尔所思考的那样,适当的哲学思考,对于人生或许是有意的,但过度哲学思考或许对人生是有害的。
对于我的孩子而言,孩子对哲学是否有兴趣,或许对于人是否能够好好地活着,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孩子是否有哲学兴趣,不可以强迫,过度地培养、鼓励,或许会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思想世界”、过早地没有了童年的乐趣;毕竟,如同苏轼所言:“人生识字忧患始”;识字尚且如此,何况是独立的思考。因而,我鼓励孩子的各种兴趣,包括音乐、绘画、美食、通过编程解决问题等,当然,也鼓励他进行深度思考。《贾德哲学启蒙·少儿系列》等等书籍,就是试图通过父母鼓励孩子进行思考的好的案例;周国平教授在该书前言中也认为,我们应该鼓励、陪同孩子一起思考,不要挫伤孩子思考的积极性。【该前言的标题“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似乎就有些牵强或文不对题,如果换成“陪孩子一起思考”或许会更恰当】
如果理想地讨论,众生皆平等;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值得记录。
以我为例,我作为儿子时,我是独特的;而我作为父亲时,我也是独特的。从我的视角出发,记录生活见闻等,也是独特的。同样,孩子虽然小,然而孩子提出的问题同样值得认真思考,同样具有意义。就算记录的内容是我和孩子讨论一段无聊的内容,其实也是独特的,有意义的,至少讨论中的我和孩子是高兴的、愉悦的。而我在这里记录的,或许是孩子认真后问的问题和我认真思考后予以对话的内容。当然,我和孩子的讨论,只是一种类似于柏拉图对话集的对话,并不意味着我的回答就是对的,就是标准答案。而且我深知,无论孩子多大,我也是第一次当这个孩子这个时间段的爸爸,做得不好的、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值得记录下来。正如韩剧《请回答一九八八》里的台词那样,“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很多地方都不懂,爸爸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原谅!”(大意如此)。
总之,“和孩子的对话”,其实意味着,“和孩子一起思考”并记录思考的过程和内容。记录对话和思考的过程本身身就有意义;如果记录和思考的内容,对未来的我和未来的孩子,对读者有所助益,那便是更有意义了。
【注释】:
1.关于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这里打引号。但很多直接将其称为哲学家,似乎不太妥当,毕竟孩童的问题比较稚嫩不成系统。关于将孩童是哲学家的说法,包括皮耶罗·费鲁奇的《孩子是个哲学家: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贾德哲学启蒙·少儿书系》(6卷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可以参考费舍尔(Robert Fisher)和沃利(Peter Worley)等人著作和国内高振宇老师的《儿童哲学导论》,参考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