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15 days ago

导论:
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视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与信息来源。这些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将用户与内容精准匹配,极大地提升了内容的传播效率和受众的参与度。然而,在这个信息滥、内容极化的时代,一类被称为“擦边视频”的内容也悄然崛起。这类视频往往通过挑战社会禁忌、突破道德边界或者故意模糊法律与伦理的界限,迅速吸引眼球,获得大量关注和流量。

从人性角度来看,擦边视频无疑触及了人类心理的某些基本动机,如好奇心、反叛心理以及对刺激和惊讶的追求。人类天生具有对禁忌和社会规则的探索欲望,这使得擦边视频成为一种迎合这一基本动机的内容形式。在当今信息爆炸的背景。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擦边视频的出现和传播并非偶然。它们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信息传播机制、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的深层次矛盾。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声音与意见并存,不同群体对道德、伦理、法律的理解和认知也各不相同。擦边视频正是通过触碰这些边界,挑战和重新塑造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权威和规则,揭示出社会在价值观、文化认同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擦边视频与传播学及社会阶层女性生存现状
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视频成为了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利用平台的推荐机制,借助吸引眼球的方式来增加曝光度,而擦边视频成为了其中一种重要的内容类型。这类视频通常通过挑战社会禁忌、突破道德界限,甚至是在法律与伦理的边缘游走,以获得用户的关注。它们的传播不仅与个体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也与社会结构、性别文化和社会阶层的动态紧密相连。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擦边视频在传播学理论、社会阶层与女性生存现状方面的影响。

  1. 擦边视频与传播学的视角
    传播学中,信息的传播通常依赖于媒介渠道、受众接收方式和信息的内容形式。视频的流行,尤其是擦边视频的兴起,代表着信息传播机制的巨大变革,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点:
  2. 擦边视频与社会阶层女性的生存现状
    擦边视频与女性的社会阶层现状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性别文化和社会阶层方面,擦边视频往往通过对女性身体、性别角色等的展示,反映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2.1 性别表现与刻板印象
擦边视频往往依赖于性别表现来吸引观众,尤其是对于女性的身体形象和性别角色进行夸张或物化。在许多擦边视频中,女性被描绘为依附于男性审美或情欲需求的存在,其存在价值常常与吸引眼球、获得关注直接相关。这种表象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紧密相连,既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也进一步加深了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氛围。
2.2 女性的生存压力与阶层问题
在社会阶层的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现状也受到经济压力、教育机会、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出于生存压力,选择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自我,甚至是通过擦边视频获取收入和关注。这种现象尤其在低收入阶层的女性中较为普遍,她们可能缺乏其他更为稳定的就业机会,转而依靠短视频平台来谋生。这种依赖短视频的生存方式往往带有一定的性别化特点,女性被迫将其性别特征和身体形象商业化,以求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

2.3 女性自主性与社会反思
虽然擦边视频常常呈现女性作为“性别符号”的表现,但它们也可能成为女性展现自我、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女性通过擦边视频表达自己的反叛意识,突破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展示出更为多元的自我形象。例如,有些女性创作者通过反转性别角色或通过挑战传促使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讨论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

  1. 擦边视频的文化冲突与伦理挑战
    擦边视频在传播学上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性,因为它们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由创作与道德约束之间的冲突,还揭示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平衡个体表达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对于女性来说,擦边视频的出现既是她们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寻找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对社会性别压迫的潜在反击。然而,这种反叛又往往受到经济、文化和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制约。

伦理问题:擦边视频的传播往往伴随着道德和伦理的争议,尤其是在如何展示女性形象、如何尊重个人隐私等方面,这些视频的内容可能会伤害女性的尊严、加剧性别物化等问题。

社会监管的宽紧:如何对擦边视频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是当前互联网平台面临的一大难题。过于严格的审查可能会压社会经济和犯罪率高导致社会不稳定,创作自由,但过于宽松的监管又可能导致恶劣内容的泛滥,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女性群体而言,擦边视频可能会加剧她们在数字空间中的不平等地位,甚至会诱导年轻女性走向性别物化和自我暴露的恶性循环。
1.2 文化领域的宽松监管
在文化传播方面,宽松监管意味着较少的内容审查,创作者有更大的自由去表达不同的文化、社会观点,内容的多样性得到保障。

娱乐和艺术的繁荣:宽松的文化监管能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尤其是在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创作的空间更加宽广。

表达自由:宽松的监管环境让个人、媒体和网络平台能自由发表观点、创作内容,表达多元意见。这种自由度往往促进社会的思想碰撞与文化多样性。
娱乐和艺术的繁荣:宽松的文化监管能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尤其是在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创作的空间更加宽广。

在文化领域,严格监管往往表现为对出版、媒体、网络内容的审查与管控。

遏制不良:通过严格审查,限制暴力、色情、极端主义、低俗等有害内容的传播,保护未成年人和社会公众免受有害信息的影响。

维护社会群体道德与社会结构秩序:严格监管能够确保社会文化对群体符合道德规范,尤其是在涉及公共秩序和集体价值观的内容方面,减少社会冲突和负面影响。
探索擦边视频背后的社会深层机制擦边视频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媒介现象,它更是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和性别结构的复杂互动。通过这些视频,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社会在传播学、性别认同、社会阶层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深层次冲突和变革。尤其是在女性的生存现状与性别文化的背景下,擦边视频揭示了女性群体在社会运转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也给了她们一个表达自我、挑战传统的机会。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在冷静思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群体心理和伦理规范和对背后,推动视频平台健康发展,确保其能够为所有社会结构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有尊严的生存空间表达空间。

《爱欲与文明》

一、理论与现实背景
《爱欲与文明》出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作者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和重要理论贡献者。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从理论和方法论上以反实证主义著称。马尔库塞的理论有着强烈的批判和反实证主义倾向,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爱欲与文明》和《单向度的人》都是马尔库塞的代表作。《爱欲与文明》一书的思想内容与《单向度的人》有着承接和呼应的关系。然而两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单向度的人》主要对西方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单向度的世界里,批判产生了停顿,肯定的声音压倒了否定的声音。《爱欲与文明》则从个体心理机制出发批判工业文明对人本性的压制已经需要通过爱欲解放来建立新的非压抑性文明。
此书为什么从心理学范畴来说起?马尔库塞在序言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失调是社会失调的反应。当然,本书绝非停留在心理学层面上,其真实任务是揭示心理学观念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实质。
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并没有获得其理想中的自由图景。人类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下,不自由却在日益加剧,人们被统治和规训的程度在此刻到达高峰。

[!IMPORTANT]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能的压抑之下的,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人类为高度文明付出了压抑本性的昂贵代价。由此马尔库塞提出:是否存在非压抑的文明观?非压抑的文明观是何种样貌?其又该如何实现?马尔库塞把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在对弗洛伊德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非压抑性文明建立的可能性。马尔库塞认为要改变这种压抑性文明,就要超越现实原则,解放爱欲。
在影响力上《爱欲与文明》以其爱欲解放的宏论 ,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对20世纪60 年代的激进运动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二、内容梳理
1、压抑性文明的起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人的本能是快乐原则,但这种快乐原则总是追求文化所无法给予的东西,所以它是具有破坏性的。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发现完全遵循快乐原则,去获得直接、即时、纯粹的满足,是危险并具有破坏性的。所以文明的心理机制从直接的满足转变为延迟的满足,人们学会限制当下的直接快乐,从而获得日后可预期的稳定的快乐。弗洛伊德分别从个体发生层次上和属系发生层次上两方面来分析压抑心理机制的发展。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此部分的内容,我们需要先理清一下几个概念:
首先,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具有两个基本的本能:爱欲和死欲。

  • 爱欲:也就是生命本能,维持生命,其履行其生命繁殖活动,主要表现为性欲本能。

  • 死欲:也就是死亡本能,破坏生命,是个人对回归到未离开母体之前的涅槃状态的心理趋向,它趋向于得到一种毫无张力、毫无欲望的持久满足。

  • 情绪:是反应对外世界和整体社会运转判断的认知反应
    另外两个重要概念是:

  • 操作原则:是特定历史时期现实社会结构正常运作道德群体阶层和社会结构整体原则的具体行为和情绪反事物过程表现。

  • 额外压抑:压抑有一部分是原始进化过程社会行为正当的、是生产生活的必需行为,还有一部分是额外压抑意识和情感,我们把这种产生于特定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统治机构、服务于特定统治利益的社会结构附加控制称为额外意识形态压抑。马尔库塞所反对的主要是这部分额外压抑。

(1)个体发生——被压抑的个体
在个体发生层次上大脑意识,压抑意识和情感产生于从孩童时期的本我到适应社会生存的自我和超我的过程。

  • 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的主要层次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存在于无意识的本能领域,它不受任何构成社会形式和原则的束缚,完全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本能的满足。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具有接受和避免刺激的器官的本我逐渐发展出了自我。自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改变、组织和控制本我的本能冲动,以使其与现实的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即压抑那些与现实冲突的冲动,并通过改变其目标、 延缓和转移其满足、改变其满足方式、促使其与其他冲动相结合等方式,来使别的冲动与现实相一致。这样自我“废黜了无可辩驳地支配着本我过程的快乐原则。取而代之的是可能提供较强的安全感和较高效率的现实原则”。
    由父母被社会规训化后、接着由其他社会机构强加于意识形态的个体的“外在约束”被心力内投于自我,从而变成了自我的“良心”,(社群管理和社会阶层意识形态)也就是超我。
  • 于是,负罪感,即对由违背这些约束或想违背这些约束的愿望所产生的惩罚需要(特别是在奥狄帕斯情结中)便充斥于心理生活。自我总是一无例外地实行压抑,以服务、听命于超我。超我执行的绝对命令依然是一种自我破坏的命令,虽然它也造就了人格的社会存在。
  • 自我和超我虽然对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行为产生主导性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本我的消失,代表个体本能的力比多是普遍存在的,本能在文明进程中被压抑了,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正是对本能的压抑,快乐原则向压抑的现实原则的转变,构成了我们文明发展的基础。我们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文明是作为有组织的统治而取得进步的。对本能爱欲和死欲的改造和利用成就了文明进步的可能。
  • (2)属系发生——形成压抑性意识结构
    在属系发生层次上,压抑产生于原始部落到有组织的文明国家的发展。

父权-----母权-----回到父权

原始的父亲垄断着权力和快乐,并强令儿子们克制。为了获得爱欲的快乐(这里指的是与女性亲近,尤其是母亲),儿子需要推翻父亲以获得被父亲所垄断的权力和快乐;但推翻父亲取代父亲的位置之后,弑父的负罪感永久地伴随着个人。但杀死君王后,为了保证秩序的存在,他又给自己套上现实原则的沉重枷锁。在作了最初的反抗以后,儿子们也效法原始父亲来进行统治了。所以,在不破坏本能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对父亲的征服。这决定着爱欲与死亡本能之间的永恒斗争,这正是文明基础的局限性体现。

推翻父亲——满足爱欲本能

服从现实社会原则——满足死欲本能(因为死欲期望得到长期的安宁和满足)

接下来,快乐原则向操作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原则转变,把父亲的专制垄断改变成有限的教育和经济权威,同时也改变了斗争的原有目标即母亲,母亲与妻子的概念分离。兄弟宗族也发展成了机构化的社会政治统治。各种机构的制度都体现了现实原则。在这个制度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了解到了像法律和秩序这样的现实原则的要求,并将其传给后代。父亲与权威融为一体,统治从而远远超出个人关系范围,它创造了满足人类需要的大规模机构。然而这些机构的发展,损害了文明的现有基础。
在弗洛伊德看来,负罪感在文明进步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弗洛伊德假定,原罪及与之相联系的负罪感,在整个历史中是以不同的形式蕃衍的。在上代人与下代人的冲突中,在对现存权威的反抗和反叛中以及在随后的忏悔中,即在随后对权威的恢复和称颂中,这种罪恶又屡屡重犯。

2、压抑性文明的局限:文明辩证法

人类从原始部落时的父权到兄弟宗族再发展到成熟文明,生产出的一系列文化机构和权力制度统治政治机器自身。这种统治在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多产的强化社会机器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非个人化、客观化和普遍化。最后在充分发展的操作原则下,劳动的社会分工本身使人屈从。反抗被压制了,反抗成为了一种罪恶,因为其与为人类提供所需物品和服务设施的美好秩序相冲突。

  • 然而,文明进步的同时,劳动的机械化势必减少和消耗在苦役(异化劳动)中的本能能量,从而使这种本能能量解放出来。社会为了抵御这种反抗的本能,采取的手段是加强对意识形态和传播意识文化的控制,比如提倡“无思想的闲暇活动”、推行反理智的意识形态等。统治政治语言从去人格化的主人、酋长、首领到非人格化的科层制管理制度。
  • 劳动上装配线的整套技巧、政府机关的日常事务以及买卖意识,都已经和人的潜能完全无关,人只是异化劳动中的社会运转机器零件。
    在意识方面,个体觉醒意识越来越缺少自主性被审核被群体同化,它的任务范围缩小到只须使个体与整体相协调。“随着意识开始衰退,信息墒传递受到控制,个体被大众同化,知识也受到了支配和限制,个体并不真正理解所发生社会真实发生的事情只是一种想力和意识形态。
    极其强大的教育机构和娱乐机器把他同其他人结合在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中, 使他们不会再萌生任何有害的念头。而既然认识全部真理无助于幸福状态,那么这样一种总的麻木不仁状态便使个体感到幸福状态

然而这种异化也具有积极的方面:过去的操作原则的维持者的能量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必要。必需品和奢侈品生产的自动化、劳动和娱乐的自动化,使个体的潜能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中得到实现。它阻碍着力比多的集中发泄。

  • 关于缺乏、苦役、统治和克制等的起源的意识形态失去了它的本能根据和理性根据。异化理论表明,人不能在劳动中实现自己,他的生命成了劳动的工具,他的工作及其产品具有一种独立于他作为个体的形式和力量。要摆脱这种状况,就必须完成而不是阻止这种异化,必须消除而不是恢复被压抑者意识及其生产性觉醒人格。把人的潜能从异化劳动世界中取消乃是把劳动从人的潜能世界中取消的前提。”

总而言之,马尔库塞认为现有现实原则本身具有局限性,工业文明对自身具有否定性。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获得了闲暇,人们逐渐懂得去寻找和发挥自己的生命本能,这使其产生了对压抑性文明自身的反抗力量,在工业文明的最发达阶段,它达到了对自身的否定。

3、超越现实原则:建立非压抑性文明

即使我们的本能受到了现实原则的压抑意识和情感,但正如本我意识和原始本能是不会消失的,有些心理力量看起来本质上仍不受现实原则支配(比如弗洛伊德所提到的性幻想,暴力,情绪反应),这表明了社会结构层比多可以向非压抑意识方向发展,这就给超越现实原则提供了可能。

  •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由的力比多本质上与劳动相冲突。不管多么富庶的文明都要依赖于社会结构稳定、有序的工作满足需求理论,这样的工作必须依赖于个体的延迟满足。然而文明的进步导致了日益增长的破坏力量的释放。所以,在工业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文明将会爆炸并回复到前历史的原始状态。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的这一说法进行了批判。在马尔库塞看来。与力比多相冲突的不是必要的生产劳动,而是服务于统治组织利益的额外压抑。我们不是要消除的提供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劳动,而是要打破使人类生存成为劳动工具的社会组织。据此,在理论上文明发展的进程将由:“本能压抑——对社会有用的劳动——压抑性文明”转变为“本能解放——于社会有用的工作——非压抑性文明”。
那么,马尔库塞要怎样去建立这种非压抑性的文明呢?

(1)象征性文化英雄

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影视文化,群体传播作品中,超越操作原则的内容被有所保留下来,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象征性文化英雄: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符合主流现实原则的文化英雄是普罗米修斯,在普罗米修斯的世界里,潘多拉、女性原则、性欲和快乐都成了灾祸,是分裂和破坏性的。俄耳浦斯是同性恋形象,那喀索斯是自恋者的形象。他们的形象不同于普罗米修斯的苦役、克制,他们是快乐和实现。同性恋和自恋都是抗拒生育性欲的压抑性秩序,正是因为同性之爱和自恋都不具有生育的社会功能,所以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不受现实原则支配的纯粹爱欲。

  • 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都拒绝了正常的爱欲,这不是为了某种禁欲的理想,而是为了某种更完整的爱欲。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爱欲的目的是要否定压抑性秩序,即要实行伟大的拒绝。在以西方文化宗教中英雄普罗米修斯为象征的世界上,这种否定乃是对一切秩序的否定。这种所谓“伟大的拒绝”,体现了批判理论和非实证主义的色彩。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是使得爱欲解放成为可能的重要文化象征符号。

(2)解决生产率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带有压抑性和对压抑的庸俗赞美的意思,它所表达的是对休闲、放纵和深受的愤愤不平的诽谤,是对身心的低级要求的征服,是外倾的理性对本能的制服。这种对生产率的看法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而这也恰恰就是操作原则的历史局限性。超出这个范围,生产率就有了另外一种内容,与快乐原则建立了另外一种关系。想象过程预见到了这一点。想象过程在坚持一种新的现实原则的要求时,保持不受操作原则的支配。(想象和弗洛伊德所说的幻想,都说明了在现实原则操作下的人们可以不受其影响的可能性。)

  • 然而现实物质生产不管群体组织和社会分工和结构得多么公正,多么合理,它决不是自由和欲望满足和原始本能的王国。但它为人类机能在异化劳动领域之外的自由消遣提供了时间和能量。完全的自动化,可以使自由的潜能达到最大。正是劳动以外的领域规定着自由和实现。正是根据这个领域对人类生存所作的规定构成了对操作原则的否定。这种否定取消了统治的合理性,从而有意识地取消了由这种合理性规定的世界的现实性,并根据满足的合理性重新规定这个世界。

(3)审美向度的重要功能

资本主义文化机制的意义,将与工作世界(理性、父权)相对立的领域(非理性、女性),视为支撑前者顺畅运行的合理要素,视为对前者压抑的消极或积极的补偿。

  • 审美向度一直是在反抗着现有的这种操作原则。然而,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马尔库塞企图恢复审美一词的原初意义和功能,从而在理论上克服压抑性文明。他通过对康德、席勒关于审美的哲学论述证明了快乐、感性、美丽、真理、艺术和自由之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
  • 按照席勒的说法,美学这门学科确立了与理性秩序相反的感性秩序。把这个观念引入文化哲学是为了解放感觉,这种解放决不会摧毁文明,反而会给它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将极大地增强其潜能。审美功能通过某一基本冲动即消遣冲动而发生作用,它将“消除强制,使人获得身心自由”。它将使感觉与情感同理性的观念和谐一致,消除理性规律的道德强制性,并“使理性的观念与感性的兴趣相调和”。

审美功能在改造文明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尔库塞专门写过一本《审美的向度》来对其进行详细阐释。此书中他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派)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

(4)爱欲解放

本能解放或者说爱欲解放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对力比多的释放与改造:“即把它从限于生殖器至上的性欲改造成对整个人格的爱欲化。”肉体从劳动工具恢复为快乐工具,也就取消了补偿意义上的性欲满足。
把性欲转变成多形态的爱欲。肉体不再被用作纯粹的劳动工具,它重新获得了性欲。这种性欲是前生殖器时期的多形态性欲,性器官的至高无上性被削弱。整个身体都成了力比多贯注的对象,成了可以享受的东西,成了快乐的工具。

  • 现行劳动分工中的职业工作无法让个体在工作中满足自己的原始冲动、需要理论和自身机能。现行工作的功能是预先确定好的,和个体的潜能不匹配。如果工作伴有一种前生殖器的多形态爱欲的恢复,那么工作就可能自在的具有满足作用,同时又不缺失工作的实际内容。建立的前提是对巨大工业设施和高度专门化的社会劳动分工的合理组织,对具有巨大破坏作用能力的充分利用以及广大民众的通力合作。

前文已经多次提到,人具有爱欲和死欲两大本能。由于死亡本能趋向于得到一种毫无张力、毫无欲望的只求满足,生命在接近满足状态时,生死的冲突也会因此得到缓和,快乐原则和死亡原则在此刻便得以汇聚。同时,爱欲,在摆脱了额外压抑之后,将得到加强,这种加强的爱欲似乎又会同化死亡本能的目标。即使死亡是个体无法超越的客观必然现实,其也不再是一种生命本能,个体在得到生命的实现后,可以没有痛苦和遗憾地死去。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从性欲到爱欲,再到死欲,在最终目标上不仅解决了人类自由和解放的问题,还解决了似乎一直以来存在的人类生命时间有限和死亡之间的矛盾。

三、思想特点

1、综合与扩展
马尔库塞深受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其理论具有综合性特征。进一步说,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弗洛伊德的压抑性文明理论进行了超越。马尔库塞扩展了爱欲的概念,爱欲概念在马尔库塞那里不仅仅是个心理学概念,更是对操控原则普遍施行、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严肃政治性批判的社会解放武器。
马尔库塞对社会解放的乌托邦设想:一种非压抑文明的图景。工业文明足够成熟,消除导致匮乏的社会条件,所以效率原则就会走到逻辑终点。这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色彩。
非压抑性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富有的秩序,因为产生必要压制的不是需要,而是“多余”。只有富有的秩序才能与自由相一致。在这一点上,对文化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唯物主义批判汇合了。这两种派别都同意,非压抑性秩序只是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即在用最少时间、最小身心能量满足所有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可能的。拥有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乃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而不是其内容。在此阶段,目前被异化的、个体必须忍受的劳动转变成了消遣的劳动。消遣作为文明的原则,并不表示劳动的转变,而表示劳动完全服从于人和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潜能。劳动或工作和本能在可以激发潜能的“消遣”中消除对立。消遣性质的工作完全摆脱了生产和操作的价值标准,工作本身即是目的,而不是获取生存条件的工具。

2、人本主义诉求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一直很注重人的整体性,这体现了他一贯的人本主义诉求。前有在《单向度的人》中不断申明人应该是多向度的主体,而非缺少判断的、失去批判能力的单向度工具。在本书中,爱欲解放理论绝不是单一层面的性解放。生理的性欲解放只是爱欲解放的一部分,马尔库塞所言的爱欲是整体上的力比多解放。他对于爱欲的整体性诉求正是立足于他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
同时,马尔库塞也不断探索人类通往自由王国,实现解放的具体途径,比如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的对现有历史的替代性选择: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并花费最小量的劳动以满足根本的需要;把闲暇时间变为自由时间;并使生存斗争和平化。其理论超越哲学批判本身,其政治批判、美学救赎和生存本体论一直是其不可切割的组成部分。

四、反思

1、富裕与爱欲解放之间的桥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解放方式有以下论述,“中立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变成正被其自身成就所超越的某一历史阶段的科学和技术——它已经达到了它自身的决定性否定。在有步骤地将自己规定为政治事业的过程中,科学和技术将超过它们曾因其中立而从属于政治的那个阶段,并反对它们作为政治工具的专门功用。因为,对终极技术在规定和技术控制,是摆脱了妨碍满足人的需要并发展人的才能的特殊利益之后对(物质和精神)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换言之,它是人作为人的合理事业,是人类的社会结构合理事业。

  • 因此,技术可以对理性理解和自由的心理不成熟状况提供历史的行为矫正,据此,人们在以压迫为基础的自我持续的生产能力的进步中,可以成为自由的并保留自由。马尔库塞认为把价值准则转化为需要是一个双重过程:
  • 首先是物质的满足(自由的物化);其次是在满足基础上需要自由发展(非压抑升华)此处关于人类解放的方式,和《爱欲与文明》中提到的爱欲解放的方式在思维上是共通的。解放的方式不是暴力的、突进式的革命,而是由技术进步到政治变革从而自然而然发生的。匮乏是当下问题,技术要摆脱匮乏,实现价值的物化。

在马尔库塞看来,推翻压抑性文明,解放爱欲,需要技术发展使得摆脱物质匮乏的局面。然而在不匮乏的富裕社会,爱欲解放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吗?
政治序言里马尔库塞对这一点进行了反思和修正: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富裕是一种压抑性的富裕,在这种社会中,自由和奴役是结合在一起的。“繁荣正越来越成为自动化生产的前提和副产品,这种自动化生产一方面正在内外层空间寻找消费和破坏的新出路,另一方面却有不愿进入国内外贫困地区。
人类的自由形象由于反对自由和攻击、生产和破坏的这种社会结构分工结合而被歪曲了,它成了颠覆这种进步的计划。要解放追求和平与安宁的本能需要,要解放“非社会性的”自主的爱欲,首先就必须从压抑性的富裕中解脱出来,即必须扭转进步的方向。”
任何时候,谈论个体都比讨论一个组织/主义要安全很多,其实也会具体很多,抛开一些形而上的讨论,而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渴望来探讨,一个人做了什么,那就是他的目的和意思,弗氏说出了他的答案:pleasure principle

他们追求幸福;他们希望变得幸福并保持这种幸福。这种努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积极的,一个是消极的。一方面,它的目的是避免痛苦和不快,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体验强烈的快乐感。

顺带说了另外一句更real的话:

我们生来就只能从对比中获得强烈的快乐,而从事物的状态中获得的快乐却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已经受到我们体质的限制。

弗氏总结了三种不快乐的来源:

  • 身体的病痛
  • 自然环境的肆掠
  • 与同类关系的维护(在文明时代,此处带来的不快尤甚)

越过这些不快,也催生了最朴素的一种幸福:知晓自身逃躲了上述三种不快乐的状态而感知到的快乐(从这背后,也能看到参照系起到的重要作用),类似久旱逢甘霖的那种吧,相比,在多余的南方,雨水便没什么快乐催化剂的作用了。为了脱离人际关系带来的苦痛,有了隐士,有了冥想,为了避免个体面对自然环境的无情摧残,人类形成了集体(human community)。在这些朴素的幸福感获取方式之外,还有很多方式,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不一而足,在弗洛伊德的眼里,都逃不开是对自身力比多的消费,人,在这里成了力比多的容器,而在力比多消费的过程中,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幸福的困境:

从人活着的意义引出快感法则并三个不快乐的来源后,弗洛伊德开始讨论另外一个终极问题:why it’s so hard for men to be happy? 提及让人不快的自然因素,在过去两百年里,我们的科技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让很多人有了人定胜天的感觉了,但是我们真的更容易获得快乐了吗?记得之前看《人类简史》的时候作者也有同样的疑问,我想他大概也看过弗洛伊德的书吧。

还有一个令人失望的因素。在过去的几代人中,人类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了自然。这一进步的具体步骤是众所周知的,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人们为这些成就感到自豪,也有权这样做。但他们似乎已经注意到,这种新获得的对空间和时间的掌控,这种对自然力量的征服,实现了数千年来的渴望,并没有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愉悦满足感,也没有让他们感到更幸福。

这里是一个悖论,文明是我们创造的避开不幸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人类不快乐的最大来源,我们因为无法摆脱社会法则的塑造而沮丧,
在文明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动机:

  • 1.提高效率(utility),

    1. 延迟享受(a yeild of pleasure),

    2. 个人以某目的和约束,形成一个整体,有更强的力量,同时也限制了个人,让个人无法满足。对于个体而言, 这个整体成了一个特殊的/强力的个体存在。这个集体的存在,催生了对正义的需求,我没有看到弗洛伊德所谓的”the nature of civilization”完整描述和定义,但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这大概就是将所有个体汇聚成一个社群的倾向吧,纵观整个文明的历程,从necessity和love两个文明的发端再到如今的文明,我们有了一夫一妻制度,我们有了爱邻居如爱自己这样的准则,一个更大的社群在向我们走来,随之而来的是对性的限制和对个人攻击倾向的限制,如果从一个文明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可能很自然地判断这是好的。对个体而言,从本我(ego)出发,快乐法则支配着我们,但是从超我(super-ego)出发, 对自我快乐法则对审视和监督,让人产生内疚心理,约束着我们的行为(to be threatened with loss of love),同时也就让我们不快乐。这就是弗洛伊德笔下个体和文明的轮廓了.
      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弗洛伊德的这边小书是对文明的反思和批判,甚至带着这样的主观思维去读这本书,不过读到最后两章,越来越让我迷惑了,当然现在也还有很多疑惑,或许只能更系统的地读他的其他著作才能解惑了,这里只是暂时说下我读到后两章的思维改变,最后,作者除了在说人类文明对个人性欲和攻击欲的牺牲,其实一直没有评价这种牺牲的好与不好,也没有说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哪个更重要。 但是他还是把他对人的基本看法铺开给你看:个体在本能的破坏欲和本能的爱欲之间的挣扎(the struggle between instinct of Death and instinct of Life)

  • 文明的高度发展确实是以牺牲了部分个人的爱欲和破坏欲
  • 爱欲与破坏欲并不是和谐相处,而是处于冲突状态
  • 高度发达的文明中,被限制的个人欲望却能对群体造成更大的冲击

最后一章,看到了他对文明的态度:

我一直努力防止自己陷入一种狂热的偏见,这种偏见认为,我们的文明是我们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最珍贵的东西,它的道路必然会通向难以想象的完美高度。

他自己说他带有个人偏见地把文明作为我们人能能拥有的最珍贵的明珠,同时,我能感觉到他对ego中的本能破坏欲的巨大担忧:

最狂热的革命者的热情并不亚于最虔诚的信徒。
摘记:

什么是坏:

坏事往往并不全是对自我有害或危险的;相反,它可能是自我所渴望和享受的东西。

什么是文明革命:

文明进化的意义对不再晦涩难懂。它必然是爱与死、生存本能与毁灭本能之间的斗争,就像人类一样。这种斗争是所有生命的本质,因此,文明进化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生存斗争。

动物性的人成为人类的唯一途径 就是其本性的根本转变。

从快乐原则(无意识)到现实原则(意识)的转变

从:到:
直接的满足延迟的满足
快乐限制快乐
欢乐(消遣)苦役(工作)
接收生产
没有压抑安全感

首先,由快乐原则统治的无意识构成了较古老的主要过程,无意识过程所追求的只是获得快乐,凡能引起不快感(痛苦)的活动,心灵都拒绝参与。

但快乐原则如果不加以限制,则将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发生冲突,个体逐渐痛苦地认识到,他的需要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无痛苦的满足。

有了这样的失望经历后,现实原则取代快乐原则占据上风,人学会了为得到延迟了的、受到限制的、但却是保险的快乐而放弃暂时的、不确定的、破坏性的快乐。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这种克制和限制所取得的乃是持久的收获,现实原则不仅没有“废弃”而是“捍卫”、不仅没有否定而是“修正”了快乐原则。

此外,现实原则所改变的不只是快乐的形式及获得快乐的时间,而且是快乐的实质。人类在快乐原则的支配下通常不过是一股动物性的内驱力而已。但随着现实原则的确立,他变成了一个有机的自我。他追求的是有用的、而且是在不伤及自身及生命环境的前提下所能获得的东西。

在现实原则指导下,人类发展了理性功能:学会了检验现实,区分好坏、真假和利弊。人获得了注意、记忆和判断诸多机能,成了一个有意识的思想主体,并且做到了与外部强加于他的合理性步调一致。

唯一与理性相分离而继续不受现实原则支配的思想活动是幻想,它继续受快乐原则支配。

心理机制的所有其他方面则都明显地服从于现实原则,那种“自动释放功能”以前在快乐原则支配下,曾被用来使心理机制摆脱过多的冲动,而现在则被用来“对现实作适当的改变”(改造世界?),因为它转变成了行动。

于是,人类欲望的范围及满足欲望的手段都得到了无限的扩大。

2019 年秋,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大法官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举办了第一届赫尔玛·希尔·凯纪念讲座,以纪念她的朋友、已故的赫尔玛·希尔·凯。1974 年,金斯伯格与赫尔玛·希尔·凯共同撰写了第一本关于性别歧视的案例书。 《正义,你要追求正义》 是金斯伯格与伯克利法学教授、前金斯伯格法律助理阿曼达·L·泰勒合作的成果。在访问伯克利期间,金斯伯格大法官在与泰勒的谈话中讲述了她的人生故事。在本合集中,两人汇集了那次谈话和其他材料(许多从未发表过),分享了金斯伯格大法官的家庭生活和漫长职业生涯的细节。其中包括著名的简报和口头辩论、金斯伯格最后的一些演讲、她作为最高法院法官撰写的最喜欢的意见(许多持不同意见),以及她在那些重要案件中从法官席上宣读的陈述。金斯伯格和泰勒选择了每一份文件来讲述诉讼策略和乐观愿景,而这正是金斯伯格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更完美的联盟”的核心。

这应该是我最近最好的一次阅读体验了。《正义》这本书虽然谈论的题目很大,但读起来并不艰深,书中结合了许多案例来阐述各种关于正义的理论,可以算的上是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各种正义理论的阐发时的思辨的态度,让这本书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下面附上一些摘录:

社会应不应该设法为其公民提振美德?还是说,法律应该在形形色色的不同美德观之间保持中立,由公民去自主选择最良善的为人处世之道?

金融纾困案:美国一向对失败比对贪婪更敌视。在市场驱导的社会,企图心旺盛的人本来就应该孜孜求利,自利与贪婪之间界限一向模糊,成功与失败之间则可以一刀切。美国梦的核心,就是成功者有资格坐享其成。

边沁-功利主义 :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幸福的最大化,就是追求快乐扣除痛苦的最大总和。凡是能把功利最大化的,就是正确之举。所谓“功利”,泛指一切能添乐减苦之事物。

人都喜欢趋吉避凶快乐,讨厌痛苦。功利哲学把它当作事实,并以之为道德与政治的根本。

功利最大化不仅是处世准则,也是立法准则。政府在斟酌立法与施政之际,应尽可能为社群全体带来最大幸福。

何谓社群?按照边沁的说法,社群是个“假想的团体”,是组成个人的加总。公民与立法者因此应该问问自己:把政策将会带来的所有好处相加,再扣除所有代价,会比他种做法带来更大幸福吗?

功利主义标榜是一种道德的科学,并以幸福多寡的衡量、聚合、计算为其基础。个人偏好只需衡量其祸福得失,不需评判其是非轻重。
人人偏好都是同等轻重。这种全不做主观判断的精神,正是功利主义最吸引人之处。他承诺将道德选择转化为一种科学,至今指引当代经济学界的思路。但是要把不同的偏好聚合起来清点,就必须用到单一度量衡。边沁的功利观正为此提供一种通行货币。

但是,所有的祸福厉害得失,其价值难道都可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转化成单一货币吗?

边沁“最大幸福”原则的两种反对意见:

  • 一是嫌它不尊重人权与人格尊严;
  • 二是具道德重要性之一切事物绝不可能被转化为单一度量衡上比较目标。

自由至上主义: 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人人对自由物皆享有支配权,前提是我们也必须尊重他人的相同权力。
政府必须把功能减到最小,只剩下强制契约执行、保护私有财产免于盗窃、维持和平,才算符合自由至上主义的理论。

自由至上主义反对现代政府常有的三种作为:

  • 父母官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反对立法保护人民免于自作自受。

  • 把道德写入法律:自由至上主义者反对运用法律的强制力,去促进某些美德观或去表达多数人的道德信念

  • 重新分配财富或所得:自由至上主义的权力理论反对硬性规定人民必须帮助他人,连重新分配财富的税率亦反对

夺走某人的劳动所得,等于是夺走他的时间,在期间指挥他做这做那。如果有人强迫你必须在某段期间内做特定工作,或无酬工作,工作内容及目标都由他决定,由不得你。这样…就把他变成你这人的部分拥有者,等于是把你变成一种财物,拥有权在他手上。
自我所有权:人不应被当作造福他人的工具,如此便是侵犯基本的自我拥有权。我命我力我身皆归我有,且只归我一人所有,其处置不应看社会整体高兴

康德:道德并不是为了幸福最大化或其他任何目的。道德就是尊重人,就是把人视为目的。

从一时之欲望推得道德,是道德思考的错误方式。众皆乐之,不见得就是对的。

以喜好欲望,即便是对幸福的欲望,来做道德原则的依据,都是搞错了道德真谛。“功利主义的幸福原则根本无助于建立道德,因为幸福与良善根本是两回事;谨言慎行精打细算以求出人头地,与美德根本天差地远。” 把道德建立在利益偏好之上,适足以毁掉道德的尊严。这种道德不叫人明辨是非,只教人工于算计。
对康德来说,尊重人尊严,就是把人看成目的。功利主义就是错在把人当作促进整体福祉的手段。

罗尔斯:“无知之幕” 的思想实验与“差异原则”

唯有可为社会底层带来利益的社经不平等是可被允许的。

“实际上,差异原则代表一个协议,就是把天生智愚之分配当成一种共同资产,并分享此分配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自然所青睐者,无论是谁,只能在改善输家情况的条件下,享受自己好运的好处。”

亚里士多德:正义就是把人应得的给他,人人所得皆等同其应得

从知道到做到,虽然是一条很简单的线路:知道——做——做到,但这一字之间隔却是万里之遥。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知道,只是停留在一个大脑认知的层面;做到,往往需要具备超强的自制力,去突破观望与懦弱,勇敢地做不擅长的事。唯有如此,才能够冲破这一字之隔,拉近“知道”和“做到”的距离,实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我们能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

但没有人会因此想取消圆圈 ”

“现实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圆’看成是一种关于正义的隐喻,那么每一个画‘圆’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

法律是社会结构社会运转群体不同追求公平和正义,这也是法律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法官办理每一起案件,都在努力追求唯一正确的裁判,但不同的案件会有不同的客观和时间物不同考量因素,于是法官常常会在人价值判断社会群体规则之间来回穿梭,寻找个案最好的裁判方式,因此裁判结果不尽相同。这些案件并没有正误之分,都有其合理性,但都不完美。跨越知行鸿沟。
tanley Hoffmann教授第一个发言。他是哈佛政治系一辈子研究欧洲政治、历史、文化的年过八旬的老教授,与桑德尔共事了三十多年,很看重他。他说,公开提倡“美德”(virtues)、让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都追求“美德”,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说法,因为它打破了“公”与“私”的界限,强迫人们有同样的价值观。 什么是“美德”?“美德”的标准是什么? 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而对于自由的标准、福利的标准,人们有基本的共识。 桑德尔反问,有没有一种政治思想是不危险的,完全没有问题的呢?功利主义的政治思想,个人主义至上的政治思想都各有各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做出不同的选择。

Harvey Mansfield教授这时说,他也是一个有美德、讲道德的人 大家都笑了。他说,他不能接受桑德尔对刚才他的问题的回答。在《谁真正在乎?》这本书中,作者把旧金山这个城市(民主党为主)和美国中北部的North Dakota这个州(共和党为主)加以比较。两个地方的人口差不多,但旧金山的人均收入高出很多。即使这样,他们给慈善机构的捐款也只是North Dakota的一半。民主党在税收政策中倾向杀富济贫,表面上看,这是有道德的正义之举,但正是民主党人忽略了慷慨、慈悲这些美德。

哈佛公开课:桑德尔《正义》笔记

image

有些观点只有读过原著才能深刻理解,仅凭课堂笔录可能有偏差。错谬之处在所难免,各位多指正哈。

《正义》这本书虽然谈论的题目很大,但读起来并不艰深,书中结合了许多案例来阐述各种关于正义的理论,可以算的上是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各种正义理论的阐发时的思辨的态度,让这本书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下面附上一些摘录:

正义社会应不应该设法为其公民提振美德?还是说,法律应该在形形色色的不同美德观之间保持中立,由公民去自主选择最良善的为人处世之道?

金融纾困案:美国人一向对失败比对贪婪更敌视。在市场驱导的社会,企图心旺盛的人本来就应该孜孜求利,自利与贪婪之间界限一向模糊,成功与失败之间则可以一刀切。美国梦的核心,就是成功者有资格坐享其成。

边沁-功利主义 :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幸福的最大化,就是追求快乐扣除痛苦的最大总和。凡是能把功利最大化的,就是正确之举。所谓“功利”,泛指一切能添乐减苦之事物。

人都喜欢快乐,讨厌痛苦。功利哲学把它当作事实,并以之为道德与政治的根本。功利最大化不仅是处世准则,也是立法准则。政府在斟酌立法与施政之际,应尽可能为社群全体带来最大幸福。何谓社群?按照边沁的说法,社群是个“假想的团体”,是组成个人的加总。公民与立法者因此应该问问自己:把政策将会带来的所有好处相加,再扣除所有代价,会比他种做法带来更大幸福吗?

功利主义标榜是一种道德的科学,并以幸福多寡的衡量、聚合、计算为其基础。个人偏好只需衡量其祸福得失,不需评判其是非轻重。人人偏好都是同等轻重。这种全不做主观判断的精神,正是功利主义最吸引人之处。他承诺将道德选择转化为一种科学,至今指引当代经济学界的思路。但是要把不同的偏好聚合起来清点,就必须用到单一度量衡。边沁的功利观正为此提供一种通行货币。

但是,所有的祸福厉害得失,其价值难道都可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转化成单一货币吗?

边沁“最大幸福”原则的两种反对意见:一是嫌它不尊重人权与人格尊严;二是具道德重要性之一切事物绝不可能被转化为单一度量衡上比较目标。

自由至上主义: 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人人对自由物皆享有支配权,前提是我们也必须尊重他人的相同权力。

政府必须把功能减到最小,只剩下强制契约执行、保护私有财产免于盗窃、维持和平,才算符合自由至上主义的理论。

自由至上主义反对现代政府常有的三种作为:

  1. 父母官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反对立法保护人民免于自作自受。
  2. 把道德写入法律:自由至上主义者反对运用法律的强制力,去促进某些美德观或去表达多数人的道德信念
  3. 重新分配财富或所得:自由至上主义的权力理论反对硬性规定人民必须帮助他人,连重新分配财富的税率亦反对

夺走某人的劳动所得,等于是夺走他的时间,在期间指挥他做这做那。如果有人强迫你必须在某段期间内做特定工作,或无酬工作,工作内容及目标都由他决定,由不得你。这样…就把他变成你这人的部分拥有者,等于是把你变成一种财物,拥有权在他手上。

自我所有权:人不应被当作造福他人的工具,如此便是侵犯基本的自我拥有权。我命我力我身皆归我有,且只归我一人所有,其处置不应看社会整体高兴

康德:道德并不是为了幸福最大化或其他任何目的。道德就是尊重人,就是把人视为目的。

从一时之欲望推得道德,是道德思考的错误方式。众皆乐之,不见得就是对的。

以喜好欲望,即便是对幸福的欲望,来做道德原则的依据,都是搞错了道德真谛。“功利主义的幸福原则根本无助于建立道德,因为幸福与良善根本是两回事;谨言慎行精打细算以求出人头地,与美德根本天差地远。” 把道德建立在利益偏好之上,适足以毁掉道德的尊严。这种道德不叫人明辨是非,只教人工于算计。

对康德来说,尊重人尊严,就是把人看成目的。功利主义就是错在把人当作促进整体福祉的手段。

罗尔斯:“无知之幕” 的思想实验与“差异原则”

唯有可为社会底层带来利益的社经不平等是可被允许的。

“实际上,差异原则代表一个协议,就是把天生智愚之分配当成一种共同资产,并分享此分配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自然所青睐者,无论是谁,只能在改善输家情况的条件下,享受自己好运的好处。”

亚里士多德:正义就是把人应得的给他,人人所得皆等同其应得


 
听课网址:

http://you.video.sina.com.cn/a/4289338-1563935731.html?opsubject_id=edu-148

课程官方网站及阅读材料下载:

http://www.justiceharvard.org/

Justice with Michael Sandel

正义

背景介绍:

哈佛大学教授 Michael Sandel 获选为英国广播公司的 Reith 讲座担任 2009 年度主讲人。该讲座现已能够在网站在线收听。Reith 讲座是英国享有盛名公开讲座,于 5 月及 6 月初在伦敦、牛津、纽卡斯尔及华盛顿特区举办,并录制实况录音在网络上播放。

Sandel 是继 1966 年 Kenneth Galbraith 担任该讲座主讲人之后,接受这一荣誉的首位哈佛教学人员。他的讲座系列以 “公民新身份” 为题,探讨共同利益的新政前景。

Sandel 讲座的题目包括 “市场与道德”(于伦敦发表)、“政治中的道德”(于牛津发表)、“遗传学及道德”(于纽卡斯尔发表)及“共同利益的新政”(与华盛顿特区发表)。在伦敦唐宁街 10 号首相官邸,Sandel 与政府顾问及部长们讨论了他的研究。“Reith Lectures 由 *** 提供赞助,是国家优秀的讲座系列,旨在深入探讨涉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思想及理论,” 英国政要、哈佛肯尼迪学院选举政治方向公共服务专业名誉教授 Shirley Williams 说。“Michael Sandel 之所以能够担任主讲人,是凭借着他对政治及宪法审议作出的杰出的、意义深远的重要贡献。”

课程内容介绍

这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一个入门系列课程。本课程共 12 部分,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每周,超过 1000 位学生来听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 • 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的课,以拓展他们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是与非。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应用课程去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赞助性措施、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度等。

桑德尔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做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 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这种教学法通常会揭示道德推论的矛盾本质。

2009 年 9 月 13 日

第 1 讲:《杀人的道德侧面》

课程梗概:如果必须选择杀死 1 人或者杀死 5 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教授 Michael Sandel 在他的讲座里提出这个假设的情景,有多数的学生投票来赞成杀死 1 人,来保全其余五个人的性命。但是 Sandel 提出了三宗类似的道德难题 - 每一个都设计巧妙,以至于抉择的难度增加。当学生站起来为自己的艰难抉择辩护时,Sandel 提出了他的观点。我们的道德推理背后的假设往往是矛盾的,而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

第 2 讲:《同类自残案》

课程梗概:Sandel 介绍了功利主义哲学家 Jeremy Bentham(杰瑞米 • 边沁)与 19 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到的人是 4 个失事轮船的船员。他们在海上迷失了 19 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 4 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功利论的口号是 “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结果主义与道德主义:结果主义指向事件的结果,只要一种结果优于另一种就能被接受;道德主义指向具体的道德原则,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容被剥夺。

2009 年 9 月 20 日

JUSTICE 公正课笔记 1-2
第一课: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
情景一:电车刹车失灵,正高速行驶在轨道上。如果继续往前,会撞死五个工人。转弯开向侧轨,会撞死一个工人,此时你的方向盘并没有坏。何为正确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人选择开向侧轨,这样做的原则是“牺牲一人保全五人”。

更换案例的条件:假如我不是电车司机,而是站在桥上的旁观者,身边正有一个大胖子,我只要把他推下去,也能阻止电车撞向前面的五人。这时,我会怎么做?

image

绝大部分人都拒绝这一行为。同样是“牺牲一人保全五人”,这个原则出现了什么问题?

电车难题是一个伦理学的思想实验。英国哲学家菲利普.福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这个问题。这个思想实验主要讨论功利主义与康德的道德主义的见解。

功利主义:为了维护大部分人来说的最大效益,应该牺牲少数人以挽救大部分人。因此,在上述的版本中,功利主义主张牺牲一人,来拯救5个人。这个思想大部人都很熟悉,生活中的大部分选择可能都是根据此来抉择。

在讨论康德主义之前,了解一下康德主义。康德主义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所提出的有关人类道德义务的一套道德理论。康德主义注重于责任,而非感情或结果。所有的行为应该按照某种基础的原则,由此决定每个行为的道德标准。

争论的本质

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出判断,然后试图阐明作出这些判断的理由或原则。当面临新的情况时,重新检验这些原则,根据新的情况修正这些理由或原则,然后发现,要在特定案例之下自圆其说的判断,校正一再确认的原则,难度越来越大,注意到了这些争论的本质:

两种不同的道德推理:

1、结果主义(Consequentialist):主张判别行动好坏或是非的标准,依据行动(或是否可能、或是否意图)所产生的结果而定,如一行动取决于你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2、绝对主义(Cateorical):取决于特定的绝对道德准则,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两种不同道理推理的代表性思想家:边沁 VS. 康德

迈克尔: ”哲学是让我们面对自己熟知的事物,然后引导并且动摇我们原有的认知。这门课程的难度就在于,传授的都是你们自己的知识,它将我们所熟知的、毋庸置疑的事物变得陌生,正如刚刚我举得那个事例。
哲学让我们对熟知事物感到陌生,不是通过提供新的信息,而是通过引导并激发我们,用全新的方法看待问题。不过风险也在于此,一旦所熟知的事物变得陌生,它将再也无法恢复从前,自我认知如同逝去的童真,不管你有多不安,你已经无法不去想或是充耳不闻了。这是个人风险。那么第二个政治风险,通过阅读这些著作(迈克尔列了一堆哲学家的名字),讨论这些议题,你会成为更优秀更有责任感的公民,你将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假定前提,你将拥有更加敏锐的政治判断力,你将更加有效的参与公共事务,或许这种许诺有点片面且有误导性。因为在绝大数情况下,哲学并非如此。你们必须承认政治哲学会让你们成为更糟的公民,而非更加优秀的公民,或者在成为更加优秀的公民前先变糟糕

  • 因为哲学使人远离现实,甚至可能弱化行为力,追溯到苏格拉底时代,有这样一组对话,在苏格拉底的《高尔吉亚篇》中,他的一个朋友劝说他放弃哲学思考,这个朋友说,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代有节制的享受哲学的乐趣,那自然大有裨益,但倘若过分沉溺其中,那他必将走向毁灭。学个谋生的一技之长,别学那些满嘴谬论的人,要学那些生活富足,声名显赫以及福泽深厚的人。这位朋友说的确实有道理,因为哲学的确将我们与习俗、既定假设以及原有信条想疏离,这就是我所谓的个人以及政治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的一个典型方法,就是怀疑论。如同我们刚刚讨论的案例,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这些让古时的哲学家想了一生都没有解决的方法,我们怎么可能用一个课程就解决,或许这些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多说无益也无从论证,这就是怀疑论的回避方式。对此我给出如下的反应:诚然,这些问题争论已久,但是正因为这些问题反复出现,也许表明,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无法解决,但另一种意义上却又无法避免。它们之所以无法避免,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一次次的回答这些问题。因此怀疑论一次次让你举起手,放弃了道德反思,这绝非可行之策。康德对怀疑论曾有过如下的评论:怀疑论是人类理性暂时休憩的场所,是理性自省,以求将来作出正确决定的地方,但绝非理性的永久居留所。 康德认为:简单的默许怀疑论,永远无法平息内心渴望理想思考的不安。所以简而言之,这门课程旨在唤醒你们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探索路在何方“

The difficulty of this course consists in the fact that it teaches what you already know. It works by taking what we know from familiar unquestioned settings and making it strange. Philosophy estranges us from the familiar, not by supplying new information but by inviting and provoking a new way of seeing, but, and here’s the risk, once the familiar turns strange, it’s never quite the same again. Self knowledge is like lost innocence, however unsettling you find it; it can never be un-thought or un-known.

第二课: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

功利主义哲学 核心观点:最大化功利,为最多的人谋求最大的幸福。

  • 道德推理:痛苦和快乐是我们至高无上的主人,所有人类均受这两大因素所支配。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因此功利(utility)等于快乐减去痛苦,幸福减去苦难。代表人物:边沁。

杰里米·边沁: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是最早支持功利主义和动物权利的人之一。

女王诉达德利和斯蒂芬斯案

真实案例简述:1884年7月5日,英国米格诺耐特号在好望角外1600英里公海上失事,水手达德利、斯蒂芬斯、布鲁克斯和客舱侍役爬上一条救生船,除两罐咸菜外没有任何给养。7月24日,达德利提议,如果第二天早上仍看到不到船只,将杀了客舱侍役(此时已生病,且是孤儿)以挽救其他人,布鲁克斯表示不同意。次日,达德利取得斯蒂芬斯同意后杀了侍役,三个人靠侍役的血肉维持了四天后获救。 达德利和斯蒂芬斯的做法是否正当?

辩护意见:

1、在那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2、“人数重要”的理念,更广泛的影响也很重要,这主要是功利主义观点

3、认为3人的意义大于一个孤儿

反对意见:

1、绝对主义: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基本权利都是不可剥夺的

2、他们缺乏公平的程序

3、他们没有征得侍役的同意

深层追问:

1、某些基本权利我们有吗?

2、只要程序公平就可以不论结果了吗?

3、征得同意有何道德作用?

第 3 讲:《给生命一个价格标签》

课程梗概:Jeremy Bentham(杰瑞米 • 边沁)在 18 世纪后期提出的的功利主义理论 - 最大幸福理论 - 今天常被称为 “成本效益分析”。Sandel 举出企业运用这一理论的实例:通过评估衡量一美元在生活中的价值来作出重要的商业决定。由此引起了功利主义的反对观点的讨论:即使当多数人的利益可能是卑鄙或不人道的时候也强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是否公平?

第 4 讲:《如何衡量快乐》

课程梗概:Sandel 介绍另一位功利主义哲学家 J.S. Mill(穆勒,也译作 “密尔”)。他认为,所有人类的体验都可以量化,但某些快乐是更值得拥有,更有价值的。穆勒认为,如果社会重视更大程度的欢乐和公正,那么长远来说,社会整体终会有所进步。Sandel 的检验这个理论的方法是,在课堂上播放了 3 个视频剪辑《辛普森》,真人秀《勇敢者的游戏》,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然后要求学生辩论:这三个体验里的哪一个应该被定为“最大程度” 的快乐。

笔记:

约翰 • 密尔功利主义

Objection to utilitarianism

  1. fail to respect individual/ minority rights

  2. not possible to aggregate all the values into money

-- Using a single measure like dollar-term

-- Isn’t there a distinction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pleasures?

约翰 • 密尔试图为功利主义加入人性关怀的元素,比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区分高级与低级的乐趣。如何区分?要都体验过后作出选择。而大多数人在体验过之后,都会选择更高级的乐趣。“宁可像人类那样饥渴,也不要像猪一样饱足。” 正义建立在效用之上,是最主要的、所有道德的的约束力。公正是更高级的,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优先。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最终能够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这些都是从功利主义出发的。

代表作:《论自由》《功利主义》

2009 年 9 月 27 日

第三课:free to choose
首先来看两个经典的案列:

1、捷克香烟消费税提案

2001年7月16日,一份关于捷克香烟消费税的提案报告泄密。该报告指出,由于吸烟者早逝而省下的费用和香烟税的收入超过了早逝带来的医保花销和税收降低 。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得出结论:“基于最新的可靠数据与所有相关因素的考虑,1999年香烟对捷克共和国的公共财政平衡影响为正,约为+58.15亿CZK。”

泄密后引起政客、禁烟组织和监督组织对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强烈谴责。该公司起初为报告辩护,后来对报告结论做出道歉。

2、福特平托案例

Pinto车,福特70年代出产的一种小型车,一度非常流行。但是后来发现车位于后座的油箱存在问题。在少数碰撞情况下,油箱会爆炸,并导致有些人重伤或死亡。受害人把Ford起诉,在案件审理中,人们发现福特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油箱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做了cost-benefit analysis(会计成本效益分析),来决定是否值得加装一个特殊的保护装置来保护油箱,防止它爆炸。增加每部Pinto的安全性要的

费用是:

每辆车$11,为12.5 million Pinto车改装的费用是$137 million

而收益的计算是:

180 死亡,每个死亡赔偿$200000, 180 受伤,每个受伤赔偿$67000,有2000辆撞坏的车要修理,每个花$700,所以总收益是$49.5 million。

这样看来,benifit小于cost,所以他们没有安装保护装置。因此,该公司最后得出结论,维修油箱所用的花费,比不上一辆更安全的汽车所带来的收益。

功利主义的实践逻辑

成本效益分析:通常估算出金额,来代表功利。

引用“捷克香烟消费税提案”和“福特平托案例”,这两个案例的典型特征就是把一切价值,包括人的健康、生命,都转化成金钱来计算成本与收益,根据功利最大化来进行决策。

质问:是否同意以功利最大化作为政策法律基础的观点?

两大反对意见:

1、功利主义是否尊重个体和少数的权利

2、加总功利或者偏好或者价值的看法,所有的价值都能够用金钱衡量吗?

第四课:who owns me?
问题:是否所有价值都可以完好无损地转换为功利主义的形式?

通过对1970年代英国圣安妮学校反对男生留校过夜案例的分析,证明很难把所有的价值转化为功利主义形式。同时,我们也质疑为何该同等看待所有偏好。难道不应该区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吗?

边沁认为所有的人偏好都有意义,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快乐和痛苦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所谓“更高级快乐和更高贵美德”只是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名言:“只要快乐的总量相等,戏与诗一样好。”

但不进行定性区分是对的吗?我们能摒弃这个观点吗?即我们某些喜好,比其他更好或更有价值?

【穆勒的修正】

穆勒(1806-1873),英国哲学家。

穆勒试图把功利主义人性化,将功利主义演算放宽和修正,以容纳人道主义关切,比如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对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进行区别对待。1861年出版的《功利主义》,明确指出功利是道德的唯一标准。任何事为人向往的唯一证据就是人们真的向往它。他提出功利主义可以区分高级和低级快乐。

1、穆勒是如何区分高级和低级快乐的?

看同时体验过两者的人更喜欢哪个。

课堂用三个文艺节目片段对穆勒这一观点进行实验:

(1、《哈姆雷特》,2、《挑战恐惧极限》,3、《辛普森一家》)

我们对快乐的判定并不那么确定,引发对穆勒的质疑:是否能在功利主义范畴内分辨出高级和低级快乐?

穆勒认为:当痛苦的人胜过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底胜过当快乐的傻子,如果傻瓜和猪对此有异议,那只是因为他们未体验过高级快乐。

2、穆勒如何回应个体权利的异议呢?

功利主义解释权利基础的方式:

他反对任何理论不以功利为基础虚构公正标准,他依然把基于功利的公正称为所谓道德的主体,最无与伦比、最神圣、最有约束力的部分。所以公正是更高级的,个体权利是种特权,但并不能出于功利主义假设之外的理由。他认为,公正对于一定的道德要求而言,从总体看来,在社会总功利的范畴内更高级,因此也高于其他任何义务。

穆勒认为,当你考虑到人类长远发展的利益,如果我们秉持公正,尊重权利,社会整体会发展得更好。

第 5 讲:《自由选择》

课程梗概: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干预最少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Sandel 介绍自由主义哲学家 Robert Nozick,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基本权利。政府不应该具备权力来制定人们保护自我的法律(安全带法),不应该具备权力来制定把道德价值观强加给社会的法律,不应该具备权力来制定把富人收入重新分配给穷人的法律。Sandel 使用了比尔盖茨和迈克尔乔丹的例子来解释 Nozick 的理论:税收的重新分配是强迫劳动的一种形式。

第 6 讲:《我属于谁?》

课程梗概:自由主义哲学家 Robert Nozick 举出了一个向富人征税的例子—房屋税,医疗保健,穷人的教育 - 这是一种强制。学生们首先讨论了支持重新分配税收的观点。如果你在一个具有税收制度较为进步的社会系统中,你是不是被强制交税?穷人到底需不需要那些他们已经获得的社会服务吗?他们值得享受那些服务么? 富人们是不是经常通过侥幸或家庭财产获得财富?在这个讲座里,一组学生(名为 “自由意志队”)被要求为自由意志的反对意见辩护。

笔记:

功利主义是尊重人的价值的唯一理由吗?

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

基本思想:个人的基本权利是自由。我们是独立个体,不会充当社会意愿的工具。有权自由选择,同时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诺齐克是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理念中的政府职能:

  1. no permanent legislation 废除家长式立法。国家无权立法强制公民做事,除非公民通过立法程序进行了选择。

2.no moral legislation 不能以立法形式,以促进道德名义来侵犯个人自由。

  1. no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from rich to poor 没有收入再分配政策,认为这是一种胁迫。

政府职能只限于提供优先的公共服务。

Nozick: What makes income distribution just?

  1. Justice in acquisition (initial holdings) 正当竞争:原始积累方式是否正当

  2. Justice in transfer (free market)

Nozick’s argument against taxation

Taxation = taking of earnings = forced labor 等于剥削了时间和劳动成果,所以等于强迫劳动 = slavery 奴役 = violate private rights 国家把财产看成是国家、集体的,但其实是属于个人的

自由主义反对再分配的起始点在于,如果通过税收夺取富人的财富,就触动了一个原则:我们属于自己。

Objections to libertarian:

  1. the poor need the money more

  2. taxation by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is not coerced (经过同意就取得了正当性、合法性)

  3. The successful owe a debt to society

  4. Wealth depends partly on luck so it isn’t deserved

对自由主义的预设的挑战:人在社会中有完全的自由吗?对自身有完全的支配力吗?我们真的是自己的唯一主人吗?

From each as they choose, to each as they are chosen. —— Nozick (任尔选择,给尔所选。选择的后果自负)

2009 年 10 月 4 日

JUSTICE 公正课笔记 5-6

第五课:do weownourselves?/libertarianism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认为应当遵从两个原则:

第一,最初占有公正原则——人们是否公平的获得了生产资料。

第二,财产分配是否基于自由达成的交易。

自由主义眼中的公平相当于自由主义理念下的公平。只要生产资料获取是公平的,只要分配的结果是出自自由市场上的个人自由选择,这样的分配就是公平的。

自由主义非常重视个人权利,因为它宣称个人的基本权利是自由权。就因为我们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尊重他人的同等权利,这是它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引发的问题:

个人有权利,这些权利如此强大,政府应该做什么?

自由主义对于政府和国家的角色,有什么看法呢?

大部分当代政府做的三件事情,在自由主义看来是不合法的,不公正的。

第一是不能有家长式立法——保护人们免受自身行为伤害的法律,比如系安全带、骑摩托车带安全盔等等。自由主义者说,系安全带的确是好事,但这应由人们自己做主。政府没有权利用法律来强迫人们系安全带。

第二,不能有道德式立法——很多法律试图提高公民的品德,或者试图树立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这也为违背了个人自由权。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以弘扬传统道德之名来立法——禁止同性恋性行为。自由主义者认为没有人受到伤害,没有被侵犯,所以政府不应该插手这件事。

第三,任何为了劫富济贫,进行收入和财产再分配而制定的税收或者政策。想想“再分配”这个概念,按照自由主义者的说法,这就是强迫,相当于政府施行的抢劫。抢劫的对象就是认真工作赚大钱的人,诺齐克以及其他自由主义者认为可以有这样一种“小政府”,它的税收只用于提供所有人都需要的服务,包括治安、国防,强制履约和保护产权的司法系统。

比如比尔•盖茨,他如此有钱,我们可以向他收税以满足那些得不到教育,缺乏食物或者无家可归者的需要。如果你是个功利主义,你会怎么做?你会制定政策进行再次分配,是吗?因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功利主义者,你知道收走一些他们根本无关痛痒的钱,却能大大改善社会底层那些人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福利。但是自由主义者却反对这么——简单加总偏好和满足,我们必须尊重个人权利,如果他公平的赚走金钱,没有侵犯他人权利,完全遵守了那两个公平的原则,那么向他们多征税就是错的,无异于强取豪夺。

为什么自由主义者反对再分配,这个观点为什么错了?

  • 观点1:征税等于强行占有收入
  • 道义上,征税等于强行劳动,强占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强迫劳动就是奴役,因为如果我连对自己劳动的自主权都丧失了,这就是说政府是我的部分主人,那么这就意味着我是奴隶。所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中隐藏着一个原则——我是我自己的主人,尊重人权。​

这也是为什么摘取他人的器官是错的。这样做,仿佛他的器官是属于你或者社会的,但是我们只属于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制定法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或者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该秉持怎样的道德规范,这也是为什么向富人征税来救济穷人是错误的,哪怕是为了公益事业。

第六课:do we own ourselves?/libertarianism
自由主义者的“小政府”概念中隐含着对强迫的担忧: 为了公共福利去强迫或者利用某些人是不对的,这是在质疑“人人自主”这一最基本的道德事实。

自由主义的反对意见:

1、穷人更需要钱,至少比比尔盖茨需要。

2、征税算不上是奴隶制,因为至少在民主社会,不存在奴隶主,而是国会决定的,是民主。

3、有些人说像盖茨这样的成功人士,难道不欠社会什么吗?

反对理由: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完全的自主拥有权?

约翰洛克说,私有财产权之所有兴起,是因为我们将劳动付诸于无主的事物,所以取得了这些东西的产权。原因何在,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劳动,这又为什么,因为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第 7 讲:《我的地盘我做主》

课程梗概:洛克(John Locke)既是自由意志论的支持者,也是它的批评者。Locke 指出,在 “自然状态”,在任何政治体制建立之前,每个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然而,一旦我们同意进入社会,就同意了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因此,Locke 认为,即使政府干预了个人的权力,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赋予了它权力这么做的。

笔记:

约翰 • 洛克:

人有一些基本权利,即使是民选政府亦不可剥夺,包括生命、自由、财产等。财产全部是由政府或法律所赋予,而是在政权出现前就有的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下就有。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没有自然的阶级划分,人人生而平等自由。自由状态和许可状态是有区别的。有自然法则,自然法则限制了我们的行为。它对我们为一线只是,我们所拥有的权利不可放弃(如不可让别人奴役我),也不可从他人身上剥夺。自然状态从何而来?一,对信教的人来说,人类是由一位智慧、万能的上帝创造的。我为何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利?因为这些权利严格来说不属于你,而最终属于上帝。二,对于不信上帝的人,洛克的理念是,如果我们反思自由的真义,自由并不在于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而是:在自然状态下,存在一条统治着每一个人的自然法则,所有人都生而平等,无人有权剥夺他人的自由。这就引出洛克费解的观点:我们的自然权利是不可分割的(unalienable),不可转让的,我在有限的条件下使用它,但不是完全拥有它,所以也便不可转让或放弃;但另一方面,正是这种不可转让性使这些权利更彻底地属于我。美国《独立宣言》重申了这一点。“每个人对他的人身都有专属权,无人可剥夺。” 我们也拥有我们的劳动力,我们的劳动也变转化成我们的财产。其他人无权拥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洛克并不完全同意人对自己有绝对的处分权,这是洛克和自由主义者的区别。但在私有财产上,他是自由主义者。这对政府形成了限制:只有在法律尊重人们不可分割的权利时才是合法的,无论多么民主的政府都不可侵犯,有限政府思想。但即使如此,有一个关键点:什么是我的自然权利?怎样才算尊重自然权利?这些定义却是由政府作出。为何如此?

第 8 讲:《满合法年龄的成年人》

课程梗概:洛克谈到税收和同意的问题,他是如何面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困扰:1)他认为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2)政府通过大多数的条例 - - 未经个体同意,就可以向他们征税?难道这不等于未经他 / 她的同意,掠取他的个人财产?洛克的答案是,我们正在通过社会生活对税收法律做 “默认同意”,因此,税收是合法的。而且,只要政府不是特意对某一群体征税 - 如果不是武断专横的 - 那么税收并没有侵犯个人的基本权利。

笔记:

政府基于人们的同意而合法存在。洛克能否提出一种解释,为何政府之前就有自然权利。洛克的第二大理念是同意(consent),第一个是私有财产。同意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合法政府存在的基础——同意,洛克的看法很奇怪。基于统一而产生的政府有何权力?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人们是自然状态下的执行者(executer),可以惩罚其他侵犯者,有自卫权,只要他人违反了自然法则。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法官。但人们自己对 “案情” 的判断容易导致偏差。这种状态就充满了暴力和残忍。此时同意就出现了:你同意放弃自己的执行权,并共同建立一个政府或者社区。这里,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大家都实现统一服从多数人的同意。问题是:政府有哪些权力?多数人能决定哪些事项?多数人不可侵犯你不可分割的权利。政府的有限性在于,它必须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多数人立法同意收税是否就侵犯了少数人的财产权?洛克说,政府不能未经同意取走任何一个人的财产,因为进入这一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因此,人们拥有物品的所有权,无人可剥夺。但这里 “财产” 以及怎么算剥夺财产是由政府定义的。这里的同意是集体的同意。但洛克私有矛盾的一点在于:一方面他强调连人们自己都不能放弃自然权利;另一方面,他却说人们可以订立社会契约来让政府限制他们的权利。但洛克的答案是,随机抽取一些公民来征用他们的财产或生命安全与侵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专制制度下,没有正当法律程序和产权制度,国王可以为所欲为;但非专制的规定,是允许的。

自由主义者对洛克有两点反对:其一,人们对自己的自然权利没有完全的拥有权;其二,洛克理论对政府的唯一限制就是限制对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任意掠夺,而不限制多数人通过正当程序来剥夺人们的权利。

下讲讲自由贸易中对于同意的限制。

2009 年 10 月 11 日

JUSTICE 公正课笔记 7-8
第七课:A LESSON IN LYING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一个医生,牛顿的朋友,在斯图亚特王朝期间不见容于他的祖国,不得不在荷兰和法国游荡达8年之久。在这两个国家中,他结交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家。詹姆斯二世1688年被赶走之后,洛克回国成了推翻国王的代言人。

洛克最知名的两本著作则分别是《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

​洛克对于哲学和政治哲学界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发展。現代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也将洛克视为其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莱克、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

image
约翰洛克是自由主义者强有力的盟友,他的观点:

1、有些基本的人权至关重要,以至于任何政府都无权去剥夺它。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

2、财产权不是政府或者法律的产物,财产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先于政治的自然权利,这种权利依附个人而存在,甚至早于任何政府的建立,早于任何议会和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定义权利并且付诸实施前,就已经存在。

3、根据自然法,我们也不能剥夺他人的自由、财产和生命,同样也不能随意剥夺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根据以上的观点我们首先澄清两个概念​:自然状态、自由权利​: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是一个假想状况,幻想人类在社會状态存在以前的生活状况。这种状况必定曾经存在,而问题就在于「文明社会开始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政府是怎样开始的」?「为什么要由自然状态过度到社会状态」?

自由与放纵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因为即便是在自由的状态下也存在着法的约束,这并不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是一种自然法。这种自然法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即便我们是自由的,在自然状态下。这种自然法唯一制约的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些自然权利,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剥夺他人的。

自然权利

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和法定权利(legal rights)是两种在理论上不同类型的权利。自然权利源于拉丁文「jus natural」,中文习惯译为「天赋人权」,或称为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信仰、习俗、文化或政府来赋予或改变,是不证自明并有普遍性。法定权利是由特定的政府给予其统治下之人民,由国家的立法机构逐条订立并编纂成为法律条文

如果恰当的反思自由的定义,我们会发现自由绝不是让我们为所欲为。自由与放纵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因为即便是在自由的状态下也存在着法的约束,这并不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是一种自然法。这种自然法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即便我们是自由的,在自然状态下。这种自然法唯一制约的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些自然权利,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剥夺他人的。

​“自然状态受自然法支配,人人均应遵循。而理性即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循它的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而自由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健康。”

这就引出了洛克在权利的阐释上令人费解的矛盾之处。

他认为自然权利不可剥夺,也就是不可转让。某种程度上,这种不可剥夺,不可转让是我们的所有物并不能完全为我们所有。但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不可剥夺的权利(如我们的生命、财产和自由)正是因为不可剥夺才使得我们更加充分的拥有它,这是洛克对不可剥夺的解释。

洛克关于财产权的看法

在《政府论》中,洛克认为私有财产在任何政府建立前就已经存在了,公民社会是为了对财产提供保护才产生的,任何人对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身体的劳作,双手的劳动,都是正当属于他的。也因此,洛克所谓的财产包括了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政治社会创立的目标便是为了提供财产权利更好的保护,因为财产能够代表其私人成员的(非政治性的)利益,但却无法代表一些与共同体里其他人结合才能实现的利益。

洛克与自由主义者区别

自由主义者认为我们对自身拥有绝对所有权,因为我们能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

洛克:真正的自由就是某些权利不可剥夺

第八课:A DEAL IS A DEAL洛克–合法政府理论

合法政府理论——政府是以征得同意为基础,并是有限政府。

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约翰·洛克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并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行政权与对外权的统一;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

洛克认为有些基本权利可以限定政府的行为,并且认为这些权利都是自然权利,不是由法律或者政府赋予的。洛克的伟大哲学实验在于就在于他能否说明一下的问题:私有财产权是怎么不经过同意,在政府或者法律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洛克认为有种创造财富的办法,不仅包括我们采集狩猎到的东西,还有土地本身,还有足够好足够多的留给他人。

同意的作用是什么?基于同意而建立的这个合法政府能做什么,有何权利?

再次之前,我们要回顾下自然状态的定义。我们为什么不保持那样的状态,为什么要建立政府?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有一些不便之处,主要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能行使自然法,每个人都是执行者。自然状态下人人都可以实施惩罚权,没有警察、法官陪审团,所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法官,当人们在审理自己的案件时,他们往往会失去理智。这样,渐渐人们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权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同意”,你“同意”放弃你的执行权,同意建立一个政府或者一个共同体。政府或者共同体中有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并且所有人都事先同意。任何加入的人,事先都要同意遵从大多数人的决定。_同时问题也出现了,这多数人到底有什么权利,他们能决定什么?_记住洛克曾经说过,在同意和多数人原则外,还有自然法则,这不会在人们建立社会之后就消失了。所以即使多数人掌权,多数人也不能侵犯你不可剥夺的权利,不能侵犯你的基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怎么不经过同意,在政府或者法律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洛克认为有种创造财富的办法,不仅包括我们采集狩猎到的东西,还有土地本身,还有足够好足够多的留给他人

同意的作用是什么?基于同意而建立的这个合法政府能做什么,有何权利?

再次之前,我们要回顾下自然状态的定义。我们为什么不保持那样的状态,为什么要建立政府?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有一些不便之处,主要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能行使自然法,每个人都是执行者。自然状态下人人都可以实施惩罚权,没有警察、法官陪审团,所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法官,当人们在审理自己的案件时,他们往往会失去理智。这样,渐渐人们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权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同意”,你“同意”放弃你的执行权,同意建立一个政府或者一个共同体。政府或者共同体中有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并且所有人都事先同意。任何加入的人,事先都要同意遵从大多数人的决定。_同时问题也出现了,这多数人到底有什么权利,他们能决定什么?_记住洛克曾经说过,在同意和多数人原则外,还有自然法则,这不会在人们建立社会之后就消失了。所以即使多数人掌权,多数人也不能侵犯你不可剥夺的权利,不能侵犯你的基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多数人到底有什么权利,基于同意组成的政府又受到多大的限制呢?它受限于多数人有义务尊重并维护公民的基本自然权利。加入政府时,我们并没没有放弃这些权利,这就是《自由宣言》里引用的洛克强有力的这一个主张不可剥夺的权利

所以回想之前的比尔盖茨的例子,自由主义反对通过征税进行财富的再次分配,那洛克的有限政府呢?有些人认为洛克确实是反对通过征税来进行财富的再次分配提供了理论基础吗?

在《政府论》第138节中有如下论述:“最高权利(也就是洛克所说的立法机关)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任何人财产的任何部分。因为,既然保护财产是政府的目的,也是人们加入社会的目的,这就必然假定而且要求人民应该享有财产权,这就是当初人们加入社会的初衷。”为了保护财产权,洛克所说的所有权,通常概括了所有的自然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因此,在社会中享有财产权的人们对于那些根据社会的法律是属于他们的财产,就享有这一权利。”注意这里的“法律”——未经他们本人同意,任何人无权夺取。一方面他说“未经你同意,政府不能去走你的财产”,另一方面他的意思似乎是如何界定财产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约定俗成,是由政府定义的​。

在《政府论》第140节,提到“政府没有巨大的经费就无法维持。凡享受保护的人都应该从他的产业中支出他的一份来维持政府。但是这仍须得到他自己的同意,即得到大多数的同意,由他们自己或者选出来的代表所表示的大多数同意。”

这里洛克要表达的是财产即使自然状态,但也有约定俗成的一面,自然权利是说财产权是基本的不可剥夺,正因为它是这样的权利,所有有产权制度存在,并被政府尊重。所以任何掠夺他人财产的行为就侵犯了自然法,就是非法的。但是财产还有约定俗成的一面,就引出了更进一步的问题:什么才算财产,财产如何定义,且何种行为才算是掠夺财产,这是政府所要决定了。

那么同意是什么?征税想要合法的必然性条件是什么就是要征得同意,我们大多数人在组建政府的时候的同意,也就是集体性同意。这样解读的话,同意的作用意味深远。而经同意组建的有限政府也并不是那么有限。

我们讨论下比如征兵制的问题。

对于征兵,洛克认为重要的是政治机关或军事当局不是专制的,这是问题的关键。他给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他说:“即便是一名中士,更不用说是一位将军,也可以命令士兵,迎着大炮而上,即使这位士兵将必死无疑。将军甚至可以给那些擅离职守或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判处死刑。但尽管他们拥有生杀大权,他们却没权拿走该士兵的一分一厘。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是主观武断的、腐败的“。

自由主义者对洛克有两点非常的不满:

1、有些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所以我并非真正拥有自己,我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自由或者财产。

2、一旦经过同意建立合法政府后,对洛克来说,对它的唯一限制就是不能肆意夺取生命或者财产或者自由,但经过多数人决定后,如果多数人颁布一项普遍使用的法律后,并经过公平程序,投票决定,那就不算侵权,不管是征税还是征兵。所以很明显,洛克是在担心国王的绝对专权,但是洛克也有一个黑暗面,他提出的理论却是私有财产的取得并不需要获得同意,这或许跟洛克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有关——为殖民美洲辩护

第 9 讲:《雇枪?》

课程梗概:内战期间,男子被征召到前线作战 - 但新兵被允许可花钱雇人来顶替他们。Sandel 教授问学生:这项政策是自由市场交易的例子么?或者这是某种形式的胁迫?因为较低的阶层去服役肯定出自更多的经济诱因?这引发了对战争和征兵等当代问题的课堂辩论。今天的志愿军真正是自愿的么?是否很多新兵都来自于不合比例的经济低下的背景?“爱国主义” 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是否该有为自己国家服兵役的义务?

笔记:

政府可以征兵吗?是否侵犯了人的生命权?洛克说可以,只要政府不是以专制的方式。人民的同意不是指具体地同意某一政策,而是同意政府的统治并接受大多数人的决定。

吸引征兵的方式:

  1. increase pay and benefits

  2. shift to military conscription (a draft) 强制征兵

  3. outsource – hire mercenaries (雇佣军)

南北战争时可以雇用别人为自己服兵役。可以吗?受雇者可以为自己的生命标价吗?但 300 美金对贫困者并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付不起钱,等于被强制服兵役。所以形式上是自由市场,实质是种强迫。

反对支付兵役制的两点理由:一,对经济困难者实为一种强迫,他们是为了经济机会而参军;二,服兵役不应被仅视为一种付钱工作,因为涉及公民义务、爱国精神,或许在涉及公民义务时,不能用市场手段。、

两点疑问:一,社会背景中有何不平等因素在影响人们购买和出售其劳动的自由选择权?二,评估公民义务时,兵役是其中之一吗?我们是否有一些并未经过同意程序就有的公民义务?

第 10 讲:《出售母亲》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把自由市场交易运用到当代颇具争议的新领域:生殖权利。Sandel 描述了现代的 “精子和卵子捐赠” 交易中那些奇怪的父母。紧接着 Sandel 把辩论引向深入,他讲到了 “Baby M” 事件,此著名案例曾引发“孩子是谁的?” 的问题和矛盾。事情是这样:80 年代中期,Mary Beth Whitehead 和一对新泽西的夫妇签订了一项合约,同意为他们做“代孕母亲”,条件是支付给她一大笔的费用。但分娩之后 24 小时,whitehead 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于是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学生们讨论了出售生命的道德问题,争论点围绕承诺,契约和母亲的权利。

笔记:

捐精市场是一个机会平等市场。

Objections to enforcing surrogacy contracts 反对市场交易应用于此领域的理由:

  1. Tained or Flawed Consent 瑕疵同意
  • coercion 胁迫

  • lack of information 母亲生孩子之前不知自己有多爱这个孩子,所以其实是信息不充分。

法院判合同无效。

  1. Dehumanization 违背人性

母亲的劳动被异化成赚钱的行为。

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交换的。某些东西的内在价值高于其使用价值,有许多看待事物的

2009 年 10 月 18 日

JUSTICE 公正课笔记 9-10
第九课:雇枪(HIRED GUNS)
同意在洛克的理论中非常重要。这种同意不是指,个体对税收或军令的同意,而是一开始方法:爱,尊重……同意加入政府、受大多数人的约束, 这就是同意的关键所在。所以,即使是建立在承认我们拥有天赋的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财产权这一事实上的有限政府,只是受限于自然法则,而且不能是专制的。这就引出了一个关于同意的问题:在建立政权和服从的义务时为什么“同意”是如此一个强大的道德工具?

反对者认为,因为我们拥有自己,我们有一些基本权利,那么政府征召士兵去参战就是对这一权利的侵犯。

支持者观点:

这是政府的合法权力,不管怎样,这是民选政府,我们有义务服从。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为例。新闻报道告诉我们,军队极难招到足够的兵力,设想这个时候美国军方有三个备选方案来完成这个招募任务:

1、增加工资和福利从而吸引足够数量的士兵;

2、采用强制征兵体系,用抽签法,谁抽中了谁就要去伊拉克参战;

3、兵力外包,招募传统上称之为雇佣军的人,雇佣世界各地的合格的、有能力的、仗打得好且愿意接受现有薪资水平的人。大家如何看待这三种方案,大多数人支持第一种方案。

在内战时期,联邦利用强制征兵和市场机制相组合的方法以不足兵力参加战争。该体制最先开始是采用强制征兵方式,但如果你被抽中,而又不想去,你可以雇佣别人顶替你去。当时很多人这样做,可以雇人,在市场上登广告来找人顶替自己去参军。据说,安德鲁•卡内基被抽中了,而他找人顶替所花的钱还不到每年花在雪茄上的钱数目多。你对这种“混合制”(强制征兵&市场交易)兵役怎么看,这是一种公平的方法吗?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反对者观点: 1、反对用市场机制和自由交换决定谁来服兵役。理由是:由市场决定谁该服兵役可能不公平,如果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那么它可能严重不自由,人们拿了钱去参加战斗,并非因为他们真想去,而是因为他们缺少挣钱的机会。

2、服兵役不应当被看做是一种赚钱的方式,因为其中包括爱国主义和公民义务,这与之前的“不公平、不平等以及强迫”不同,我们不应该由市场来分配责任和权利。

第十课:代孕母亲(MOTHERHOOD: FOR SALE)
M宝宝的案例:

一对年轻的职场夫妇——威廉和伊丽莎白•斯特恩,没有自己的孩子,因为斯特恩夫人怀孕会有风险。他们来到了不育不孕诊所,在那遇到了玛丽•贝思•怀特黑德——一位环卫工人的妻子,29岁,有2个孩子。她根据寻找代孕母亲的广告而来。他们达成了协议,签了一份合同。威廉夫妇向玛丽支付1万美元和其他费用,玛丽用威廉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来生下孩子,然后再将孩子交给这对夫妇。玛丽生下了孩子,但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事情最终上了新泽西的法庭。我们把法律问题放在一边,将焦点放在道德上,有多少人认为,在宝贝M的事件中正确的做法是坚持执行这份合同?又有多少人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不去执行该合同?

image

在上课的大多数人希望坚持执行这份合同。

强行执行合同这件事,两种反对意见:

1、认为获得的信息并不全面,这位母亲不知道将来她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这不是因为强迫或隐含的强迫,而是因为不完美或者有瑕疵的信息。

2、缺乏人性。

案子后来到了新泽西州最高法院,他们判决该合同无效,把孩子的监护权给予了作为父亲的斯特恩。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最符合孩子的利益的。但他们也恢复了玛丽作为母亲的权利。而探视权应该交给谁,由下级法院来决定。他们援引了两个理由。首先,法庭认为,签合同时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这个不可撤销的合同,是这位亲生母亲知道她和小孩之间纽带关系之前所签下的。在婴儿出生前,她做的任何决定都不是真正的自愿、知情的,特别是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不知情的。其次,反对这类商品化的行为,像在贩卖小孩,至少可以说这是在出售母亲对于小孩的权利。不管是哪种原因驱使着参与者,利益的因素主导着、渗透着、并最终支配了这个交易。因此,法庭认为不管是认为这是“有瑕疵的同意”,抑或信息不充分,在文明的社会中,有些东西是不可以买卖的。

怎么看待这两种反对市场在生殖和生育领域中应用的观点?它们的说服力如何?

它确实是自愿签订的协议,一份威廉•斯特恩和玛丽•贝思•怀特黑德共同签署的合同。但有两种情况下的同意,不属于真正的同意。

一、如果人们受到压力或压迫而签署协议;
二、他们同意时并非是真正的知情。

在代孕的案件中,法庭认为,尽管这位母亲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也不知道把孩子生下来,然后为了钱而放弃他是什么滋味,这是关于第一个反对意见。

关于第二种反对意见,更加艰涩难懂。把人类生育变成一项市场交易是没有人性的。这该如何理解?哲学家伊丽莎白•安德森试图用哲学解释。她说:“让代孕母亲压制着她对孩子的母爱,这份代孕合同将母亲的劳动变为某种形式的异化劳动,代孕的劳动被异化了。因为她最终要把孕育的社会化过程,即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转交给别人。”所以安德森建议,某些东西不应该开放来使用或被用来营利,某些东西的价值高于其使用价值。有一些对待和衡量东西的方式是不应该被利用的,比如:尊重、感激、爱,赏誉、敬畏、朝圣。这些看待事物的方法,凌驾于利用之上,被简单地当作物品使用,是对它们的价值的误估。

结尾思考:是否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不仅是因为合同不完全自由,而且还因为有些东西的价值评定不仅仅在于它们的使用价值。

第 11 讲:《考虑你的动机》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在课程中这样介绍康德:最具挑战性和最有难度的思想家之一。康德认为,我们作为个体,是神圣的,是权力的享有者,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相反,理性和自由选择是我们的能力,使我们变得独特,使我们跟单纯的动物区别开。当我们将责任付诸行动的时候(去做正确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才有道德的价值。Sandel 引用了一个例子:一名店主拒绝给一个顾客换零钱,只因他担心会影响他的生意。根据康德的理论,这不是一种道德行为,因为他没有找到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情……

笔记:

康德的核心观点是有尊重人的尊严的绝对义务,人不能被当做工具。康德反对自由主义。他认为,任何人都有尊严,都要受到尊重。这并不愿与我们拥有自己,而是因为我们是理性的存在(rational beings)。我们也是独立自主的存在,有能力自由地选择和行动。我们还有痛苦和快乐。康德承认功利主义有一半是对的,我们是会趋利避害,但他反驳的是,边沁认为痛苦和快乐支配着我们,而康德则认为是理性,理性让我们成为比动物更高级的存在。人们往往认为自由就是做人和自己想做的事,但康德的定义更严苛:当我们追求享乐时,我们并非完全的自由,因为我们成为了欲望与冲动的奴隶。而自由恰恰是与本能的对立。比如你在选择饮料时其实就是在受广告的操控。因此,康德对自由的定义是:

To act freely = to act autonomously = to act according to a law I give myself(而非自然规则、原始欲望)

自由的反义词是他律 heteronomy(康德原创)to act according to the desires I haven’t chosen myself 因此康德将自由严格限定为自主的。自然是被规律所控制的。球向下掉,它不是自由的,因为它遵循的是自然规则。行动自由,并不是选择最好的手段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是为了选择目的本身。这正是人类可以做到而台球无法做到的。我们成了工具,而不是实现目的的主人,这就是我们的意志受他律的支配。另一方面,当我们受自己制定的规则支配时,我们就是自律的,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非手段。正是这种自由行动的能力是我们拥有尊严、自由。因此人永远不能被当做手段而非目的本身。那种认为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局部人的利益的功利主义观点是错误的,而对约翰 • 密尔的 “人们只有坚持正义、尊重个人尊严,从长远来看,能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这句话,康德认为其理由仍是错误的,因为功利主义者做事依赖于外部利益的计算,人仍被当做计算效益过程中的工具。

是什么赋予了行为价值?行为的道德价值与行为动机有关。Moral worth of an action depends on motive (do the right thing for the right reason)”高尚的意志之所以高尚不看其效果,而是看其目的是否高尚,即时效果失败了也仍是如此。只有目的本身对,行为才对。动机赋予了行为以道德价值。只有一种动机可以赋予行为道德价值:责任(duty)。与责任对立的是偏好(inclination),即各种欲望、喜好、冲动。只有出于道德准则、道德责任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不是出于职责的动机,即使结果好,也不正确,例如 “诚信能带来利润。” 只有放弃自私、偏好的动机时,行为才是自由的。

学生问题:如果一人是为了做一个好人、有道德的人而做好事,他的行为是否有道德价值?康德说,可以对道德行为有些激励。这么做是对道德原则的尊敬,他的意志仍符合道德准则。那么道德如何才能是客观的呢?如果符合道德行为是指出于道德责任、符合道德准则且自由自主的行为,那么就是按照为自己设置的道德准则形式,这也正是自主行为的真义。但这样是否有讲道德准则主观化的危险?如何保证个人的道德准则是一样的呢?康德看来,只有一种道德准则,作为自主的个体,之所以能够得出同一行为原则,是因为一种人类共有的实践理性,它不是个人特有的,因为我们都有思考的、无差别的理性。不论你的经历、环境如何,我们都有同样的理性。行动自主就意味着动用我们共有的理性,即纯粹实践理性。它给我们设立了一个先验的、不管任何外部情况或经验目的的。这种理性的内容是什么呢?见《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 12 讲:《道德的最高准则》

课程梗概:康德说,就我们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而言,赋予它道德价值的是我们超越自身利益和偏好,将责任付诸行动的能力。Sandel 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 13 岁的男孩赢得一项拼字比赛的冠军,但随后他向法官承认,其实他把最后一个单词拼错了。用这个故事和其他的故事,Sandel 解释了用康德的理论如何来确定一项行动在道义上是否正确:在作出决定时,想象一下,你的行为背后的道德原则,是否能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遵照的普遍法律。这个准则,是否能作为一个普遍规律,让所有人都受益?

笔记:

《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关于两大问题:一,什么是最高道德准则?二,自由如何可能?

先要知道几组对立(或二元论):

动机有两种:基于职责与基于偏好

MORALITY

Motives: duty vs. inclination(衡量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标准)

FREEDOM

Determination of will: autonomous vs. heteronomous(衡量自由的标准)

REASON

Imperatives:(命令) categorical vs. hypothetical

人们为一个行为时可能不止有一个动机,但这些动机并不一定就使行为失去了道德价值,因为只要他有基于职责的动机,就可赋予行为以道德动机。拥有某些情绪没错,只要它们不是支持你作出行为的主要动机。

给自己的律令来自理性(reason),一直就不依赖于自然规律、外部环境。康德称这种律令为 “命令”(imperative)。常见的命令有假言命令 “hypothetical imperatives”,这是种工具理性。如果你要 a,就应该做 b,这是目的—手段的推理。如果该行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就是一个假言命令。如果行为本身是好的,那么这个意志本身就符合理性,这个命令也就是 “定言命令”(绝对命令)。两种命令区别:定言命令是绝对性的,不依赖其他因素。

康德列举了定言命令的三种表述:

  1. 普遍原则(the formula of universal law): 如果在同一时间所有人都会遵循某个法则,那么它应该是普遍原则。” 如,守信。不是每人都做到这点,但康德认为应该推广它。这里有个矛盾,把这个原则普遍化时,却有悖于它本身。质疑:普遍化是否是出于结果主义的考虑?

  2. 把人视为最终目的原则(the formula of humanity as end)有些东西的目的就是其本身,这是定言命令的基础。人,一个理性的存在,就是目的,而不是他人可以任意利用的手段。他有绝对的、内在的价值。否则他们就不尊重人的尊严。例如,杀人就是不尊重人的价值。自杀也是,把自己当做一种手段来用,侵犯了自己的尊严。尊重与爱不同,尊重是对任何人普遍的。如何做到尊重别人,是由定言命令给出的,

2009 年 10 月 25 日

JUSTICE 公正课笔记 11-12

第十一课:服从你的动机(MIND YOUR MOTIVE)
ps​:康德的这节课十分烧脑🤯,理解康德的这些思想非常有难度,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先读一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再看文章和​视频课。​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为启蒙时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义务主义等诸多流派

image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內·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并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称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別阐述他的知识学、倫理学和美学思想。

康德观点

康德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尊重个人尊严的绝对义务,以及为何即便是出于良善目的,也不能利用他人。

康德反对功利主义,他认为,所有人都有一定的尊严,而我们必须尊重它。

个体神圣不可侵犯或者是拥有权力的原因,并不是源于“我们是自己主人”这一理念,而是源于“我们都是理性存在”这一观点,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理性能力的存在。我们自主存在,我们拥有自由行为和选择能力的存在。这种理性和自由并不是我们唯一拥有的能力,我们还有痛苦和快乐、受苦和满足的能力。

康德承认,功利主义的观点部分是正确的。康德并不回避“我们会追求快乐,回避痛苦”这一点,但是,他所驳斥的是边沁认为痛苦和欢乐是人类至高无上主宰的说法。康德认为是理性让我们脱颖而出,让我们变得截然不同,使我们区别开于而且高于其他动物的存在,使我们成为,不仅仅只是有欲望的肉身。

我们通常认为,自由就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或者没有障碍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康德不这么认为,他对自由制定了更加严苛的定义既严厉又苛刻,但却很有说服力

康德的推理如下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追求快乐,满足欲望,回避痛苦。当我们如此做的时候,我们并么有获得真正自由。事实上,我们是这些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选择某一欲望。所以,当我们去满足它的时候,我们只是出于本能需求而已。 而在康德看来,自由是本能需求的对立

康德认为自由行动也就是自主行动,自主行动则是根据自己制定的法则去行动,而不是根据自然法则或者因果规律去行动。那么与之相对的是什么,与自主行动相对的是什么?康德发明了一个术语来描述自主的对立面——“他律(heteronomy)”。当我因“他律”而行动时,我的行动是出于某种偏好或本能欲望,而不是我自己选择的。因此,康德坚持,将自由严格地视作是自主的。

为什么“他律”或本能的行为的对立就是自主呢?

康德的观点是,自然是受规律支配的,例如因果关系的定律。假设你丢下一个台球,它就会掉到地上。我们都不会认为,这个球的行动是自由的。因为它的行为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因果关系的规律,即万有引力定律。

康德认为,自由行动,并不是选择最好的手段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这正是人类可以做到,而台球却无法做到的。当我们是出于偏好或享乐而行为时,我们成了实现目的手段,而这个目的是外加给我们的,我们成了工具,而不是实现目的的主人。这就是我们的意志受“他律”支配。而当我们根据我们给自己制定的规律自主地行为时,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康德说,正是这种自由行动的能力赋予了人类独有的尊严。尊重人类的尊严,意味着不仅仅要将人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且要将人本身也视为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为了某些人的幸福,而利用其他人是错误的。这就是功利主义是错误的真正原因,也是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尊严、维护他人的权利的原因所在。

穆勒曾说过“长远看来,只要我们坚持正义并尊重个人的尊严我们就可以实现人类幸福的最大化。”康德会怎样看待这句话呢?他的回答是:就算这句话说的是真的,就算计算结果显示确实是这样的,就算你不能把基督徒扔进狮子群里理由是,从长远来看,恐惧将会蔓延,总体的效用会下降,功利主义者们因此坚持了正义、尊重了个人,但其理由却是错误的。因为功利主义者们这样做,纯粹是依赖于外部情况而定,还是把人当作手段来利用,而不是尊重人,把人本身也视为目的。

如果那些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欲望、效用是无法被操纵的,是什么赋予了行为的道德价值呢?

康德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并非在于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行为的道德价值,与行为的动机有关,与意志的品质有关,与行为的意图有关。某一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行为的动机。重要的是,那个人出于正确的目的,做了正确的事。康德写道:“高尚的意愿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本身就是高尚的,而并不是它的结果。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一无所成,它仍像珠宝一样,因其自身而闪耀,它本身就蕴含了全部的价值。”因此,要认为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好的,仅其结果符合道德准则是不够的,其目的也必须是道德的。

康德认为,是动机赋予了行为的道德价值,而且只有一种动机,可以给行为赋予的道德价值,这就是出于职责的动机,而不是出于“偏好(inclination)”,即依外部情况而定的或依我们所有的欲望——渴望、喜好、冲动等。

康德曾经以一个店主来做例子,想藉此引出直觉来合理的说明,行为之所以是道德的是因为行为目的本身是正确的。他说,假设有一位陌生的顾客来买东西,店主知道,他可以故意给这位顾客找错零钱,或者少找零钱,而且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至少顾客本人一定会被蒙在鼓里。尽管如此,店主还是说:“算了吧,如果少给这位顾客少找零钱,这事情可能会传出去,我的信誉会因此受损,我的生意也会遭受损失,因此,我不应该给这位顾客少找零钱。”这位店主没有错,他找给客人分毫不差的零钱。但是康德认为,他的这一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他的行为虽然正确,但他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错误的,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康德还举了另一个例子——自杀。他说,我们有维持自己生命的职责。对于大多数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来说,有很多理由不放弃生命,但具有道德价值的唯一理由是,他是因为认为自己有维持自己生命的职责,而没有去自杀。

美国商业促进局的口号是“诚信是最好的政策,它也是最能盈利的。”它在纽约时报做的整版的广告说:“诚信,与其它任何资产同等重要。因为一家诚实、公开、公平运营的企业,注定会成功。加入我们,从此赢利。”康德会如何评判,商业促进局的会员们诚实交易的道德价值呢?康德的观点是,如果赢利是这些企业诚实的对待它们的顾客的原因,他们的行为就缺乏道德价值。几年前,在马里兰大学曾出现作弊问题。他们因此而启动了一个诚信体制。他们与当地的商家建立了一个项目,如果你签了绝不作弊的信誉保证,你就可以在当地商店买东西时,获得10%-15%的折扣。

只有出于职责的动机而非基于偏好的动机,才是道德的;只有我基于职责而行动时,而不是出于偏好或自利的动机——即使是出于同情、或利他主义,我的行为才是自由的、自主的;只有这样,我的意志才不会被外在的因素所统治或左右。这就是康德的自由观与道德观之间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是出于“我要使我的行为符合道德”这一目的而做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呢?

康德确实说了,遵守道德规范是需要一些激励的,这种激励不可以是与道德相冲突的、满足个人利益的激励。他提出了另一种不同于“偏好”的激励,即对道德规范的崇敬。如果那个店主说,“我想对道德准则表示尊敬,所以,我要做正确的事情。”这样,按照康德的说法,他就是有道德的。因为,他形成了自己的动机,他的意志符合道德准则。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准则做事,我们如何会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呢? 作为自主的个体,之所以能得出同一个的行为原则,是因为理性。这是一种人类所共有的实践,而不是个人特有的。我们要尊敬他人的尊严,是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生命,我们都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正是我们都拥有无差别的理性,使我们所有人都值得受尊重。不论你的经历或生活环境是怎样,我们都有同样的理性。也正是这种大家都拥有的理性提供了道德法则。因此,行动自主就意味着运用我们的理性,根据我们给自己设定的准则来行动,而这种理性,是作为理性存在的我们所共有的,而非我们的教养、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特定的利益,这用康德的术语来说,说是“纯粹实践理性”。

那么,这种理性能提供怎样的道德准则呢?它的内容是什么?

第十二课:道德的最高准则(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康德理论包括两大问题:

一、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二、自由是如何实现的?

这之前,我们要了解康德提出三组的二元对立关系。二元对立关系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第一组,出于职责的动机和出于爱好的动机, 与我们行为动机有关,出于正确的原因做正确的事情。还有其他形式的动机吗?康德将其归结为爱好,我们行动的动机总是寻求追逐利益可能产生的欲望或者偏好的满足。我们是出于爱好而行动的。

康德不否认,很多时候,人们行为的动机都是利己的,但是真正赋予其道德价值的,是那超越自身利益、审慎和爱好的责任,以及处于职责而行动的能力 第二组,这就是道德与自由的关系(第二组)
康德认为一个行为要想具有道德价值,就必须以职责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爱好。第二组相对概念描述的是决定自我意志的两种不同方式:自主与他律。 在康德看来,当我的意志是由我自主决定的时候,我才自由,依照我自主制定的法则行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主意义上的自由,那就一定有能力不遵循外加的或强加给我们的法则而决定的能力,而是遵循我们给自己定下的法则。但是,这样的法则有从何而来呢?是理性。如果理性决定了我的意志,那么意志就变成了能够自主选择,不受本性或爱好或者环境支配的一种力量。所以,联系起康德严格的道德和自由概念的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理性概念。

第三组,假言命令(目的-手段推理,工具理性)和绝对命令(行为本身是好的,不参考或依赖任何其他目的)

如果你想要X,就做出行为Y。它是目的-手段的推理。如果你想有一个良好的商业信誉,那就不要少找你的客户零钱,因为事情的真相会传出去。这是一个假言命令。

康德写道,“如果行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这个命令就是假定的。如果行为本身是好的,这个意愿本身就符合理性,那么,这个命令就是绝对的。”绝对命令是绝对性的,这就意味着,它不参考或依赖任何其他目的。

三组相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想获得自主意义上的自由,需要的不是我处于假言命令的行为,而是出于绝对命令的行为。

康德的三种关于绝对命令的形式;

第一种是他称之为“普遍法则形式”—— “把你所做的推广到所有人都在做,这就是普遍法则。” 例如,守信用。假设我极度地需要100元,尽管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很快还钱,还是找到你,给你一个虚假的承诺:“请借我100元,下周我会还给你。”我们决定这个承诺是否与绝对命令一致,就是把它普遍化,把它推广到每个人。如果每个人在需要钱的时候,都作出虚假承诺,那么,将会没人相信这些承诺,以后就不存在承诺这个东西。所以,这里有矛盾。把这个准则普遍化时,却有悖它本身,这是检验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知道虚假承诺是错误的。

第二种为人性目的法则。 康德说:“我们不能把绝对命令建立在任何特定的利益、目标或目的之上,因为那样,它只与人的目的有关。然而,假设有一些东西,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绝对的价值,其自身就是目的,那么这且只有这才是绝对命令的基础。”“我说,人类,一个理性的存在,其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只是被其他意愿任意利用的手段。”

在这里,康德区分了人与物:人是理性的存在,不像其他物体一样,只是有相对价值,他还有绝对的价值、内在的价值,即人的理性的,拥有尊严,他们值得崇敬或尊重。 “你应该总是以人性的方式行事,不管是对你自己的,还是对其他人,你从不能仅仅把他视作一种实现目的手段,而是把他本身就看作目的。”

因此,当我给你许下虚假的承诺,我是在把你当作实现我的目的的手段,实现我对100元的需要,我就是不尊重你,不尊重你的尊严,我是在操纵你。

康德认为,从道德上来说,自杀等同于谋杀,因为当我们拿走我们自己或别人的生命时,我们把这个人——一个理性的人,当作一种手段来使用,我们没有尊重人,没有把人看作目的。

康德所指的尊重,在这一点上,和爱、同情、团结、友情或利他主义不一样。因为,爱,以及其他一些特定的美德、对他人的关怀,都要看对象是谁,而尊重是对人类普遍共有的理性的尊重。这就是为什么,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别人都是错误的。

康德认为,把其他人当作实现某事的手段时,并不是不允许的。只要我们与其他人打交道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我们共同的的工作、目的和利益。只要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尊重到他们的尊严。

后记​:虽然这篇的内容比较晦涩,如果能对照视频课程和康德的有关著作来学习,还是很有收获的​。​

第 13 讲:《谎言的教训》

课程梗概:康德的道德理论,严格到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情况,他认为如果说谎,即使是善意的谎言,都是对自己尊严的侵犯。用一个假设的案例来考验他的理论——“门口的谋杀者”:如果你的朋友藏在你家,一个杀手敲你的门来问他在哪里,你会对他说什么 -- 不要说谎 -- 来救你的朋友?这引发了对 “误导性的真理” 的讨论 - 以及对克林顿总统利用精确的语言来否认与莱温斯基的性关系,而没有直接向公众撒谎的讨论。

笔记:

责任与自律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出于责任去追求事物时,你才是自律的,因为是你自愿选择了道德准则,而非外界强加于你。我是那些法则的主人。依责任而行和自律地做某事是同样的。当我们用良知选择时,就能得出道德原则,这就是运用纯粹理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理性主导着我们的意志,得出了同一道德法则,即定言命令。但定言命令如何可能?两个立足点可让我们理解。第一个立足点,作为道德主体,我的行为由自然规律控制;第二个立足点,在智思世界,我是自由的,不受感官世界里的外界因素决定。如果我是至善的经验主义者,受我的感官支配,就并非自由,因为我们受制于客体的欲望。当我们把自己转到智思世界,成为其中一员,并意识到了意志的自主性,才是自由的。

但恰恰因为我们处在这两大领域,自由与需求的世界,两者总有 “实然” 与“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道德和经验世界,有巨大差别,正因此科学无法得出道德规则。

为什么绝对不能撒谎,即使对恶人?因为如果开了口子,那么,你就已经放弃了整个道德标准。你就成为了结果主义者、功利主义者。

为康德的辩护:又没有一种方式不对恶人撒谎,又不出卖你的朋友?有人回答:我不知他此刻在哪(因为不确定此刻他是否还在原处)。但这是有误导性的真话,这与完全的谎言,在道德上有区别吗?康德认为两者有天壤之别。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破例使用善意的谎言。误导性的真相 (misleading truth) 比如,收到一个不喜欢的礼物,但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领带,谢谢”。又如,克林顿说:“我不曾与莱温斯基小姐有过性关系。”两者区别在于,误导性的真相在道德上并无缺陷,但你会说二者动机相同,都属于误导,都希望对方犯错?但不同与谎言的是,误导的真相遵循了责任,真因为此,使托辞合法化,也尊重了道德法则的尊严。误导的真相的动机因此不完全等同于谎言,因为在误导之外,他还有尊重道德法则的动机。

第 14 讲:《协议就是协议》

课程梗概:Sandel 介绍了现代哲学家 John Rawls 和他的 “假定契约” 理论。Rawls 认为,实现最公正和公平的治理的唯一途径是,如果所有立法者都平等的站到谈判桌前。试想,如果他们都在 “无知的面纱” 之后 –在他们的个人身份信息暂时不公开(他们的种族,阶级,个人兴趣)的时候,他们必须就一系列法律达成共识。Rawls 认为,只有这样,治理机构才能商定真正公平公正的原则。

笔记:

康德理论在政治上应用。康德的社会契约很特别,这个能引申出正义的契约,是一个理性的想法,聚在一起讨论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利益、目的,他们讨论出来的法律不一定公正,只是反映了利益集团的博弈、妥协。因此,引申出公正的契约,只是一个理性的想法,但它仍值得我们追求。这个从来没有过的契约,他的道德力量是什么?罗尔斯的《正义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正义理论和康德有两方面一致:一,他是功利主义的批评者,每人拥有个人尊严,不能只有功利计算;二,公正的原则可以从一个假设的社会契约延伸出来,而非真实的契约。他从 “无知之幕” 出发,实现那些我们必须尊重的基本权利的方式,就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聚在一起讨论规则。这才会得出公正的原则。一开始就要绝对平等,都带着无知的面纱,诶有种族、阶级、财富的差别,这时我们一致统一的规则才是公正的。

这个假设的协议的道德力量是什么?先看实际契约的道德力量,它如何约束我?实际契约是如何使其条文公正的?没有,实际契约不是自给自足的道德工具。现实中永远不可能。有两种契约产生方式:

契约如何约束我?a. 自愿主动同意,它表明了自律的意愿。契约得到的要素之二是,b. 互利互惠,义务由此产生。

两人协议的行为本身不能保证平等性,双方的实力差别是无法消磨的,必须在利益层面上对其公平性加以考量。真实契约的道德局限:契约,或者主动同意,不仅不是义务存在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休谟驳斥洛克的契约论,这是哲学的虚构,社会契约不存在,同意不能作为义务存在的基础,基于同意和基于利益的契约之间有区别。即使我没同意,但如果别人帮我修好了车,我仍会基于公平给予一定补偿,但这是两码事。因此遵守契约有两个道德基础:一,因为我一向对方承诺同意遵守契约;二,不遵守契约会使对方在利益上遭受不公。真实的到底契约来源于两个理念:自律和互惠。但现实中很少实现,因为谈判双方力量可能不平均,双方对利益的认识上可能存在差距,不能判断何为公平。如果一种契约,双方的力量和知识都是平等的,这也正是罗尔斯背后的出发点:思考正义的方法就是,站在一个假想契约的角度,在 “无知之幕” 后面创造平等的条件。一个各方平等的假想契约,是通向平等的唯一途径。而真正的公平是什么?

2009 年 11 月 1 日

第十三课:有关谎言的一课 (A LESSON IN LYING)

1、义务和自律如何统一?履行义务高尚在哪里?

康德认为:我拥有尊严,不是因为我遵循了这些法则,而是因为我是这些法则的主人,我是自愿地遵从责任。所以,依责任而行,与在自律下自由地行为,都是同一件事情。

2、我们到底有多少条道德法则? 如果说高尚源于遵守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则,那如何保证我的道德心与你的是一样呢?

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都依照自己意识来自由选择,那么我们就能保证,我们得出的是同一条道德法则。因为当我们选择的时候,并不是我在选择,也不是你,而是理性——纯粹的理性在选择。

纯粹的理性

纯粹的理性是,我们不会依附于任何外部环境。所以,是理性支配了意志。当我执行道德法则的时候,是理性主导着我的意志。同样是这种的理性,让你为自己选择了同一条道德法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遵循同一个道德法则,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就是绝对命令。

3、绝对命令如何可能存在呢?道德又是如何实现的?

康德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以区分两种观点,两种解释人类体验的观点。第一,作为经验的客体,我属于这个感官世界,我的行为是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由因果规律所决定的。但作为一个经验主体,我居住在一个智思世界里,我独立于自然法则之外,能够实现自律,我能根据我给自己制定的法则来行事。 只有在第二个论点成立的时候(智思世界),我们才能认定自己是自由的。因为只有当决定不受感官世界里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时,才是自由。”

康德论证道,如果如功利主义者假设的一样,我是个至善的经验主义者,屈从于我的感觉——疼痛、快乐、饥饿、饥渴、欲望等。如果这就是人性,我们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因为这样的话,每个意志的行使都将受制于我们对某些客体的欲望,这样的话,我们的选择就会各异,都受到外部目的而支配。康德写道,“当我们认为我们是自由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转移到智思世界里,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认识到了意志的自主性。” 所以,绝对命令能实现是因为而且也只能是因为,自由让我成为了智思世界的一员。

康德承认,我们不仅仅理性的存在,也不仅仅居住在智思世界这个自由的王国(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们所有的行为将会始终如一地,符合意志的自律),恰恰是因为,我们同时处于两个立脚点中,两个领域中——自由的领域和需求的领域,我们做的和我们应该做的,“是” 和 “应该”,两者之间就总会有潜在的鸿沟。所以康德在《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里总结:道德不是经验主义,不管你在世界上看到了什么,不管你通过科学发现了什么,这些都不能决定道德问题。道德和经验主义世界,存在着相当一段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无法从科学中得出道德真理。

康德认为,说谎是错误的,说谎和绝对命令之间不一致。法国哲学家本杰明 • 康斯坦特写了一篇文章来回应《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他写道: “这个设想是错的, 不可能是对的。如果有一个杀手来到你的门前,寻找你的朋友,而这位朋友正躲在你家里,杀手直截了当的问你,’你的朋友在你家么?’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中,还要说真话那真是疯了。”

康德回复道,他坚持他的原则,即使对杀手撒谎也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一旦你开始考虑事情的后果,开了个例外,不遵循绝对命令,那么,你就已经放弃了整个道德标准,你已经成为了一个结果论者,或者是功利主义者。

4、完全的谎言和误导的真相在道德上有区别么?

从康德的观点看来,一个谎言和一个误导的真相,有天壤之别。即使这两者带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康德并不是把道德建立在结果之上的,他认为道德就是对道德法则的遵守。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们会破例地使用 “善意的谎言”,它是一种以结果而作为合理解释的谎言。康德不能容忍善意的谎言,但也许他能接受一个误导的真话。假如,某个人送给你一条领带作为一份礼物。你打开了那个盒子那个领带难看的不得了,你会说什么?你可以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它很好看。” 但康德看来,这是不允许的,你可以不说善意的谎言,而说误导的真话:“我从没见过这样的领带。”

一个关于误导的真话的例子:克林顿在莱温斯基丑闻案件中说:“我想对美国人民说一件事情,我希望你们听我说。我要再次声明,我和那位莱温斯基小姐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性关系。我没有让任何人去撒谎,一次也没有。这些指控是假的。” 这两种情况下的动机似乎都是误导,他们希望别人会被误导,但康德认为,不同于谬误和谎言,误导的真话遵守了责任,因为它忠于责任,所以即使它是托词,也让它变得合理化。克林顿可以直接撒谎,但他却没有。所以,谨慎的措辞、真实的托词是对道德法则尊严的尊重,而这在谎言那里是没有的。

是的,我是希望他人被误导。我是希望杀手走出马路或者去商场找我的朋友而不是在衣柜里,我是希望起到这样的效果。我无法控制它的后果,但我可以控制的是,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会站在道德这边并尊重它。

第十四课:协议就是协议 (A DEAL IS A DEAL)

罗尔斯(John Rawls,1921 年 2 月 21 日-2002 年 11 月 24 日),是一位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他毕业于普林斯頓大学哲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担任哲学教授,著有《正义论》(1971)、《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

罗尔斯对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有重大贡献。他的著作中的观念包括:

  • 作為公平的正义(包含自由原則、公平与机会均等、以及差异原則)
  • 无知之幕
  • 反射平衡
  • 叠加共识
  • 公共理性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和康德的理论的一致点:

1、像康德一样,罗尔斯是一个功利主义的批评者。他说 “在公正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不可侵犯性,即使是整个社会福利,也不能凌驾于它之上。我们的权利受公正保护,不屈从于政治谈判或社会利益的小算盘。”

2、公正的原则可以从一个假设的社会契约延伸出来。这个契约不是实际的。并且罗尔斯提出了一个叫 “不可知面纱” 的词,来解释他的理论。他认为实现那些我们必须尊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框架,就是去想象我们聚在一起,在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之下去试图选择,支配我们的集体生活的原则,这就是 “无知的面纱” 的作用。

无知之幕

想像一下,我们一开始就地位平等,而保证这一平等的,就是 “无知之幕”。想象一下,我们都站在不可知面纱的背后,把我们的种族、阶级、社会地位、实力、弱点、不管是健康或不健康的,都隐藏起来。只有这样,我们一致同意的原则就会是公正的。这就是假设契约的原理。

1、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契约,是怎么使得里面的条文是公正的?

实际契约是不能自给自足的道德工具,它们从来不能保证协议的公平性。美国宪法里允许奴隶制存在,这是一个真实的契约。但是,这并不证明他们所同意的法律都是正义的。

2、实际契约是怎样约束我或使我负有义务的?

主动同意是一种自愿行为,当我签订契约时,我就给自己负上了义务。这包含着某种道德力量,它独立于其他的顾虑。所以,实际契约是从两个方面约束我们或使我们负有义务: 1)、基于同意的自律

2)、基于受益的回报(即互惠互利)。但真实契约存在道德局限,体现在当两个人同意进行某种交易时,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协议条款就是是公平的。

真实契约的道德力量借助于两个不同的理念:自律和互惠。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真实契约都可能不同时符合这两点。可能一开始就没能给契约赋予道德力量。因为各方谈判的势力可能是不均衡的,自律的理念就会没有实现;因为各方的知识上可能存在差距,互惠的理念就会没有实现。因此,他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相等价值就会存在分歧。

现在,想象一种契约,它的各方在权力和知识上是平等的,而不是不等的;他们的地位是相同的,而非不同的。这就是罗尔斯的正义观念背后的理论:思考正义的方法就是,站在一个假想契约的角度,站在 “不可知面纱” 的背后,通过排除,或者使我们暂时忘记,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的诸如权力和知识的差距,创造平等的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对康德和罗尔斯 来说一个各方平等的假想契约是思考正义原则的唯一途径。

第 15 讲:《什么是公平的起点?》

课程梗概:John Rawls 把他的 “无知的面纱” 理论运用到社会和经济平等的争论焦点中,以及公平治理的问题。他问,如果每个市民都必须参与税收的再分配问题—在他们不知道最终会成为社会成员中的穷人还是富人的时候 -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更喜欢消除金融风险并同意财富的公平分配么?

笔记:

今天讨论分配正义问题,来自罗尔斯。

在无知之幕后,人们会选择什么契约?

功利主义?不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不希望被压榨,而希望有基本权利。所以第一原则是,我们不会拿基本权利去交换经济利益。

第二,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性,差异性存在,那些我们不会反对有利于底层人民的不平等性存在。只有这样才能被无知之幕后面的人后的人接受。

职业应向天赋和才能开放吗?可是每人的起点都不一样,公正的体系就受到了挑战。也有人提出用道德上专断的方式(moral arbitration)将每人都放置于同一起跑点。即使是择优体系,可以消除部分背景的影响,但财富与收入的不平等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使我们表面上的努力、勤勉也与家庭成长背景有关。所以这仍建立在道德武断性的机会主义上。

第 16 讲:《我们该得到什么?》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重述了三种不同的理论,涉及如何在生活中分配收入,财富和机会。他总结了自由主义,精英制度系统和平等主义理论,引起了对当今社会薪酬差别的公正性的讨论。Sandel 比较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O’connor*** 官(200 000 美元)和法官 Judy(2,500 万美元)的工资。Sandel 问大家,这是否公平?如果不是,原因何在?Sandel 解释了 John Rawls 的观点 - 他认为,个人的 “成功” 往往是和荣誉无关的随机结果:运气,继承的财富,积极的家庭环境。但是,对于付出更多努力和更长时间去获得成功的个体 - 如何来衡量他 / 她付出的努力呢?

笔记: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Libertarian (自由主义)– free market system (jobs are open to anyone) 但如果只有这种平等,那么实质结果是不平等的,人生际遇会偏好那些出身好的人。

Meritocractic (精英主义) – 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强调机会均等。但即使每人的起跑点相同,也会存在不平等。

Egalitarian – Rawls’ difference principle 罗尔斯并非强调结果的绝对平等,他说,人们可以从自己的运气中获益,但是只能以为最底层人民谋福利为条件,比如高收入者要征更多赋税来为底层人民谋福利。

Objections to Rawls’ theory

  1. What about the incentive? 不利于激励机制。但罗尔斯并不反对存在差异的激励机制,如果结果绝对平等,最终还是会伤害到社会最底层人民的利益,比如他们会没乔丹的球看,会下岗。需要做的是寻找激励机制与结果平等之间的平衡点。

  2. What about self-ownership? 自由主义者认为直接拉平结果会对所有权制度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米尔顿 • 弗里德曼)罗:自然分配无所谓公平或不公平,是自然现象。真正是否公正取决于这个社会机制如何处理这些不平等现象。诺齐克派认为,征税无异于盗窃,罗尔斯的回应是,人或许本身就并非完全地拥有自己。

  3. What about efforts? 拿走那些勤奋工作者的成果是否不公?

勤奋往往也是与出身相联系的,并非全是我们的功劳。

对精英主义、择优体系的回答:有些人不努力不是因为主观上不想努力,而是天生无法努力,如天生瘦弱多病。

你的勤奋受欣赏,也与世俗爱好与评价有关,这也并非你的功劳。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奖赏一位天才商人。

所以不要以为你现在所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应得的,都是你的努力的成果。那些处于不那么显赫的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也可能有天赋,只是不被社会所喜欢。

什么才是你自己的贡献呢?

第十五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WHATS A FAIR START?)

在 "无知之幕" 背后,人们会选择哪些原则呢?

原则一:基本自由原则。即人们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等基本权利。我们不愿为我们可能会成为那些被多数派所欺压或轻视的少数派而担心,因此,在不可知面纱的背后的原始状态下,我们会承认差别,拒绝功利主义,我们不会用基本权利和自由来换取经济优势。

原则二:差异原则。这一原则与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有关。当我们不知道我们会来自怎样的家庭,是富二代呢还是来自贫困家庭,不知道自己健康与否时,我们会赞成什么?也许一开始,我们会说,我们要求收入和财富的平等分配,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是,稍后,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即使我们很不走运,出身于社会底层,我们也不用担心。

差异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只有当最贫困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受益时,社会与经济不平等才是许可的。在这一原则下,我们不会拒绝所有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我们会允许一些,但是标准是他们是否服务于所有人的利益,或正如这个原则所强调的,尤其是最底层人民的利益。在不可知面纱后,只有这样的不平等可以被接受。因此罗尔斯认为,只有那些有利于贫困人民的财富不平均才能称之为公平。

罗尔斯的观点

封建贵族制度

封建贵族统治下的分配明显的错误,就是人们的生活前景取决于他们的出身。你不能升职、你不能改变你的未来、不能去把握机会。从道德层面看,这是专制的。因此,在历史过程中对于封建贵族统治的抵制,使得人们认为职位应该接纳有才能的人。人们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与出身无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去奋斗、去工作、去应聘任何职位。所以,公平就是你不仅提供工作,让人们来应聘,而且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

自由主义制

罗尔斯认为这是一次进步,因为它摆脱了出生的影响。但虽然是以机会均等的形式,自由主义观念并没有深入进去。这就像让每个人都参加赛跑,但是一些人却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这样比赛就不会公平。罗尔斯认为这个制度明显的不公平性,在于它允许分配受到来源于专断的道德观念的不恰当的影响。比如,你是否曾经接受好的教育,是否成长在一个经济上给予你支持、致力于培养你的职业道德、并且为你提供各种机会的家庭。

精英制度

他认为,就连这种制度也未能有效地弥补或者解决每个人得到的 "自然彩数"(指运气) 以及道德的任意性。因为,如果你让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开始比赛,拿跑步者来说,跑得最快的人会赢。但是,他之所以会赢是因为刚好有着运动员的天赋。 所以罗尔斯说,“即使是精英制的原则,让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能会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和社会教养带来的影响,但是它还是允许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受能力与天赋的自然分布的支配。” 所以他认为,消除道德观念武断在收入和财富的影响的这一原则,需要超越精英制度系统。

差异原则

罗尔斯认为,如果你想超越精英制度的话,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水平上的平等,你只要允许甚至鼓励那些有天赋的,去实现他们的才能,并改变条件让其他的人也能够享受到有才能的人成功的果实。这才是差异原则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建立起一项这样的原则,人们也许会从他们的好运中获利,从他们在基因博彩中的胜出,但条件是必须将自己所得部分用于帮助那些最贫困的人。

问题:通过努力争取到的也不是应得的吗?

罗尔斯对此的回答是:即使是一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奋斗精神、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敢妄自邀功。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在美国选择了 146 所院校。在这些院校里,只有百分之三的学生出身贫寒,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出身富足。

心理学家认为,出生顺序对于职业道德、奋斗、努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精英制度的理念就是付出应该得到回报,那么罗尔斯为什么没有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即使努力、奋斗、职业道德的塑造,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生顺序的先后? 这是你们能决定的吗? 罗尔斯说,当然不能。那么,为什么生活中的收入、财富和机会应该建立在道德观念的武断性上呢?

第十六课:什么是我们应得的(WHAT DO WE DESERVE?)

美国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少于 4 万 2 千美元,但 David Letterman(著名脱口秀主持人) 的工资是 310 万美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的工资不足 20 万美元,如桑德拉 • 奥康纳,但法官朱蒂(电视法官)的工资是 250 万美元。

罗尔斯的解读是,公正与否取决于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所得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否遵循着同一分配原则,即帮助社会中最不富裕的人的兼顾公平原则。因此,罗尔斯提出的更加平等的理论即差异原则。

三种反对罗尔斯的差异原则的观点:

1、积极性该如何平衡? 如果边际税过高,难道不怕迈克尔 • 乔丹不再打球了吗? 难道不怕 David Letterman 不再做晚间秀了吗? 又或者执行总裁们都跳槽去别的行业了? 罗尔斯在阐述差异原则时考虑到了激励因素,他说:“那些在天赋上占优势的人,不能仅仅因为他们天赋较高而得益,而只能通过抵消训练和教育费用,以及用他们的天赋帮助较不利者而得益。” 所以你可以采取激励措施,你可以调整税率。但如果从 David Letterman 或迈克尔 • 乔丹和比尔 • 盖茨那儿拿得太多,最终只会损害底层人们的利益。所以激励因素,并不是反对罗尔斯的差异原则的决定性异议。

2、(来自于自由主义者)把天赋和才能看作是共同资产的差异原则难道没有违背自我所有权的理论吗?

米尔顿 •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他说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写道:“生活本就是不公平的,而人们也乐于相信政府可以纠正自然产生的不公平。”“唯一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不平等的方法就是追求结果的平等。”

罗尔斯对此做出了回应:“自然分配,无所谓公平不公平。人降生于社会的某一特殊地位也说不上不公平,这些只是自然的事实。公平或不公平,是对制度处理这些事实的方式而言的。”

Nozick 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从自我所有权的观点来看,创立早期智力开发项目和公立学校也许会是一件好事,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如果你向人们征税来创立学校,而不是人们自愿缴税,你就是在强迫他们,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盗窃,这是高压政策。理由是,我们在拥有天赋和才能的时候得想想我们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后退到只会利用别人、胁迫别人的时代。

罗尔斯对此有何解释呢? 他没有直接地对自我所有权这一观点进行辩驳,但他对差异原则的论证所产生的道义结果就是,也许就其整体意义来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自我所有权。因为,我们站在不可知面纱的背后要同意的保证公平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平等的基本自由原则,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信念自由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考自己是否应从自己天赋才能所带来的成功受益时,自我所有权应该做出让步。我们只有在放弃我所有权的条件下,才可以捍卫权利、尊重个性、维护尊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我的财产所有者,可以随意支配我的生命。

3、(来自于精英理念的拥护者)那么个人的努力呢? 只要是努力工作的人就应该完全拥有他们获得的一切,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他们为此付出了努力和汗水。 在上节中,谈到出生顺序时而做的民意测验时,罗尔斯对这个问题已做了最初一部分回答:即使是职业道德,即使是奋斗精神,都依靠于不同种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的偶然性,我们不能妄自称功。

问题:道德应得与合法的期望究竟有何区别?

让我们来看看两种不同的游戏,一个关于机会。假如,我买了马萨诸塞州的彩票并且中奖了,我理应得到我的奖金。但即使我应该得到奖金,也没什么道德意义,因为这只不过是靠运气,并不是我道德上应该得到这笔奖金,这就是合法期望。

另一个关于技巧。试想波士顿红袜队赢了年度冠军联赛,他们有资格得到奖杯,但他们应该获胜吗? 同样,在其它的规则下,人们也会提问,某人的胜利是否应得。这就是 “道德应得”。罗尔斯认为,分配公平在其本质上并不是 “合法期望”,而是 “道德应得”。“一个公平的体系,回答了人们有权得拥有什么,满足了他们建立在社会制度之上的合法期望,但是他们有权利得到的东西与他们的内在价值并不相称,也不是由他们的内在价值决定的。”“调节社会基本结构和规定个人义务和责任的原则,并不涉及道德应得,也不倾向于要与道德应得相称。”

问题:什么才是道德上的应得?

1、是关于努力的,即付出的多享受的多。

2、是我们应得由天赋带来的的受益。这只是一种偶然性。我只是碰巧生活在推崇我这种天赋的社会中。

问题:我们处于一个不需要自生天赋的社会时我们的价值会减少吗? 我们的道德价值会减少吗? 如果我们是住在那样一个社会,而不是现在的社会,我们就不值得称赞了吗?

我们也许会少挣一些钱,但是当我们得到的东西减少时,我们的价值却不会随之减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中的一些人,他们拥有的社会地位碰巧较低,也拥有很少这个社会碰巧推崇天赋与才能。

这就是道德应得和合法期望之间在道德层面上的区别。我们有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制定的规则下利用我们的天赋和才能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拥有那些碰巧被这个社会所推崇的素质的话,这就是一个错误而自负的想法。

第 17 讲:《讨论反歧视行动》

课程梗概:学生们讨论反歧视行动和大学招生问题。学校在招生的时候考虑种族和族裔因素是否正确?是否侵犯了个人权利?是否和喜欢一个明星运动员一样平等和主观?这样的争论是不是倾向于把推行多样化变成合理的呢?这个观点应该如何来反对一个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更重要的观点呢?

笔记:

上讲讲了两种主张,一,道义应得(moral desert),二,合理期待(legitimate expectation)。 罗尔斯指出,认为分配正义就是关于道义应得的问题,就是根据人们的品行(virtue)来进行分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转入 “平权案例”。校方拒绝 Hopwood 的理由是要增加学生种族的多样性。这也能矫正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性,黑人种族的资源不如白人学生但考分一样。这也是对于美国奴隶制历史、对黑人不平等待遇(这些也正是黑人贫困率高、文化水平低的因素)的补偿。但种族是专横的因素,考生本身不能控制,建立在人们无法控制因素上的录取,是最根本的不公正。但也有人说,考生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成长环境因素,如果都不加以考虑,那么录取也就难以有标准了。为补偿历史而对今天的白人不公是不合理的;而且对结果直接修正的方式也不妥,可以通过修正过程的方式,提供机会平等,比如提高黑人的教育资源。有人又提出,仅仅通过某人的种族来分辨别人是一种内在的不公正,不能 “反向歧视”;而且促进多样性可以以其他方式促进,不一定非要依种族。

Arguments for affirmation action

  1. corrective – for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2. compensatory – for past wrongs (为自己没有参与的过去补偿是否公平?)

  3. diversity – fo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 for society as a whole (出于公共利益而非历史错误的考虑,哈佛已经考虑了许多多样性的因素,地域、性别、信仰…… 现在只是加上种族而已。)

个人权利在此案中被侵犯了吗?不能只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这有些类似 Rawls 拒绝把道义应得作为分配正义的基础。

第 18 讲:《目的是什么?》

课程梗概:Sandel 介绍亚里士多德关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论,简单地说,是告诉人们他们该付出什么,该得到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在考虑分配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分配的目标,终点和目的。对他来说,这是关于一个人找到合适的位置来发挥他的美德的事情。

笔记:

大学有无权利任意地制定其培养目标?分配正义是否应与道义应得相连?罗尔斯反对把分配正义基于个人所处的阶级、收入或者财富地位。大学能否以这样的理由招收学生:你正好拥有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才能,可被用于实现我们远大目标的手段?

把分配正义的问题从道义应得问题和美德问题中脱离出来,是正确的吗?这点正是现代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区分点。我们把道义、美德放一边时,确实会有更多实现公平的机会。许多哲学家把分配正义与道德区分开来,就是为了避免平等问题。自由主义效益取向的、包括罗尔斯在内的权利平等取向的理论家们,包括康德,他们都认为分配正义并不仅仅是奖赏美德或道义应得的问题,这并非只出于平等主义的考虑,而是因为如果只考虑才能、美德就会远离自由、远离对作为自由个体存在的尊重。

古典政治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明确将正义与荣誉、美德、公德和道义应得联系在一起。有道理也有奇怪之处。他认为正义就是给予每人应得的东西,本就属于他们的东西,根据他们的美德找到合适的社会角色。他与自由主义等的区别在何?正义与道义或美德的相关之处是什么?这要看被分配的是何物。正义与两个因素有关:分配何物,以及分配给谁。亚里士多德的标准就是,同等的人就应当有同等的事物分配给他们。但在分配中出现问题:怎样才算同等?这要看分配何物,最好的长笛就应该分给最好的吹笛手。这种差别对待是公平的。看看拥有长笛需要哪些才能(virtue),根据其他原则都是不公平的。这就是笛子存在的目的:产生美妙的音乐,谁最能实现这个目标谁就可以得到它。你要考虑事物的 Telos: goal/end。这种根据事物的目标来推理的方式成为 “泰罗逻辑推理(目的论)teleological moral reasoning”。但让这种理论显得奇怪的是,根据目的论的推理和解释,不是管理社会活动的唯一方式。万物都被理解为有一种自然秩序,人类要去调查并找出自然的目的,但自然科学的发展让发现这种单一秩序变得不可能。目的论推理有时不那么合理,往往会导致武断地评论事物的目的、存在价值。以上对大学招生的争论,也是从大学目的出发的思考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从目的出发推理,是必不可少的。

2009 年 11 月 15 日

第十七课:关于平权运动的讨论(ARGUING AFFIRMATIVE ACTION)

Cheryl Hopwood 的案例:Cheryl Hopwood 来自一个普通家庭,通过勤工俭学读完高中,并读完了社区学院以及加州州立大学的萨克拉门托分校,取得了 3.8 分的平均成绩。后来,她移居得克萨斯,参加了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法学院的录取考试,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她的申请却被拒绝了。当时,正值德州大学实行 “平权法案” 的录取政策时期,这项政策着重考虑肤色和种族背景。德州大学表示,“得克萨斯 40% 的人口由非裔美国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组成,作为一所法学院,我们有必要拥有多样性的学生群体,因此,我们将要考虑的不只有中学成绩和考试得分(例如 SAT),而且还要包括人口学的组成,如肤色和种族。”Hopwood 要控诉的,正是这个结果。这个政策的结果是一些比她学术指数(包括中学成绩和考试得分)都低的申请人得到了录取,而她却被拒绝了。她控诉道,“我被拒绝的理由仅仅因为我是白人。如果我不是白人,如果我是少数民族,凭我的成绩和考分,我会被录取的。” 而且,根据在法庭中出示的统计数据,就在那一年,非裔美国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和她一样的成绩和考分的确实都获得了录取。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法院。

对于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么?

在这场讨论中,对于平权法案,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1、纠正论——对于接受教育的差距;

2、补偿论——对于历史上的不公平;

3、教育多样化——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为全社会服务。

Hopwood 案中,德州大学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训练律师、法官、领导人、公务员,这些人将会给得克萨斯州,乃至整个国家做出贡献。”

因此,对于多样化观来说,有两个不同的方面,但两者都是以大学的社会目标、社会使命、大众利益为名的,这些观点有什么说服力?

这个观点实际上跟哈佛当年提出的观点一样。当时,这一观点被书写在 1978 年联邦法院的 “法庭之友辩护状” 中。这也是一桩关于平权法案的案例,叫“巴克案”。哈佛在辩护状中的理由曾被 Powell 大法官引用,Powell 大法官是支持平权运动的关键选票。他引用了多元化观点来作为他的理由,而他也认为这种观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哈佛在它的辩护状中写道:“我们关心多样性。哈佛大学从来不只把学术优秀作为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15 年前,多样化意味着学生来自加州、纽约、马萨诸赛,城市的居民和农村的男孩,小提琴手、画家和足球运动员,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和古典主义者。哈佛认为,现在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我们在考虑多元化的这个长长的清单中,加入了种族和民族这一项 而已。当我们在审阅大量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申请人时,种族也许可以作为一种额外因素来考虑。就像会考虑你是来自加州,或你是一名优秀的中后卫或钢琴家一样。一个来自爱达荷州的农村男孩,可能为哈佛大学带来一个波士顿人无法提供的东西。同样,黑人学生也可以带来白人无法带来的东西。每个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部分有赖于他们生来就不同的背景。

此案中,Cheryl Hopwood 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了吗?可以这么说, 她被拒绝录取了,是因为被利用来服务于大众利益和社会使命——这些由德州大学法学院自己定下的理念。难道我们不值得,根据我们的优异、我们的成就、我们的造诣和我们的努力工作,来受到评价吗?

有人认为,不,她没有这项权利。没有人真正应该得到录取。 这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道德应得与合法期望的问题。他们主张,Hopwood 在此处没有个人权利,不能根据在她看来是重要的某个标准,来决定她是否应得到录取。包括她取得成绩和努力的这项标准。 这里隐含的道理类似罗尔斯拒绝把道义应得作为分配正义的基础的理论。

是的,一旦哈佛确定了自己的使命,根据这一使命,来制定它的录取政策,适合这些标准、符合资格的人们就有权利被录取。没有人有资格要求,哈佛制定的录取标准刚好是他们的优势。无论这些优势是测试得分,或中学成绩,或是弹钢琴的能力,或是能做一个好的中卫,或是来自衣阿华州,或是来自某个特定的少数族群。

第十八课:目的是什么(WHAT’S THE PURPOSE?)

1、是否应该把分配公平的问题,从道德应得问题和美德问题中脱离出来呢?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现代政治哲学,与古老的政治思想的区分点。 罗尔斯把分配公平从道德应得中脱离出来,其动机和理由是为了实现平等。如果我们把道德应得放在一边就会有更多实现平等的机会。罗尔斯在内的,也包括康德。尽管他们在分配公平、国家福利以及其他方面的见解不一,但他们都认为,分配公平并不是关于奖赏美德或道德应得的问题。这并非仅仅出于平等主义理由,他们并不都是平等主义者,而是,他们都认为,如果把正义与道德应得或美德连在一起,就会让我们远离自由、远离对作为自由存在的个体的尊重。

2、关于正义的辩论中,什么才是关键呢?它是否与道德应得和美德有关呢?

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的思想,在很多方面看起来都很有说服力。但在某些方面,它也很奇怪。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正义是给予人们应得的东西,是给予人们本来属于他们的东西,正义就是帮助人们,根据他们的美德,找到合适的社会角色的问题。

3、如果正义意味着给予每个人应得之物,那么一个人应得的是什么?它与道德应得和美德的相关之处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与两个因素有关:物品,以及分给的人。一般而言,同等的人就应当有同等的事物分配给他们。”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要看我们分配的是什么东西。假定,我们分配的是长笛。谁该得到最好的那只长笛?是最好的长笛手。关键在看拥有长笛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如果是按照其他方式来进行分配,都是非正义的。比如把最好的长笛分给有钱的人,分给出价最高者的人,或是根据出身分给贵族,根据外表分给相貌最漂亮的,或是看运气,大家都来抽签。亚里士多德认为,与吹奏长笛的能力相比,出身和美貌或许是更大的优点,那些人在出身和美貌方面胜过长笛手的程度,可能要比长笛手在吹奏能力上胜过他们的程度更多。但最好的长笛手仍然是应该得到那只最好长笛的人。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 我们不是在寻找各方面都最好的人,我们寻找的只是最好的乐师。原因并不是如功利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他们会制造出最好的音乐,这样每个人都将享受到更多。而是因为,这就是笛子存在的目的——被完美的演奏。而演奏长笛的目的是产生非凡的音乐,谁最能实现这个目标谁就应该拥有这把笛子。而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这样的音乐只是它的副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应根据目标或目的来决定公正分配的理论,称为 “泰洛斯逻辑推理(目的论))

第 19 讲:《好公民》

课程梗概: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引起了有关高尔夫球的辩论,特别是高尔夫球的 “目的”。学生们辩论美国 PGA 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是否错误 -- 不允许残疾人选手 Casey Martin 在职业巡回赛中使用球具手推车。最高法院认为行走并不是高尔夫运动的目的,因此 Casey 可以使用坐车。但少数法官认为,高尔夫也是一项竞技性运动,与台球不同,行走是其目的之一。

笔记:

确实,给予相同的人相同待遇,不同人不同待遇。但怎么算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应当考虑到事物的目的、特性,按事物的目的来分配。但事物的目的为何,常常有分歧。有哪些特质的、何种杰出程度的人能得到事物。

亚里士多德说,谁能统治?首先要清楚政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是塑造好的公民品德,实现美好生活。(现代政治哲学的主流则认为,政治的目的并不是使我们的品德变得更美好,而是使我们能自由地选择我们的爱好、价值和最终目标。)这就能得到分配正义的规则,政治共同体的统治者,应当是为城邦贡献最多的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我们才有清晰的语言能力,与人探讨,进而认清自己的本质,分清善恶、正义与非正义。人是不能自给自足的,除非他是野兽。幸福不是使快乐与痛苦相销的余额最大化,而是作为一种依照美德的灵魂活动。为何我们不能在家里锻炼美德?不能,因为美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的,要养成识别细节的习惯。所以建立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运用美德,去形成确定的习惯,再与他人探讨正义的本质,所以我们要投身政治。伯里克利为什么能做统治者?因为人们认为他有最好的公民美德、实践理性。

第 20 讲:《自由与适应》

课程梗概:Sandel 指出了对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的观点最突出的反对声音—他为奴隶制的辩护。学生讨论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其他反对意见,并辩论他的哲学是否限制了个人自由。

笔记:

亚里士多德会关注此案的两点:一,高尔夫的本质;二,荣誉,这是不让每个人都用车的原因,这会让高尔夫运动贬值,高尔夫的目的并不仅在娱乐。斯卡利亚大法官甚至认为运动没有目的。(因此,审查许多招生、录用的标准合理性的关键步骤,正在于认清其本身的目的、本质)

罗尔斯反对目的论,因为它侵犯了每人的同等的基本权利、自由。亚里士多德支持奴隶制。两个理由使奴隶制合理:它对于基本生产工作是必需的,这样才会有人讨论善、政治,实现美好生活;它也是当然的现实,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做奴隶、被统治,他们无法参与理性的政治生活。当然如果有人本性不适合做奴隶,那才是不正义。

高尔夫的争论(行走是否高尔夫运动的本质)说明了,事物的目的有时难以定义。那么,生活至善的信念、终极目的就更难下定论,反而容易导致专制、思想压制。这是非常重要的反对古典政治哲学的理由,以至于现代政治理论对于把善作为起始点产生了巨大分歧。并得出结论说,宪法、正义不应该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而是应当提供一种权利结构,让人们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罗尔斯、康德等自由主义者拒绝将正义与 “善” 的概念捆绑到一起,因为这样没有给自有留下空间。想要自由,就要独立于任何特定的角色或传统。面对这两大流派的分歧,我们要搞清:

一,权利是否优先于善?

二,成为自由人意味着什么?仅是趋向于我的本性吗?

2009 年 11 月 22 日

第二十一课:社群的要求

康德与亚里士多德正义理论的不同之处

康德认为:支持在权利公平的框架下,让人们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是一回事;而将法律或者正义的原则,强制地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美好生活方式之上,则是另外一回事。

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了探寻理想的宪法,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法律的意义:

to 亚里士多德:

法律的全部意义、建立城邦的目的就在于塑造公民的性格,在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在于培养公民的卓越品性,让其可以过上美好生活。

to 康德:

法律的目的、宪法的意义并不是引导或者推崇美德,而是建立一种公平的权利框架,在此框架下,公民可以自由地追求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美好生活。

差别在于他们对于法律的、宪法的作用,政治意义的认识。这些差异的背后,是他们对 “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问题: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亚里士多德来:只有当我们有能力实现我们潜质,我们才是自由的。而这就将我们引到了关于相称的问题上来,人与他扮演的角色之间的适合度。所谓过自由的生活,就在于使我的潜质得以实现。

康德:自由是自主行动的能力。自由意味着按照我给自己定下的律令行动,自由即自律。在康德和罗尔斯眼里,道德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是自由和独立的自我,能够选择他自己的目标。这种自我的形象是自由独立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不受任何束缚的视角。因为它认为,作为自由的道德主体,我们不被任何并非我们选择的历史、传统、或承袭下来的境况所束缚。因此我们在选择之前,不受任何道德纽带的束缚。

对历史健忘的态度相当于是一种道德缺席,一旦你认识到我们是谁,从中了解到我们的义务,这些义务就不能也不应当从赋予了我们意义的生活历史中分离出来。他说:“叙事式的观点与个人主义的对比是明显的。我的生活故事总是镶嵌在我所在的、赋予了我身份标识的社群的故事里。我是带着历史而生的,试图斩断与过去的联系就会使我现在的关系变形。” 认为自我是不能也不应当从它与社群关系、历史、叙事的特定纽带中,分离开来。

第二十二课:我们忠诚在哪里

对于维持团结或社群成员的义务的最有力的反对观点:

1、如果义务源于社群成员资格和身份,而我们又身处多个社群,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义务有时候会相互冲突?

2、有些情况下,所谓的维持团结或社群成员义务的道德力量,更倾向于情感,某种情绪化的东西,而并不是真正的道德义。

3、所有的爱国义务,或者社群的、成员身份的义务,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自由的观念基础上,并且应与自由主义完美地相容。所以,这些义务应留给我们选择的余地。反对把爱国主义理解为是一种无需经过我们同意的、维持团结和社群成员的义务。

罗尔斯说,一个人参加竞选,或参军,他们都应是自愿做出的选择。公民没有任何政治义务。因为我们不清楚,需要有什么东西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及谁在执行这种约束。所以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并没有政治义务,除非某个公民自愿地、经过其同意地,承担或选择那样一种义务。 这与另外一种反对意见有关: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选择去,表达我们对于国家、人民和家庭的忠诚,只要我们在承认普遍义务具有优先性这个准则内不做任何不义之事就行了。

4、有人认为,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自私,我们怎么还要以此为荣呢?

来自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Robert E.Lee。在南北战争前夕,他是联邦军队的军官。他反对脱离联邦,被当成是叛徒。当战争逼近,林肯提出让 Lee 全面指挥联邦军队。而 Lee 拒绝了。Lee 在一封给儿子们的信中,描述了他为什么会拒绝:“以我对联邦所有的挚爱,我也无法作出决定去反对我的亲友、我的孩子、我的故乡。如果联邦瓦解了,我将返回我出生的州,去和我的人民分担不幸。守住她后,我再也不会拔出我的剑。”

对于忠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社群主义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

那些反对把对社群的忠诚,作为一种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人,他们的担忧是, 这种做法,不能找出普遍适用的公正原则,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某个特定的社群中,我们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看法不一样。在选择时,我们到底是先考虑关系最密切的社群呢还是应从最广泛的社群的利益出发?

第 21 讲:《社会的需求 / 社群的观点》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介绍康德和 John Rawl 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反对意见,亚里斯多德认为个体应该有自由有能力选择他的终极目标。这引来了关于 *** 主义观点的介绍。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衡量我们对家庭的义务,对社会的义务和对国家的义务呢?

笔记:

康德认为,在权利公平的框架下,让人们自由地追求美好生活是合理的;但若将法律或正义的原则强制的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美好生活方式之上,则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都是对自由的限制。亚氏,宪法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类善的灵魂,而康德则认为宪法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自由地追求理想。这背后是对自由人的理解不同。亚氏认为自由生活就在于使我的潜能实现,找到适合我的位置;康德对自由的严格定义是按照我们自己定下的律令行事,即自律,能自由地选择其目标,我们不能被某些自己没有选择的因素束缚,如历史、传统、惯例等。

那些社群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忽视了某些道德和政治义务,那些不必经过我们的道德同意。麦金泰尔:叙事式自我(narrative conception of self)。人类要回答 “我该做什么” 之前先要回答 “我是哪个故事里的一部分?” 一旦你接受叙事,我们就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做事,而是要负担义务。我从历史继承下来,这些是我的道德起始点,这些才构成了独特的自我。我们身处的历史和社群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从自由主义看,我是我要选择成为的那个人。我不一定要为国家负责,除非我选择那么做。麦金泰尔认为这反映出某种道德上的肤浅、盲目,这种责任感涉及历史。否则对历史的遗忘就是种道德缺席。这些义务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分离出来,社群、历史都注定了我现在的关系。自我不能也不应从社群关系、历史、叙事中分离出来。

两种看待道德、政治义务的方式:

自由主义者:有些义务是普遍的、自然地(A. 自然义务),但有些义务是针对特定人的,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B. 自愿义务)。是否还有另一种义务,即社群主义认为的 C. 团结、忠诚或团体资格所产生的义务,这些不经同意产生,而是由于你是社群一员。如我们没有选择父母,但我们要照顾父母。

爱国主义问题:什么是爱国主义?作为国家一员你就有公民义务。

社群主义的一个问题是当自己不同身份的道德义务相冲突时,如何选择?有人认为最重要的群体就是人类社会,所以要优先遵循普遍的义务。但有人反对,你跟自己的社群联系更多,因此对其义务更重,所以反倒应该反过来应先遵循社群的道德义务。又有人反驳,人只是偶然地降生在某个社群,因此要弱于人类的普遍义务。但社群主义者又说,虽然有偶然性,但是其中已经发展出了对社群成员的利益,比如你虽然为选择父母,但接受了他们对你的抚养,因此社群优先。

第 22 讲:《我们的忠诚在哪里》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发起了一个讨论: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小到家庭这样的群体,大到社会,我们是否有团结协作的义务和成员的义务。针对不同的事件,学生们辩论忠诚是否比责任更重要,何时更重要。

笔记:

自由主义把爱国当成基于同意的道德义务。罗尔斯认为没有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除非某个公民自愿选择接受。自由主义者的爱国观不是无原则地遵循国家的指令、义务,而是出于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对国家提出批评。但是社群主义的困境在于,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义务,你无法根据自己的理性作出选择,没有自己固定的原则。

2009 年 11 月 29 日

第 23 讲:《辩论同性婚姻》

课程梗概:如果公正的原则取决于权利服务的终点是否有道德或内在的价值。社会怎样处理不同人对 “好” 持有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利用同性婚姻的例子,学生辩论是否可能把性的道德合法性从婚姻的最终目的中脱离出来。

笔记:

孟德斯鸠指出道德义务的普遍化趋势。“一个美德的人而没有朋友,这个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两种联系正义与善的方式:其一是尊重历史传统留下来的价值,不要用外来的标准去评价它们(正义即传统、环境的产物),这是相对性的;其二是以其内在的道德价值、是否尊重人权的标准来评判。第二种方式不是交流的。第一种是不完整的,受历史发展的限制。但第二种又难以给正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尤其在多元化的社会。

第 24 讲:《美好生活》

课程梗概:Sandel 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否有必要找到美好生活的原因,以决定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人民的权利?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可以争论或者证明美好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辩论时,进一步讨论了政府在决定婚姻目的这个问题上的作用。Sandel 作总结时指出,我们作为个体,可能永远不会同意许多道德哲学问题的争论点。不过他认为,一方面,关于这些问题的辩论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他人价值观的好机会。

笔记:

两个问题需要解答:在探讨正义之前,我们是否要先探讨何为 “善” 的生活?以及,善能否推出正义?

立法应该道德中立。

婚姻的本质目的不是繁殖,而是建立永久性的伙伴关系。

追求一种反思的平衡。

全文完

第二十三课:对同性婚姻的争论(DEBATING SAME-SEX MARRIAGE)

康德和罗尔斯关于唯意志论的理念,是非常有力和具有解放性的。他们理论另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普遍愿景:即不带偏见,不带歧视,把 “人” 当做 “人” 看待。 所以,相比我们作为人本身的普遍义务,成员义务是次要的。

如果忠诚必须永远优先于其他特定的义务,那么,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区别就理应不存在了。这种对朋友利益的特殊关照,将成为一种偏见,它将成为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一种尺度。但假如你仔细地思考一下这个观点,它会把我们引向怎样一个道德世界,怎样一种道德构想?

由孟德斯鸠引发的启蒙运动也许给出了一个最有力的、最终极的、最诚实的解释,它解释了这种无情的、普遍化的做法将会把我们引向一个怎样的道德构想世界。下面是孟德斯鸠的表述:“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帮助最疏远的陌生人,就像帮助他的朋友一样。如果人们是完全高尚的,他们就不会有朋友。”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世界,里面的人们是如此有道德,以致于他们没有朋友,而只剩下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倾向。问题不单单是说,这样一个世界是难以实现的、是不现实的。更深层的问题是:这样一个世界将难以被当成是一个人类世界。

人之博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依靠小范围内的团结来生活的。这也许反映了道德同情心的某种局限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学会关爱别人,不是通过普遍意义的爱(博爱),而是通过爱的某种具体形式,比如友情。

判断关于个人与义务的构想是否正确,其中一种方法来就是看看,它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回到上次提到的南方种族隔离主义者,他们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我们值得钦佩这些种族隔离主义者的品德吗?这些种族隔离主义者想保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赞成团体成员义务的观点,我们能坚定的说,正义是绝对的,不管你是处于哪个特殊群体,不管他们认为正义应该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得区分出两种正义可以与 “善” 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相对的。这种方式认为,思考权利、思考正义,就要看看过去所有的群体、所有时代里都占主导的是什么价值标准。不能以某种外部标准来判断,而要把正义看作是所有时代都一致赞同的看法。

而第二种方式,正义则与善行相连或相关。正义的原则是否合理,不是依靠恰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或某一特定地点占主导的价值标准,而是根据它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或它的目的是否是好的,它是否尊重或促进某种重要的人类善行。

在这两种正义与善行的关系里,第一种是不足的。因为第一种方式使正义成为了社会惯例的产物,它没有给我们充足的道德对策去回应那些南方种族隔离主义者他们祈求保持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传统、他们做事的方式。

然而,如果正义以非相对性的方式与善行相连,这就有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回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定义善?人们对善持有不同概念,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事实?怎样的善行才是值得尊重和认可的?

我们活在一个多元社会里,人们对善有争议。这也是激励人们尝试找到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目的、意义的正义和权力的准则的一个原因。那么,是否有某种方法来定义善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解决一个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当我们讨论到正义,是否有必要、是否不可避免的就要涉及到善?

当前,同性婚姻引发和涉及了很多一直在争议的观点,不管是道德上的,还是宗教上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十分想接受一种正义或权利的观点而不需要整个社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评价这些备受争议的道德和宗教问题。

那些认为同性婚姻不应当存在,国家应该只承认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婚姻的观点

1、 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婚姻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去尊崇并实现繁衍这一目的。

2、政府不应该承认同性恋婚姻,来鼓励同性恋行为。如果把同性恋婚姻视为非法,当然是不对的,但也不需要去鼓励大家这么做。

第二十四课: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

国家想要在道德、甚至宗教问题上,保持中立是错误的。政府在引导人们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问题上应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在道德之外,堕胎应得到准许还是禁止?如果让堕胎合法化的话,我们就是在说堕胎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相当于在说,在我们的社会中,把一个胎儿打掉并没有什么不妥。如果我们宣布它非法,那等于是说我们的社会认为,这么做是有问题的。 马萨诸塞州法庭在同性婚姻案子上做出了一个标志性的判决。在 Goodridge 一案中,要求马萨诸塞州承认同性恋婚姻。法官内部也意见不一,如果你仔细读过他们的判决,你会发现,法院也在我们讨论过的两种意见中徘徊。Margaret Marshall 大法官的意见是这样:“我们应该持中立的态度。许多人都有很深的宗教、道德和伦理观念,认为婚姻应该局限在一男一女之间,同性恋行为是不道德的。另外,也有许多人同样有很深的宗教、道德和伦理观念,认为同性恋者也有权结婚,同性恋应该得到无差别的对待,就像异性恋者一样,得到公平对待。

其关键点在于,“在法律下,尊重个人的自主和平等, 关键的是一个个体自由选择另外一个人,为其作出专一的承诺(婚姻)”。换句话说,问题不在于这一做法是否符合道德,而在于个体是否有权利作出这样的选择。 这就是法庭所持的中立意见。

但是法庭似乎认识到,自由主义的、中立的观点,在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个案件上,并没有获得成功,并没有完全实现个人的自主和自由选择。因为如果这只是关于尊重个人自主权的事情,如果政府真的对人们自愿建立的亲密关系持中立态度的话,那么就应该采取另外一种政策,也就是政府和国家应该完全不插手这件事,无需去承认某些特定的婚姻,而不承认另外的一些婚姻。如果政府真的是中立的话,那么它的立场应该是我们先前讨论过的第三种立场,即废除婚姻制度,或至少是不应把规定婚姻作成为一种国家职能。也许,“政教分离” 是个更好的表达。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这里的问题在于,职位和荣誉应该怎样合理分配,它是关乎社会认可的事情。同性婚姻被认可不能单单建立在中立、反歧视或自主权这些基础之上,因为这个公共议题的关键是同性婚姻有没有道德价值,同性婚姻是否应得到尊重和认可,它们是否符合婚姻制度的目标。

所以 Kinsley(美国知名政治评论员)说:“你想要中立?如果想,就让教堂和其他宗教社团来提供结婚仪式。如果百货公司或者赌场也想介入这行,也可以让它们去做。让两口子自由选择他们庆祝结合的仪式,让他们决定什么时候结婚。如果三个人想要结婚,或者如果一个人想要跟自己结婚,而其他人想要为他们举行庆典,宣布他们结婚,都随他们去做。如果你和你的政府都没有牵连进去,你还操心什么?”

但这不是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想要的立场。他们并没有要求废除婚姻制度,或者政教分离。法院并没有质疑政府承认某些结合形式,而不承认其他婚姻形式的角色。相反,法庭对婚姻制度赞颂有加,说:“(婚姻)是我们社会最赞赏、最珍视的制度。” 然后他们把婚姻的定义扩大化,把同性伴侣也包括了进去。他们这样的做法,承认了婚姻不仅仅是一个包容每个人的选择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关于社会承认的问题。

Marshall 法官写道:“在每一桩民事婚姻中都有三个参与者:配偶双方,以及对此加以承认的国家。婚姻既是一个个人的深度承诺,也是公众对永恒、亲密、忠实和家庭这些理念的一种庆祝方式。”

这就是法庭的意见,将婚姻看做是一种值得尊敬的,一种社会认可的形式。而法官们发现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对婚姻的目的进行争论。Marshall 法官的意见考虑到、也反对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繁衍这个观点。她指出,一对异性恋男女在申请结婚证书的时候,国家没有要求他们,证明自己有能力或有意愿生小孩。生孩子并不是婚姻的前提条件。有些人就快要死了,还结婚来着。所以,她思考了所有这些意见,她总结说:“繁衍不是婚姻的目的,专一、永久的伴侣关系才是婚姻的本质和目的。”

这个意见并没有表明支持或反对同性婚姻。但是它却反对,你在道德和宗教问题上保持中立,与此同时又支持或反对同性婚姻。

所有这些论述表明,至少在一些十分激烈的争论中,在争论着我们社会中的正义或权利问题的时候,想要保持中立,想要说,“这只是一个个人同意、自愿选择和自主的问题,我们不持任何立场”,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即使法院想要在道德和宗教争议中保持中立,也发现自己做不到这点。

如果当我们讨论什么是正义和权利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要谈论 “善”,那么,在评价什么是善的时候,是不是只能有一条原则、规则、格律或者标准,每次碰到道德难题,都可以简单的加以运用?

不存在只运用一条简单的原则来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只运用一条原则,也不是最好的来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的方法。

请回想一下我们一直以来关于正义、关于权利的讨论,有的时候还讨论到 “善” 的生活,这些论点是怎么展开的?

它们进行的方式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来来回回。对特定事件、故事和问题的看法来回反复,对特定事件的判断以及我们在特定事件中所持的立场其背后的那些一般原则间来回反复对比。

这种道德推理的辩证方式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但这种辩证思想方式并没有停滞在那个时代。因为当罗尔斯在论证他的一套正义理论的时候,他有力和清晰的进行了阐述,用的就是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推理方式。罗尔斯所提出的并不仅仅只是 “不可知幕” 和其他的原则,他的正义理论也是一种道德推理的方式,他称之为 “反思的平衡”。它是指在我们对特定事件的判断和我们这一判断其背后的一般原则之间,来回对比的过程。我们并没有停在某处,因为我们的最开始的直觉判断可能是错的。在某些时候,我们根据我们得出的这些原则来修正最初的判断。也有的时候,我们修正原则。用罗尔斯的话来说,这么做的意义在于,正义并不能从不证自明的的前提中推导出来,要证明它,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支持,将所有的考虑因素都调配成一个一致连贯的观点。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写道:“道德哲学是苏格拉底式的。一旦我们发现了它对应的原则,我们可能就需要改变我们现有的判断。”

罗尔斯应用这种方式来考虑正义问题,而不是生活中的道德或 “善” 的问题。这就是他仍然认为正义高于 “善” 的原因。他认为 “反思的平衡” 的这种方法能够产生对正义的共识,但是他不认为,这种思考方式会产生对善的生活的共识——他称之为 “复杂的道德和宗教问题”。他这么想的理由是,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对什么是“善” 有着多种理解。即使是那些有道德感的人经过相当严密的推理,也会发现,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比如说对善的生活、道德和宗教问题的看法。他还认为,在看待什么 “善” 的时候,以及在道德和宗教问题上,这些分歧会持续下去。

但是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据此,他是不是就可以证明人们在对 “正义” 的看法上,就不会出现共识呢?是不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我们不仅在对正义的理解上存在分歧,,而且这些分歧至少有一些是合理的呢?同理,有些人支持自由意志主义的正义理论,另外一些人支持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我们进行道德推理的方式以及我们出现的分歧,在原则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当我们讨论正义,讨论言论自由的意义,讨论宗教自由的本质的时候出现的这些分歧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原则上,它们之间不会有什么不同。当我们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时,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相互对话。不同的案例引发了不同意见,我们对之加以思考。我们试图找出让我们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背后的理由。我们听取其他人的理由。有些时候,我们被他人说服,修改了我们的意见;有的时候,我们与之争辩,更坚定和加强了我们原有的观点。道德上的争论也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讨论正义的问题,跟讨论 “善” 的问题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认为,在道德和宗教上的分歧同我们在正义问题上的分歧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怎样才能在一个社会中对其他意见不一的公民给予尊重呢?

这就要看应该给予其什么样的尊重。在自由主义者的立场上,尊重其他公民的道德和宗教信仰,可以说就是,在政治上漠视他们。把这些道德和宗教信念搁置一边。 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甚至不是最合理的方式,去达到民主生活所依赖的那种相互尊重。要做到尊重其他公民的道德和宗教信仰,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不是漠视他们,而是与之交流,关注他们。有的时候需要与之争论,有的时候则需要聆听和学习。这么做并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道德上、宗教上的相互接触最后都会达成一致的看法,也不能保证,我们最后都能欣赏其他人的道德和宗教信仰。但毕竟,对一种宗教和道德信条了解越多,我们就越不倾心它。比起相互漠视来说,这种商议、交流带来的尊重,对一个多元社会来说,更为合适。我们在道德和宗教意见上发生的分歧,在一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品质上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多元差异。道德上相互交流会让我们去欣赏不同人生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品质。

在课程的一开始,我们谈到了学习政治哲学的快乐之处以及它的风险。哲学是怎样通过颠覆了我们的即成观念,使得过去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试着提醒你们,一旦熟悉的变得陌生,一旦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环境,世界将不再一样。希望你们,至少已经体会到了一点点的不安。这种不安,会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考,以及政治上的完善,乃至我们对道德生活的追求。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讨论已经告一段落;但在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它还会继续进行下去。从一开始,我们就问,为什么我们要继续进行这些争论,即使它们引发的问题最终都不太可能得到解决?理由就是,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即使有时候这些问题无法回答,但我们还是无法回避哲学。我们开始的时候,谈到了康德的一个观点,“怀疑主义是人类推理的安息之地,但它只是让我们在一些教条之间徘徊,并不是我们最好的安息之处;怀疑主义只是简单的默许,它经受不住理智的鲁莽考验。” 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你们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将把你们带向何方。如果我们至少做到了这点,如果理性的不安继续折磨你,现在或将来,那么我们就不是一无所获的。谢谢你们。

哈佛公正课的笔记在这里就结束了,这堂课是我最喜爱的课程。教授讲课条理清楚。

全文完

社会学的邀请

  • 目录


  • 原书作者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secure.notion-static.com/ea2ca615-820c-41ec-bb32-d97aaa5455e9/Untitled.png

    Professor Jon Witt

    My name is Jon Witt.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Sheboygan, Wisconsin. I went to college and graduate school in the Chicago area and received my Ph.D. in Sociology from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I am married to Lori and we have two unbelievably great kids. Emily is 21 and a senior at St. Olaf College in Northfield, Minnesota, and Eleanor is 19 and is a sophomore at Central College. I teach at Central College in Pella, Iowa where we live. We have been in Pella and at Central since moving from Chicago in 1993. Lori teaches U.S. History at Central College and received her Ph.D. in history (also from Loyola).

    标注说明


    概念

    疑问

    错误

    著作学者

    Copyright


    By Reynard.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序言 🔝

  1. 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个体及集体层面如何关联的答案
    • 个体社会学:理解经历
    • 公共社会学:提供信息帮助决策
  2. 社会学定义的四个基本部分:个人、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差异性的后果

第一部分 社会学视角 🔝

C1 地位的重要意义 🔝

社会学(sociology)

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

世代

  • 把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世代(generations) 是社会学家证明群体成员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 这些世代群体称为年龄同期群(age cohort):仅仅因为出生在差不多同一时代而具有相近年龄,并因之而具有类似经历的一群人。e.g. 道格拉斯·库普兰(Douglas Cupland, 1991)、乔纳森·庞泰尔(Jonathan Pontell),世代与喜好。
  • 世代过分体现了主流文化者的喜好,而忽视了整体中群体的显著差别。

年龄、社会性别和种族:

  • 人口统计学因素(demographics):人口的统计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民族。e.g. 尼尔森媒体研究所(2005),电视节目喜好

生活方式簇

  • 亚群体(subgroup),又称生活方式簇(lifestyle clusters):根据人们的消费偏好、群体成员身份、品味、价值观和态度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群。e.g. 迈克尔·韦斯(Michael Weiss, 2000),不同消费者喜好的集中程度

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

  • 布迪厄(Bourdieu, 1998) 社会学的功能,跟其他每一门科学一样,也是为了揭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奥秘。
  • Oprah 都市传闻的故事 → 这些传闻是我们面对现代生活时所关注的事情 (Best and Horiuchi, 1985; Brunvand, 1981)。
  • 事物(物体、词语、故事)不仅仅是事物,事物还是象征符号。这种意义性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符号形成的关系网络中才能体现。
  • 学习歌曲非常重要:它指向我们所关心在意和感兴趣的东西。马蒂诺(Harriet Martineau, [1838]1939),它同样可以塑造自己(M~, [1838]1939)。

权力、特权和地位

  • 我们基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继承了优势和劣势 → 重视社会地位的意义是社会学所提供的一个基本观点

C2 社会学的想象力 🔝

我们的所做所想,甚至是如何感觉,都不仅仅是自己个性特征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重大关系 → 个人生活与 社会结构是是缠绕在一起的。

社会与个体:历史与人生

为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平衡问题,赖特·米尔斯(Wright Mills, 1959) 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分析作为个体的我们与塑造我们生活的更大的社会和历史力量之间的关系的意愿和能力。正如彼得·伯格(Peter Berger, 1969)“每一位个体的人生都是社会历史的一段插曲,后者为前者拉开序幕并会延续下去。”

  • 历史:所处的时空+从中发现自己并获取资源的相应地位
  • 人生:个体经历,个体所思所行所选择
  • 米尔斯希望把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一个实用工具,来理解社会如何对我们的生活施加影响:双重意识。
  • “如果不能同时认识到它们,个体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都将不能被理解。”(Mills, 1959)

生活机会

  • 拥有相似地位的人们会作出相似的选择:相似的地位→获取资源的相似的途径→相似的障碍和机会。
  • 三种资源:
    • 物质资源或经济资源:你拥有什么,金钱、资产与土地
    • 社会资源:你认识谁,社会网络与声望
    • 文化资源:你知道什么,观点、信念和价值
  • 美国人也已相信地位某种程度可控,但事实是经常无法选择。韦伯用生活机会 (life chance) 描述这类现实:个体可能获得的成就是以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其所能得到的资源为基础的。

社会问题:私人难题与公共问题

  • 米尔斯 (Mills, 1959) 指出:我们要在私人难题和公共问题之间作出区分。
    • 私人难题 (private trouble):个体作为个人所面对的障碍。
    • 公共问题 (public issue),或社会问题 (social problem):出于相思地位的个体所共同面对的障碍。
    • 夏洛特·吉尔曼 (Charlotte Gilman, 1904):假如我们要治愈它,就必须了解它的作用机制。

社会学是什么

  1. 词源

    Socius(拉丁语,同伴)与 Logos (希腊语,研究),社会学的字面含义就是“结成同伴过程的研究” (Abercrombie, Hill, and Turner, 2000)。()

  2. 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

    • 系统研究:社会学建立的经验信息 (empirical information),或以经验或以观察为基础而不是以观念或他人的权威为基础的信息之上。
    • 系统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方法与立场。
      • 方法 (method):把哪些东西算作资料和如何搜集资料。
        • 定量法 (quantitative method):强调用数学或者统计学的方法计量与分析数据资料。通常通过调查。
        • 定性法 (qualitative method):更重视倾听与观察人们,并允许他们解释自己生活所发生的事情。最常用的是参与观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立场 (stance):涉及社会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 “科学的社会学”:研究者作为客观的、“超然的”观察者置身于其研究对象之外或之上。
        • “改革社会学:假定社会学家必须是积极主动、热情投入、非常关心研究对象;寻求去讲述他者、受排挤者以及弱势者的故事,并与他们并肩战斗反抗不平等。
    • 个体
      • 社会学家关心社会自我与文化自我
      • 社会学常用能动性 (agency) 来说明个体的重要性:个体有选择和行动的自由。社会学家既强调我们选择行动的能力,同时又强调我们不可能任意地选择 (Emirbayer and Mische, 1998)。
      • 通常遵循“阻力最小路径” (paths of least resistence):为他人所接受和期望的行动和信仰,但是否继续遵循则是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秒都要作出的选择 (Johson, 1997)。
    • 社会
      • 社会的三个组成要素:结构、文化和互动。
        • 结构 (structure):包括关系与社会网络模式。
          • 艾伦·约翰逊 (Allan Johnson, 1997):“我们总是在参与某些比我们自身更大的事物。”
          • 制度:总体结构的主要要素。
          • 最普遍的物种制度:经济、家庭、教育、政府与宗教。
          • 嵌入制度中的是群体、自群体以及我们所占据的地位。
          • 最终产生的结构,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环境。
        • 文化 (culture):包括我们人为建构的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关系。
          • 三个主要部分:物质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 物质文化 (material culture):涉及填充我们周围世界的材料,低技术 + 高技术。
            • 认知文化 (cognitive culture):包括语言、思想、信仰、知识与观念。
              • 它是文化中的精神火死为部分,还包含了如何看待世界。
              • 认知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语言。
            • 规范文化 (normative culture):包括行为的规则,应该做什么 + 不应该做什么。此处书上英文错误
        • 互动 (interaction) :包括了我们结构地位内部文化资源的交换。结构与能动性是通过互动同时产生的。
    • **差异性的后果:**社会学不仅要描述文化、结构和互动,也要分析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并根据它为个体所创造的机会与障碍讨论分配的结果。

社会学的呈现方式:两点争论

  • 微观分析法与宏观分析法:微观还是宏观
    • 宏观分析法 (macro approach),又称自上而下的观点:站在社会的外部,去解释它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决定个体的行动。孔德、马克思、涂尔干。
    • 微观分析法 (micro approach),又称自下而上的视角:关注人们生活中的事情和使事件具有意义的构成,而不关注决定个体行动的普遍规律 (Geertz, 1973)。社会并无行动,而是人们在行动。
  • 科学社会学与改革社会学:科学客观还是积极改革
    • 科学社会学 (scientific sociology):试图模仿科学方法,致力于将研究呈现于客观的、超然的、非评价的和无私利的;社会活动是次要的。
    • 改革社会学 (reform sociology) :关注描述、分析与纠正社会不平等 (Lengermann and Niebrugge-Brantley, 1998);改变世界,但也关心如何正确描述世界。
    • 社会学家已经感到有必要平衡二者关系。

发展史

  1.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
    • 19 世纪三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 (Turner, Beeghley, and Powers, 1995)。
      • 知识革命使宗教信仰与神的作用降到了最小程度,经验主义与科学取而代之;
      • 政治革命用民主取代贵族统治;
      • 工业革命带来新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对个人生活有最为直接的影响。
    • 工业化如何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机械化→农民离开土地;工业化→提高工人生产率、取代家庭手工业→工人被拉入城市→城市化改变家庭和共同体的关系。
    • 路易斯·沃思 (Louis Wirth, 1938),较之以前,更多的人都跟与自己不同的人生活得更近了。
  2. 孔德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
    • 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社会学”这一术语的创造者孔德 (August Comte, 1798-1857)。

      • 是科学方法能应用于人类事务这一思想的早起提倡者,且目标是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
    • 用“实证主义”来说明这一分析方法:实证主义是与宗教和哲学的认识方法完全不同的方式,并且是对这二者的超越。

      实证主义 (positivism) 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些主张进行经验检验,并证明其起作用的因果关系,从而有可能确切地知道这些主张是否正确。

      • 目标是得出与自然规律类似的社会规律。
        • 社会规律两个基础节点:稳定与变迁。
          • 社会静力学:社会的稳定、秩序与和谐问题;主导问题是社会如何凝聚在一起并持续下去;
            • 2021
  3. 马蒂诺对改革社会学的贡献
    • 哈里亚·马蒂诺 (Harriet Martineau, 1802-1876)
    • 翻译孔德,为改革社会学奠定基础
      • 在《美国社会》和《怎样观察道德与行为方式》:对道德和行为方式的观察与分析,应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Lengermann and Nierbrugge-Brantley, 1998)
    • 她将社会批评作为其社会学的核心
    • “社会学的目标是比较美国社会的现存状态与该社会建立时公开宣称所依据的原则;从而通过一种无可置疑的,而非任意的标准来检验制度、道德与行为方式。”(Martineau, [1873]1981)

社会学作为一种工具: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 其中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社会学视角的基础。
  • 定量工具与定型工具
  • 理论、概念与资料
  • 社会学的重要性:
    • 理解发生以及为什么发生

    • 优化选择

      C3 寻求答案 🔝

      • 深入本质
    • 澄清实践:检验宣称价值与行动的关系

学习研究方法是必要的

收集资料:科学研究循环

  1. 演绎法与归纳法
    • 演绎法 (deductive approach):始于特定理论或解释,并通过收集资料来验证这些理论;

      定量资料 (quantitative data):用某种数字加以测量。

      • 归纳法 (inductive approach):始于对社会生活的详细描述,并试图发展处一套理论和一般模式来解释所发生的事情及其原因;

        定性资料 (qualitative data):由被研究对象自己提供关于人们生活经验的资料。

        • 最稳妥的说法是:这两者相互联系,理论与研究互相作用。
        • 演绎与归纳的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就是“科学研究循环”(Wallace, 1971)
          • 研究资料收集→经验概括→理论→假设→研究资料收集...
          • 循环主要是为了强调社会学研究两个最基本组成的重要性:资料收集和提出理论假设或解释研究
  2. 理论
    • 理论 (theory) 是系统性的和不断发展的表达形式,只在解释人们为何会那样想、那样做。
    • 理论的优劣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被经验资料所证实。
  3. 假设
    • 假设 (hypothesis) 是一个可验证的陈述,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观察、可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 操作化 (operationalization) 是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指标的转换过程。
  4. 收集资料
    • 调查法 (surveys):由一些列预先确定的问题组成,这些问题以书面形式出现,调查对象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并最终反3馈给研究人员。e.g. 汤姆·史密斯 (Tom Smith, 2003),基于 CGSS 研究美国人的性行为。
    • 参与观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或实地研究 (field research):资料来源于研究对象自身生活活生生的体验,主要通过研究者的主动参与来实现。 e.g. 内森,大学生生活;伊莱贾·安德森 (Elijah Anderson, 1999),费城人的“街道规则”与“规矩文化”。
    • 访谈法 (interviews):介于调查和参与观察之间
    • 试验法 (experiments):e.g. 监狱环境 (Haney, Banks, and Zimbardo, 1973)
    • 二手资料分析法 (secondary data analysis):无法直接接触研究对象只能依靠现有资料。
  5. 概括化
    • 概括化 (generalization) :是从资料到理论的过程。
    • 信度 (reliability):反复测量结果一致则具有信度。 此处书上英文错误
    • 效度 (validity):资料表达了设想所要表现或测量的内容则具有效度。 此处书上英文错误

经典:涂尔干和杜波依斯

  1. 涂尔干论自杀
    • 社会事实 (social facts):影响个体行动的外部社会力量。
    • 试图将社会却确立为一门合法学科。
    • “自杀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的整合度呈反相变化”(Durkheim, [1897]1951)
      • 社会整合度:宗教归属
      • 涂尔干所用的群体资料为个体下结论已经为现在所不接受,但后续的个体层面支持了其结论
    • 一个人跟他人的关联和融合越少,他就越不考虑其行动对他人的影响
    • 社会塑造个人行动
    • 涂尔干确立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2. 杜波依斯关于种族的研究
    • 杜伊波斯鼓励社会学家去倾听自然情境下被研究者的的声音
    • 不能仅是“坐在车窗里面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不能奢望”利用度假休闲的游玩时光就能轻松的解释清楚几个世纪的难题“(Du Bios, [1903]1994)
    • 《费城黑人:一项社会研究》(The Philadelphia Negro: A Social Study, [1899]1967) 是第一本关于美国城市黑人的社会学专注。
    • 犯罪“并不是单个的社会现象,相反,它不过是众多的不良社会状况的体现”
    • 肤色界限(The Color-Line)
      • 《黑人的灵魂》:黑人与白人之间有明确的区分
      • 由于这种割离,和人不能充分获得有价值的公共资源,白人也受到限制 ❓
    • 二重性(twoness)
      • 强势的白人可以忽略差异但黑人不能
      • 二重性导致相互矛盾的生活经历
      • “这样一种双重生活、双重思想、双重责任和双重社会阶级,必然会形成双重话语和双重观念。”(Du Bios, [1903]1994)
      • 二重性与希尔斯·柯林斯(Patricia Hills Collins, 1986) 的“内中的局外人”(the outsider within) 类似
    • 面纱
      • 存在一种将二者隔开的面纱
      • 面纱是可透视的
      • 杜波依斯试图掀开这层面纱,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到真实的世界 (Ritzer and Goodman, 2004)
    • 社会地位的重要意义
      • 涂尔干和杜伊波斯殊途同归:社会地位决定着个人的态度、观念和行动
        • 社会整合
        • 与面纱有关的社会地位,或者肤色界限的一侧会直接社会上有价值资源的获得
  3. 社会事实与批判说明
    • 可能同时运用多种方法
    • 研究是基础但资料无法自行解释,需要理论

第二部分 社会学的大观念 🔝

C4 汉堡是一个奇迹:社会结构与组织 🔝

  • 工业革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震荡
  • 社会学家试图解释并对“美好社会”提供指导

涂尔干关于社会整合的观点

  1. 涂尔干相信:找到社会的核心部分,将会使解释它们如何和为什么变迁不已成为可能
  2. 背景
    • 思想:启蒙运动
    • 政治:地王同志转变为人民统治的时代
    • 经济:发过受工业革命影响,农业转为工业
  3. 核心观点三个概念
    • 集体意识 (collective conscience):一个群体共享的一套观念、信仰和价值。“一个社会的普通成员所共有的全部信仰和情感,它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生命的固定体系” (Durkheim, [1893]1984)
    • 劳动分工 (division of labor):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 社会团结 (social solidarity):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和稳定的程度。
      • 传统社会以机械团结 (mechanical solidarity) 为特征,凝聚力基于稳定性或共同性,事物只在有限的变化范围内发挥作用;
      • 现代社会以有机团结 (organic solidarity) 为特征,凝聚力基于差异性和相互依赖性,社会变革是一种常态。
    • 传统社会:机械团结,相对稳定的对整体结构仅有最低破坏性的社会 e.g.门诺人(Amish)
    • 现代社会:有机团结,集体意识微弱,劳动分工高度发展,整合如一的世界被由多元社会组成的许多个世界所取代,很难有统一的信念或价值观
      • 需要外在的法律形式强化秩序,形成了更强烈的个人主义并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 危险: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状态或失范(anomie)——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社会法规以及规范的崩溃从而导致缺乏有效的社会秩序
      • 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是现代社会团结的重要因素

汉堡是一个奇迹:相互依赖性

人类相互依赖的及其复杂性和看似自然性,共同分享的知识的重要性

传统社会中的社会整合——门诺人

  1. 门诺人相对孤立、以宗教为基础的共同体,这限制了他们与广大的外部社会的接触 (Hostetler, 1993)
  2. 技术革新会带来社会性的后果 (Kraybill, 2001)

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相互依赖性

  1. 涂尔干的启示:我们必须承认相互依赖性。
  2. 讽刺的是,现代社会吧极大的相互依赖性(由于专业化)同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跟一种弱的集体意识)联系到了一起,我们更需要对方却认为可以不需要
  3. 独自玩保龄球
    •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指相互依赖的社会网络,共享如何采取行动和相互间信任,以帮助我们达到共同的目标 (Putnam, 1993)
    • 普特南:美国社会资本在下降
      • 地理位置重要性在下降
      • 我们与工作场所之间关系的变化
      • 妇女更广泛地参与有偿劳动的转变 (Putnam, 2000)书上人名打错,拥有必要时间做共同体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 技术 - 赛博巴尔干化 (cyberbalkanization, Putnam, 2000)书上人名打错
    • 共同体需要有不痛经验、看法和观点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并相互交流
      • 罗伯特·贝拉 (Robert Bella, 1985) “生活型社会(生活方式)”、“生活型领地”(lifestyle enclaves)
  4. 扩大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的形成,对各种各样情境下的个人、家庭和共同体都有很多益处 (Putnam, 2000)。
    • 扩大互动机会

美好社会

  1. 涂尔干认为美好社会必将到来,失范只是在走向社会秩序中出现的一个暂时性的干扰,一旦意识到彼此相互依赖性就能克服;马克思也有共同的进步历史观
  2. 但,正如普特南,除非意识到社会资本的下降并通过有目的的行为来增加社会资本,否则美好社会就实现不了。

C5 劳动力+树=书桌:生产与革新 🔝

  • 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地避免城市化和产业化(Jefferson, [1981] 1984)
  • 涂尔干重点关注的是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而忽视了工业革命对生产的影响
  • 资本主义(capitalism)是指一种基于私人财产的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追 逐利润的个人、公司和组织相互进行市场竞争-从大型农业和乡村经济向工业 和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大型商业的发展是同步的。
  • 工人通过机器生产而变得去技术性,工人也被当成机器的附属对待,由于工人缺少技术培训,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替代。
  • 马克思终生致力于分析生产组织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劳动力和技术革新

  1. 涂尔干与马克思相同: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现代复杂劳动分工产生了对社会整合的关注
  2. 涂尔干与马克思分歧:“美好社会”是什么与如何实现
    • 涂尔干:强调相互依赖性的有机团结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
    • 马克思:革命(彻底推翻既有社会关系)是实现美好社会的唯一途径
  3. 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关键概念:劳动力和技术革新
    • 劳动力 (labor power):人们生产的能力和把原材料转换成商品的能力
    • 技术革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永无止境地在生产中开发新技术和工具

马克思的五个假设

  1. 人类必须生产:缺乏维持生产的本能,必须建立或建构与自然的联系,这就需要生产
  2. 生产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
    • 生产能力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 人类的生产能力必须得到保护、珍视、赞扬和肯定,因为这是我们是谁的根本,如吉尔曼(Gilman, 1922:231)“劳动不只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劳动就是人类生活。”
  3. 我们把自己投入产品之中:生产的同时也投入到生产,为艰辛、能量和时间感到自豪。
    • 前三个预设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力的概念
    • 为什么生产是核心?产品=原材料+劳动力
  4. 经济决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生产为社会关系提供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基础:技术革新推动生产能力时间变化
    • 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
      • 原始共产主义 (primitive communism):几乎没有技术发展、相互依赖、几乎没有劳动分工、财产共有、等级差别极小
      • 封建主义 (feudalism):农业基础、土地是最重要财产;人的分化
      • 资本主义 (capitalism):生产资料不仅指土地还包括其他物质资料;有产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法律、价值体系和规范也强化了他们的所有权控制。
      • 共产主义 (communism):技术高度发达,人类从以生存为目的的长期劳动中解脱,私人财产丧失意义,财产共享
  5. 短缺和分配是实现美好社会的障碍
    • 短缺:资本主义和技术革新
      • 既是一个生产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进而产生战友的分配方式
      • 生产问题可以通过技术革新解决
      • 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
        • 肯定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制度;技术革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 肯定资本主义是相互竞争的,为提高生产率主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生产流程的机械化和去技术化(deskilling,是工作简单化)——不需要为培训支付费用,只需要为工人的基本生活和再生产支付费用
    • 分配:资本主义和社会关系
      • 资本主义的成功建立在从这一制度获益的极少的劳动者基础之上的
      • 无产阶级 (proletariat)、资产阶级 (bourgeoisie)
      • 资本家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提高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斗争
      • 去技术性维持资本主义运转但产生了异化 (alienation):与社区的分离,与工作伙伴的分离,与我们制造的产品的分离,更重要是与我们生产的创造性、动态性、独特的人类潜能的分离
      • 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人类价值降低,而且会使人成为商品;商品中人的价值降低为市场价值

革命和美好社会

  1. 工人将通过推翻那些展有限存制度的物质或经济利益而不做任何贡献的人,多会控制自己劳动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因此资产阶级生产的所有产品中,首先是它自身的掘墓人。”(Marx and Engels, [1848]1998:50)
  2. 有产者通过提高生产率、技术革新、区技术性和寻找廉价劳动力来获取更多利润;那些只拥有劳动力的工人,只能出卖劳动力,仍然受到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人的摆布。

变革经济学

  1. 个体所做所想收到结构因素影响,主要是经济力量——劳动力、生产组织和技术革新——制度决定行动

C6 我思故我做:权力、权威与社会控制 🔝

  1. 韦伯超越马克思的第一点:肯定了观念的力量
    • 马克思:所做所为影响了我们怎样思考
    • 韦伯: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做什么
  2. 韦伯的第二个贡献:拓展了马克思的权力建立在社会阶级或物质财富基础上这一理论
    • 马克思:权力来源于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和控制
    • 韦伯:更普遍的社会权力理论

韦伯与观念的重要性

韦伯对话马克思,试图说明思想观念也很重要

  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宗教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需要即使基本需求和需要得到满足依然努力工作的人;这种工作态度的转变是新教改革所致
      • 第一阶段:领导 1517开始的新教改革的牧师马丁·路德的两个观念促使了新态度的产生:所有信徒都受到上帝的召唤和把工作视为天职。这两个观念使得人们的世俗生活变得有意义,神圣融入生活。
      • 第二阶段:约翰·加尔文“预定论” (predestination)。天堂和地域的生前选定产生救赎恐慌 (salvation panic),努力工作不懈怠。
    • 遵守圣召而工作还意味着过一种勤俭的生活,甚至是拒绝柔宇和个人嗜好的禁欲生活
    • 然而赋予不是因为他们追求财富而是因为他们不追求财富——新工作观念产生:人们工作不是因为必须工作,而是要遵守上帝的圣召——新教工作伦理 (Protestant work ethic)
    • 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也是全部现代文化的一 个基本要素就是:建立在天职观念基础上的理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源自 基督教禁欲精神。” (Weber, [1905] 1958: 180)
  2. 合法性权力和权威
    • 权力 (power):即使他人反对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目的的能力。 “一 个人或一个群体在一项公共行动中即使参与这项行动的其他人反对依然能够 84实现自己意愿的机会”(Weber, [1905] 1958: 180)。
    • 强制 (coercion) 是一种被施加者视为不合法的权力,奴隶制经济、效力不高
    • 权威 (authority)是被施加者认为合法的一种权力,效力高
    • 合法权力的类型
      • 传统型权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 依靠的是“曰常生活 惯例为每个人提供了毋庸置疑的行为规范”这一信条(Weber, [1922] 1978:241),过去为现在提供了正当性;
      • 卡里斯马型权威 (charismatic)::“一种特殊的人格品质, 由此这个人被看做非凡的,被陚予了超自然的.超人的或者至少是极不寻常的 力量和特质/ (Weber, [1922] 1978: 241);卡里斯马来源于人而传统型来源于地位和以前在这个地位上的人
      • 法理型权威与科层制(rational-legal authority) 基础是规则、程序和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达成目标而建立的原则;地位而非个人、有原因(效率、资格或资格认定的基础上)而非个人一时兴起
    • 科层制不是法理型权威的唯一表现形式,但确实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Weber, [1922]1978:956-958)
    • 科层制 (bureaucracy) 是一种基于以最搞笑的方式进行生产(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的原则上的组织
    • 有反功能的科层制但是科层制反对无效率并且真正的科层制会自我修正
    • 地位体制而非人的体质,个人价值被严重降低
    • 韦伯对未来并不乐观,而马克思和涂尔干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权力的来源

经济资源不是唯一重要的资源

  1. 阶级 (class) 是一个经济或物质变量;权力的决定因素;两个主要要素:
    • 拥有经济资源(包括生产资料)
    • 拥有在市场中的技术知识
  2. 地位 (status) 是一个社会变量,是基于职业声望、到的身份和/或接近拥有其他权力的人的社会等级;取决于别人怎么看你
    • 生活方式:具有相同地位的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东西
  3. 党派 (party) 是组织起来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的能力。

对一种权力资源的控制可以用于增加其他资源

观念、权力和行动

  1. 犬儒主义和绝望是维持现状的工具,但是希望是改变原有实物的重要方式

C7 自我与社会:现实的社会建构 🔝

  1. 社会学三巨头十年之后,才开始强调个人行动而非社会的重要性:是人而非社会在行动。
  2. 彼得·伯格、托马斯·勒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966) 世界建构的三阶段模型:个体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
    • 建构文化 (constructing culture) 人类缺乏生物本能处理人之间、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了建立秩序和意义,创造工具、语言、观念、信仰、行为准则等。
    • 建构自我 (constructing self),我们成为我们创造的世界的产物——收前人创造出来的工具、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的影响;通过互动,分享观念和经历、习得如何思考与行动;被特定文化束缚。
    • 建构社会 (constructing society) 文化一经分享,个体失去控制,存在于我们之中;变成一种环境、一种社会世界,或者一种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结构;最终认为它本来就是“存在”的。
  3. 现实的社会建构包括目标物、知识以及行为准则的建构,它们被我们集体共享;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产物,会塑造和限制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其结果就是社会互动、集体行为所需要的可预测性及秩序
  4. 建构文化
    • 文化 (culture) 是我们人类在确立和自然界以及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关系时建构的所有东西的总和。
      • 物质文化:人类技术,包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所有对象,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工具和技术
      • 认知文化:语言、观念、信仰与知识,关于现实的思想和符号表达,它包括我们相信的、重视的甚至是我们思考且知道的所有对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语言,所有成员都依赖它。
        • 语言是一种共享的符号体系,其意义是集体持有的。
        •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 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会形塑他/她对现实的感知,并进而影响他/她的思想和行动。
        • 语言不是唯一部分,价值观等。
      • 规范文化 (normative culture):行为的规则,指我们所共享的行为准则;规范 (nroms) 提供指导并决定可能做出的行为与互动;所做由形塑行动的社会准则指引。
        • 伦常 (mores) 大规范,备计提共享的严格的规范
        • 习俗 (folkways) 日常生活的一般指引,但在遵守上有变通
        • 行为具有社会应变性,规范不一定总是发生作用
        • 背景的作用
        • 规范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违反使之有形
  5. 建构自我
    •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形塑个体的思维及行动的过程,个体内化了共同建构的物质文化、认知文化与规范文化。
    • 社会性别的社会化:学会扔东西,建构社会性别的方式影响了行为
      • 一些性别相关的差异可能与权力有关:医生的潦草字迹
    • 自我和社会
      • 自我 (self) 是构建个体特征和经验的综合体;社会学意义上超出了身体还包括社会纽带关系。
      • 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 查尔斯·库利,三个步骤知道自我
        • 我们设想在他人面前如何表现但实际不知他们如何理解
        • 我们设想他人将会怎样判断对我们的认识
        • 我们根据我们所设想的他人会如何评价我们认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来判断我们的自我
      • 主我和客我米德扩展库利
        • 主我 (I):行动着的我们的一部分,“是对他人态度的有机体反应” (Mead, 1934:175)
        • 客我 (Me):规划行动并判断一个人自己假象的他人的一组态度,是自我社会化了的一部分,客我体现了社会意识
          • 客我的发展需要时间,这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耍玩阶段极少考虑,游戏阶段考虑
        • 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我们共有的对他人占据位置以及基于这些位置所期望的行动的认识
  6. 建构社会
    • 现实的社会建构:我们建构文化→ 文化创造我们→文化脱离变成背景,我们于其中并依赖其作出选择:一种限制可能选择的结构。
    • 社会结构的层次
      • 地位和角色
      • 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制度
    • 自我、社会与认知
  7. 规划我们的世界
    • 从社会到自我:剧本中的生活
    • 从自我到社会:拟剧论
  8. 理解我们的选择:结构和选择

C8 “是”的含义 🔝

后现代性 (psotmodernity) 强调世界多元性、相互联结性和全球性,更多的是生产信息和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生产物质产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故事:叙事和元叙事

  1. 叙事(narratives) 的泛滥
  2. 元叙事(metanarratives):有关我们讲的现实本质的大故事
  3. 发过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Lyotard, 1984:xxiv)“我们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

图像:现实、认识和超现实

  1. 发过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1981]1994:1) “领土不再限于地图存在,也不会再依赖他而存在。相反,是地图先于领土而存在,并造就领土。”
  2. 超现实(hyperreality) 在真实之上,超越真实和在真实之外。后现代的讨论中,超现实指的是我们被图像所淹没,以致不能确切地辨别出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现实的建构。

选择:消费现实

  1. 消费主义是后现代性的核心。 ❓
  2. 强制选择(selection imperative):选择不仅仅是一种取舍,更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3. “我们买的不是东西,而是意义”詹姆斯·特威切尔(James B. Twitchell, 2000:47)

网络:小世界

  1. 六度分割:小时接现象
  2. 现代科学主要关注对某事物的剖析
  3. 城市化、工业化-现代性;全球化-后现代性
  4. 信息的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性联系
  5. 文化霸权主义的出现

赛博化

  1. 关注网络不仅知名我们正在重新定义社会结构和文化,也包括对自我的重新定义
  2. 赛博化(cyborgization) 把人、技术和网络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类、机器和环境之间的分界线变得模糊起来。

跨界:交叉的边界

  1. 后现代性体现了跨界(transgression)
  2. 世界上没有纯正的文化

第三部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 🔝

C9 联结纽带 🔝

家庭结构与历史变迁

  1. 制度家庭(institutional family)家庭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转换的中心制度(Cherlin, 2004)
    • 大多数的制度家庭,工作和家庭是重叠的
    • 婚姻基于实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算计
  2. 伙伴家庭:工业革命发展,工作从家庭和农场转移到工厂和城市
    • 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 家庭之外的领域,经济和政治成为同家庭相分离的不同的制度。
    • 私人领域 (private sphere)家庭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工作和家庭的分离
    • 以性别为基础的隔离区域(separate sphere)成为最理想的形式: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私人领域。
    • 伙伴婚姻 (companionship marriage)(Cherlin, 2004),常称为“传统家庭”:重视夫妻关系而不是家庭的外在规模、重视爱和情感的支持而不是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交换。
    • 工业化社会为妻子们设计了新的价值规范,“对真正妇女状态的崇拜”(cult of true womanhood)(Welter, 1966)
  3. 后现代家庭:也建立在爱情和情感的基础上,但缺少50年代导致伙伴家庭风行的制度压力和鼓励
    • 家庭成为个人身份建构的一部分,因而它反映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Cherlin, 2004)
    • 伙伴家庭的不平衡(Elkind,1995)带来了这种变革
    • 后现代家庭基本价值观是自主,给了家庭成员特别是女性在公共领域更大的选择和自由(Elkind, 1995a)
    • 后现代渗透性家庭(postmodern permeable family) 强调共意的爱、共同养育、温文尔雅。
    • 婚姻具有“个人功成名就”(Cherlin, 2004) 的社会意义
    • 对同性婚姻的承认
    • 这些变化表明,家庭已经变得去制度化了(Cherlin, 2004)
    • 孔茨认为,‘‘对许多配偶来说,婚姻已经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令人感到愉悦、更令人感到喜欢、更令人感到满足”。
    • 但至少在家庭背景下,这破坏了涂尔千所论及的社会整合。我们失去了控制我们该如何行动的社会规范(Cherlin, 2004),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秩序及稳定性。
    • 家庭的“随意性和脆弱性”(Coontz, 2005:306)

家庭的功能

  1. 家庭的专有定义(exclusive definitions of the family)
    • 传统上,家庭被 定义为只包括那些在生物学意义上有关的或者在他们之间建立了正式的、合法的家庭联系的人们。
    • 在生物学意义上,从双亲到孩子我们是一家,它也把我们和其他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包括祖父母、姑姨叔伯、堂兄妹等等联系起来。
    • 在法律上,我们通过婚姻和收养关系成为一家。在这种狭义的定义下,那些在血缘上或者法律上没有关系的人们也就不会被认为是正式的家庭成员。
  2. **家庭的宽泛定义(inclusive definition of the family)**家庭最重要的两类功能: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个人需要(individual needs)
  3. 社会网络
    • 社会地位:集成生活机会
    • 新家庭:平衡同与异
      • 乱伦禁忌(incest taboo):生物解释;社会学解释——乱伦限制了我们和他人的社会联系
      • 外婚制(exogany) 与内婚制(endogamy):挑选外族人结婚与从自己的群体挑选伴侣
      • 平衡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性
    • 再生产(reproduction):寻求人口和社会的连续性
      • 在更早的时期,一个大家庭被视为资产或者资源,因为家庭农 业下的孩子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现在,太多的孩子则是家庭财政和家庭流动的拖累,他们作为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往往会制约父母在工作领域的流动。
      • 家庭是我们获得生存必要的社会和文化资源的场所。我们学会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
  4. 个人需要
    • 生理需要
    • 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宠物

社会结构和家庭选择

  1. 伴侣选择:社会地位影响着我们对所爰的人的认识
    • 年龄(age):年龄差与金钱/社会/心理补偿动机
    • 种族/民族(race/ethicity):合法性、西班牙裔和亚裔教育水平和收入提升增加跨种族结婚的可能性
    • 宗教(religion):类似背景或信仰;测试的方法
    • 社会阶层(social class):物质社会和文化资源相似的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育(Gilbert, 2003),这两个不同群体的人分别占据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边界。(Kalmijn, 1991)
  2. 工作与生活的兼顾
    • 往往是工作占了上风
    • 流动割裂了我们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
    • 霍克希尔德《时间约束:工作家庭一锅粥》(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1997):
      • 即使可以负担经济压力,或利用现有条件,很多人也常常不想这么做:工作中更满足和适合、感情支持和朋友、更令人放松、更有趣压力小
      • 三份工作:有酬劳动、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维护关系的情感工作
      • 时间赤字的解决:缩短情感任务的时间
      • 但是,韦伯指出:效率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永远兼顾得那么好。
      • 其他的方法?认为只需要较少的情感呵护、更少的孩子或者不要孩子。
    • 工作和家庭的不平衡影响了成员间关系,孔茨指出“真正不平衡的是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包括社区和家庭纽带关系)之间的关系”。

家庭与变迁

  1. 家庭作为公共社会机构的重要性正在萎缩,家庭正变得日益私人化(Laslett, 1973)
  2. 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是最大的困难之一
  3. 未来的变迁?

C10 教育 🔝

教育有助于建构和维护社会秩序,但也帮助构建和维护了社会权力和不平等。

教育与机会

美国教育日益扩展和制度化

美国教育体系简史

  1. 建国前,家庭承担教育子女必要知识和技能的职责。
  2. 美国建国初起,一些人士指出公共教育必不可少。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1979]1962:152-153)——教育的拓展和扩大,基于这种假定:受教育的公民对于在民主国家从事适当的工作是一个基本要求。
  3. 托马斯·杰斐逊 (Jefferson, [1818]2005) 关于教育的几项基本原则
  4. 19 世纪中期,教育改革者成功将公共教育普及扩大。霍勒斯·曼 (Man, [1848] 1957)。
  5. 19 世纪中期,学校逐渐扩大到招收女孩。
  6. 南北战争后,为非裔争取教育机会的斗争日渐扩大。布克·T. 华盛顿 (Booker Washington),杜波依斯 (Du Bois, [1903]2003:75) 视教育为获得自由和机会的关键因素。
  7. 20 世纪,教育的包容性原则和不平等之间的不断对抗。1896 “普莱西诉弗格森案” 合法化教育的种族不平等,减缓了扩大非裔教育美国人教育权利的进程。
  8. 1954 “布朗诉教育局案”重新肯定教育的包容性和平等性,一视同仁不论种族,审判长厄尔·沃伦 (Earl Warren)。
  9. 1972年“教育法第九修正案”,男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运动项目。

获得教育权利

  1. T. H. 马歇尔 (Marshall, 1950) 公民权利的三大类别:
    • 公民权利,包括个人自由;
    • 政治权利,赋予参与政治过程的权利;
    • 社会权利,为我们的福利和保障提供服务。
  2. 然而教育作为一种权利,其包容性的发展并没有消除不平等。教育正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其目的在于以能力而非以阶级、种族和社会性别这些因素来划分人群。

教育与社会秩序

  1. 教育带来的益处:社会化、文化传递、职业培训、文化创新和儿童保育
  2. 社会化: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学习是治理与传播文化和教授我们所需技能的专业机构。
  3. 文化传递:正式文化和非正式文化。
    • 正式文化 (official culture):“为了考试而必须了解和学习的”,代表了共同文化,为变革和人际互动提供必要基础。
    • 非正式文化 (unofficial culture):不在大纲之内,但也许会对我们的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知识。
      • 校车是传播非正式文化的一个主要场所 美国
      • 学校环境为孩子们脱离家庭形成独立个体创造空间。自立、与同辈群体 (peer group, 即年龄相近、有特定社会交往的孩子们组成的群体)建立联系。
      • 同辈文化的等级性。帕特里夏·阿德勒 (Partricia Adler) 和彼得·阿德勒 (Peter Adler) 小学生流行的发生:层层的秩序——“受欢迎的团伙”、“社会孤独者”。
      • 家长既要求自主,又要求成为理想同辈能使孩子成为“好孩子”,或社会压力为孩子接受。
  4. 职业培训
    • 所有专业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教育资历只是程度不同
    • 涂尔干:社会分工 → 不同技能→学校选择和培训人才并教授较直观以使人们共同合作。(Durkheim, [1922]1956, [1925]1961)
  5. 文化创新
    • 传递文化+社会变革的场所,两个不同渠道引发社会变革:
      • 研究与开发
      • 文化上的:新理念用于人之文化,形塑我们的世界观与行为
  6. 儿童保育
    • 私人天地→公共领域:孩子地位的变化、家庭日常生活和结构的重要改变
    • 经济促进这种倾斜:怎样与孩子相处成为后现代家庭的一个核心问题→扩大教育
    • 希望学校做得更多:伦理观等

教育与不平等

  1. 教育体制的积极效用值得肯定,但也有助于限制机会,使学生保持在同其家庭出身一样的社会等级上。安妮特·拉里奥 (Annette Lareu, 2003:29)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到子女。
  2. 作为一种制度,教育的扩大与工业革命和家庭与公共制度的分立是密切相关的
    • 被一些人视为达成个人自由、解放和公正的工具,
    • 但与此同时,教育的扩展和正规化,也符合工业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技能+服从权威
    • 教育体制内的三类机制——社会控制、分轨和不平等的资源分配——有助于维护社会不平等
  3. 社会控制
    • 学校通过控制课程和教育设施来维护既有不平等
    • 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指内嵌于教育结构中关于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课程) 鼓励学生接受现状:配合/接受权威,不去批判地思考事物,成人社会变革是困难的。
  4. 分轨制 (tracking):以其所认为的能力为基础,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班级。
    • 很小的时候往往与社会阶级或种族/民族地位有关 (Oakes, 1990)
    • 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文化资源(Rothstein, 2004)、和处理孩子事物的差异(Lareau, 2003, Rothstein, 2004)。
  5. 不平等的资源分配
    • 公共教育基金依赖地区财产税:地区贫富差异
    • 贫困学校和富有学校:乔纳森·科则尔 (Jonathan Kozol, 1991)
    • 低花费与低学业成绩 (Hanushek, 1989)
    • 贫困学生的教育态度

教育与变迁

  1. 教育的去制度化(Elkind, 1995b):家庭教育的趋势
  2. 集体负担高等教育的责任的后退:经济资助更加必须却更难以获得
  3. 贫困家庭面对风险的不利地位
  4. 教育正在变得公正
  5. 仍需努力:追求政治和经济在内的全面平等 (Rothstein, 2004)

C11 保持信仰 🔝🚩暂缓

第四部分 差异性的后果 🔝

C12 等级之差:社会阶级 🔝

社会阶级

社会阶级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关系的中心问题,韦伯在论述权力和社会控制的时候也将其视为重点。

分层制度

  1. 社会分层 (social stratification): 一个社会中成员或群体的等级次序。
  2. 奴隶制 (slave system) 是一种把人当做财产而拥有的制度。
  3. 等级制 (estate system) 贵族、教士和平民。
  4. 种姓制 (caste system) 尤其流行于古印度,按出身而不是职业类别来划分社会群体的等级。
  5. 阶级制 (class system) 以经济地位为基础。吉登斯列出阶级制度有别于其他社会分层制度的四大特点:
    • 阶级制度具有流动性
    • 阶级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致的
    • 阶级地位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
    • 阶级制度是大规模且非个人式的:非个人化的关系以及职业类别,才是这种制度强调的重点

社会流动

  1. 社会流动 (social mobility) 是人们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变动的能力
    • 垂直流动 / 水平流动
    • 代内流动 / 代际流动
    • 允许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相互流动的制度是开放系统 (open system),不允许这种流动的制度则被称为封闭系统 (closed system)。
  2. 资源的分配
  3.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包括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喜好的东西。
    • 上层阶级个体进行跨群体的互动会更容易,因为他们拥有更为灵活的社会和文化技巧 (Bernstein, 1962)
    • 工人阶级文化则倾向于具体化和地域化,很少有机会与其他群体进行互动

阶级与文化:地位对偏好的影响

  1. 福赛尔《阶级》(Class, 1983),但真正的社会学系统论述却是布尔迪厄关于法国人偏好的分析 (Bourdieu, 1984)以及哈利有关美国人品味的社会学分析(David Halle, 1993)。
  2. 马克思的两个阶级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层模型,四个阶级类别,五个阶级类别
    • 着装:颜色准则 (color principle)、质地准则(fabric principle)、易读性准则(legibility principle)
    • 住房
    • 休闲
    • 认知文化:教育和语言。福赛尔,任何民主化了的或向普通民众开放了的东西,都不能显示阶级差别。

经济分配

  1. 收入(income) 一段时间内你所挣得的物品或钱的数目。
  2. 财富 (wealth) 是指你所拥有的全部财产,或某一特定时点上除去债务后所有财产的价值。位数、五等分法、每五分之一所占总收入的总额、基尼系数
  3. 贫困
    • 贫困的划定
    • 社会地位的贫困的影响: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宗教/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

阶级意识和权力

  1. 阶级关联权力,特权是阶级的产物。
  2. 阶级制度不仅巩固了经济差别,还加剧了社会和文化差别。韦伯的分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互相联系

C13 开放 🔝🚩暂缓

C14 肤色密码 🔝🚩暂缓

第五部分 社会学 🔝

C15 社会学是个动词 🔝

社会学起源再探:从科学社会学到公共社会学

  1. 科学与库恩(Kuhn, 1962) 的范式革命思想
  2. 科学社会学家通过研究行动中的科学,试图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Latour, 1987),但科学家不是被动的观察者。
    • 20世纪初微观社会学兴起,关注行动着的个体 (Cooley, 1922; Thomas and Thomas, 1928; Mead, 193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米尔斯与其他冲突论社会学家,治理与分析权力及资源的分配。
  3. 抛弃在社会体系之外观察社会的幻想,越来越关注我们活生生的体验。

作为实践智慧的社会学

  1.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三种类型
    • 理性 (Episteme) 分析理性
    • 技艺 (Techne) 工具理性,重点在于行动而不在于思考
    • 实践智慧 (Phronesis) 价值理性
  2. 实践智慧有一种后现代特征,但比后现代主义更加立足于历史。

个体社会学

  1. 作为一个个体,理解地点、地位、关系以及互动的重要性
  2. 个体社会学 (personal sociology) 就是识别我们的社会地位对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影响,并为我们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负责。

公共社会学

  1. 公共社会学 (public sociology) 通过对公共领域的社会学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获得洞见,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2. 待补充 🚩

希望社会学

💡 1852 年 9 月 5 日,废奴主义者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 在《9月4日对黑人的意义 》的演讲中,在大声抱怨美国奴隶制的伪善的同时, 也表达了乐观的希望: 最后,请允许我这样说,尽管今天我呈现了这个国家的黑暗图景,但我决不对这个国家感到绝望……因此,我将带着希望离开我开始的地方。尽管我是从《独立宣言》中包含的伟大原则获得勇气,从天才的《美国宪法》中获得勇气,但我的精神对显而易见的时代趋势仍然感到欣慰…… 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让光明普照那里”,还没有失去力量。无论在进餐、运动还是贪婪的时刻,不要暴力,不要愤怒,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隐藏在万丈光芒之下。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是美国著名记者和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于1922年出版的一部经典著作,探讨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影响及其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性。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以其对舆论、新闻媒体和民主政治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以下是关于沃尔特·李普曼的详细介绍:

个人基本信息: 沃尔特·李普曼出生于1889年9月23日,美国纽约市。他在1958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以表彰他在新闻评论领域的卓越贡献

教育与职业背景: 李普曼在哈佛大学接受教育,但未完成学业。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10年,当时他加入了《波士顿先驱报》。后来,他成为了《新共和》杂志的编辑,并在1912年加入了《纽约先驱报》。李普曼在1921年加入了《纽约世界报》,并在1929年成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专栏作家,直至1967年。

写作生涯: 沃尔特·李普曼的写作生涯跨越了五十多年,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他的著作包括《公共舆论》(Public Opinion, 1922年)、《自由与新闻》(Liberty and the News, 1920年)和《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 1937年)等。

作品风格和主题: 李普曼的作品以深刻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而著称。他关注民主政治、新闻媒体的责任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探讨了新闻报道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关系。

个人生活: 沃尔特·李普曼在个人生活中非常低调,他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鲜为人知。然而,他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就使他成为了美国新闻界和政治评论界的杰出人物。

社会影响: 李普曼的观点和理论对新闻界和政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公共舆论》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舆论研究和民主政治的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用和评价: 权威媒体和专家对沃尔特·李普曼的评价普遍较高。《纽约时报》曾评价他为“美国新闻评论界的巨人”,而普利策奖评委会则称赞他在新闻评论领域的卓越贡献。

最新动态: 虽然沃尔特·李普曼已于1974年12月14日去世,但他的著作和观点仍然对当代新闻界和政治学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继续被学者和评论家研究和引用,以探讨新闻媒体、舆论和民主政治的相关问题。

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和思想对于理解新闻媒体、舆论和民主政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性和价值。

这是Public Opinion的第一篇阅读笔记。作者Walter Lippmann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曾经两次获普利策奖,并被誉为现代新闻业之父。这本Public Opinion发表于1922年,Walter时年33岁。

You can't really get rid of public opinions if you are in a society. Why not learn to know it?

拟态环境

  1. (Walter Lippmann)我的结论是,舆论必须首先经过组织,然后再提供给新闻媒体去表达,而非如今这样由媒体去组织舆论

  2. 对舆论的分析需要厘清:1)行动的环境、2)公众头脑中对于环境图景,以及 3)人对于从环境中滋生出来的那幅图景做出的反应。

  3. 人会对虚构的拟态环境 (pseudo-enviornment) 做出反应。这些行为 (behavior) 如果是具体的行动(acts),其产生的后果就不是作用于催生了这些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那个实实在在承载了这些行动的真实环境了。

  4. 真实的环境在总体上过于庞大、复杂,且总是转瞬即逝,令人难以对其深刻理解,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对如此微妙、如此多元、拥有如此丰富可能性的外部世界应付自如。而且,尽管我们必须在真实环境中行动,但为了能够对其加以把握,就必须依照某个更加简单的模型对真实环境进行重建.

  5. 虚构不等于谎言。虚构指的是对于环境的某种再现 (representation),其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虚构的范围很广,从彻头彻尾的幻觉,到科学家对于图表模型的理性运用,甚至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而将计算的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几位的决定,都可被归入虚构的范畴。一种虚构中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只要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被虚构所误导。

  6. 若舍弃虚构,就只能去直面情感的潮起潮落。所以说,你实际上无法完全舍弃虚构,因为无论你以何等天真的目光去打量周遭的世界,纵使天真是智慧的源泉和补充,天真本身都不等于智慧

  7. 人在任何时间点上的行为都是基于其彼时彼刻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想象。这种想象能够决定人们为何事而奔忙,产生何种情绪,怀揣何种希望,却无法判定人们最终会取得何种成就,以及事情将会迎来何种结果。

  8. “观念” 被用于处理无法体验的事务。如今,只要一个社会没有小到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并且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发生过的每一件事了如指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一定会用 “观念” 这个东西去处理那些他们无法亲睹、亲历的事务

  9. 人对于目标的趋向与表述并不足以解释作为结果的人的行为。人们常常进行推理,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拟态环境——现实世界在他们头脑中的再现——是其思想、感情、行为的决定因素

  10. 哪些因素阻碍了人们对于事实的认知。这些因素包括:人为的审查机制、社会交往中的阻绝因素、人们每天用于关心公共事务的时间的匮乏、以过简的信息叙述事件所导致的事实扭曲、用有限的语词来描述复杂世界的难度,以及人们因不愿打破稳定的社会生活现状而怯于直面事实的情形。

  11. 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舆论的象征符号往往受到检视、比较和争议,它来去匆匆,汇成一流之后又被人遗忘,从不会对整个群体的情感进行完全的操纵

对拟态环境的现象有趣描述:

  1. 相互进攻的两个国家往往各自坚信自己是出于自我防卫;彼此交战的两个社会阶层往往同时声称自己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

  2. 战争与政治角力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为对手 “画像”,他们将这幅臆想出来的图像视为事实本身,却不知其只是他们心中那个“应然” 的事实,而非 “实然” 的事实——只有牢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战争与政治的残酷性。因此,就像哈姆雷特 (Hamlet) 用剑击杀帷幕后的波洛尼厄斯 (Polonius) 并误以为自己刺杀了国王一样,人们对于头脑中的图景与真实世界的混淆也会产生悲剧的结果。

  3. 伟大的人物,哪怕终其一生,通常也只能通过一种虚构的人格为民众所知。所以老话才说:“仆人眼中无英雄”(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

  4.  政党是阶级、部门、集团或宗派的集群,由作为个体的政客所组成,而这些政客又无一例外不身处某一被人际关系、回忆、顾虑和愿望所支配的私人化的小世界之中。

  5.  情感宣泄和偶像崇拜的背后,是难以言明的辛酸,成千上万颗心灵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于战争残酷性的反抗。于这些天真的灵魂而言,霞飞就如同战胜恶龙的圣乔治,他的存在就是正义击败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象征。

  6. 这些人的恶是全知全能的,一如英雄们的善也是全知全能的。对很多已经被战争吓怕的单纯的老百姓来说,世界上的一切政治倒退、罢工、封锁以及见不得光的杀人放火,莫不源自这些人的邪恶本性。

  7. 只有一种行为能够令全人类去共同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这种行为往往出现在人们尚未感觉到疲倦的战争中期,此时,人的灵魂被恐惧、好战和仇恨填满,这些情绪要么将其他本能摧毁,要么干脆把其他本能吸纳为自己的一部分。

  8.  如果我们试着用趋利避害的原则来解释社会生活,便很快会发现这种享乐主义的思路回避了一个问题:即使我们假定趋利避害就是人的社会生活的目标,那么人们何以认定某种方式就一定比另一种方式更 “趋利避害” 呢

 ## 宣传

  1.  宣传家能够阻止人们对事件形成独立的见解,他们对新闻进行操控,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

  2. (对于二十世纪初的一战法国)国内外的百姓,一旦知道了所有真相,由于内心充满疑惑,又缺少专业军人的专一意志,可能就会在耳闻了有关军事指挥官是否称职的派系内讧后对战局感到迷茫。基于上述考虑,当局并没有将将军们所知的全部事实都呈现给普通百姓,而只是告知了部分事实信息,只有这样才最可能稳定人心。

  3.  严格意义上的宣传通常必须借助审查机制来实现。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宣传者必须在公众和事件真相之间设置某种屏障,必须限制人们接近真实环境的机会以免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希冀去构建脑中的拟态环境。此外,但凡有机会接触真实环境的人,总会在认识真实环境的过程中产生误解,而这种误解是不可控的,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这个人往哪里看、看什么。军事审查是在事实和公众之间设置屏障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 当你形成一个观点时,也许你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远谈不上了解

  5. 因此,仔细推敲你形成自己的看法时所依据的那些事实信息,将是一件富于启发性的益事。比如,想想你产生观点所依据的事实是被谁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具体数目是谁统计的?谁发布的?是那个人亲自告诉你的?还是告诉你的人也是经人转述?发布消息的人能接触到全部真相的几成?

  6. 曾经,一切和公司有关的事项都被认为是保密的,类似于今天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是保密的。而回溯历史,个人的宗教信仰又曾如同其眼睛的颜色一样毫无私密可言。可如果一个人得了传染病,这个消息却会像他肚子里的消化过程一样无人知晓。随着历史的变迁,隐私的标准可以成为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

交流

  1.  尽管审查和保密机制从源头上阻绝了大量信息的传播,但还有更多的信息完全没有达及公众的可能,或者说传播极为缓慢。因为对于观念的流通始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限制。

  2. George Creel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政治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 (United States 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 主席

  3. 克里尔先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建了一架庞大的宣传机器,其中包括一个 “新闻公报委员会”(Division of News)。据克里尔称,他们发布了 6000 多期公报,征募了 7.5 万名 “四分钟演讲人”(Four-Minute Men),对超过 3 亿人次发表了 755190 次演讲。童子军四处向美国家庭散发威尔逊总统演讲的注释本,向 60 万名教师发布双周刊,20 万套为匹配演讲而制作的幻灯片,还有 1438 版用于设计招贴画、橱窗广告、报纸广告、卡通片、纹章和徽章的图案。商会、教会、兄弟会、学校都成了发布这些内容的渠道。

  4. 过去的改宗运动 (proselyting) 也许是一种更加稳扎稳打的传播行为,但强度上要逊色很多。如果说,要在危机时期完成覆盖所有人的信息传播活动确实需要如此极端的信息传播策略,那么日常的那些信息传播渠道能达到怎样的传播效果呢?当局在战争中试图塑造覆盖全美的舆论,我认为他们的尝试是成功的。但这样的成功,耗费了艰巨的工作、复杂的策略创新,以及不可或缺的金钱和人力,这样的条件和资源在和平年代是不可能齐备的。于是可想而知,在和平时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社群、贫民区、飞地人群和阶层只能接触到模糊的、匮乏的信息。

  5. 这些人往往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个人的日常琐事已令其应接不暇,他们鲜有余力去关注更宏大的议题

  6.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深刻影响着其接触外部世界的范围。只要有钱,信息交流中几乎任何有形的障碍都可以被克服:花钱可以旅行,可以购买书刊,可以了解世上一切已知的事实。个人和群体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交流所能达到的程度,但是人们的观念也会影响其对收入的支出,进而左右其未来的收入情况。所以说收入对交流的影响既客观存在,又受到诸多限制,原因便在于人们在消费上往往是自以为是和自我放纵的

社交圈子的形成

  1. 在社交圈子中,一个人从阅读、演讲和谈话圈子中获取的观念能够得到整理、接纳、排斥、评判或赞同。就这样,决定每一场谈话中哪些信息权威者和信息提供者被认可而哪些不被认可的筛选过程得以完成。

  2. 通常,某一社交圈子得以成形的显著标志是圈内的人愿意结为儿女亲家,而那些选择与圈外人通婚的人则会或多或少受到质疑。社交圈子是有 “高低” 等级之分的,每个圈子的相对地位都非常明确。处在同一层次的圈子内的人,很容易彼此建立联系,会有一见如故的热络和殷勤。但在 “上层” 圈子与 “下层” 圈子的交往中,总会存在相互间的怀疑、某种莫可名状的局促感,以及显著的隔离感。当然,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个人跳出一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还是有一定自由度的,特别是在没有种族屏障的地方以及经济地位变化较为迅速的地方。

  3. 至于在社会上扮演领袖角色的人,则肩负着至高无上的优生学责任,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他们不但谨慎地观察着那些凝聚和维系自己所在社交圈子的诸种要素,还需要培养出参透其他社交圈子的情况的能力。他们扮演着外交部部长一样的角色。当大多数人在其社交圈子中怡然自得地生活,并极为功利地将其所在的社交圈子视为整个世界时,社交圈子的领袖却必须做到对自己圈子的结构了如指掌,同时又能洞察其在整个社会等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4. 在社交圈子中,人的观念会受家庭传统、面子意识、礼仪教化、品位风俗等方面的观念标准的影响,这些观念标准就是一个社交圈子自身形象的图示,这一图示则会被绵延不绝地植入子孙后代的观念。该图示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一个社交圈子内部对其他社交圈子的地位形成的整齐划一、心照不宣的评价

  5. 事实上,这种等级体系就是由社交领袖所联结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社交领袖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社交圈子。一切通过社交接触而成形的社交圈子之间的垂直联结,都是由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来完成的,他们就像《纯真年代》中的朱丽叶斯 · 柏福特 (Julius Beaufort) 与艾伦 · 奥伦斯卡 (Ellen Olenska) 一样,在不同的社交圈出入自若。

  6. 一些社交圈子拥有极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以致罗斯 (Ross) 教授称之为“光芒万丈的惯例”[插图],这是因为上流社会总是被下层社会模仿,掌权者被从属者模仿,成功者被未成功者模仿,富人被穷人模仿,城里人被乡下人模仿。并且,模仿是跨越国界的。掌权的、地位优越的、成功的、富裕的、城区的社交圈子的影响力在整个西半球是不分国界的;而从很多方面来看,伦敦都占据了中心地位

  7. 伦敦的圈子包揽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包括外交家、金融大亨、陆海军高级将领、某些教会巨头、若干报业大亨,等等;而这些人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则把控着社交圈的门槛。这些人聚在一起,既是一个巨大的谈话圈子,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交圈子。但这个圈子的重要性其实体现为圈子内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之间的区分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这个圈子中,私事就是公事,公事也是私事。正如哲学家形容的那样,玛戈特 · 阿斯奎斯和皇室成员的分娩过程,就如同关税法案和议会辩论一样被人们公开讨论。

  8. 这个社交圈子对很大一部分政治事务是根本不感兴趣的。至少在美国,最有权势的社交圈子对于国内政治不过是时不时地施加一些影响;但在国际事务中,该圈子却拥有巨大的能量,到了战时其威望更是炙手可热。这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圈子中的世界主义者接触外部世界的渠道是普通人根本难以企及的。他们到彼此所在的各国首都聚餐会晤。他们的民族荣誉感远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从朋友的怠慢或赞许中得到的具体感受。

  9. 对 “下层” 圈子中的人来说,要想知道 “上层” 的情况,必须依靠公开的社会新闻和反映上流社会生活的电影。他们也许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展出自己的社会等级体系,如黑人和外来移民群体。这些人数庞大的群体经同化过程将自身视为整个民族的一部分。尽管不同的社交圈子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但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还是使得各种观念准则都能得以传播。

  10. 只需要牢记社交圈子如何强有力地作用于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观念交流、社交圈子如何替我们决定接受何种信息,以及我们如何判断和评价这些信息就可以了。社交圈子会对其影响范围内的事情有自主的决定力,它左右着人们做出判断的具体方式,但是判断所依循的模式可能是从过去的经验中传承而来的,或是从其他社交圈子中传递或者模仿而来的。最高层次的社交圈子的成员是肩负 “宏大社会” 的领导权的,这个圈子不像其他社交圈子那样只在本地事务上才有独立的观点。在这个 “高层社会” 中,诸如战争、社会政策、最高政治权力分配这样的重大决策,都是带有私人色彩的事务,或至少是潜在地完成于一个熟人交际圈之中的

时间与注意力

人们对于公共事务分配的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少

  1.  即便对这些渠道的功效做最乐观的估计,当我们每日直面与那个我们无法看清的外在世界相关的海量信息时,时间总是不够用的。

  2.  毫无疑问,要对人们每天给予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做一个大致的估测并不难。有趣的是,我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使用不同方法进行的三次估测,结果竟然相当一致。一个简单的 Meta-analysis,Walter 同时代的 70-75% 的人每天花 15 分钟在读报上。

  3.  你应该会发现,人们用于关注公共事务相关内容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其实变得更小了,这些内容所占的报纸版面也变少了。可与此同时,你又会发现,人们花在读报上的时间不再仅仅是 15 分钟,且虽然公共事务内容的版面比例变小了,但版面的实际数量却在不断增加。

Public Opinion Part 2 (刻板印象)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二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刻板印象的笔记上篇

Y_ou can't really get rid of public opinions if you are in a society. Why not learn to k

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1. 所谓头脑清醒,指的就是有能力分辨出表面的相似性、注意到差异性,并对多样性有所理解

  2. 就算是文法大师,或许也无法用区区百字将几个月来发生在朝鲜的所有事情客观、公正地讲清楚。就算是文法大师,或许也无法用区区百字将几个月来发生在朝鲜的所有事情客观、公正地讲清楚。

  3. 人们掌握的词语不足以充分传达他们想表达的意思。甚至可以说,他在标准的演说中传递其想法时,用语越是丰富和精妙,其本来意图就越会在转达至外国人头脑的过程中发生扭曲

  4. 1907 年至 1924 年间,有许多年轻的日本女性远渡重洋到夏威夷,嫁给通过照片和信件结识的丈夫。这群姑娘被称为 “照片新娘”。

  5.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谈话从一般性议题转向个人的具体爱好时,氛围会突然变得轻松愉悦。那感觉就如同将视线从客厅里的一幅风景画骤然转向窗外的田野,是一种重回三维世界的体验。画作是画家在脑海中对自以为窥透了的景物的不经心记忆所引发的私人化情感反应,我们客居其中,只做短暂的停留。

  6. 我们很容易将两个只是部分相似的东西看作一回事,而且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如此,简单的或受束缚的头脑比成熟的头脑更容易如此。婴儿头脑中最早出现的意识如同无序知觉的杂糅。婴儿没有时间意识,几乎没有空间意识,他们伸手去抓枝形吊灯,觉得那就像母亲的乳房一样触手可及,他们在做这两个动作时的心理预期也是无差别的。他们要经过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方可逐渐了解不同事物的功能。对于一个完全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世界是千篇一律、没有差别的,一如某人描述某个哲学学派时所说的那样,所有事物的含义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7. 苏黎世联想研究 (The Zurich Association Studies) 指出,轻微的精神疲劳、内心分神或者是外界干扰,都能使人们对外界反应的质量变得 “扁平化”。鉴于费伦奇对反应的种类的区分有着完美的图解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种品质至为关键,那就是对原始的直觉及模糊的相似类比性进行区分的能力

  8. 不过,如果一个节拍器的声响就能影响人的思维能力,那么不妨想想那些在有轨电车和地铁上读报并以此作为其政治观点的全部依据的人,他们忍受着喧嚣、高温、空气污浊的工厂环境,每天工作 8 至 12 小时,或者终日与打字机、电话铃和摔门的嘈杂声为伴…… 他们又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包围我们的不是锐声尖叫,而是无所不在的喧哗骚动;不是像电光标志那样闪烁刺眼的光线,而是一片无远弗届的强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目不能视、耳不能闻。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是没有独处、宁静和安逸的,就连夜晚也是既吵且亮的。大城市里的人被无休止的响动所袭扰,这些响动狂暴、躁动、节奏混乱,永不止息而又麻木无情。在现代工业主义环境下,我们的思想浸泡在噪音中;若说我们的辨别力常常变得呆板愚钝,那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此。

  9. 不识字、无主见、神经过敏、极度焦虑、营养不足、心灰意冷的人,数目十分庞大,甚至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正因如此,那些迎合流行情绪的观点便得以在这一庞大群体中大行其道、一呼百应。这些人在心理上只能算孩童、野蛮人。他们的生活乱作一团,他们的活力已被耗竭,他们的世界内向闭塞,他们对于时事议题没有任何切实经验,也不做任何思考和理解。舆论之川行至此处,便在人们星星点点的谬见和误解的涡流中呜咽而止,在偏见和牵强的类比思维中黯然失色。

  10. 那些工作职责中包括 “思考” 这一项的人明白,自己每天必须挤出一段安静的时间来,否则思考根本无从谈起

  11. 人们隐约意识到了这一情况的严重性,于是采取行动去争取更短的工时、更长的假期,以及采光、通风、照明条件更好,更有秩序及更有尊严的工作环境。

  12. 然而,要想提升我们在生活中的智识水平,这些行动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只要各种工作对于劳动者而言依然是反复熬煎、漫无目的的例行公事,依然是单调机械的重复动作,那么人们的生活也始终只能是循规蹈矩地过日子而已

  13. 在这样的生活中,除了惊天动地、十万火急的大事,人们决然无力明辨任何事物之间的意义差别;只要身体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束缚在人群中,精神就一定会时而恍惚、时而松弛。在充斥着无尽的吵闹、孩童的尖叫、繁重的劳动、固执的争执、难吃的食物、糟糕的空气和令人压抑的装潢的家庭环境里,人是无法进行敏捷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断的。

  14. 要做到上文所提的 “迎合流行情绪”,便要考虑人们对于事物产生联想反应时的特点,并努力找到能引起最多人共鸣的东西。至于 “迎合小范围的、特殊的情绪” 则往往针对大众那些与众不同的共鸣点。同一个人会在不同的刺激下做出迥异的反应,甚至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刺激做出的反应也有差异。人对事物的共鸣能力就如同一种多山的地貌,有孤耸的山峰,有广阔但疏离的高原,除此之外那些低海拔的绵延地带便是大众的、人所共有的 “区域”。一个人的共鸣点在某些方面或可达到高耸入云的巅峰之境,如能洞见弗雷格(Frege) 和皮亚诺 (Peano) 的理论的精细差别,或鉴赏萨塞塔 (Sassetta) 早期和晚期作品的区别;然而在另一些方面,他有可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共和党人;而在面临饥饿和恐惧的折磨时,他又会做出和芸芸众生一样的自然反应。

  15.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锁定最广泛读者市场的畅销杂志往往更喜欢用年轻女孩的照片做封面,因为那张脸美丽得足以打动人心,却又天真纯洁,让人易于接受,是比任何其他元素都更能畅行无阻的商标。这些刺激信息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而精神层面的影响力决定了公众的规模

  16. 舆论在其对环境进行观察和反应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偏折,如审查和保密行为在信息源头设置的阻碍,物质和社会环境条件加诸信息接收层面的限制,以及注意力的缺乏、语言的贫乏、各种使人分心的干扰项、无意识的情绪的累积,还有单调生活的消磨、暴力、枯燥…… 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舆论对环境信息的反馈能力

刻板印象

  1. 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再现是我们的认知过程中最难以捉摸,也最为普遍的影响因素

  2.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在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中,我们会优先认出自己的文化里已有定义的事物,然后又倾向于按照文化业已在自己脑海中设定好的刻板印象去理解这些事物。

  3. **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除非教育赋予我们敏锐的觉悟力,否则这些预设的信息就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4.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飞快、错综纷繁,空间的距离成了首要因素,将实质上有着密切关联的人隔离开了,如雇主和雇员、官员和选民,他们之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进行深入的交往。于是,我们只好违背良好人际关系的宗旨,开始以某些外部特征为依据将他人划入不同类型,再用我们关于这一类型的人的刻板印象去填充这个人的形象

  5. 一旦受到激发,刻板印象就会用原有的认知图景去主导当前的认识过程,将记忆中被唤起的经验投射到当前的现实世界中

  6. 最重要的是了解刻板印象的特质,并且时刻牢记我们在动用自己的刻板印象时是极易受到误导的

  7. 刻板印象、模式习惯和规则范式对于搭建精神意识世界而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我们与生俱来的思想特性与这个精神意识世界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逐步调适和回应的关系。许多有关 “集体思想”“民族灵魂” 以及 “种族心理” 的谬见,就是人们由于无法做出上述区分而犯下的错误。当然,有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力的确极为广泛而持久,甚至可以实现从父母到子女的代代传承,如同生物遗传一般。用瓦莱斯 (Wallas) 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有时候的确是寄生于社会传统之中

  8. 面对一个陌生的场景时,我们往往会像初生婴儿第一次睁开双目看世界一样,眼前是 “一团巨大的、繁盛的、喧闹的混乱”。约翰 · 杜威(John Dewey) 说,陌生的事物总是那样的新鲜和奇特,甚至会使成年人如婴儿一般困惑于眼前的景象。

  9. 而我们若想通过了解新事物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认识,即养成一种习惯以令自己对眼前的事物有迅速、明晰的洞察,那我们就必须要攻克一道难题:在事物模糊、易变的特征中,去捕捉其连贯、稳定的属性

  10.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观念,当我们因不了解这些观念而无法对他人的行为予以完全的理解时,出于公正的原则,我们就不仅需要掌握其接触了哪些信息,还要了解其头脑中用以过滤这些信息的意识机制是怎样的。

  11. 所谓的 “美国化”(Americanization) 就是一个例子。从浅显的层面分析,它就是在美国人头脑中存在着的取代了欧洲式刻板印象的一套新的刻板印象。例如,农民可能此前将其耕种的土地的地主视作封建领主,雇员可能此前将其雇主视作地方权贵,但美国化意识会教导他们从美国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的地主或雇主。于是,他们的观念就会发生转变。事实上,当思想成功被灌输之后,视觉观看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于是农民和雇员眼中所见的世界就与以往大相径庭了.

  12. 比方说,如果一个人坚持只穿伦敦裁缝做的衣服,你还能指望他是个多么坚定的美国精神拥护者吗?食物也影响着美国精神,如果人人都嚼着腌菜和林堡干酪,那就根本产生不出什么美国情怀来。再比如,你能指望满嘴大蒜味的人去由衷地崇拜美国精神吗?”

  13. 由于我们要从零开始并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认识所有事物,却又由于精力不济或生活繁忙而无法将其归入各种类型中去,故通过刻板印象来观察外部世界就成了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不过,在亲情、爱情、友情乃至敌对的关系中,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只能将对方当作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去认识。那些我们喜欢和欣赏的人往往是能够掌握每个人特性的人,他们不会将他人简单划分到某个类型里。因为,就算难以言表,我们凭直觉也能感受到,任何试图对他人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任何忽视他人独特性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呈现出斯文扫地的局面

作为防卫手段的刻板印象

  1. 除了为在认识过程中节省精力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刻板印象或许是我们自己个人的观念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保护

  2. 我们每个人都从习惯、偏好、能力、心理舒适度、内心期待等角度实现对于外部世界的某一部分的充分的适应。我们的刻板印象组接起来,就是有关这部分世界的一幅连贯有序的图景。这幅图景或许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世界,却能反映我们所适应的那一部分世界

  3. 因此,也就难怪当自己的刻板印象面临质疑时,人们会感到整个世界的根基都被撼动了。事实上,被质疑所撼动的,只不过是我们的世界而已;而面对这样重大的问题时,我们会拒绝承认真正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

  4. 刻板印象并不是中立的。其不仅仅是用有序的方式对庞杂纷乱的现实做出整理,也不只是一种认知的捷径;它还是我们的自尊心的堡垒,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地位和权利的理解在外部世界里的投射。因此,刻板印象会因其情绪化特征而遭到批评。它是我们个人传统的守护者,有了它的守卫,我们才能在自己业已占据的位置上获得安全感

  5. 没有什么比刻板印象更加冥顽不化,任何教育和批评都很难改变它。它会为自己找寻证据,再给这些证据打上自己的烙印

  6.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已不具备变通的能力,或某些切身利益使其无法接受改变刻板印象所导致的麻烦和损失,那么他就会对这种不符嗤之以鼻,将其视为一种意外状况,并且认定其恰恰反过来证明了规律的存在

  7. 而如果一个人仍然拥有好奇心和开放的心灵,那么他往往能够接纳新的情况,并且以之为依据去修正旧的观念。

一个刻板印象的例子

  1. 亚里士多德指出,有些人有着奴隶的天性。“他天生就是奴隶,适合成为别人的财产,这就是原因。” 这实际上就是说,凡是成为奴隶的人,天生就想做奴隶。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毫无价值,事实上它根本就不是个命题,与逻辑毫不相干。它是一种刻板印象,或者说是某个刻板印象的一部分。

  2. 试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谬误何在?我们会发现,他一开始就将自己与事实隔绝开了。在他宣称奴隶天生就想当奴隶时,他直接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碰巧成为奴隶的人,是否就一定是天生想当奴隶的人。

【阅读笔记】Public Opinion Part 3 (刻板印象 和 modern)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三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刻板印象的笔记下篇。这篇主要讨论刻板印象形成的标志(盲点的出现)和背后的来源(道德准则),以及对刻板印象的发现(对时间、空间的感知)。

Y_ou can't really get rid of public opinions if you are in a society. Why not learn to know it?_

文章为对原文的整理和摘录,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盲点及其价值

  1. 我一直用的是 “刻板印象”这个词而不是 “期望”(ideal) 这个词,因为 “期望” 一词常常是指我们眼中真、善、美的事物,并因此而传递出这样的暗示:它是一个值得向人们推广、值得人们去实践的东西。然而我们脑海中所储存的印象要远比这丰富得多,还包括符合预期的骗子、符合预期的坦曼尼 (Tammany) 政客、符合预期的好战分子、符合预期的煽动者,以及符合预期的敌人。刻板印象中的世界并非迎合我们喜好标准的世界,只不过是符合我们预期的世界

  2. 一般而言,只要我们谈及文化、传统和群体精神,就一定会想起那些天才们创造的逻辑体系。如今,已经没有人怀疑不断研究和评价这些理想化逻辑体系的必要性,但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公众人物不会就此裹足,因为左右历史进程的并非某个天才所总结的逻辑体系,而是每个人脑海中交替出现的模仿、复制、伪造、类比和歪曲

  3. 这是因为,尽管标准观念和现存观念之间总是相互影响,但真正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始终是现存观念。

  4. 伯里 (Bury) 教授指出,进步观 (the idea of progress) 这个东西长期以来都是人们设想出来的。他写道:“这种人们设想中的观念若不能表现为某种外在的具体形象,或未能得到某种显著的现实证据支持,便很难渗透到普世观念中并为普罗大众所了解。”

  5. 诸如 “进步” 和“完美”这样的刻板印象,大体上是由机器的发明所构建的。总的来说,这种机器发明直至今日还在继续。在美国,机械工业进步的奇观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为壮美,甚至已经对全部道德准则产生了影响。美国人几乎可对任何侮辱逆来顺受,但绝不能容忍被人指责不思进取

  6. 毫无疑问,这种观念把卓越等同于规模大,把幸福等同于速度快,把人的天性等同于发明新装置。同样的动机还在持续影响人们的道德准则。

  7. 无疑,美国的进步观与其经济状况和人性特点所折射出的大量社会现实是相符合的。它将不计其数的斗争、占有欲和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转变为生产劳动。甚或直到如今,它始终未曾严重挫伤过这个社会中活跃分子的活跃本性。正是这些人创造了一种文明,这种文明使他们在工作、交媾和娱乐中都能获得充分的满足感。而他们对山川、原野和远方的征服以及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所获得的胜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宗教的功能,即某种具有普适性的交融感。这种模式依照理想—实践—成果的顺序运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竟致使任何试图对其提出挑战的人都被当作反美分子。

  8. 在这种模式下描绘出的世界必然是褊狭而片面的。将进步等同于 “发展” 的思维定式意味着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都被直接无视

  9. 世界大战中,美国式刻板印象的优点和缺点得到了清晰的展示。只要不断征兵、筹集无数借款、建造无数的战舰、生产大量的武器并全力以赴,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种观念符合传统的刻板印象,并确然创造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奇迹。但在深受这种刻板印象影响的群体中,却鲜有人去思考胜利的果实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收获胜利的果实。因此,目标完全被忽视了,或者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刻板印象的作用下,胜利也被仅仅定义为战场上的大获全胜。在和平年代,没人关心速度最快的汽车是用来做什么的;在战争时期,也不会有人在乎取得 “彻底的胜利” 究竟目的何在。然而在巴黎,这套刻板印象严重背离了事实。不打仗的时候,你尽可不断用大的东西替换小的东西,再用更大的东西替换大的东西;而一旦打起仗来,假若你已经赢得了绝对的胜利,就绝不可能继续赢得 “更绝对” 的胜利。你必须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来处理问题。若缺少了这种模式,那么战争于你及许多和你一样的善良人而言,便只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寡淡结局。

  10. 这意味着,在某一节点上,刻板印象和事实情况(而事实不容忽视)一定会发生冲突。这个节点必然存在,因为我们脑海中关于事物的印象远比事物实际的起伏转折要简单、稳定得多。因此,在某个时刻,这个盲点会从视野的边缘走向中心

  11. 不加批判地固守刻板印象不仅会使我们对许多本应被纳入考虑的东西视而不见,而且一旦日后反省清算,刻板印象土崩瓦解,那么即便自己当时拥有一些理性智慧,对重要问题也做了一些严肃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果也会一并坍塌。一如萧伯纳先生所言,这就是人们盲从自由贸易、自由契约、自由竞争、天赋自由、自由放任 (Laissez-faire) 和达尔文主义将会受到的惩罚。

盲点

  1. 所有的循环往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每一套刻板印象中,都存在某个节点,一旦达到这个节点,努力就会告停,事情则会朝向你所期望的方向自行发展激进的刻板印象会强有力地刺激人们的行为,甚至使人们无须再去试图判断这是什么样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行为。

  2. 自由放任主义使人有幸摆脱愚蠢的官僚主义,并宣称人会受到自发的激情的驱使,朝着预定的和谐状态前进。在信奉马克思主义者看来,集体主义是治疗无情的利己主义的解毒剂,它在信奉社会主义的官员眼中,就是必然产生智慧和效率的经济决定论。强大的政府和国内外的帝国主义对于混乱的代价都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他们最终莫不期冀如下理想状态的实现:凡是有关被统治者的事情,统治者无所不知。每一种理论都天然存在着盲点

  3. 盲点会掩盖某些事实。若事实未被掩盖,并被纳入了考虑,它就会去审视人在刻板印象驱驰下的所作所为。

  4. 这是因为,盲点的存在会使人们摆脱有可能令其注意力涣散的种种想法;这些想法一旦为人们所感知,就会连同其所引起的情绪,共同导致犹豫不决和意志薄弱。因此,刻板印象的存在不仅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节省时间,维护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还阻止我们规范、全面地观察世界,在最大程度上消弭了我们可能有的迷惑

规则及其破坏者

  1. 毫无疑问,大多数时候,我们能看到什么,是 “什么出现在我们眼前” 以及 “我们期待看到什么” 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对于任何领域的所谓精通,其实都是一种对该领域有旺盛求知欲的状态,外加能够降低自己期望值的习惯。无知之人会觉得一切事物都是大同小异的,生命也不过是本流水账而已。但在有一技之长的人看来,世间万物各具特色。

  3. 若不格外留神,我们很容易就会将自己觉得熟悉的事物,悉数用脑海中既存的概念去理解。因此,美国人关于 “进步” 和“成功”的看法,自然体现着美国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观念。对他们而言,能够有助于创造自己所认可的成就的人性和社会,才是理想的人性和社会。

  4. 对于失败者和饱受压迫的人来说,上文提及的那套冠冕堂皇的社会图解显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一个人,一旦摇身变为成功的榜样,是不会时常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实现了经济学家或其他权威人士设定的成功路径的,更不会停下追求更大成功的脚步,但失败者往往费尽思量。威廉 · 詹姆斯说:“人只能扩充自己对细节的认识,却甚少去进一步洞察全局。”

  5. 当刻板印象系统已完全固化,我们的注意力便会被吸引到那些能够支持这个系统的事实上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与该系统有矛盾的某些事实。所以,善良的人总能为善良找到理由,邪恶的人也总能为邪恶找到理由,这大抵皆因为我们的刻板印象系统会趋向那些与其自身相符的事实

  6. 像无知阶层中的人那样去看待人生,那我们大概会完完全全在刻板印象的主导下,去不假思索地把他人分成三六九等。一切陌生的事实都将被我们的认知所排斥,一切事物之间的差异都会被心不在焉的眼睛所忽视。我们总是倾向于对那些符合自己哲学观的事实产生深刻印象,这一过程有时是刻意的,但大多数时候完全是无意识的。

  7. 我们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便得出结论。我们在做出判断时总是信心满满,认为依据不过是些唾手可得的东西而已。这样的判断过程缺少公正、善意和真实性,原因正在于依据的欠缺

  8. 所以人不可避免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存储一些既成的图景并因此怀有偏见;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品质则取决于其与生俱来的偏见是否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指的是,一个人若对他人和异己的观点产生了较好的印象,那么他就能够对其生出好感,而不会因为他人和他人的观点不在自己的好感范畴之内就对其厌憎

  9. 对于受到科学影响的准则来说,概念仅被视为一种假设而那些产生于过往经验或者凭空从意识深处构想出来的准则,却不会将概念看作需要加以证明或反驳的假设,而将其视作一种毋庸置疑的构想

  10. 具有科学素养的道德家深知,自己虽然做不到洞悉世事,却总是可以不断获得新知;教条主义者则会从某种神话中产生自己全知全能的幻觉,而实际上其毫无辨别是非的能力。神话的显著标志就在于其赋予真理和谬误、事实和虚构,以及报道和想象这些截然相反的概念以同等的可信度

  11. 神话中决不会包含对其自身的真实和虚假部分加以区分的批判性能力,因为要具备这样的(批判性)能力,就必须承认任何人的观点都只是观点而已,没有什么观点可以至高无上、免受检验,任何观点都要言之有据。你若非要问我为何检验如此重要,那么我实在无法回答,只好请你亲自去体会了。

  12. 道德准则,以及那些衡量品位好坏和形式优劣的标准,会将我们潜在的偏见进行标准化加工,然后再予以强化。我们会依据由此形成的准则来调适自己,同时据此调整我们所接触到的事实信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相对于我们的是非观念而言是中立的;但实际上,我们奉行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了解什么以及如何去了解。道德准则乃是适用于一系列典型情况的行为选择规范,在该准则指导下做出的行为则服务于人为了实践该准则所追求的目标。

  13. 在每一套道德准则的核心,都存在着一张对于人性的写照、一幅有关世界的图景和一套关于历史的说辞。只有针对(这样被构思出来的)人性,在(这样想象出来的)世界中,基于(这样被理解的)历史,这套准则方能适用

  14. 这些准则往往基于强大的行为预期,其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某套准则,就会逐渐具备该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人性

  15. 在现今世界,人们依据道德准则去处理的情况千差万别,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不同道德准则彼此之间的差异。宗教、道德和政治规范的信奉者所要辨别的各种事实情况的差异性也远远比其所信奉的那些规范本身的差异性更大。实实在在的讨论取代了理想假设对看待事实的方式进行推敲。

  16. 正因如此,对人性做出过于笼统的概括往往是很危险的。一位慈爱的父亲可能同时是一个刻薄的老板、一个活跃的市政改革者、一个掠夺成性的沙文主义者。他的家庭生活、商业生涯、政治活动和对外政策遵照完全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指导自己的行动方面奉行着截然不同的准则

  17. 道德准则就是如此微妙而普遍地影响着舆论的形成。主流理论认为舆论乃是对一系列事实的道德判断;我却更支持下述说法: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舆论基本上就是有关事实的道德化和准则化的看法。我想说的是,作为道德准则之核心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以及从什么视角去看。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无论编辑、记者的出发点是多么诚恳,报刊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背离其既定编辑方针;以及为何资本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自始至终都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事实和人性的不同方面,并且坚持认为自己所见的才千真万确,而对方则是偏执和情绪化的。而事实上,资本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真正的分歧只是观念上的,其视角的差异其实产生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套观念所持有的不同的刻板印象体系

  18. 每个人的道德体系皆建立于其本人所接纳的关于事实的观点之上。至于那些试图否定我们的道德判断以及我们的观点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定其是错误的、异己的、危险的。如此一来,又该如何去解释他人的存在呢?持异见者的存在总是需要得到一个解释,而我们能找到的唯一解释就是,他看到的是事实的另一个方面。然而我们会始终回避这样的解释,这是因为我们本以为自己对生活有坚固、完整的认识,而上述解释会动摇我们内心这块确信的基石。只有充分意识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我们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获得的经验,我们才能真正对持不同意见的人宽厚以待。若不具备这样的习惯,我们就会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观点,并认定一切对立的观点都居心叵测

  19. 如果意见相左的人都仅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实,一心针对事实建构自己的解释,那么他们之间便不可能形成坦诚互信的关系。若某种观念模式在某些关键点上与他们的经验相符,他们也便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对于事实的解释,而是直接将其当作事实本身。

  20. 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工业领域,人们都很少能心安理得地承认反对者只是看到了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而已,因为承认这一点就意味着自己整个观念体系的动摇

  21. 我们将反对派塑造成恶棍,编造阴谋并扣到他们头上总而言之,如果你陷入了极端,鬼迷心窍地要挖出什么阴谋诡计,那么你就会把一切罢工、普朗布计划 (the Plumb plan)、爱尔兰反叛、穆斯林动乱、君士坦丁国王复辟、国际联盟、墨西哥骚乱、裁军运动、周日电影、女短裙、逃避禁酒令,以及黑人自主运动,统统看作某个庞大阴谋的一部分;而策划这个阴谋的,不是莫斯科、罗马、共济会和日本人,就是犹太长老。

  22. 这种(流言式的)指控是应对反对意见的常见做法。有时这种指控会更具诽谤性,并且不会见诸报端。其结果就是,某位罗斯福先生等了几年、某位哈定先生等了几个月,才得以强力干预话题,遏止这些有意策划的、已经波及所有谈话圈子的小道消息。公众人物不得不忍受无数产生于俱乐部聚会室、餐桌上以及闺房中的恶毒的流言蜚语,它们反复不休、胡编乱造,大众却对此津津乐道

发现刻板印象

  1. 老练的外交家必须要以高声喊话的方式对卷入世界大战的各民族进行观念的灌输。对于如何以强化刻板印象的方式来实现宣传效果,他们深谙其道。他们要在风雨飘摇的国家联盟中左右逢源,而联盟中的各国都是在领导者的如履薄冰之下才勉力维系着彼此间的团结

  2. 当你开始讨论工厂、矿藏、山脉甚至政治权威,并将之作为可以完美地适用某些永恒原则的情况,你所做的便已不是辩论,而是争夺了

  3. 永恒的原则是排除一切反对声音的,它们将问题与其所处的背景和语境割裂开来,令人产生某些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固然与原则相符,却根本不适用于解决船坞、货仓和不动产的问题。人们一旦开始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行动,便很难收手,真正的危险就迫在眉睫了。为达成目的,你不得不诉诸更具绝对化色彩的原则去应对他人的攻击,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而后,还得进一步为你的辩词进行辩护。你建起缓冲区,又得建立缓冲区的缓冲区,直至事态混乱不堪。这时你就会觉得,与其继续辩论还不如直接争夺。

  4. 一系列的矛盾之处可以表明,鲁尼坦尼亚王国对于每一块自己渴望占领的土地都使用了不同的刻板印象式的观念,这些观念的任务就在于消弭不利于其领土主张的种种事实信息。上述矛盾,就是我们识别刻板印象的绝佳线索。

  5. 精准的空间观念是很难形成的。

  6. 在实际生活中,若要准确对空间关系做出判定,就需要对可行的运输方式有全面的了解

  7. 假设我在驾车旅途中问别人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对方告诉我还有 3 英里的距离,却绝口不提需绕行 6 英里才能真正到达,那我一定会将其斥为十足的混蛋。这是因为,对于开车的人而言,步行距离为 3 英里这一信息毫无用处

  8. 人的时间感也很糟糕,比空间感好不了多少

  9. 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对于更长的时间跨度缺少直接的知觉力

  10. 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能够根据事件的差异而区分不同的时间观。选取何种时间尺度取决于实际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放大的时间尺度,有时则需要更小一些的尺度

  11. 几乎所有社会领域的问题都会涉及如何对时间进行合适的裁量

  12. 而我很确定,美国有些州的州宪法中并未预留任何修正的空间。这些宪法的订立者对于时间的变迁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若人对于未来尚有一丝敬畏之心,便绝不会赋予宪法内容任何超越其他普通成文法内容的效力

  13. 我们的头脑通常会被某种假定的时间观占据。一个人可能会将自己长期以来的观念和习以为常的规则视为永恒的标准;但对于另一个人来说,这些规则可能只是暂时的

  14. 一切对于过往的认识,只要被冠以 “历史上是正确的” 或者 “历史上是错误的” 之名,通常都是不完全客观的

  15. 例如德法之间关于阿尔萨斯 - 洛林的争端,如何看待此事便完全取决于你选取哪个时间点作为事件的起始。如果你从劳拉奇人 (Rauraci) 和塞卡尼人 (Sequani) 时代开始看起,那么这块版图自古以来就是高卢 (Gaul) 的一部分。如果你倾向于从亨利一世时代算起,那么它在历史上曾是德国的领土。如果你从 1273 年算起,它便属于奥地利王朝。如果你从 1648 年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Peace of Westphalia) 的签订算起,那么它的绝大部分属于法国。如果你从路易十四时代和 1688 年算起,那它就几乎全部属于法国。我们在用历史事实作为论据时,必然会精心挑选某一特定的历史时间点去佐证自己在当下的时间观,从而证明自己对眼下问题的处置方案是正确的

  16. 与之类似,关于 “种族” 和民族问题的争论也会暴露出人们的时间观念的随意性

  17. 最易令人产生错觉的时间段是未来。对于未来,我们最常受到的迷惑就是想要跳过必经的顺序,走一条捷径。要走完某一阶段的 “程序”,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完成方方面面的 “任务”;而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出于期待或怀疑而将这段时间估计得过长或过短。

  18. 宗主国民族无论对外如何宣称,内心始终认为落后民族已经落后到绝无希望的境地,不值得救助;或这种落后恰恰对宗主国有利,故使宗主国乐得保持现状。这样的逻辑腐蚀和侵扰了世界的和平秩序。很少有占统治地位的强国真的认为落后民族的落后现状应当得到改善,并为其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期限。

  19. 恰恰相反,落后总是被解读为天生和永远的劣等性,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几乎成了定律。于是,弱国做出的任何试图摆脱落后境地的努力,都会遭强国怒目而视,甚至被扣上骚乱的帽子——在这样的情形下,不是骚乱也是骚乱了。

【阅读笔记】Public Opinion Part 4 (兴趣的产生与利益的复杂)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四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兴趣的发生和个人利益观的差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利益也是如此。

兴趣的激发

  1. 若想通过演讲、口号、戏剧、电影、漫画、小说、雕塑或绘画等手段将公共事务广而告之,就必须首先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若想引起人们的兴趣,则首先要将原始形象抽象化,再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地表现出来。对于未曾亲见的事物,我们不太可能有很大的兴趣,也不太可能受到太大的触动。由于我们每个人所能目睹的公共事务非常少,故其总是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直至有人通过艺术的手段将其变成电影,我们才会兴致勃勃地去关注。

  2. 总之,一旦进入了大脑,图像便不再无力地附着于表层,而是通过想象力转化为每个人独有的印象。我们本人则于其间做出种种取舍,并参与了这一转化的过程。

  3. 我们喜欢将事物人格化,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戏剧化,像寓言一样对各种事物进行象征化的表达。

  4. 实用型的头脑最易于接受空间性的事物。头脑清晰的思想者总能出色地将事物形象化,但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即由于他们如 “电影投影机” 一样看待事物,故其往往流于表面且有些迟钝。而那些以直觉见长的人可能会在音乐或运动上有所建树,他们往往比那些善于形象加工的人更能理解事物的特性和行为的深意。若关键因素是一种从未被公开坦诚地表现的欲望,且这种欲望看上去只是某种模糊不清的手势或语焉不详的节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直觉见长的人往往会比他人更易理解事物的本质

  5. 尽管直觉常常出奇地准确,它却有高度的隐私性,且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社会交往所依靠的就是交流

  6. 个人可以凭借直觉的准确性极其优雅地驾驭自己的生活,可他若想让其他人也对这种直觉感同身受,则往往十分困难。我们对他人讲起自己的直觉的时候,对方往往会一头雾水,这是因为直觉虽可令人更准确地感知人类情感,但由于空间和触觉的隔阂,直觉往往与理性相去甚远。

  7. 当我们需要众多人统一思想做出某个行动时,会发现最初的思想往往不够清晰;而只有当其变得生动形象、可触可感时,才能成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依据

  8. 图像始终是传递思想的最确凿的方式,比这种方式再次一级的则是能从记忆中唤起图像的词语。然而,我们只有在对图像的某些方面的内容有所认同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其传递的思想成了我们自己的思想。

  9. 有那么两种调动形式,无论从操作便宜程度还是人们对寻求刺激的渴望程度来看,都远胜于其他形式,那就是性激情和争斗。这二者间还存在着诸多关联,彼此紧密难分,以至于围绕着性展开争斗的主题,要远比其他任何主题更有吸引力,更能超越文化和国界的樊篱去攫取人的注意力

  10. 如果标识不够清晰、选项不够明确,那么这样的内容可能根本无法在大众中流行。这还不够,观众还需有事可做,而仅仅观看真、善、美并不算是在做事

  11. 为了让政治走向大众,争议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展现;即便是在有关真相和正义的话题上,对于采用哪个判断结论、援引哪一原则、选择哪些事实的探讨,也需要一点好斗的精神来推波助澜。

  12. 争斗主题却是美国政治议题的家常便饭。政治一旦牵涉到斗争或争议,就立刻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13. 若缺少了冲突性氛围的润色,与事件没什么直接关联的人便很难对其产生持续的兴趣

  14. “悬念…… 决定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中展出的艺术杰作和里沃利 (Rivoli) 与里亚尔托 (Rialto) 剧院放映的电影的差别

  15. “这就解释了为何只有零零散散的人心不在焉地步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却有成百上千的人蜂拥挤进里沃利与里亚尔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观众欣赏一幅画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除了美术专业的学生、评论家或者鉴定家;而里沃利与里亚尔托剧院中的观众却会持续盯着银幕一个多小时。就审美价值而言,这两座剧院上映的影像可能无法与艺术博物馆中的画作相比,但这些动态图像所构成的影片,远比静止的美术杰作更能长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这不是由于电影的艺术价值高于绘画,而是因为电影是在逐步揭示一个故事,故事的结果可令观众屏息凝神地等待,故事的过程包含着斗争的要素,总能成功地制造悬念

  16. 电影观众拒绝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故事逻辑,因为纯粹的浪漫与他们身处的机械时代毫无共性;他们也拒绝冷若冰霜的完全的现实主义,因为他们不希望电影中的斗争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斗争完全重合,从而令自己感受挫败。

  17. 那些距离较远的事物若要进入我们注意力的中心,就必须被转化为有可能获得我们认同的图像信息,否则便只能在我们的注意力范围内转瞬即逝它需要被观看而非被感知,需要去冲击我们的感官,需要保持神秘感。它要能使我们做出选择,我们也应当有能力做出选择。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离开观众席,走上舞台,像主人公一样投身于以正压邪的战斗

9. 刻板印象的改变

  1. 刻板印象的确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所需的时间使电影业想在新片上映后六个月获得成功的目标变得毫无保障。真正改变刻板印象的人,是那些先锋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本能地对那些保护投资利益的经理和编辑心怀不满。

  2. 如《大街》的作者辛克莱 · 刘易斯 (Sinclair Lewis) 那样大受欢迎的人,是有能力将那些人人都有共鸣却无力言明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你替我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3. 这样的较量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之间的冲突,还缘于先锋艺术家对于其素材的尊重。只要选择了某一个面向,他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一面向上。

  4. 若要探索某件事情的内在因素,他会刨根究底深入此事内部,不管这个过程多么痛苦。他不会用幻想去帮助别人,或是在没有和平的地方疾呼和平。

  5. 但广大观众并不喜欢这样严谨的方式,他们对自我比对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都要感兴趣。而所谓的 “自我” 则是由学校教育和传统习惯设定

  6. 他们期望作品中不存在现实世界里的国界疆域,而应当是一片能令自己在长达一小时的时间里完全摆脱日常俗务的乐土。为满足大众的这一要求,会有一个处于中间地带的艺术家阶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将不同的面向杂糅起来,实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虚构出一个高人一等的人物

  7. 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也遵循这些规则。

  8. 首先,政客们总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争论中强调和凸显那些凶险的事实,如来自德国的威胁、阶级矛盾等

  9. 诡计多端的煽动者深知,尽管将一个听起来可信的分析作为开端有其必要,但绝不能无节制地继续分析下去,因为现实进展的内容单调乏味,会很快令人们兴味索然

  10. 于是煽动者用一个勉强贴合现实的开头来耗尽人们对于现实的兴趣,然后就开始挥舞着通向天堂的通行证来调动激情,引诱人们投入持久而宏大的行动

  11. 只要令大众的意识和观念与个人的紧迫需求掺杂在一起,上述原则就会起作用。而一旦掺杂成功,战火燃起,在激烈的争斗中,最初发挥这种作用的个人需求和刻板印象也就不复为人所注意了

关于私利的再思考

  1. 我们很难平心静气地对下述事实做出反思:其实人关于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事物的观念都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

  2. 若不能认识到性格的易变性,我们便很难理解人类的天性是多么复杂多样。但只要想想人的所有的重要的倾向,他的欲望、他的爱、他的恨、他的好奇心、他的性渴求、他的恐惧感、他的斗争性,以及能够激发这些倾向的事物有多繁复、能够满足这些倾向的事物有多庞杂,便不难理解人的天性的复杂性了。其实,每一代人都会不经意间受到前一代人的局限性的影响,是前人造就的环境的继承者;可想而知,这其中的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将是多么的丰富无穷

  3.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假设若一个人渴望某事物、做出某行为,就一定是其本能或天性使然。渴望和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而且不同代的人的习得方式各不相同

  4. 人们会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故事,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有些艺术家技巧高超,善于攫取人的注意力,令人们不由自主地融入与自身经历毫无共同点的故事,即便故事情节乍看起来十分单调、沉闷乃至古怪,人们也会乐此不疲

  5. 对绝大多数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都能令自己产生代入感,想象自身就是其中一个角色并且借此演绎生活的寓言

  6. 它一定是由于我们感同身受地把自己代入了故事中的角色,被角色调动了情感,然后才从这种情感中浮现的。因此,故事本身所传达的主题完全可以被强化,被改写,被每一个阅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编织

  7. 观众的成分越复杂,其对于故事的反馈就会越趋多样化。观众的数量越庞大,其共同使用的词汇数量就会越少,故事对每个人而言所具备的共性也就越抽象。于是故事不再有自己的具体特质。听故事的人各怀心事,不断将自己的特质强加其上

  8. 我们已对人的多重自我习以为常,且让自己尽量做到对此不予置评。我们深知自己在不同时刻遇到的同一个人纵然在肉体上依然如故,本质上却已全然不同。人在对待社会地位低于、等于或高于自己的人时,往往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9. 人与人在人格的稳定性上往往体现出判若霄壤的差异。

  10. 当一个人的多重自我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时,我们就会不信任他;而如果一个人过于一根筋,我们又会认为其木讷呆板、冥顽不灵

  11. 人的各种性格而言,孤僻的、自足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单一,而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人的性格更富于变化

  12. 在一个人的种种自我中,既有人们希望呈现给上帝的显著外露的一面,也有藏匿于人格最深处、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正视的一面。一个人可能拥有高低悬殊的一系列自我

  13. 他所扮演的某些角色或许永远不会为公众所知,还有一些可能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被公开。不过,性格总是形成于一个人对自身所处情境的感知若某人判断自己身处一个聪明人的圈子内,他就会模仿其认为得体的性格,而这种模仿行为会对其举止、言行、话题选择和偏好起到调节作用

  14. 只有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常且平静,即外界环境加诸我们的引导机制稳定持续时,我们才会对自身的某些性格特征浑然不觉。一旦意外的因素出现,我们就会骤然产生对自我的新理解

  15. 所有对我们施加过影响的人,都对我们构建自我的过程起了一定作用。这些被构建起来的自我,会指示我们在特定环境中应当怀有何种冲动,以及冲动的强度和指向;而对于所谓的特定环境,我们早已预先学会了应该持有何种态度

  16. 人的某一种性格往往会占据控制地位,主导着其全部自我中的某些显露在外的部分

  17. 没人愿意呈现出自己残忍暴虐的那部分性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皱皱眉了事,因为身边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可一旦战争爆发,你会发现所有自己崇敬的人都认为杀戮和仇恨是理所应当的。

  18.  起初,这种感受的表露尚有节制,表露者也多是为了呼应真正的爱国热情

  19. 杀戮的冲动并不仅仅以同仇敌忾的方式被发泄,所谓的敌人也已不限于大家在这场具体的战争中共同面对的敌人,而是变成自己讨厌的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观念。对于敌人的仇恨自然有其正当性,但其他形式的仇恨完全通过根本站不住脚的类比心理机制实现了正当化。一旦我们冷静下来,就会发现这种正当化是十分牵强的。强大的冲动一旦被释放,就很难受到控制。因此,直到战争结束很长时间以后,人们才步履维艰地恢复了自我克制,逐渐回归文明的性格特质来解决和平的问题。

  20. 现代战争是现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固有产物;然而在现代社会的理想中,战争又是非正义的。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战争是不存在什么理想的行为准则的,可事实上参战的士兵又都奉行着这样的准则,过去的骑士也是如此。

  21. 我们不会认为自己的个人问题不过是更为宏大的社会环境的一个局部样本而已。相反,我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认定所谓的宏大社会环境其实是对自己个人故事的放大和模拟

  22. 尽管多数普通人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放大为普遍的善意,将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为普遍的愤恨,但总还存在着一些人,尽管表面上很快乐且对自己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却对圈子以外的其他人残暴有加,或干脆反过来,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工作充满厌憎,却对全人类饱含仁爱。

  23. 若从宏观的视角切换到细节层面,你就会更容易看清:人在不同的事情上体现出的特质是无法一概而论的。每个人都会有若干个自我,这些自我的基本内核或许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的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没有人会在全部情境下表现完全一致

  24. 除时间外,环境的改变也会导致人的改变

  25. 没有任何一个自我是持续起作用的,因此在舆论生成的过程中,搞清楚人的哪一个自我在发挥效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6. 人不可能两次迈入同一条河流

  27. 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令人能够以相应的品质去应对任何可能遭遇的状况

  28. 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是不是能坦率地承认某种环境具有出现的可能性并对其有所了解。因为,假如我们对世界的设想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对自己应当具备何种品质的设想也将是错误的,然后我们就会行为失范

  29. 眼下,是道德家应该研究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还是社会科学家应该给道德家上一课,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一代人未能接受足够的教育,未能拥有足以应对一切可能境况的性格品质,那么这一代人就谈不上为身处现代世界做好了准备

  30. 这种观念倾向于忽略一个事实,即无论 “自我” 还是 “利益” 其实都是人们设想出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 “循规蹈矩” 地设想出来的。关于私利的老生常谈往往会全然忽视人的认知功能

  31. 我们总会把一切都归结到自己身上

  32. 只是强调人的观点会受其 “私利” 的影响无济于事,因为这是句废话,没有说明任何问题,除****非我们弄清楚所谓 “私利” 在特定情形下究竟在被众多自我中的哪一个所主导

  33. 享乐主义的苦乐计量法假设人的性格能够毫无例外、充满智慧地引导其遵从某种行为模式,可事实上我们甚至连清晰地认识人性究竟是什么都还做不到

  34. 例如,当日本人企图争取在加利福尼亚的定居权时,我们将这种企图理解为其想从事水果种植业,还是将之解读为其想娶白人的女儿,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35.  “土地占有者的利益、制造业的利益、商业利益、金融业利益以及其他小一些的集团利益,必然会在文明国家的社会中出现,并会因情感与见解上的分歧而分裂出不同的阶层。”

  36. 麦迪逊在为联邦宪法进行辩护,在 “联邦的种种优点” 中,他特别提出了 “其能够削弱并控制分裂局面带来的暴力危险”。麦迪逊所担心的是分裂。并且,他认为分裂的缘由就在于 “人的本性”;正是由于人的本性,“潜在的情绪会依社会情形的差异而导向不同程度的人类社会活动”。

  37. 人们在思想上往往对于宗教、政治及其他的一些社会领域怀有某种带有行为投机色彩的追随的热情;他们要么依附于那些野心勃勃地争夺权力的领袖,要么依附于那些坐拥巨额财富的人。以上种种,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党派,并煽动其对彼此的仇恨,使其相互袭扰、相互压迫,而不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

  38. 不过,导致分裂的最为寻常可见的原因,就是财富分配的复杂和不公

  39. 麦迪逊的理论就是在说分裂的倾向可能是由宗教和政治观念导致的,但最普遍的原因还是财富分配问题。他并不认为人的财富与人的观念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只是强调财富拥有状况的差异导致了人的观念差异

  40. 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至于如何去追求,却并非命中注定。因此,人类只要还能继续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就永远不会穷尽自己的创造力

  41. 一旦摒弃了自己最为至高无上的期待并让意识彻底松懈下来,他会发现自己将陷入一无是处的境地;除非他认定不为人知的事永远不会为人所知,无人所知之事会永远无人所知,而无人掌握之事也不可能通过学习就为人所掌握

后记:

再读还是非常地惊讶和感慨,Lippmann 究竟经历了些什么,让他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和表述

【阅读笔记】Public Opinion Part 5 (委任制、特权与民主理论分析)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五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对于民主理论的批判分析与对美国体制的回溯性思考,其中对于汉密尔顿 - 杰斐逊 / 杰克逊对国家改革的分析非常有意思;另外对于 Guild Socialism 的批判分析,Walter 分析也清晰和犀利地支持其结果已隐含在前提中。

文章为对原文的整理和摘录,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 一是探究如何能令政府对大众的普遍意愿进行表达,二是如何杜绝大众的普遍意愿对他们心目中政府运转的目标构成颠覆。

  2. 在其他社会形态下,人们通常习惯于将事务的发展方向和结果归因于某种神秘的力量;而在民主社会中,舆论就成了那个 “神秘的力量”。

  3. 人民时常是被愚弄的对象,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切身利益究竟为何,所以民主制度并不是为所有人准备的。

  4. 早期民主主义者坚称,理性的正义是从人民大众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所有民主主义者都认为情况理应如此,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则认为事实就是如此,尽管其中一些最聪明的人,如托马斯 · 杰斐逊对此持有很多保留意见

  5. 亚历山大 · 汉密尔顿认为,尽管 “每一个阶层都有强大的意志…… 但代议机构只能由土地所有者、商人和专业人士构成,且这样的构成方式几乎对政府的正当性没有任何影响

  6. 他们有可能对自己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的风俗习惯和某些鲜见的特征有所了解,但对于未知的外部世界,他们只能去想象;而这种想象并不是他们的本能,他们也不可能仅从生活中就汲取到关于外部世界的可信赖的知识。故而,唯一有可能哺育出自发政治 (spontaneous politics) 的环境,就是由统治者直接而确定的知识体系所限定的那个环境。只要你认为政府是建立在人类能力的自然范畴内的,那么上述结论就一定会成立

  7. 诞生于 18 世纪的政治假设在本质上与此前盛行了两千年的政治理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民主主义先驱始终不能化解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自己对于人类尊严的无限信仰之间的矛盾

  8. 每一天,技能殊异、人品参差不齐的专业人士都在对特定领域内的那些既复杂又疏离于日常生活的事务进行着报告:工程师和会计师向商人报告、秘书和公务员向上级官员报告、情报官员向总参谋部报告、新闻记者向报纸的读者报告

  9. 报告”一词的字面意思,远比反复出现的 “战争”“革命”“退位”“复辟” 等字眼更具颠覆性。

  10. 将人类事务纳入判断力范畴的可能性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政治思想的魔咒。当然,总是有很多人始终无法意识到注意力的范围才是政治学的主要前提。

自足的社群

  1.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构成的群体中若不断发生摩擦,那么他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2. (马基雅维利)他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在历史上首先使用直白的语言去谈论早已被超自然主义者所占领的政治领域内的问题,并因此而背负上千古骂名。他声名狼藉,却拥有比其他政治理论家更多的追随者。他明确无误地对一个自足的国家赖以生存的技巧进行了描绘。

  3. 人们厌憎他那种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天性

  4. 君主应当小心,绝不能让任何无法体现上文提到的五种品质的言论脱口而出;君主应该无时无刻不令那些听其言、观其行的人感受到仁慈、忠诚、高尚、正直和虔诚

  5. 马基雅维利认为,无论普通人还是君主 “往往都是通过双眼而非双手去做出判断的”,这也就等于承认人对事物的判断总是主观的

  6.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的想法是很难被修正的,而世界正由这样的人构成。由于每个人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看待社会关系,于是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冲突。事情的结果 (the end),由于牢不可破地建立在既真实又个人化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遂最终决定了手段(the means) 的合理性

  7. 或许是在让 - 雅克 · 卢梭的指引下,他们将目光放远,开始去关注遥远而纯净的乡村,并最终坚信真正的民主只能存在于这样的地方。杰斐逊尤其认同这一点,他是美国民主制度图景最主要的勾画者。小城镇是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令杰斐逊领导的政党赢得选举的关键所在

  8. 杰斐逊认为独立的农场主群体比任何形态的人类社会都更接近自发民主的理想状态,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想保护这一理想的社会形态免受外部世界的恶意玷污,就必须要令其与世隔绝才行。若农场主真要对社区事务进行自主管理,那他们就务必要将这些事务限定于自己的习惯所及的范围

  9. 杰斐逊心目中的理想的民主制度是由两个关键元素构成的:一个理想的环境和一个特定的阶级

  10. 民主理想之所以变成了一种真理,是因为在杰斐逊的时代所有人都认为舆论既是自发的,也是客观的

  11. 由是,民主的传统总是试图以如下方式看待世界:人类只关心那些缘起于自己的居住地,并对自己的居住地有直接影响的事务。民主理论从未考虑过更为宏大,也更难把握的情境下的问题

  12. 尽管民主主义者很清楚自己也会接触到社群之外的事务,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始终认为任何与自治群体之外的世界的接触都会对民主构成威胁

  13. 如果民主真的是自发的,那么民主制度所追求的利益也必须始终是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

  14. 民主主义者总是尝试用各种方式去削弱所谓 “不可见环境” 的重要性。他们害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不可避免会导致与外国的接触;他们反感制造业,因为制造业会催生大城市和密集人口;就算制造业的发展不可避免,他们也会致力于保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利益

  15. 民主行动的范畴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受到保护的范围内,民主的目标在于实现自给自足并避免混乱

  16. 危险的局面极有可能是独裁统治得以出现的重要乃至必要条件,民主制度的运作则需要基本的安定局面作为保障。自给自足的社群若要生根发芽,社会动乱就必须越少越好。局面不安定,则人心不安定。动乱既意味着有些人将对你的生活构成影响,而这些人你既不能控制,亦无法与之协商,又表明某些力量已经失去控制,开始破坏人们所熟悉的惯例,并带来赶不及通过正常程序解决的、迫在眉睫的新问题。

  17. 每一位民主主义者都从骨子里认为危险的局面与民主制度是无法兼容的,因为他们对大众的劣根性心知肚明:一旦情况危急到必须由少数人迅速做出决定的程度,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心甘情愿地盲从

  18. 民主主义者将小国寡民视为民主制度的前提,源于其对该制度的美好而热切的期冀

  19. 民主制度不但假定每一位公民都有能力应付一切公共事务,而且对社群的公序良俗充满信心,认为每个人都必定醉心于公益。在民主主义者眼中,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公共精神,热爱自己的村镇,不但熟识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对其他人的事饶有兴致

  20. 既然民主制度假定每一个人都对重要事务予以关切,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只有那些表面上看上去重要的事务才能够吸引人们的关切

  21. 这意味着,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头脑中那些不容挑战的图景去对外部世界进行构想的。那些图景通常由父母或教师以刻板印象的方式灌输至其脑中,而其本人的经验甚少对这些刻板印象加以校正

  22. 舆论的形成,要么建立在客观报告的基础上,要么建立在随意空想 (casual fancy) 的基础上,而前者的数量和规模远远逊于后者

  23. 因此,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所谓的 “自足” 只能是一种尚处在襁褓之中的精神理想。乡镇的地理隔绝、拓荒者的孤独、关于民主的理论、新教的传统,以及政治学的局限,凡此种种,莫不使人相信只有充分释放自己的政治智慧,方对得起天地良心

  24. 观念的差异只可能在一种情况下出现,那就是怎样合理地将人们普遍接受的标准应用于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而且,既然理性也已经被标准化,那么任何推理过程的谬误也都会在自由讨论中被揭露,这是因为人们坚信只有将自由置于理性的框架内,自己才能掌握真理。社群可以将提供信息视为自己天然的职责;其通过学校、教会和家庭所传递的信条,及其拥有的从前提得出结论的权力而非确立前提的能力,则被视为智识教育的主要目的

强力、委任制以及特权的作用

  1. 对集体决策机制十分熟悉的人深知,在缺乏外部环境压力的情况下,让大家就重要事务做出和谐一致的集体决策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同时存在很多彼此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并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情况下想要就某一些观点和目标达成共识的决策集体,意图对决策进程加以引导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 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强化政府的权力以对抗民主。他们坚信,政府才应当是对国家事务做出决策并对其加以执行的主导性力量,而民主的过程不过是一些顽固的地方势力和阶级势力通过自决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眼下的利益与目标而已

  3. 为了建立起全国性的政府,汉密尔顿及其同僚不得不制订周密的计划,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笃信的信条并非人可以出于共同利益而彼此协作,而是,只要令各方面的利益得以因权力的均势而处于平衡状态,政府就能够实现对人的有效治理。一如麦迪逊所言:“我们必须以野心去对抗野心。”

  4. (美国独立的)革命领袖们并非如某些评论者所揣测的那样一味寻求对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因为那将使政府无事可做。相反,他们竭尽全力让地方利益与阶级利益无所施展,这样政府才能自由地展开工作

  5. 麦迪逊写道:“在设计一套以层级制为特色的政府架构时,最主要的困难是:你必须首先确保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被统治者,然后才能去要求政府自我约束

  6. 权力制衡就成为联邦领袖们对舆论问题加以解决的不二法门,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在他们看来,设计一套能够消弭地方诉求的精密机制是以 “温和的文官体制” 取代 “血腥的战争体制” 的唯一方式

  7. 汉密尔顿在组建政府的时候,所倚赖的正是所谓的上流社会。在他的设想中,只有地方利益能够在宪法所规定的权力制衡的原则下保持克制,那么 “绅士们” 才能去从容不迫地处理国家大事

  8. 事实上,恰好相反,他一直在利用阶级特权去创造联邦。汉密尔顿说:“我们必须用人不疑,若我们期望某人服务于公众,那我们就必须使其认为这样做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他需要人手来统治这个国家,而这些人应当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国家利益。这样的人,只能来自上流社会,来自债权人、制造商、托运商和贸易商

  9. 汉密尔顿为达成这一明确的目标而采用了十分精明的手段,这在他主导的一系列财政政策中得到了最佳体现;通过这些政策,汉密尔顿使地方显贵纷纷归附于新的联邦政府。

  10. 这部宪法毫不掩饰地对大众的权力做出限制,按其规定,众议院是政府之下唯一的民主机构,而只有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能拥有投票权。即使如此,联邦党人还是担心众议院会出现权力失控的状况,故小心翼翼地用参议院、总统选举团 (electoral college)、总统否决权以及司法解释等方式,对其进行制衡。

  11. 就这样,在法国大革命于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的同时,1776 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推行的宪法却开了历史的倒车,其在内容和主旨上甚至是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楷模的

  12. 随着华盛顿退出政坛,上流社会的地位旋即动摇,无力承受不可避免的继位斗争所带来的冲击。(美国的)国父们对国家制度的原始设计与彼时的时代精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罅隙,任何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都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13. 杰斐逊将自己当选为美国总统一事称为 “1800 年的伟大革命”,但这场革命其实主要是发生于观念层面的。国父们确立的各项大政方针均未有变动,而一项新的传统就此确立起来。正是从杰斐逊上台起,美国人开始将宪法视为民主制度的公器;如今美国人在彼此谈论政治时所使用的各种图景、观点乃至字眼,都是杰斐逊 “锻造” 出来的。民主制在观念上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使得 25 年后造访联邦主义发源地美国的托克维尔惊讶地发现,“即使是那些在共和制中吃了亏的人,也时常会在各种场合公开赞美共和政府,以及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14. 如果有人胆敢公然否定人民大众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那么他一定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就拿杰斐逊来说,迄今为止,我们始终未能发现他的宪政观究竟与汉密尔顿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两人均反对将政府的权力赋予那些 “缺乏教养的” 普罗大众

  15. 杰斐逊的思考和行动均陷入了困惑,因为他在自己的头脑中勾画了一幅从未有人提出过的全新的宏大图景。不过,尽管尚无任何人可以对人民主权的理念有清晰的理解,但这套理念似乎可以很显著地提升人类的生活层次,而一切公开站在其对立面的宪法都无法存在下去

  16. 经过深思熟虑和思想斗争,杰斐逊最终确信,联邦党人歪曲了宪法的应有之意,因此他们也不应再被视为宪法的缔造者。于是,宪法在精神层面上被改写了。改写工作一部分是通过修正案来完成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具体的实践,例如对于总统选举团的重新设计,来实现的。不过最重要的是,人们开始通过另一套刻板印象去看待宪法,在流行观念中,宪法已经不再具有维护寡头政治的面貌

  17. 美国人民开始将自己的宪法视为民主公器,并且以对待民主公器的方式来对待宪法。这种观念的变化是由托马斯 · 杰斐逊的当选所导致的,而且有着鲜明的保守色彩

  18. 如果每一个人对待宪法的态度都和宪法的缔造者一样,那么宪法所面临的命运恐怕不是 “被改写”,而是 “被颠覆”,这是因为对于宪法的忠诚和对于民主的忠诚似乎是难以兼容的。杰斐逊化解这一悖论的方法,是教会美国人如何将联邦党人制定的宪法理解为一部民主的宪法

  19. 安德鲁 · 杰克逊 (Andrew Jackson) 最终沿着杰斐逊所开创的传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革命

  20. 这场革命的核心政治议题是委任制 (patronage) 的问题。对于政府的创建者来说,各类公职普遍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不容侵犯的私有财产,而且他们也必然会期望这些公职始终控制在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的手中

  21. 当人们开始将宪法视为民主的公器,那么各种官职的终身制就显然违反民主的精神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野心与当时的道德思潮不谋而合

  22. 政府官员的短期轮换制在当时的确被视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这不仅仅是由于普通人因拥有担任政府官员的机会而获得了新的尊严,也不仅仅是因为此举摧毁了少数社会阶层对权力的垄断而使民间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 官员轮换制正是一种杜绝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

  23. 其中一个结果是人们始料未及的,那就是一度为联邦党人所把持的那些职位如今落入了一个完全由民主制度创造出来的新的统治阶层之手…… 民主制度为其选民所做的事,不过是汉密尔顿当初通过其财政政策为上流社会所做的事的翻版,只不过前者的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一些而已

  24. 政府架构的高度稳定性,其实恰恰是由民主委任制带来的。因为正是这一制度切断了政治领袖与自足社群之间的联系,削弱了地方势力并营造出和平协作的氛围

  25. 民主理论是生发于高度理想化的环境中的,而现实世界往往要残酷得多。民主主义者对民主制度的道德优越感越深刻,他们便越沮丧于汉密尔顿早年的预测成为现实:彼此隔绝且有着不同价值观的社群不可能有同样的视角和同样的目标,因而也就难以实现长久的协作。赤裸裸的真相大大延迟了人们在公共事务中充分认清民主本质的进程,这一 “任务” 直到获取共识的技艺迅猛发展之后方得以完成

  26. 杰斐逊和杰克逊所引领的革命创造了官员委任制,并最终发展成为两党制,全面取代了早先的贵族统治,权力制衡成为美国政治体系的一条铁律。而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27. 重要的政府职位的委任总是无法脱离裙带关系的影响

  28. 政府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玩意儿,但赢得选举却需要高超的演技。公务员的薪水或许真的像杰斐逊的简朴生活所示的那样微薄,但无论党务开销还是胜选后的回报都是巨大的

  29. 真正遵从民主思想本意的,只有法律的条款、政客的言说、政党的章程以及形式上的行政体系

  30. 反过来说可能更符合实情:由于国会失去了塑造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力,故其对杰出人士的吸引力也不断下降。国会公信力的丧失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构成国会的代表在本质上其实无异于一群 “摸象” 的“盲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国会来说,唯一得到宪法及代议制理论认可的信息获取途径,就是不同选区之间的意见交换机制。除此之外,国会不具备任何系统、充分、权威的方式去真正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事

  31. 正如一座大工厂的厂长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借助与领班谈话的做法能够带来怎样的工作效率,却深知若想检查成本报表或生产数据就必须依赖会计一样,国会中的立法者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将各自头脑中的本地图景如马赛克一样拼贴在一起,就绘制出一幅关于联邦国家的真实图景

  32. 总统的确会通过向国会提供与联邦政府相关的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后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他之所以有能力做这件事,盖因其直接管辖着大量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不但向其汇报各领域的情况,而且负责执行其命令

  33. 不过总统向国会所传达的信息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要确保自己不会受到国会的诘问,而且要据此将对信息予以审查以使之符合公共利益的权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34. 要么一个国家的立法机构完全由少数消息灵通的内部人士控制并使之服务于党派利益,要么整个立法活动就干脆被肢解为一系列受制于地方利益的琐碎事务的松散集合

  35. 委任制在令政治领袖依附于国家政府的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和花样繁多的地方津贴及特权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社群中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一致的

  36.  委任制与假公济私的行为相结合,实现了对成千上万种特殊观点、地方不满情绪和个人野心的汇聚和安抚

  37. 在预测大规模人群联合体——如国际联盟、工业国家政府、联邦制国家等——的发展前景的问题上的确存在着一个衡量标准供我们去判断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备所谓的民主意识;而且,这一衡量标准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强力 (force),或强力的温和替代品——委任制和特权

新瓶旧酒:基尔特社会主义

  1.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改革者们都要面临同样的困境。若决策权是分散的,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局面在各派系七嘴八舌的争论中陷入混沌;可若决策权是集中的,则整个国家的政策便不免要为首都那一小撮政治精英所控制

  2. 有些时候,一个人为了逃避与强力 (force) 之间的正面冲突,往往可以走得很远

  3. 假若资产阶级是最主要乃至唯一的症结所在,那么只要消灭资产阶级,人类就自然能够得到解放了。不过,有一个问题科尔先生始终没想清楚,那就是革命成功之后创立的新社会究竟应该由什么力量来执掌——是国家集体主义还是同业公会或合作社?是一个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还是一套功能性的代议制度?

  4. 不过,所谓无知的选民,其实也包含两类人

    • 第一类人尽管无知,但其心里对自己无知这件事很清楚。这种人通常是较为开明的。那些主动放弃投票权的人,指的就是这类人。
    • 而第二类人对自己的无知毫无察觉,甚至麻木不仁只要政党机器正常运转,这些人便总是会被引诱到票箱跟前去为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投票。而正是来自这些(第二类)人的选票,成为整个体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5. 与其将职能机制视为凝聚基尔特社会形态的骨架,不如尝试去探讨真正的职能机制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探讨在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下是有意义的,在其他社会制度下也是有意义的,它应当成为一个主要的政治议题

  6. 如果我们赞同科尔先生对其所谓的职能机制的设计构想,那么我们也就相当于对他所说的一切都全盘接受了。遗憾的是,他将本应由基尔特社会制度所催生的东西,本末倒置地塞进了基尔特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中了

新的图景

  1. 在环境报告机制和相关理念的普及均处于缺位状态的情况下,人们无法在公共生活的真实情况与头脑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之间做出清晰的区分,整个舆论根本搞不清楚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究竟是什么,因此最终真正能够做出决策的其实只有一小撮个人利益超越地方势力范围的特权阶层成员

  2. 他们就算呼吁自治,其实心中想要的也不过是自治所带来的结果而已。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只有在遇到糟糕的情况时,才会产生推动自治的最强烈的冲动

  3. 民主理论错就错在过于纠结政府的根基,从而忽略了治理的过程与结果

  4. 其实,无论权力是如何起源的,与民众最为利益攸关的永远是权力的行使过程。我们判断一种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如何对权力加以使用;而权力的使用是不可能从源头处加以控制的

  5. 民主哲学做出的那些预设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主主义者深信 “治理” 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政府完全可以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的作用下顺畅运行

【阅读笔记】Public Opinion Part 6 (新闻的本质与无力的舆论)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六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对新闻业和新闻的分析,也指出舆论这一概念的虚无,不过对解决现有代议政府体制中难题而幻想出的神秘力量。

作为购买者的公众

  1. 民主主义者坚信,智慧是客观存在的,你只需努力去发现它。于是,他们将舆论的产生视为一个公民自由 (civil liberty) 的问题

  2. 弥尔顿说:“有了自由与公开的交流,人类怎么可能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呢

  3. 公民自由的现实价值以及保护公民自由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高度的强调。若公民自由受到破坏,那就意味着整个人文精神都陷入了危机。无论在什么时候,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剥夺他人的基本人权的疯子;这样的人一旦多起来,和平局面就必然要被打破

  4. 公民自由理念总是假设:要么真理是自己显现出来的;要么只要没有外力干涉,人们就能走上通往真理的大路

  5. 当初简单民主理论所强调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发地为自己做的事,即每隔一两天便将我们所感兴趣的外部世界的真实景象呈现出来这件事,如今应当由新闻媒体自发地替我们来完成

  6. 人们坚持认为,真理不是争取来的,而是被激发、被揭示、被免费提供给自己的。这一古老而根基深厚的信念在报纸读者的功利性偏见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我们期望报纸提供真相给我们,却毫不关心报纸的生存问题

  7. 这一事实再一次折射出民主的 “凹面镜” 色彩。所有人都认为对于信息的获取应当不费吹灰之力,信息也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就是说,信息要么是从公民的心中 “油然而生” 的,要么就应当是由报纸无偿提供给人们的。公民愿意为电话、火车票、汽车和娱乐生活付费,却不愿公开地为他们的新闻消费买单

  8. 上报的人往往十分乐意花大钱让别人从报上读到自己的光辉事迹。有些人会直接与广告商做交易,花钱购买报纸版面来宣传自己。而那些读报的人在报上看到别人做的广告时,其实也就相当于间接地为这则广告付了费

  9. 读者为广告付费的过程隐藏在了商品价格之中,因而也就成为其无法真正理解的不可见环境的一部分

  10. 公众还是会向新闻媒体付钱的,只要这个付费的过程不是公开的就好。

  11. 因此,发行就成了达成目标的手段。对于报纸来说,只有卖出广告并令广告商能够间接地赚到读者的钱,报纸才能生存下去

  12. 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报纸的读者极不情愿为其阅读的新闻付费,故只有将他们纳入发行量数字并以此吸引来自制造业和商业的广告资金,报纸才能存活下去。而那些最具广告潜质的读者,当然就是那些消费力最强大的人

  13. 办报就是一门投机的生意,其完全建立在一种一般性的贸易模式的基础上;而作为报纸生存基础的发行机制,也非基于某种类似婚姻的牢固的契约,而更像是报纸与其读者之间的自由恋爱

  14. 对于每一位报业老板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吸引那些因心血来潮而时不时在报刊亭买报的 “闲杂人等”,而是牢牢抓住一批忠实而稳定的读者

  15. 在现代新闻业经济法则的观照下,那些能够依靠较为固定的忠实读者实现生存的报纸往往也是独立性较强的报纸。对于报纸来说,能够拥有一个无论报纸出得厚还是出得薄均对其不离不弃的稳定的读者群,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远非任何一个广告商可以抗衡,甚至能够击败广告商的联合体

  16. 不愿花钱购买新闻的读者,是否愿意用忠诚来表示自己对报纸的支持。

忠实的读者

  1. 在几乎所有的其他行业里,一个人若想获得服务,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协议或契约来控制自己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有的突发奇想

  2. 因此,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凭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的报纸,他们所关注的事务也非广泛意义上的一般性事务,而是与其自身经验密切相关的事务。 

  3. 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最令其感兴趣的事物永远是他自己;除此之外,他最关心的则是他的邻居。

  4. 报纸编辑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他们的事业成败取决于广告商加诸读者的间接收费模式,而报纸能否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则又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聚拢一批有潜质的消费者

    1.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很能干的人选择进入新闻行业,那么他通常只是出于积累经验的需求而已,一旦资历攒够了,就会迫不及待地转行
  5. 新闻业内回报率高的职位大多集中于一些特殊工种,比如妙笔生花能写社论的作家、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能人异士。无疑,这一现象应当被归结为经济学家所谓的 “能力寻租”(rent of ability) 原理

  6.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新闻业的人员流动性太强,很多人于其中捞够了资历便急不可耐地跳槽,所以该行业始终无法如其他行业那样形成令自身获得卓著的社会声誉、令从业者培育出强大自尊心的传统

  7. 缺少了这些传统,全行业的准入门槛便无法提升,亦不能对违反职业规范的行为予以有力的惩戒;而从业者则无法产生职业自豪感,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会牢靠。

  8. 只要新闻媒体与大财团之间不存在任何瓜葛,那么事实真相的 “圣洁身体” 就不会被玷污。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找到一家新闻媒体,其不但完全不被大财团所控制,甚至对大财团极不友好,却最终也未能保全事实真相的“圣体”,那么我们就能证明辛克莱的观点是错误的

  9. 吊诡的是,辛克莱先生既对受到大财团控制的报纸深恶痛绝,但在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却又没有建议其读者去就近订阅激进派出版的报纸

  10. 他无法让任何人(包括他自己)相信,只要阅读反资本主义的报纸,就能解决资本主义新闻业存在的问题

  11. 若你所在意的东西是 “事实真相的圣体”,那么你就不会犯下述低级的逻辑错误:对于某一类报纸上出现的不公报道或失实报道密切关注,却对于另一类报纸上出现的类似报道视而不见,然后就斩钉截铁地咬定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撒谎成性

新闻的天性

  1. 报纸从来不会对每一个人给予同等的关注,而通常只盯着某些特殊的场所,如警局、验尸所、县政府、市政厅、白宫、参议院、众议院,等等

  2.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要把一系列事件变成新闻,那么这些事件就必须要以某种直白的方式显现在记者的视野中才行。这种 “直白”,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极为简单粗暴的

  3. 事件若要变成新闻被写进报道,有一个必需的前提,那就是记者掌握了确凿无疑的事实,例如:进入破产程序、火灾、政党冲突、袭击、暴乱、警察逮人、公开谴责、法案推介、公开演讲、投票、集会、名人公开发表言论、报纸社论、拍卖会、薪酬方案、物价震荡、建桥动议…… 总之,只有那些公开出来的事情才能被当成新闻来报道,而且这些事必须具备某种可界定的形态

  4. 如果报纸上登的新闻自始至终都是些悬而未决的事件,那么新闻也就不能成其为新闻了,而只是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而已

  5. 如果一个事件具备了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基本条件,那么在报道中还是可以存在足够的空间供不同的观点彼此交流与碰撞的

  6.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某个引人瞩目的地点发生了一个具有特定形态的事件时,记者才会将其写进新闻报道。其中最具新闻潜力的场所,就是那些个体事务与公共权威相交叉的地方。法律才不会管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7. 正是在这样一些地方,婚姻、出生、死亡、契约、失败、抵达、出发、案件、骚乱、疫情和灾难等事件才会成为新闻并广为人知

  8. 因此,新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面折射社会环境的镜子,而是对某些引人注意的情况加以记录的报告。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是如何在土壤中培育的,却会将其破土而出的那个瞬间呈现给你

  9. 一件事越是能够被明确察觉、客观描述、准确测量和恰当命名,便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10. 那就是,离开了命名、算分、记录等机制和规则,新闻采集的工作是很难完成的(遑论让比赛正常地进行下去)。由于机制极不健全,故裁判的日子也不好过

  11. 电影技术的诞生最终消弭了很多新闻记者心头的疑影;在此之前,由于人眼的迟钝,他们总是搞不清究竟选手甲的哪个动作撞倒了选手乙

  12. 只要有了行之有效的记录技术,现代新闻机构就能对事务进行极为精确的报道

  13. 此外,还有那些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新闻,以及涉及如下议题的新闻:私人收益、个人收入、薪资水平、工作条件、劳动效能、教育机会、失业率、千篇一律的生活、医疗、歧视、社会不公、贸易限制、浪费、“愚昧的老百姓”、保守主义、帝国主义、激进主义、自由、荣誉以及正义感。所有这些议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与之有关的数据和记录都是断断续续、残缺不全的

  14. 那些未被记录在案的事务,要么被呈现为个人意见或一般性观念,要么根本就不能算是新闻。只有某些人提出了抗议,或某些人展开了调查,或某些人公开将整件事变成了一个问题 (issue)——我指的就是本来意义上的问题——这件事才能获得令自身成为新闻所必需的形态 (shape)

  15. 因为并不存在一套判定哪些事实或观点具有报道价值的固定标准,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无论自己是否愿意被媒体关注,对于新闻遴选标准的裁定权都绝不应该由记者来掌控。这样一来,雇用公关人员作为社会群体和报纸之间的 “缓冲地带”,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16. 公关行业就是新闻得以产生的中介。就连政治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公关顾问。

  17. 事实既不是明白无误的,也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受制于人的选择和观点,那么当然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对于事实的选择可以成为报纸遴选新闻的标准。而公关行业就是干这个的

  18. 公关人员呈现给记者的那些情况,其实只是其希望公众了解的情况而已。所以,公关人员既是审查者,也是宣传家,他们只对自己的雇主负责。只有在整个事实真相符合雇主对自身利益的考量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将其公之于众

  19. 公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清晰地表明,现代生活的种种真相不会自动发展为可知的形态,这项工作必须由人来完成…… 而既然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且世上几乎不存在什么大公无私的情报机构,故相关利益团体就自然而然要站出来填补这一空白了

  20. 精明的公关人员心知肚明,其工作的宗旨并非报道新闻;如果公关人员和记者想的一样,紧盯着具有反常性的事件动态,那才是咄咄怪事

  21. 准确地说,如果公关人员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无拘无束,那么他们就必须自己去 “无事生非”,让自己希望被媒体关注的事变得“反常” 以进入记者的视野。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制造噱头:阻塞交通、嘲弄警察,有时甚至还会刻意让自己和客户卷入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22. 新闻中所包孕的最根本的问题,总是通过抗议、罢工、骚乱这样可以令人察觉的征兆得以体现的。在作为当事人的工人眼中,或那些一心只想维护正义的人心中,无论抗议、罢工还是骚乱,都只不过是整个复杂过程中的某些节点而已

  23. 即刻的现实”(immediate realities)都处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范围之外,因此事实只有在转变为某种 “明确行动” 以后,才能成为新闻并为公众所阅读

  24. 如果读者想要真正了解事件的关键所在,他就必须跳出自己狭隘的经验范畴,将目光投向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的生活

  25. **要令本地报纸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报道,则必须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显著性才可以。这就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在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领域,情况亦大同小异。新闻只关注那些引人注意的显著动向,而报纸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通常只能固守这一规律。

  26. 第一,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最具刻板印象色彩的状况对报纸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

  27. 第二,有能力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范围之外的事务做出精准观察的优秀记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8. 第三,即使最优秀的记者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去系统地阐述反常的观点并令读者接受;

  29. 第四,对于报纸来说,迅速打动作为 “衣食父母” 的读者、令其对自己保持兴趣,甚至避免以不合时宜的报道方式去冒犯他们,是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经济基础

  30.  因此,那些试图通过报纸做出呼吁并引起争端的行为,往往令报纸及其读者不堪重负。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和秩序缺位的情况下,除非有人有意识地站出来勇敢地指出新闻中存在的偏差,否则大量的新闻往往会将矛头指向那些无法使用法律和秩序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诉求的人。那些对 “行动” 的现场进行报道的新闻往往更关注这类 “不合法” 的诉求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对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视而不见,因为 “原因” 这个东西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31. 编辑工作离不开这一系统化 (systematization) 的机制,因为报纸作为一种标准化产品,只有在时间和效率的制约下才能生产出来;这一机制同时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出现谬误的可能性。

  32. 而是因为对于美国报纸来说,从英国购买消息比自己亲赴欧洲现场采集新闻更容易,阅读英国报纸也比阅读欧洲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报纸更便利。伦敦既是电报业的中心,也是新闻业的中心,战争新闻报道技术就是在伦敦发展起来的

  33. 于是,关于俄国革命的报道竟大多发自赫尔辛弗尔斯 (Helsingfors)、斯德哥尔摩、日内瓦、巴黎和伦敦,其内容亦不免受到这些地方的审查者和宣传家的干扰

  34. 读者们能从报纸上看到的一切新闻,都是一系列精心选择的结果;报纸必须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被报道、在报道这些内容的时候应采取什么立场、每篇报道应当占据多大的版面空间,以及报道应该有哪些侧重点。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标准,存在的只有惯例

  35. 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如何令新闻能够以符合宗教教义或伦理标准的形式得以呈现,根本就是两回事。报纸的任务是激发读者的情绪,是引导读者对自己所阅读的新闻产生认同感。如果一条新闻不能令读者为其中的冲突性元素所吸引,那么这条新闻就不可能攫取很多人的注意力。新闻要想产生效果,必须确保受众能够如看戏一般感同身受并沉浸于 “剧情” 之中——在看戏的时候,观众会因女主人公陷入险境而屏住呼吸;在读到关于棒球运动员巴布 · 鲁斯 (Babe Ruth) 的新闻时,读者也会深陷其中,仿佛鲁斯是在自己的帮助下才打出了好球

  36.  若读者急不可耐地想要吃透某条新闻,这种指引就必须存在。所谓 “指引”,其实就是读者所需的某种暗示和建议,其功能在于,无论读者如何看待自己,都要确保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所阅读的新闻

  37. 这就是每一位一般性新闻读者所面临的困境:若他一心要将新闻读透,就必须让自己对其产生兴趣,即必须迫使自己进入新闻中的情境并关心事件的进展;不过,一旦他真的这样做了,那就不能半途而废,除非存在一套独立的方法能够令其对报纸加诸自身的暗示予以检验,否则他 “感兴趣” 这件事本身便有可能令其难以企及观点的平衡,从而也就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真相他对新闻的投入程度越深,便越有可能厌憎一切与自己想法相左的观点,甚至对新闻中出现的令自己不快的细节也不能容忍

  38. 正因如此,很多报纸发现,一旦已经成功地拥有了一大批忠实读者,便很难改变自身对特定事务的立场了。即便报纸出于种种原因必须要改变自身的立场,那也得费尽心思、小心翼翼,否则就会招致重大损失。通常,没有报纸会去冒这个风险。真要遇上了那种有可能迫使报纸改变立场的新闻,最简便、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对其冷处理,甚至不予关注,即以 “釜底抽薪” 的方式令火焰自然熄灭

新闻、真相,以及结论

  1. 我们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一无所获。

  2. 在我看来,最站得住脚的假设应该是:新闻和真相根本就是两回事,且我们必须对两者做出明确的区分新闻的作用是就某一事件向公众发出信号,而真相的作用则是将隐藏的事实置于聚光灯下,在不同的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并营造一幅可令人对其做出反应的现实图景

  3. 报纸编辑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对信息源的可靠性做出判断

  4.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缺乏对信息源的可靠性予以验证的科学机制,新闻业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

  5. 在心理学领域,并不存在如医学、工程学或法学领域的那种具有权威性的法则可以在记者从新闻迈向真相的模糊边界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指引

  6. 一个人对于真相的看法只能代表他本人而已。那么人应当如何把自己眼中的真相呈现出来呢?答案是,人对真相的呈现,不可能与辛克莱 · 刘易斯在小说《大街》中对真相的那种戏剧化、虚构化的呈现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弱点了解得越透彻,便越有可能坦率地承认,既然世上根本没有对真相进行检验的客观标准,那么他自己的观点其实主要就是由自己心中既存的刻板印象建构出来的,这一建构的过程完全服膺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利益

  7. 他所缺乏的,是某种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确信感的特定手段,其实也就是将科学最终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那种手段——一套无懈可击的、能够赋予科学家的心智以对抗世界上所有权力的自由的方法论。只有掌握了这套方法论,科学家才能清晰地展开自己的论证,令客观的论据无可辩驳地置身于传统之上,并最终打破一切控制

  8. 无论是在自己的意识中,还是在事实中。对记者的控制来源于报纸的老板和报纸的读者,这种控制并非偏见对真相的控制,而是一种被呈现为更真实的观点对另一种被呈现为不那么真实的观点的控制

  9. 第一,对读者讲清楚,人的观点其实是建立在天然具有不确定性的真相之上的;第二,通过批评和鼓动的方式,推动社会科学去对各类社会事实进行有益的规范化处理;第三,呼吁建立更为透明的社会制度。

  10. 新闻媒体所能获得的,仅仅是体制专门为新闻报道所记录下来的那点信息而已。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争论和观点了

  11. 新闻媒体既不像辛克莱先生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行径恶劣、老奸巨猾,也不像民主理论所声称的那样牢不可破、固若金汤。它太脆弱了,实在无法肩负起捍卫人民主权的重担,亦不能自发提供民主主义所想象的那种浑然天成的真相。如果我们一心期待新闻媒体能够提供这种真相,那显然就犯了方向性错误。

  12.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世界绝不可能仅凭臆想中的 “所有人的共识” 便实现有效的治理。持这种观点的人,下意识地认为所有人都是“全能读者”,并寄希望于新闻媒体能达成连代议政府、工业组织和外交政策都无法达成的目标

  13. 报纸能对每个人施加影响的时间不过只有 30 分钟而已,可人们竟然奢想其能够创造出一种名唤 “舆论” 的神秘力量去弥补公共体制的漏洞

  14. 那些无法在其内部形成知识机制的社会部门,最终变成了社会中的 “问题结”(bundle of problems);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担,就压在了始终视新闻媒体为一个整体的“全体人” 的肩头。

  15. 报纸如同一座 “舆论法庭”,不但昼夜无休,而且要对万事万物做出裁决。这一切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16. 因此,在总体上,通过对现代社会进行报道的新闻的品质,我们可以管窥各种社会机构的运行状况。越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机构,其利益往往越能在新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问题往往越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解决,新闻对其报道的手法也越客观,其相关事务被呈现为新闻的过程也越顺畅

  17. 新闻媒体并不是社会机构的替代品,而更像是探照灯射出的一道躁动不安的光柱,一个接一个地照亮原本藏匿在暗夜中的事物。人不可能仅凭这么一道光柱就对整个世界了然于胸,也不可能仅凭某些插曲、某些事件和某些争端来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18. 真正的问题并不像新闻媒体所呈现得那样浅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令社会机构建立在分析和记录的基础上,并将这一原则向其他社会领域推广,包括摒弃 “全能公民” 理论,以及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以具有可比性的记录和分析为依据的协同性决策机制。

  19. 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困境,与代议政府(无论是区域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和工业领域(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协作式的还是共产主义的)所面临的困境,均可追溯至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自治的人民没有能力通过创设一套认识机制的方式去克服其自身的偶然性经验和偏见

  20. 政府、学校、报纸和教会在修补民主制度显而易见的漏洞,以及矫正人们对于外部事务持有的一系列严重的成见、冷漠和偏颇态度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就是所谓的大众政府最主要的缺陷,这一缺陷深深根植于其传统,成为所有其他缺陷的源头

【阅读笔记】Public Opinion Part 7 (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七篇阅读笔记,也是最后一篇。这篇主要是对情报(Information)工作重要性的分析以及情报机制的设想,同时也对诉诸公众和诉诸理性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读时可以思考,Walter 如何在 1922 年就能过对信息的社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文章为对原文的整理和摘录,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楔入

  1. 他们不但未向公众呈现某一偶然性事实、一系列宏大的刻板印象以及一套戏剧化的认同机制;恰恰相反,他们还要打破戏剧化、击碎刻板印象,同时将一系列既陌生又冷酷的事实展现在人们面前

  2. 对于公众来说,这一过程谈不上痛苦,却是枯燥无味的。感到痛苦的,是那些瞒着公众干了好些蝇营狗苟的勾当的政治掮客和党派利益捍卫者;他们为了消解自己的痛苦,往往去利用公众的烦躁情绪。 

  3. 至于建立在普遍管辖权 (universal competence) 理论基础上的现行民主制度,则往往通过法律人士去直接管辖政府,同时间接管辖工业。人们普遍认为,那些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多少比普通老百姓更有能力去发现事实、寻找真理。

  4.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仅凭法学院的那点训练是不足以令法律人士成功履行上述职能的。由于专业知识的广泛应用,

  5. 宏大社会”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的过程。其中,掌握了精确测量与量化统计方法的工程师扮演了关键角色。人们渐渐发现,不能让那些只会进行简单粗暴的 “对”“错” 判断的人去治理社会。

  6. 只有那些导致现代社会得以成形的专业技术才能使人对社会实现有效的控制

  7. 渐渐地,一些开明的决策者开始召集曾经接受过训练或自学成才的专业人士加入决策群体,以求通过此种方式令社会的治理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使命。这些专业人士有各种各样的名目:统计师、会计师、审计师、行业顾问、不同门类的工程师、科学管理者、人事管理者、调查人员、“科学家”,以及一些专业的私人秘书

  8. 现代社会的上述发展,与其说是人类的某种自发的创造性的进化,不如说是盲目自然选择的结果

  9. 总而言之,这些社会领袖将自己身上的负担一件件卸下,就如同一个人先除帽,后脱衣,紧接着摘领子一样。卸去了这些,他们才能轻装上阵

  10.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领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专业人士的协助,但他们很少想到社会科学家

  11.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社会科学家很难如自然科学家一样生动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12. 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学者们都只能先将自己的理论推而广之,再去验证其正确性

  13. 社会科学家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方式来确保自己不出错,而一旦某个错误的社会科学理论被人们所采纳,其产生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所以说,社会科学更强调 “责任”,却不具备自然科学的那种 “确定性”。

  14. 在实验科学中,研究者已经克服了分析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某些障碍。他们可以将某一类行为的 “样本” 置于某一个特定的安静场所,令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反复重演,并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对其加以检验

  15. 社会科学家时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若一味待在图书馆,享受思考的自由,就只能依赖官方报告、报纸和访谈所提供的那些质量参差不齐的印刷记录来展开研究;可若真的走进 “大千世界” 去观察外部事物的动态,那么在真正触及本质性、决定性规律之前,又往往要消耗乃至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融入

  16. 作为聆听者,他们没有任何特权

  17. 在内心深处,社会科学家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他们难以胸有成竹地从事研究。他们时常对自己的理论半信半疑,从来不敢对任何事妄下断言;就连坚持思想自由这件事,他们做起来也觉得有些心虚——在良知未泯的情况下,他们又能获得什么样的思想自由呢?他们所采集的数据充满不确定性,却又找不到对其进行检验的方法。他们自身所具备的那些最佳的潜质,最终往往成为焦虑感和挫败感的根源

  18. 如果说社会科学只是一套漏洞百出且缺乏建设性的体系,那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其实存在于社会科学内部,而不关 “资本主义” 的事

  19. 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够脱离教会的控制,原因便在于其创设了一套推演性的科学方法,而通过这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千真万确、无可辩驳的

  20. 社会科学家总是从一大堆彼此毫不相干的资料中去搜集数据,而各种社会过程在现存的记录中又往往是语焉不详的。况且,通常只有那些被视为 “治理失误” 的事件才会被记录下来。呈送国会的报告、辩论、调查、法律草案、人口普查数据、关税表、征税计划

  21. 而那些受雇担任代议协调人的专家,则往往被视为治理机制的镜鉴和标尺,他们对于事实有着截然不同的掌控力。这类专家不再是从当权者 “施舍” 的事实中提取结论的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他们变成了为当权者提供事实的人

  22. 目前的情况是,决策者首先获得一系列事实,并据此做出决策;随后,社会科学家登场了,他们的任务是对上述决策的明智与否做出判断。这种马后炮式的关系简直就是对 “学术” 这个好词的玷辱

  23.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一位公道的专家搜集并整合一系列事实提供给决策者;然后,再对自己所整合的事实和自己认为合理的决策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帮助决策者做出最英明的决定。

  24.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 “奥秘” 变得越来越玄,并最终促使工业领域开始求助于物理学原理和化学反应这些肉眼无法察觉、唯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掌握的机制。

  25. 科学家方得以搬离自己在拉丁区蜗居的阁楼,被请进了政府大厦和实验室,原因就在于其仅凭一己之力便能为整个行业提供一幅行之有效的现实图景

  26. 那就是对于决策者来说,其决策的过程通常只受到常识 (commonsense) 的影响。他们所要治理的这个世界因科学家的存在而变得错综复杂,但在治理的过程中他们又不去求助于科学家

  27. 于是,老情况又出现了,他们必须去处理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事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像从前求助于工程师一样,开始寻找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帮助自己。只不过,这次他们所召集的专家变成了统计师和会计师

  28. 正是那些被决策者 “召集” 起来的实战型专家,成了引领社会科学迈进新时代的先驱。他们不但“卷入了历史前进的车轮 ",而且从科学和决策两者间这种实用的新关系中获益良多:因为对科学的信仰,决策变得更为英明;因为理论在决策中得到了检验,人们更坚定了对科学的信仰

情报工作

  1. 这些驻外人员 (美国远东办事处) 的使命,就是将美国政府所需的信息写成报告并通过远东事务处呈送给国务卿。

  2. 大多数国务卿都认为远东地区的信息搜集工作须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并要求这些信息在呈送给自己的时候应该做到井井有条、事无巨细,能够令自己产生亲临远东之感。专业人士的任务包括翻译、简化和归纳等,但报告的结论必须能够适用于对 “东方” 事务的解释,而不仅仅是验证报告人自己提出的假设。对于一位称职的国务卿而言,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所谓专业人士代替自己 “制定” 了“政策”。他对专家本人如何看待日本对华政策毫无兴趣;他想了解的是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俄国人对此做何感想,以及他们有可能因此而采取什么行动。他希望自己在做决定之前能够获得尽可能详细的信息。远东事务处越是能够尽忠职守地提供美日两国大使或来自西海岸各州的参议员和众议员等渠道无法提供的信息,国务卿便越是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他的决策有可能参考了西海岸各州议员的意见,但他对于日本的看法只能来自日本

  3. 全世界最出色的外交机构,一定是一个将信息收集和决策制定两个步骤截然分开的系统

  4. 在世界大战中,英国驻海外使馆和英国外交部总有一些人——无论是全职官员还是特派员——能够十分成功地去冷却那种无所不在的战争情绪。他们从不发表言辞极端的长篇大论去简单粗暴地表明自己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喜爱或厌憎之情,即使心里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也往往谨言慎行

  5. 他不明白,专业人士的价值就体现在其能够将自身与决策者区分开来,并使自己做到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无动于衷

  6.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在情感上对一件事卷入过深,他眼中便渐渐只能看到那些自己 “想要” 看到的东西,从而对那些他 “应当” 看到的东西视而不见。他的使命,应当是将环境中不可见的部分呈现给决策者才对

  7. 他本该是没有投票权的人以及选举制度的某些隐藏职能的代表,他本该是那些人们难以看清的事务的昭示者,他本该是沉默的大多数与这个国家的未来的代言人,他本该为人们揭示自身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

  8. 选举其实是高手之间的一场实力对决,而专业人士根本不可能骤然获得与政治家对等的实力。不过,专业人士却可以通过干预现有权力格局来对制度施加影响。通过使不可见的事物变得可见,专业人士得以令那些有实力的人物去直面新的环境,将观点和感受植入其头脑,甚至使其被赶下台,从而也就在根本上影响了决策进程

  9. 人是不可能在自己完全无法适应的环境中长期生存下去的。就算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话,他们往往也会对环境进行重新认识,摒弃原来的一些想法并用理性去说服自己。

  10. 他们可以继续我行我素,对各种干扰因素视而不见,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过犹不及、反复受挫,最终悲剧收场。

  11. 此外,他们还可以接受现实但拒绝妥协,这样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

  12. 不过,我觉得最常见的是第三种情况,即他们最终还是选择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出调整,以适应更为宏大的新环境。

  13. 如果你认为,专业人士因为不是决策者而只能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14. 事实上,专业人士越是能够以令人难以察觉的方式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就越不受控。我们甚至可以确定,专业人士的影响力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无论选民还是国家治理者对于必要事实的了解都将越来越急迫

  15. 所有的政府机构均要日趋依赖调查和信息部门的支持,就如同所有的军队都会建立自己的情报机关一样;而这些调查和信息部门的职能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16. 不过,所谓的 “专业人士” 永远只能是具体的人,他们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实权,越来越多地扮演审查官的角色,从而最终也就获得了决策权。除非他们的职能受到明确的约束,否则他们就一定会只将自己认为合适的信息示人,并只执行那些他们自己赞同的决策。简而言之,专业人士将会日趋变成一类官僚。 

  17. 在制度上杜绝上述情况出现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执行人员和调查人员做出绝对严格的区分。这两类人应当分属两个既平行又彼此疏远的序列,不但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聘任、尽可能按照不同的预算类别付薪、对不同的上级负责,甚至应当遵循不同的评价指标以确保其不会彼此妒忌

  18. 在工业领域,审计师、会计师和巡视员应当独立于经理、主管和领班…… 我相信,为了确保整个工业领域都能得到有效的社会控制,该领域的统计记录机制也将日趋独立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19. 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有所发展的社会机构来说,获取情报已是展开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所以尽快建立这样的职能部门就成了当务之急

  20. 如果你是总统,在竞选期间,你尽可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将会勇敢地打破常规;可在面对 “打破常规” 所产生的后果时,你又会发现所有的荒唐决策其实都是在个人习惯、强大的利益诉求以及那些伪善的国会议员的影响下做出的

  21. 况且,任何一项新的计划,只要你想得出来,就肯定需要有专门的官员去负责管理。为了有足够多的熟手做事,你又不得不去起用很多上一届政府中的老人——就连苏俄都在这么做;而这些 “前朝旧臣” 又极难对付,如果待遇上不能令他们满意,那么他们非但不会好好履行职责,甚至还会搞破坏

  22. 所有的治理方略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初衷之上,而旨在革新的良好初衷若离开了教育,便只能是镜花水月。较为妥帖的方法是,在现存的体制中寻找突破口,并将自己想要建立的新部门安插进去,同时令其产生的效果能够为别人清楚地看见

  23. 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对该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的记录和科学的分析,再将其数据与其他部门乃至私人企业的数据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对问题的讨论就会攀上一个新的台阶

  24. 假如每个部都建立一个专门的常设情报机构,若想令这些机构高效运转,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呢?首先就是,这些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独立于国会中负责管理这十个部的各委员会,甚至应当独立于各部的部长。也就是说,情报官员不应该卷入决策或行动的过程。这样一来,情报部门的所谓 “独立” 其实就包括了如下三方面的条件:运作经费的专款专用、较为灵活的任期制,以及对各类资料的接近权

  25. 经费问题既很重要,也很棘手。如果调查机构只靠既吝啬,又惯于疑心生暗鬼的国会每年的那点可怜的拨款过活,恐怕根本无法奢谈什么自由。不过,对于经费分配的最终裁量权,还是要归到立法机构的职权范围内

  26. 适宜的经费安排既能够杜绝效率低下、士气低迷的情况出现,又能确保机构的正常发展。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挺起腰杆,对暗地里的非难不屑一顾。也许比较合理的方法是以联邦宪章的名义创建一个信托基金,再根据各部的预算情况来灵活确定其下设的情报机构在特定时间段内所能获得的拨款金额。其实总共也要不了多少钱。信托基金可以承担一部分核心员工所产生的基本支出,而其余大部分成本则由来自部委的浮动拨款来支付。不管怎么样,拨款机制都必须固定下来,不可随心所欲,它应当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

  27. 国会可以随时撤销宪章,但也只能是撤销而已,绝不能对其进行破坏或嘲弄。

  28. 至于情报人员的任期问题,最好的方案是终身制。此外,还应为其提供丰裕的退休金和完善的休假制度,以使其有暇充实和提高自己。同时,若要开除一位情报人员,则必须要通过同侪评议机制。也就是说,情报官员应当享受其他从事非营利性工作的知识分子所享受的一切待遇。若想令一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就务必要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拥有尊严和安全感;在更高的层次上,则要让这些人做到从心所欲,而不会背上 “迅速做出决策” 的思想包袱

  29. 情报人员对各类资料的接近权应当被写入机构章程。情报机构应当获得对一切文件进行查阅、对任何官员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询问的权利

  30. 在我看来,情报机构所能扮演的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国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一点上,情报人员的优势大过参众两院的内阁成员

  31. 对于国会来说,情报部门就如同自己的耳目,随时监督着政府部门对各项决策的执行情况

  32. 此外,既然政府的运作过程从始至终都处于不可见的状态,那么在情报机构的作用下,国会或许可以明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对分权理念的失望而制定一大堆琐碎的法律条款,因为那只会令政府工作陷入效率低下的境况

  33. 如果美军陆战部和邮政总局两个部门均有采购木材、雇用工匠或修建砖墙的需求,它们是不必非要通过同一家代办机构去办理相关事项的,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却可以采用同样的衡量标准,去进行有意识的比较,甚至彼此之间成为竞争对手,而这样的竞争越多越好。

  34. **竞争的价值取决于对竞争者进行权衡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价值。**与其去探究竞争本身到底是不是好事,不如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对于竞争者所 “争” 的那个东西是否认同

  35. 没有人会处心积虑地盼望 “废除竞争”,这是因为,一旦竞争机制真的消亡了,那么社会治理进程就会严重受制于某种僵化的程式,并最终被少数迷信者所把持

  36.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明确竞争的目标,以及如何制订游戏规则

  37.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游戏规则都是建立在清晰、明确的衡量标准之上的,例如金钱、权力、名望、支持度,或范伯伦 (Thorstein Bunde Veblen) 先生所谓之“炫耀性浪费”(conspicuous waste)

  38. 基本上,世上并不存在能够对效率、生产力以及服务做出准确衡量的指标体系;而且,这些领域的竞争其实也并不怎么激烈。这是因为,高层次的动机和低层次的动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是一种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差异,而毋宁是追求简明易懂的目标和追求含混暧昧的目标的差异

  39. 只有能够对国家的治理机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我们才能创造出旨在提升 “质量” 的量化指标,才能使竞争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40. 资料互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某一个政府部门急于获取的信息,也许另一个政府部门早就掌握了,只是形态或略有不同。

  41. 国务院应当做的事,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情报部门,以某种最有利于外交事务决策的方式来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而情报部门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则在中央情报交换所完成

  42. 这类情报交易场所将很快成为各类有特殊价值的信息的汇聚点,而于其中从事情报交易工作的人则会很容易地获知政府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43. 按理说,除了少数外交和军事机密外,这些资料理应对国内的所有学者开放才是。这样一来,政治学家也就知道应该去解决些什么问题,同时可

  44. 假如各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灵活,那么在中央情报部门中,除了常设工作人员外,还会存在大量临时性或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包括由联邦政府推举的讲师

  45. 只要不同机构的会计系统是相互兼容的,那么很多重复性劳动就完全可以避免。区域间协作尤其值得尝试,因为法律的边界与事务的有效环境 (effective environment) 往往不是重合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根植于传统习俗且很难被打破。通过展开信息情报领域的协作,不同地区间便完全可以协调一致地做出自主的决策

  46. 前提条件是,人们普遍认同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展开协作——不是决策与行为的协作,而是信息和调查的协作。只有这样,不同城市的官员才能够在同样的事实的观照下,看清自己身上所具备的共同问题。

  47. 如果在缺乏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政治与工业领域的情报机构网络只会带来麻烦和负担,那就过于武断了

  48. 不过,如果考虑到情报网络能够给政府部门、工厂、官方机构和大学带来的流通性,包括人员、数据乃至意见的流通,那么情报工作也就不再显得那么单调陈腐了

  49. 政府管理不透明的问题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以致大多数人都已经变得麻木不仁;而正因麻木不仁,人们便又自然而然地以为政府管理其实比想象的简单。然而,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政府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含混不清、遮遮掩掩、缺乏透明度的

  50. 情报工作还使得社会过程更具能见度,这也将促使官员更加检点自己的行为

  51. 如果承认须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对舆论和民主理论进行分析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便很难解释为何还是有人不明白发展情报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52. 真正将其从设想变成现实,还有赖于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的努力

  53. 真若如此的话,只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情报网络,人们就一定能够克服 “自治”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也就是 “与不可见的现实打交道” 的困难

  54. 以后,随着人们不断努力去填补已知环境和有效环境之间的沟壑,前景还会愈加光明。只要这一任务得以完成,我们的联邦制就会越来越多地在共识的基础上运转,而高压政治则会日渐销声匿迹

  55. 但若联邦的各个成员群体不能就联邦事务达成正确和普遍的共识,则整个体制完全有可能在中央集权和地方无政府主义之间摇摆不定。共识不是从天上平白无故掉下来的,而是通过科学分析手段的普及来达成的。因此,要想拥有一个良性运转的联邦,就必须首先创造出科学分析的手段,并通过调查研究对其进行反复的测验和校正。

  56. 选举机制、对地方的控制,以及私人财产系统的改革等议题,都不会触及联邦制的根本。每个人的政治智慧都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对其过分苛求。而且,任何一场改革,无论多么激动人心,都不可能带有真正意义上的激进色彩,即绝不会处心积虑地去迫使人们超越个人经验的局限、克服自身的主观主义。政府系统、选举制和代议制这些机制的确扮演了更为关键的角色

  57. 知识并非心智的产物,而是来源于心智所要应付的那个外部环境

  58. 当人们终于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往往能够发现更多的事实并 “制造出” 属于自己的智慧。若非如此,人们便只能龟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安于做头顶只有一小片天空的井底之蛙。这样的人,只会执迷于自己的偏见,永远无法拥有更大的格局。

诉诸公众

  1.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对每一个公共议题都产生大公无私的看法,尽管上述事实经常被下述事实所掩盖:由于人们对于公共议题从来就没什么想法,所以他们干脆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公共议题

  2. 由于我们总是坚信自己可以在搞不清楚 “大道理” 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便持续不断地产生观点,故只要一听到那些牵涉大量政府报告、大量统计数据以及大量信息图表的议题,就立刻不耐其烦地打起哈欠来

  3. 目前,人们仍很少意识到,只要全国公民都能够对情报机构公开的资料和数据有基本的掌握,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够在公共事务上变得更为敏感、更为明智,而且也将更加热心于许多不那么符合所谓 “大道理” 的议题

  4. 毕竟,情报机构首先是行动者、决策者及各行各业从业者所使用的工具;若其存在不能给这些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就算运作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5. 建立情报机构的目标并不是将专业人士对所有问题的观点强加给每一位公民,而是要让各领域的负责人和决策者能够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6. 情报机构真正的用途,在于为政治和工业领域的代议制治理机制提供必要的辅佐。真正需要会计师、统计学家和秘书等专业人士帮忙的并不是普罗大众,而是那些深感自己无法再凭情感喜好去行事的公共事务的决策者。

  7. 无论从根本上看,还是站在理想的角度看,情报机构的存在都是为了对现有的公共事业进行优化,而不是一味地给后者挑毛病

  8. 至于其他的局外人——我们每个人在现代生活的绝大多数事务中都算是局外人——则完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兴趣,也没有渠道去对各类事物做出专门的判断

  9. 对于社会事务的日常性治理,应当由那些在合理的 “前提” 下工作的 “局内人” 来完成

  10. 左右着舆论走向的种种 “大道理”,其实也就是公共事务治理所奉行的原则

  11. 不过,他们若试图在每一项议题中均将自己的个人好恶置于程序之上,并认为舆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金钥匙,就一定会在困惑中陷入混沌,无法对任何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思考

  12. 这是因为,如果不加辨析地在一切事务上均屈从于公众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就听不进那些见识水平高于常人的专家的批评意见了。于是,事务的进展就完全取决于谁嗓门大或声音动听、谁善于造势或根本就是脸皮最厚,以及谁有能耐争取到最多的报纸版面

  13. 在明面上的正反双方之外,或许还存在着若干其他方面的意见,但这些意见根本不会被任何组织严密、资金充裕、雷厉风行的利益相关方所提及

  14. 那些个体公民会很快发现,参与各类社会讨论的党派人士之所以选择诉诸舆论,并非因为他们折服于大众的智慧,而更多是一种对人的善良天性的利用,甚至是对公众的证据意识 (sense of evidence) 的一种羞辱

  15. 按照当下的风气,这些党徒只要一踏出会议室的大门,就会慷慨激昂地陈述其关于正义、福祉、美国精神或社会主义的观念。对于这些说辞,作为局外人的公民或许会被触动,甚至产生恐惧或赞赏之情,但他们根本无力做出明智的判断

  16. 所谓 “挤出水分” 的工作,其实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完成:请一位主席或仲裁人来主持代表们对特定事务的讨论,其任务则在于用专业人士提供的分析来影响讨论的进程。这一机制应当成为一切旨在对人们所不熟悉的事务展开讨论和做出决策的过程的核心环节

  17. 专业人士对于行业纠纷的介入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一价值并非体现在其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压制党派观点,而体现在其能够用科学的证据来瓦解人们的党派偏见

  18. 尽管开过会以后,盖里先生和福斯特先生仍是不改初衷,但迫于情势,如今他们也不得不改变起先那种剑拔弩张的姿态,开始寻求对话了

  19. 而且,经过开会的程序,很多与这场行业纠纷无关的人也就不需要再卷入讨论了;这是因为,那些有可能诱使其卷入讨论的刻板印象和煽动言论,早已经在会议的程序中被消解了

  20. 在很多重要的公共议题上,以及在不同程度的私人事务上,记忆和情感的脉络总是纠缠不清的

  21. 他需要在苏格拉底的帮助下对词与词之间的差异做出区分,并反复质问自己,直至自己能够弄清楚不同词语的含义,并用不同的词语去表达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他应该让每一个词语指向一个特定的对象,仅此而已

  22. 有些时候,精神领域的这种混乱状况是如此宏大、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在现代心理治疗中,我们会发现人的记忆往往是一层裹着一层的,最原初的记忆甚至可以追溯至婴儿时代;这些记忆需要被理清和命名 (named) 才行

  23. “命名” 这一机制,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4. 无论如何,这总比把从圣诞节到莫斯科这一大堆互不相干的概念炖成一锅杂碎汤要好得多。通过 “命名”,我们得以将不同的观点区隔开来,同时亦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思,这样我们的观点便会更具开放性,更易于接受新的资料所带来的新的信息和角度。这一机制深深嵌入我们的整个人格,并与我们的自我(ego) 之间保持着某种同盟关系,成为一种能够在整个灵魂中得到折射的自省机制

  25. 只有在对一个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之后,该观点才会真正实现对事不对人 (no longer me but that)。这样一来,我们的观点就被客观化了,也就与我们自身保持了不远不近的距离;其命运也不再与我们自身的命运牢牢捆绑在一起,而是更多地与我们展开各种行动的外部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

  26. 只有在人们可以毫无困难地搞清楚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批评家、教师和科学家才能启迪人的心智

  27. 若环境混沌到就连专业的分析家都无法看清的程度,那么无论采用什么分析手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情报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28.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育” 才是终极的解决路径,教育的价值则取决于知识的进化情况

  29. 所有的教师都对社会系统的运作模式了然于胸,他们就可以准确地告诉学生人的心灵是如何面对其所不熟悉的事物的。若非如此,就不能指望学生能从学校学到正确把握外部世界的方法。

  30. 教师力所能及的,只不过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必须要拿出比应付自己的心灵更多的努力和精力去应付外部世界。

  31. 对于谬误的研究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使我们做到防微杜渐,而且能够反过来促使我们展开对真理的探寻。在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与生俱来的主观主义天性的同时,我们开始了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纯粹客观方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以往不同,我们如今已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偏见给他人带来了多少残忍的伤害

  32. 摧毁偏见绝非易事,因其与我们的自尊紧密相连;可一旦挺过了最初的疼痛,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便能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解脱,获得一种高贵的自豪感。

  33.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开始在内心深处呼唤科学方法时代的到来,这一点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很难实现,而且就算实现了也很难持久。毕竟,偏见对于人们来说才是既简单又有趣的东西

诉诸理性  

  1. 逝者如斯,往事已矣,对于政治领域的英雄来说,未来才是自己应当注目的地方。所谓的终章,只不过是作者在感觉到读者已在不耐烦地低头看表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论述做一个了结的地方。 

  2. 《理想国》第五章中的那些话,即使对于柏拉图而言,也是很难说出口的;那些话是如此尖锐、如此直白,就算人们对其记忆深刻,却也绝不可能将其作为生活的导引。

  3. 柏拉图开始变得自高自大,甚至去警告阿德曼图斯 (Adeimantus),要求他务必 “将哲学无用论归罪于那些不信任哲学家的人,而非哲学家本人。领航员不应当对水手卑躬屈膝,水手更无权对领航员颐指气使——这完全不符合自然法则”。除了摆出一副妄自尊大的姿态外,柏拉图还急不可耐地祭起了理性的大旗,自己遁入了学院的小圈子,却将整个世界留给了马基雅维利。 

  4. 于是,在理性与政治交战的第一回合中,理性因气急败坏而弃阵逃跑

  5. 到了今天,无论我们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还是傻子,都不可能仅仅因为一个人知道如何去 “关注年岁更迭、斗转星移以及风云变幻这些只有他自己才感兴趣的东西” 就将其视为“领航员”。这样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所引领的大船驶向繁花似锦的彼岸

  6. 因为,如果船上发生了叛乱,他总不能两手一摊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一切都太糟糕了…… 让我去平息叛乱,这不符合自然法则…… 叛乱根本就不是哲学家应当思考的问题…… 我知道如何领航…… 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地去为一艘装满了水手的船领航…… 如果他们认不清我才是领航员这个事实,那我也没办法…… 我们应该全部爬到礁石上去,让叛乱者为其罪孽而受罚…… 至于我,毫无疑问,永远比你们知道得多……

  7. 只要我们试图在政治生活中诉诸理性,那么上文的这个隐喻就会重演

  8. 这是因为世界本来就是非理性的,故每当我们试图用理性的方法对其加以处理,就必定会遇上横亘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巨大障碍

  9. 船员根本不知道领航员脑子里究竟装着些什么,而领航员则一味沉迷于日月星辰和风云变幻中,对如何让船员意识到自己所关注的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束手无策

  10. 教育是一项积年累月的工作,而紧急情况是分秒必争的

  11. 正确的方法是,等船靠岸之后,再对船主去说这番话。在危急关头,唯一可以提的建议就是开枪,或发表公开演讲,或传播煽动性口号,或坐下来与叛军谈判,总之怎么能迅速平叛就怎么来,管它什么证据意识。只有岸上的人才会去制订很多自己负担得起的旅行计划,以及为了自我救赎而去做那些 “日久见人心” 的事…… 这些事是需要积年累月去坚持的,等到危急关头再临时抱佛脚根本来不及

  12. 没有什么比辨识一场真正的危机和一场虚假的危机更能考验人的智慧。

  13. 当空气中充满了紧张感、不同的危机交相牵绊、真正的危险与想象的恐惧并存的时候,人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有效地使用理性,而任何一种秩序都会显得比无序好得多

  14. 只有在局面得以长期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人才有可能去遵循理性的法则。这并非由于人类的无能,或人类的理性诉求只是镜花水月,而是因为理性在政治议题领域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15. 政治领域的理性法则的稚嫩还体现为其无法预测人的行为,这是因为在人类行为中,即使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变量也往往能够导致极为显著的差异。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因在紧急关头坚持诉诸理性而受到他人的耻笑。 

  16. 就算我们拥有了理性,心中也须明白,其发展演进的速度永远落后于我们采取行动的速度

  17. 无论在发现未知事物的过程中,还是在推广已得到验证的道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以往很少为人关注,如今却应当成为一切政治哲学家重视的问题

  18. 任何一项计划的实施效果都取决于实施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9. 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执行项目所需的基本条件能否保持恒定不变

  20. 所以,一切脚踏实地且经验丰富的人都会充分考虑到时间因素的重要性;而且,只有这样做,他们才不会被视为投机分子、空想家、庸俗之辈以及书呆子

  21. 理论是存在盲区的,而一切实践都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22. 因为政治和理性有着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演进速率,贸然将其 “合并同类项” 便一定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23.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为理性打下深厚的根基。透过头脑中的世界图景,我们努力让自己对外部事务的观察更长远、更持久,并且抓住一切有可能逃离现实束缚的机遇,在上述 “长远、持久” 的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我们的决定

  24. 这种纯良的想法固然很美好,但实际上是虚伪的。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视一笑,其实只是花了脉搏跳动一下那么点时间而已,这表明其实没有人把其他人看得那么重要

  25. 既然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既然人在很多时候只能靠猜测来采取行动,那么何不彼此之间多留一些体面,并努力去相信善意可以化解一切矛盾呢?

  26. 尽管我们目睹了人类社会的种种残忍,但正因这种残忍并非常态,故其也不可能就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所谓的残忍,仅仅存在于 1914 年至 1919 年间的柏林、莫斯科和凡尔赛,而我们也曾论证过,世界大战根本算不上是世界末日。人类越是能够以冷静的目光去看待同胞的残酷和歇斯底里,便越有可能赢得信仰理性而不被耻笑的权利,因为一旦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无论我们掌握了多少情报、集聚了多少勇气、付出了多少努力,都不可能让全人类过上美好的生活。 

  27. 恐惧固然令人心惊胆寒,但恐惧绝非无所不在。这个世界上,有腐败也有清廉,有混沌也有奇迹,有弥天大谎也有不惜一切去戳穿谎言的人

  28. 当人们否定某些人曾经的某种做法,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乃至足够多的人偏要那样去做——这种行为不是出于清醒的判断,而是受到了情绪的指引。

  29. **此外,如果你目睹了过去十年间(一战期间)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愆,却始终未曾真正看清世界上那些活生生的人,未曾体验过让自己心醉神迷、憧憬未来的时刻,那么,就连上帝也帮不了你

学习目标

在本节结束时,你将能够:

  1. 定义公共舆论和政治社会化

    • 公共舆论:指的是社会中大多数人对某一特定政治问题、政策或候选人所持的普遍态度和看法。公共舆论通常通过民意调查、选举投票等方式来衡量。
    •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社会互动等渠道,逐步获得并形成政治观念、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帮助个体理解政治体系并在其中发挥作用。
  2. 解释政治社会化在政治体系中的过程和作用

    • 在美国,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从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接受初步的政治教育开始,随着个体的成长,学校教育、媒体、朋友和社会团体等也会影响其政治观念的形成。
    •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是帮助个体形成政治身份和态度,并促进民主制度的运作,确保选民能作出知情的政治选择。
  3. 比较公民学习政治信息的方式

    • 公民学习政治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指的是通过主动获取信息(例如阅读新闻、参加政治讨论等)来了解政治;而被动学习则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社交媒体等无意间接触到的政治信息。
    • 这两种学习方式会影响个体对政治事件和政策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和投票决策。
  4. 解释信仰和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公共舆论的形成

    • 信仰:是指个人基于其文化、宗教背景或个人经历,形成的对政治、社会等事务的根本性看法。这些信仰对公共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影响个人如何解读政治事件和政策。
    • 意识形态:是一种系统化的政治理念框架,通常包括对经济、政府角色、社会问题等的看法。不同的意识形态(如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会导致个体在政治议题上持有不同立场,从而塑造了社会中的公共舆论。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公共舆论如何形成,以及信仰和意识形态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舆论——公民对政治议题、领导人、机构和事件的态度——作为当代政治家的政治支持基础。总统、国会成员甚至最高法院都必须在治理、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考虑公共舆论。作为我们衡量美国民主强度的标准,公共舆论——它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是现代政治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公共舆论在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都有运作,其偏好十分复杂。理解公共舆论的起源、当代公众对政治的知识状态,以及政治精英和媒体如何塑造公共舆论,

  • 通过民意调查和访谈收集公众意见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政治家们想知道公众的想法,竞选经理希望了解公民将如何投票,媒体人员则试图报道美国人想要什么。每天,民意调查都在“测量”民众的想法并公布结果。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那么在乎人们的想法呢?
    这段话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公众意见的重要性。民意调查不仅帮助政治人物了解选民的需求和立场,也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的声音。这些信息对政治决策、选举活动以及媒体报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民主制度依赖于民众的参与和反馈,了解公众的想法对于政治领导者和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什么是公共舆论?

公共舆论是对某个问题、某个人、某个地方或全国性事件,或某个新想法的普遍看法的集合。

  • 例如,每天,许多民意调查公司会随机拨打电话询问人是否赞同或反对总统在经济方面的领导方式。当国际事件发生时,民意调查公司会调查公民是否支持美国在叙利亚或乌克兰等地的干预。这些个人的意见会被收集起来,供政治家和媒体分析和解读。通过分析,了解公众的情感或思维方式,政治家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做出关于未来立法投票、竞选信息或宣传的决策。
  • 但是,公众的意见来自哪里呢?大多数公民的政治意见是基于他们的信仰和态度,这些信仰和态度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信仰是支撑我们价值观和对生活与政治期望的紧密理念。
  • 例如,人人都应享有平等、自由、自由和隐私的权利,这些是大多数人共有的信仰。我们可能是在美国成长中获得这一信仰,或者是来自一个没有赋予其公民这些宝贵原则的国家。
    我们的态度也会受到个人信仰的影响,并代表了我们根据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形成的偏好。例如,一个曾经遭受种族主义或偏见的人,可能对权威人物的行为持怀疑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人、事件和观念的信仰与态度,将会形成一套规范或公认的观念,关于我们认为在社会中应当发生什么,或者政府在某种情况下应当做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态度和信仰构成了意见的基础。

政治社会化

在我们的信仰和态度在童年时期逐渐形成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社会化,也就是说,我们正在从许多信息来源中学习有关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社区,以及我们在其中应该如何行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帮助我们理解并融入一个国家的政治世界,像大多数社会化的形式一样,它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 例如,我们可能会通过看到父母或监护人投票,或者通过在电视或互联网上听到总统和候选人的演讲,或者看到成年人在某个活动中敬重国旗,第一次意识到政治。随着社会化的继续,我们在学校里接触到基本的政治信息。我们背诵《效忠誓词》,学习国的建国者、宪法、两个主要政党、三权分立以及经济体系等内容。
  • 当我们完成学业时,通常已经获得了形成政治观点并成为政治体系中积极成员所需的信息。一位年轻男子可能意识到,他倾向于支持党,因为它支持他对社会项目和教育的看法;而一位年轻女性可能决定投票支持共和党,因为它的纲领与她对经济增长和家庭价值观的信仰相契合。
  • 社会化过程的解释对于我们理解公共舆论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在生命早期获得的信念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太可能发生剧烈变化。我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包含了帮助塑造我们在政治理论和政策上观点的态度和信念,深深植根于我们作为个体的身份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意识形态可能会随着新环境或新信息的引入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但除非我们经历了深刻影响我们的事件,否则我们
  • 根本的信念和态度通常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例如,9/11事件的受害者家属在恐怖袭击后变得更加倾向于支持共和党,并且更积极参与政治。类似地,参加1960年代和1970年代政治抗议集会的年轻人,通常比没有参与抗议的同龄人更有可能参与政治。
  • 如果足够多的信念或态度因某个事件而受到冲击,比如经济灾难或个人安全威胁,意识形态的转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投票方式。在1920年代,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和参议院,且有时占据很大优势。然而,在股市崩溃并且国家陷入大萧条后,许多公民放弃了共和党。到了1932年,选民们压倒性地选择了民主党候选人,不仅在总统选举中,在国会选举中也如此。民主党获得了更多的注册党员,而共和党则失去了党员。公民们的信念发生了足够的变化,导致国会控制权从一个党派转移到另一个党派,民主党随后控制了国会长达数十年。另一次重大变化发生在1994年的选举中,当时共和党在四十多年后首次重新控制了众议院和参议院。
  • 政治社会化的代理人是指提供政治信息的来源,旨在帮助公民理解如何在政治体系中行动,以及如何在政治事务中做出决策。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民决定如何投票、捐款或如何反对政府的决策*

最显著的社会化代理人是家庭和学校。其他有影响力的代理人包括社会团体,如宗教机构、朋友以及媒体。政治社会化并非美国独有,许多国家都意识到社会化对其民众的益处。

  • 例如,中国在学校中强调民族主义,以增强国家的团结。美国社会化的一个好处是,政治体系享有广泛的支持,这种支持表现为政治上的高度稳定性、对政府合法性的接受以及共同维护体系的目标。这些特征有助于在政治或社会动荡时期保持国家的稳定。然而,广泛的支持不会迅速形成,也不会在没有政治社会化代理人帮助的情况下产生。

对许多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接触政治的最初途径。孩子们可能会听到家庭中成人的对话,并从中拼凑出父母支持的政治信息。他们通常知道父母或祖父母计划如何投票,这反过来会将他们社会化为某种政治行为,如政党成员身份。那些在选举日陪伴父母一起去投票的孩子,接触到了投票的行为和公民责任的概念——即为国家或社区做出有益行为的义务。活跃于社区项目或政治活动的家庭,使孩子们意识到社区需求和政治的运作。

将孩子引入这些活动会对他们未来的行为产生影。早期和近期的研究发现,孩子往往会接受父母的一些政治信仰和态度。
虽然家庭提供了非正式的政治教育,但学校则提供了更为正式且日益重要的政治教育。学校中的早期政治教育通常较为广泛和主题化,涉及探险家、总统、胜利和象征等内容,但这些课程通常是理想化的,未必会讨论与历史人物和历史时刻相关的许多具体问题或争议。

  • 例如,乔治·华盛顿作为第一任总统的贡献会受到强调,但教师们通常不会提到他曾拥有奴隶。事实上,南方贫困法律中心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奴隶制在历史教育中的覆盖面依然不足,教学上也存在困难,而且教科书对这一话题的处理过于表面化。
    课程还会试图将政府和领导人个性化,使孩子们能够感同身受。教师可能会讲述亚伯拉罕·林肯在童年时如何克服母亲去世和家庭贫困的困境,努力获得教育的故事。孩子们学习尊重政府,遵守法律,并听从警察、消防员和其他急救人员的指令。效忠宣誓成为学校日常的一部分,学生们学习向国家的象征——如国旗——以及象征自由和平等的抽象概念表示尊敬。
    随着学生逐步进入更高年级,课程内容将涉及更多关于历史、经济体系和政府运作的详细信息。
  • 复杂的主题,如立法过程、权力制衡和国内政策制定等,也会被讲解。经济学入门课程将教授建立经济的多种方式,并解释资本主义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 许多高中已经实施了公民志愿服务要求,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许多学校提供美国政府与历史的高级课程,或者其他荣誉级课程,如国际文凭(IB)课程或双学分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引入更多的细节和现实主义,提出有争议的话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批判性地思考美国在全球和历史背景中的地位。
    大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入研究政治体系,积极参与校园倡导或权利组织,或竞选校园内或本地社区的各类选举职位。教育体系中的每个社会化阶段都在为学生培养决策能力,并使他们成为政治社会的参与者做好准备。
    我们在家庭和学校之外也会受到社会化的影响。根据一项最新调查,64%的公民表示他们参加宗教仪式,这使他们在政治上形成影响的信仰。宗教领袖通常会讲解关于生命、死亡、惩罚和责任等问题,这些内容会转化为对政治问题的看法,如堕胎、安乐死、社会服务、死刑和海外军事干预等。政治候选人也会在宗教中心和机构发表演讲,以接触志同道合的选民。

朋友和同龄人也对公民产生社会化的影响。交流网络基于信任和共同兴趣,因此当我们从朋友和邻居那里获取信息时,通常会因为信任他们而容易接受这些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如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可能产生社会化效应。

  • 朋友们“点赞”文章和信息,相互分享他们的政治信仰和信息。然而,由于朋友的自我选择,社交媒体平台可能会引入偏见。如果社交媒体平台没有适当审查帖子和广告的真实性,那么这些平台就有可能成为操控的工具。
    媒体——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也通过提供信息来进行公民的社会化。长期以来,媒体充当了我们信息的守门人,通过选择展示哪些内容来创造现实。如果媒体没有报道某个问题或事件,就好像它根本不存在。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在这种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媒体社会化观众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框架”或选择信息的呈现方式。框架能够影响事件或故事的认知方式。

例如,被负面形容词描述的候选人在选举日可能表现不佳。考虑一下关于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在密苏里州弗格森和弗雷迪·格雷(Freddie Gray)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死亡的近期示威。两人的死亡都是因警察对无武装的非洲裔美国男性使用暴力造成的。布朗在2014年8月9日被一名警察射杀,格雷则在2015年4月因在押送监狱过程中脊椎受伤而死亡。每一次死亡后,家人、朋友和同情者都抗议警方的过度行为和不公正。虽然一些电视台将示威活动框架化为暴乱和抢劫,其他电视台则将其框架化为抗议和反对腐败。示威活动既包含暴乱也包含抗议,但人们的看法受到了他们所偏好的信息来源选择的框架影响。
最后,作为事实呈现的媒体信息可能包含隐性或显性的政治内容。隐性内容是指以中立为幌子提供的政治信息。例如,一本杂志可能会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但只采访政策辩论中一方的代表,并且弱化或忽略另一方的观点,且未明确承认其报道的片面性。与此相对,当作者或出版物明确告知读者或观众,所提供的信息仅代表政治辩论中的一方时,这种政治信息就是显性内容。像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这样的政治评论员和《母亲琼斯》(Mother Jones)这样的出版物公开表明他们的意识形态立场。尽管这种显性的政治内容可能会让某些读者或观众感到冒犯或不悦,但他们始终可以选择是否接触这些内容。

什么是公共舆论?

公共舆论是指许多公民对政治议题、领导人、机构和事件的看法和利益的汇总。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公共舆论,包括个人与公职人员的私下沟通、公开的文章和声明、以及投票等形式。

最常见的政治议题

在美国,公共舆论有一些共识领域,包括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同、机会平等、自由和民主等价值观的支持。然而,仍然有许多政治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在私人沟通、公开发表的言论和选举投票中

公共舆论的特点:共识还是两极化

尽管在一些核心价值观上存在共识,美国的公共舆论在许多其他问题上显现出明显的分歧。美国的公共舆论在某些方面可以描述为具有共识性,特别是在政府合法性和民主价值方面,但在许多具体政策和政治问题上,公众意见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两极化趋势。

社会化与意识形态

社会化过程让公民形成了影响其个人意识形态的态度和信仰。意识形态依赖于这些态度和信仰,以及我们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排序。大多数公民对政府的作用有着各种各样的信念和态度。

  • 许多人认为政府应当提供共同防卫,例如建立国家军队;他们也认为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一些服务,例如免费教育、失业救济和贫困援助。

当问到如何划分国家预算时,人展示出一些优先级,这些优先级往往会分裂公众意见。我们是应该拥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军队和更多的社会福利,还是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军事预算和有限的社会福利?这就是“枪与黄油”辩论,它假设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必须决定是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军事上,还是投入到社会项目中。这个选择把公民分为两个对立的群体。

这种分歧在公众舆论中随处可见。假设我们有四个不同的人,分别是加西亚、陈、史密斯和杜普里。加西亚可能认为美国应该为每个公民提供免费的教育,直到大学毕业,而陈可能认为教育应该仅限于免费提供到高中。史密斯可能认为孩子们应该由政府负担健康保险,而杜普里则认为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健康保险。最终,我们如何优先排序自己的信仰,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倾向于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谱系

一种有用的方式来观察意识形态是将它们放置在一个谱系上,基于它们所优先考虑的方面进行比较。传统上,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被放在谱系的左侧,而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被放在右侧。(这种划分起源于法国大革命,因此自由主义者被称为左翼,保守主义者被称为右翼。)谱系两端的意识形态是最极端的,而中间的意识形态则是温和的。因此,认同左翼或右翼意识形态的人通常认同谱系两端的信仰,而温和派则试图平衡两极的立场。

在位于右侧的意识形态更注重政府对个人自由的控制。它们包括法西斯主义、威权主义和保守主义等不同形式。谱系左侧的意识形态则更注重平等,涵盖了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到自由主义的不同理论。温和的意识形态则位于中间,试图平衡两极之间的立场。在思考意识形态与政治时,重要的是避免陷入伪二分法的思维方式。一个常见的伪二分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这两个术语已经被混淆为指代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党派类别。然而,政治体制,包括美国,实际上可以同时包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元素。

  • 法西斯主义倡导由执政党或政治领导人对国家进行全面控制。这种政府形式会控制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通常还试图干涉公民的私人生活。威权主义领导人控制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政府,通常还会控制经济。

  • 保守主义政府试图通过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利益,保持国家的传统。传统保守主义支持君主制和教会的权威,认为政府提供法治并维持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现代保守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有所不同,现代保守主义认为选举产生的政府将保护个人自由并制定法律。现代保守主义者也倾向于支持小政府,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让市场和商业决定价格、工资和供给。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利用其权力促进国内的社会和经济平等。社会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为每个人提供扩展的服务和公共项目,如医疗保健、补贴住房和食品、儿童教育和廉价的大学学费。社会主义认为政府是一种确保所有公民获得平等机会和结果的手段。富裕的公民应该通过更高的税收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更多贡献,这些税收用于支付提供给所有人的服务。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会设定比非社会主义国家更高的最低工资。

  • 在理论上,共产主义提倡所有财产、生产资料和资源的公有制。这意味着政府或国家应拥有财产、农场、制造业和企业。通过控制经济的这些方面,

共产主义政府可以防止工人被剥削,并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极端的收入不平等——即一些公民年收入数百万美元,而其他公民仅为数百美元——可以通过实施工资控制或完全废除货币来避免。然而,共产主义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其实践与理论有所不同。理论假设共产主义的过渡是由无产阶级,即国家的工人和公民支持并领导的。然而,实际的共产主义国家政府的人权侵犯行为使得这一运动看起来并非由人民推动,而是由领导层主导的
一个人意识形态在谱系中的位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该人观点的线索。尽管人们有时在某些问题上可能偏向自由派,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偏向保守派,但如果一个公民的立场位于自由主义的左侧,接近社会主义,那么他可能会支持《2021年提高最低工资法案》的通过,该法案最终将最低工资从每小时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一个接近保守主义的公民可能认为《爱国者法案》是合理的,因为该法案允许联邦调查局(FBI)和其他政府机构收集公民的电话和社交媒体通讯数据,以监控潜在的恐怖主义活动(如图6.7所示)。位于谱系右侧的公民则更有可能支持削减失业救济和医疗补助等社会福利。

公共舆论的起源

  • 人从哪里获取他们的政治观点?
  • 个人利益在决定一个人政治观点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这些来源如何揭示美国政治中不同意见的形成?
  • 政治意识形态在组织美国人持有的政治观点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人形成政治观点的途径有很多。自我利益在个人政治观点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或文化状况来形成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法。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学校、媒体和同伴团体等,这些都影响个人的政治倾向。例如,家庭背景通常是政治观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育水平和社会环境也对人们的观点产生深远影响。政治意识形态则是整理和框架这些政治观点的重要工具,帮助个人理解和解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政治选择。
政治社会化的常见来源及其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指通过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和渠道,个体形成政治观点的过程。常见的社会化来源包括:

  • 家庭:家庭是最初的政治社会化来源,家长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往往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 教育:学校和教育系统通过课程内容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和政治问题,并塑造他们的政治观点。
  • 媒体:媒体是当代最强大的政治社会化来源之一。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和其他形式的公众传播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事件的看法。
  • 同伴群体:朋友和同事的观点、集体讨论和社会交往也在形成个人的政治观点时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社会化来源帮助揭示了政治中的不同意见形成的原因。例如,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常常会影响个人的政治倾向,而所在的社会圈层和接触的媒体内容可能导致人们在同一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观点组织中的作用

政治意识形态起着组织和框架作用,它帮助人们将他们的政治观点整合在一起并做出选择。意识形态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价值观和信念,帮助个人解释和理解社会问题。例如,支持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的人会基于这些思想体系来形成对特定政策问题的看法。政治意识形态不仅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政治观念的框架,也有助于人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做出选择和决策。

总的来说,个人的政治观点不仅受到自我利益的驱动,还受到家庭、教育、媒体和社会圈层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政治意识形态则提供了一个理解和组织这些观点的结构性框架。

政治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政治观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美国人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是通过他们身边的人、媒体和政治领导人,这些因素一起塑造了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不仅仅是基于个体的自我利益,还受到教育、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公民的政治关注度和政治知识现状

在美国,公民的政治关注度和政治知识普遍较低。由于获得政治信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许多美国人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全面了解和评估政治议题。这种"理性"的无知(rational ignorance)导致大多数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知识和对政治问题的敏感度。许多人在需要政治信息时,往往依赖于他们信任的他人——如牧师、评论员、记者、朋友等——来获取简化的信息,或是根据自己的先验信念和意识形态来解读政治问题。

政治知识不足的后果

这种集体性的不关注政治的现象有若干严重后果:

  1. 无法捍卫自身政治利益:缺乏对政治问题的了解,使得公民无法有效捍卫自己的政治利益,尤其在面对复杂的政策议题时,他们难以做出理性和信息充足的决策。

  2. 民主过程易受操控:当多数人对政治缺乏关注时,这为那些有意操控公共舆论的政治人物、利益集团和其他政治参与者提供了机会。政府和各种政治力量可以通过媒体、广告、选举策略等手段来影响公众意见,进而改变选民的选择和政治态度。

  3. 民主政治仍然存在的原因——"集体的魔力":尽管许多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有限,但民主制度依然能够运作,这得益于“集体的魔力”。即使个体的政治知识有限,多个不完全知情的选择通过选举和其他民主机制的集体作用,仍能产生有意义的政治结果。

政治信息的传播和操控

在政府与各种政治力量常常试图操控公民的政治观念。虽然政府消息有时受到许多不同政治力量的挑战,但政府仍通过选举前的民意调查等手段来衡量和塑造公众舆论。

  • 意见领袖的作用:政治、商业和公共利益集团是重要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引导公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推动意识形态议程,试图影响政治决策。

  • 媒体的影响力:传媒在政治观点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政治精英与公众之间的中介。媒体通过设定议题议程、强调评判标准、塑造事件框架等方式,影响公众如何解读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

    • 设定议程(Agenda-setting):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的主题和事件来影响公众关注的议题。
    • 定向引导(Priming):通过频繁报道某些议题或事件,媒体帮助公众形成评判政治人物或政策的标准。
    • 框架塑造(Framing):媒体对事件的描述方式、呈现角度会影响公众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美国公民的政治知识和关注度普遍较低,但民主政治的运作仍然依赖于集体选择的“魔力”。同时,政治信息的传播和操控,特别是通过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影响,也在塑造公众观点和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作为一种机构:

媒体在向公众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向公众传递信息和塑造舆论方面。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它们也帮助设置公共议程,影响公众对问题的理解和反应。媒体通过各种渠道(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向公众提供信息,协助人们理解世界发生的事件,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24小时新闻网络如何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

随着24小时有线新闻网络的崛起(如CNN、Fox News等),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新闻网络提供的是持续更新、全天候的新闻报道,这种“永不停歇”的新闻播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资讯消费习惯。24小时新闻网络不仅让公众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到最新的新闻,而且通过频繁的更新和重复播放,使得某些议题得到持续关注。

然而,这种新闻模式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新闻内容的快速更新和即时报道的需求,新闻节目往往以简单的头条新闻、快速剪辑和图片为主,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背景介绍。与传统的报纸和杂志相比,电视新闻常常不能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或多角度的报道,更多是迅速捕捉和传递最基本的事件信息。

人获取新闻的三大来源:

  1. 广播媒体(电视和广播):电视新闻是最广泛的新闻来源之一,能够触及到大量观众。电视新闻的主要功能是提醒观众关注重要事件和议题,但它通常只提供简短的头条和图片,很少有深入的分析。广播新闻则一般也只是提供简单的头条新闻,每小时只有五分钟的新闻报道。

  2. 印刷媒体(报纸和杂志):印刷媒体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来源,尤其在深入分析和背景解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纸和杂志的报道通常比广播媒体更详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背景信息和分析,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精英群体中,报纸仍然是了解重要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分类广告收入的下降,传统报纸的经济状况面临困境。

  3. 互联网: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主要的新闻来源之一。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能结合印刷媒体的深入报道与广播媒体的实时更新。尽管如此,互联网的新闻内容中,大部分还是传统印刷媒体的电子版。此外,博客的兴起也成为新闻传播的新途径,个人通过博客对新闻发表评论,推动被忽视的重要新闻进入公众视野。

媒体的监管:

尽管政府不直接拥有或控制媒体,但它对广播媒体的内容和所有权进行监管。广播媒体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定:

  • 平等时间规则(Equal Time Rule):广播电视必须为竞选同一政治职位的所有候选人提供平等的传播机会。
  • 反驳权(Right of Rebuttal):如果某个人受到个人攻击,他必须有机会回应这些指控。

但对于印刷媒体来说,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报纸和杂志可以自由报道,除非遇到极端的法律问题,比如诽谤案件。

媒体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 是媒体的一种强大工具,它指的是媒体通过报道某些议题,促使这些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不仅通过报道选择哪些事件值得关注,还能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评判。例如,媒体可以通过突出某个政治问题或社会事件,影响公众对该问题的态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主导政治议程。

此外,媒体还通过**定向引导(Priming)框架塑造(Framing)**来影响公众的判断标准和对政治事件的解读。定向引导是指媒体通过反复报道某些议题,帮助公众形成评价标准;而框架塑造则指媒体通过选择报道角度和呈现方式,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解释方式。

这种媒体对政治议程和公众舆论的控制,尤其在总统等政治领导人制定政策和发言时,可能赋予他们在设定议题和塑造公众看法方面的优势。因此,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影响政治决策和选民意见的重要力量。

总结: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承担着设置公共议题、影响公众看法和促进政治沟通的多重任务。随着24小时新闻网络的普及,新闻的传播更加实时和频繁,但这也带来了信息的表面化和深度缺乏的问题。与此同时,媒体的议程设置和框架塑造功能,使得它们在塑造政治舆论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一个重视民主与共和主义的政治体制中,公众舆论的适当作用是什么?政治人物应如何治理以代表我们?我们又如何能够为自己制定政策?

民主与共和主义中的公众舆论角色:

在民主和共和主义并重的政治体制中,公众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主要求选民能够通过选举和其他形式的参与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和偏好,而共和主义则强调在治理过程中考虑到公共利益和法治。公众舆论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反馈机制,它让政治领导人知道选民的需求、担忧和期望,同时也通过选举、民意调查、舆论表达等渠道影响政策的方向。

然而,公众舆论的作用并非简单地等同于政策制定。虽然在民主体制下,领导人通常应该倾听和响应公众的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与大众的即时意见完全一致。这是因为:

  • 少数人的强烈关注:有时,尽管大多数人可能对某个问题不太关心,少数人却可能非常关注,并且他们的情感或利益比其他人更强烈。这可能导致某些政策更倾向于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
  • 意见的变化速度与政策变化的滞后性:公众意见往往变化迅速,而政策制定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政治领导人可能未能立即响应公众的变化,或者可能由于其他复杂的因素,政策变化滞后于舆论变化。

政治人物如何治理:

政治人物的职责不仅仅是根据公众的即时意见来调整政策,他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更广泛的国家利益、长期战略以及法治框架。在理想的共和主义体制中,政治领导人被认为是人民的代表,但他们同时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理性和审慎的决策来平衡不同利益、不同意见,推动国家发展。因此,政治人物治理的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代表性治理:政治人物在选举中获得授权后,代表选民进行决策。这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回应选民的需求,但也需要在实际治理中做出专业判断。
  • 权威性治理:政治人物不仅仅是民意的传声筒,他们也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和对国家长远利益的理解,制定适当的政策,即使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不完全符合大众的期望。

我们如何能为自己制定政策:

除了选举代表之外,公众还可以通过其他民主机制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这些机制包括:

  • 公民投票与公投(Ballot Initiatives):通过这种机制,公民可以直接提出议题或立法提案,并通过投票决定是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弥补代表制中的不足,确保民众的意愿能直接体现在法律或政策中。
  • 集会和示威:公众还可以通过集会、示威等方式表达对某一政策或议题的支持或反对,从而影响政策的制定。

然而,这些民主工具也并非没有缺陷。首先,公民投票可能会受到精英群体的操控,特别是在有强大利益集团干预的情况下,投票结果可能未必能完全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此外,舆论本身的变化速度较快,而政策的制定则往往较为缓慢,这也可能导致短期内的政策与民意之间出现脱节。

公众舆论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有学者认为,公民缺乏基本的政治知识,并且他们在接受民意调查时的意见变化较为无规律,这使得公众舆论难以为政策制定提供稳定的依据。

  • 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从整体上看,公众舆论是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尽管个体的意见可能不稳定,但在大范围和长时间尺度下,民意的方向通常具有一致性。因此,政治领导人在制定政策时,即使并非每时每刻都能完全对照民意,也可以依靠长时间积累的公众偏好来调整政策方向。

结论:

在民主与共和主义的体制中,公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影响政策的制定,但政治人物不仅仅是简单地响应民意,他们还需要考虑国家长远的利益、法治要求以及社会的复杂性。通过选举、民意调查、公投等机制,公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策的制定,但这些机制也可能被精英操控或受到外部干扰。最终,如何平衡公众舆论与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

在本节结束时,你将能够:

  • 解释如何收集关于公众舆论的信息。
  • 识别衡量和量化公众舆论的常见方式。
  • 分析民意调查,判断它们是否准确地衡量了人群的意见。

现代的公众舆论调查相对较新,只有大约80年的历史。这些调查比稻草人调查更加复杂,并且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深入探讨我们认为、想要和重视的内容。它们收集的信息可能会传递给政治家或报纸,并由统计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进行分析。随着媒体和政治家越来越关注民意调查,越来越多的调查每周都会进行。

大多数公众舆论调查的目标是准确,但这并非易事。政治民意调查是一门科学。从设计到实施,民意调查都非常复杂,且需要精心规划和谨慎操作。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竞选活动中的民意调查问题就是调查方法不当带来问题的一个最近例子。历史上有许多民意调查公司由于调查设计不当或方法错误,预测错误了公众的意见。

1936年,《文学文摘》(Literary Digest)继续进行传统的民意调查,试图预测谁将赢得总统选举。该杂志向拥有订阅、电话或汽车注册的人群发送了意见卡片,但只有部分收件人回寄了卡片。结果是,阿尔夫·兰登(Alf Landon)被预测将赢得55.4%的选民支持率;然而,最终他仅获得38%的选票。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连任成功。这个故事展示了在进行民意调查时,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

大多数民意调查公司都会聘请受过专门训练的统计学家和方法学专家来进行民意调查和数据分析。

  • 为了确保调查科学性,民意调查需要满足多个标准。首先,方法学专家需要确定他们希望采访的目标人群或受访群体。例如,如果目标是预测谁将赢得总统选举,那么受访者应为来自各地的公民。如果我们想了解科罗拉多州选民在某个提案上的投票意向,那么受访者群体应该仅限于科罗拉多州的居民。在进行选举或政策相关的调查时,许多民意调查机构通常只会采访那些在以往选举中有投票记录的选民,因为这些选民更有可能在选举日去投票。政治家通常更容易受到有投票历史的选民意见的影响,而不是普通公民的意见。

一旦确定了目标人群,研究人员就会开始构建一个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随机样本是指从总体人群中选取的一部分人群,每个被选中的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

  • 在民意调查的早期阶段,潜在受访者的电话号码通常是从不同地区随机选取的,以避免区域偏差。虽然固定电话可以帮助民意调查确保随机性,但随着手机的普及,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手机及其号码是可携带的,并随着拥有者移动。为了避免错误,包含已知手机号码的民意调查可能会筛选邮政编码和其他地理标识,以防止区域性偏差。

代表性样本指的是一个在各个方面(如年龄、性别、种族等)的人群分布与整体人口相似的群体。例如,人口中大约51%是女性。为了匹配这一女性的比例,任何旨在衡量大多数美国人对某个问题看法的调查,都应该选取一个女性比例稍高于男性的样本。

民意调查员通常会采访一定数量的公民,以创建一个合理的样本。样本的大小会根据被调查人群的规模和调查员希望达到的准确度来变化。如果民意调查是为了了解一个州或某个群体的意见,比如了解威斯康星州选民对教育改革的看法,样本大小可能从五百人到一千人不等,且调查结果的误差相对较低。对于旨在预测全国范围内美国人意见的调查,比如关于白宫气候变化政策的看法,样本大小则应更大。

众多民意调查中,如何判断一项调查是否可靠,能够准确预测一个群体的意见呢?首先,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数字。调查公司通常会提供误差范围、调查日期、受访者数量和抽样人群等信息,以证明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评估民意调查质量的一些要点:

调查是否近期进行? 调查日期能帮助判断数据是否具有时效性,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
问题是否清晰且公正? 问题的措辞应避免引导性或偏见,确保调查结果不会被问题本身影响。
受访者数量是否足够? 受访者的数量应足够大,以保证能够代表整体人群的意见。
误差范围是否较小? 较小的误差范围意味着调查结果更具准确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体的实际意见。
当解读民意调查结果时,寻找这些关键信息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调查机构都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民意调查,但也有一些机构可能更注重快速获得结果,可能优先考虑即时的数字而非随机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例如,新闻网络常用即时调查来快速评估候选人在辩论中的表现,这类调查的准确性可能相对较低,因为它们通常依赖于较小的样本量和更短的时间范围。

众多民意调查中,如何判断一项调查是否可靠,能够准确预测一个群体的意见呢?首先,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数字。调查公司通常会提供误差范围、调查日期、受访者数量和抽样人群等信息,以证明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评估民意调查质量的一些要点:

  • 调查是否近期进行? 调查日期能帮助判断数据是否具有时效性,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
  • 问题是否清晰且公正? 问题的措辞应避免引导性或偏见,确保调查结果不会被问题本身影响。
  • 受访者数量是否足够? 受访者的数量应足够大,以保证能够代表整体人群的意见。
    误差范围是否较小? 较小的误差范围意味着调查结果更具准确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体的实际意见。

当解读民意调查结果时,寻找这些关键信息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调查机构都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民意调查,但也有一些机构可能更注重快速获得结果,可能优先考虑即时的数字而非随机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例如,新闻网络常用即时调查来快速评估候选人在辩论中的表现,这类调查的准确性可能相对较低,因为它们通常依赖于较小的样本量和更短的

INSIDER PERSPECTIVE
民意调查的内幕

你是否曾经好奇民意调查背后发生了什么?为了了解更多,我们向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研究主任斯科特·基特(Scott Keeter)提出了一些问题。

问:关于民意调查,最常见的一些误解是什么?

答:

  1. 民意调查总是准确的:很多人认为民意调查一定能准确反映公众意见,但实际上民意调查有误差范围,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即使是样本代表性非常好的调查,也可能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或调查方式等因素,导致一定的误差。

  2. 样本越大越好:虽然更大的样本可以降低误差范围,但过于庞大的样本并不会自动保证结果更准确。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样本。如果样本选择不当,即使样本很大,也不能代表整体人口的意见。

  3. 调查结果会自动反映选举结果:很多人误以为民意调查的结果等同于选举的最终结果,但民意调查仅是对公众意见的快照,而选举结果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投票率、选民的动员情况等。

  4. 所有人都参与调查:其实,民意调查通常是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获取数据,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因此,有些群体可能会被过度代表或欠缺代表,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 民意调查一定能预测未来:民意调查是根据当下的样本数据进行推测,而公众的意见和行为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选举或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因此,民意调查的预测不能视作绝对的未来趋势。

这些误解反映了人们对民意调查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事实上,民意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在抽样、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保持严谨。

现代民意调查通过更精细的样本选择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从更大范围的数据池中选取代表性样本,这些样本不再仅仅依赖电话簿或街头走访,而是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精确的预测和分析。通过这些方法,民意调查不仅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公众的意见,也能有效减少传统方法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总结

总的来说,科技的进步使民意调查从传统的随机访问方式转向了更加科学和高效的研究模式。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公众意见,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避免过去由人工干预或偏差所带来的问题。

Public Opinion Part 6 (新闻的本质与无力的舆论) by Walter Lippmann

这是 Public Opinion 的第六篇阅读笔记。这篇主要是有关对新闻业和新闻的分析,也指出舆论这一概念的虚无,不过对解决现有代议政府体制中难题而幻想出的神秘力量。

作者 Walter Lippmann 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曾经两次获普利策奖,并被誉为现代新闻业之父。这本 Public Opinion 发表于 1922 年,Walter 时年 33 岁。

文章为对原文的整理和摘录,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作为购买者的公众

  1. 民主主义者坚信,智慧是客观存在的,你只需努力去发现它。于是,他们将舆论的产生视为一个公民自由 (civil liberty) 的问题

  2. 弥尔顿说:“有了自由与公开的交流,人类怎么可能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呢

  3. 公民自由的现实价值以及保护公民自由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高度的强调。若公民自由受到破坏,那就意味着整个人文精神都陷入了危机。无论在什么时候,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剥夺他人的基本人权的疯子;这样的人一旦多起来,和平局面就必然要被打破

  4. 公民自由理念总是假设:要么真理是自己显现出来的;要么只要没有外力干涉,人们就能走上通往真理的大路

  5. 当初简单民主理论所强调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发地为自己做的事,即每隔一两天便将我们所感兴趣的外部世界的真实景象呈现出来这件事,如今应当由新闻媒体自发地替我们来完成

  6. 人们坚持认为,真理不是争取来的,而是被激发、被揭示、被免费提供给自己的。这一古老而根基深厚的信念在报纸读者的功利性偏见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我们期望报纸提供真相给我们,却毫不关心报纸的生存问题

  7. 这一事实再一次折射出民主的 “凹面镜” 色彩。所有人都认为对于信息的获取应当不费吹灰之力,信息也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就是说,信息要么是从公民的心中 “油然而生” 的,要么就应当是由报纸无偿提供给人们的。公民愿意为电话、火车票、汽车和娱乐生活付费,却不愿公开地为他们的新闻消费买单

  8. 上报的人往往十分乐意花大钱让别人从报上读到自己的光辉事迹。有些人会直接与广告商做交易,花钱购买报纸版面来宣传自己。而那些读报的人在报上看到别人做的广告时,其实也就相当于间接地为这则广告付了费

  9. 读者为广告付费的过程隐藏在了商品价格之中,因而也就成为其无法真正理解的不可见环境的一部分

  10. 公众还是会向新闻媒体付钱的,只要这个付费的过程不是公开的就好。

  11. 因此,发行就成了达成目标的手段。对于报纸来说,只有卖出广告并令广告商能够间接地赚到读者的钱,报纸才能生存下去

  12. 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报纸的读者极不情愿为其阅读的新闻付费,故只有将他们纳入发行量数字并以此吸引来自制造业和商业的广告资金,报纸才能存活下去。而那些最具广告潜质的读者,当然就是那些消费力最强大的人

  13. 办报就是一门投机的生意,其完全建立在一种一般性的贸易模式的基础上;而作为报纸生存基础的发行机制,也非基于某种类似婚姻的牢固的契约,而更像是报纸与其读者之间的自由恋爱

  14. 对于每一位报业老板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吸引那些因心血来潮而时不时在报刊亭买报的 “闲杂人等”,而是牢牢抓住一批忠实而稳定的读者

  15. 在现代新闻业经济法则的观照下,那些能够依靠较为固定的忠实读者实现生存的报纸往往也是独立性较强的报纸。对于报纸来说,能够拥有一个无论报纸出得厚还是出得薄均对其不离不弃的稳定的读者群,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远非任何一个广告商可以抗衡,甚至能够击败广告商的联合体

  16. 不愿花钱购买新闻的读者,是否愿意用忠诚来表示自己对报纸的支持。

**忠实的读者
**

  1. 在几乎所有的其他行业里,一个人若想获得服务,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协议或契约来控制自己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有的突发奇想

  2. 因此,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凭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的报纸,他们所关注的事务也非广泛意义上的一般性事务,而是与其自身经验密切相关的事务。 

  3. 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最令其感兴趣的事物永远是他自己;除此之外,他最关心的则是他的邻居。

  4. 报纸编辑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他们的事业成败取决于广告商加诸读者的间接收费模式,而报纸能否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则又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聚拢一批有潜质的消费者

    1.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很能干的人选择进入新闻行业,那么他通常只是出于积累经验的需求而已,一旦资历攒够了,就会迫不及待地转行
  5. 新闻业内回报率高的职位大多集中于一些特殊工种,比如妙笔生花能写社论的作家、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能人异士。无疑,这一现象应当被归结为经济学家所谓的 “能力寻租”(rent of ability) 原理

  6.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新闻业的人员流动性太强,很多人于其中捞够了资历便急不可耐地跳槽,所以该行业始终无法如其他行业那样形成令自身获得卓著的社会声誉、令从业者培育出强大自尊心的传统

  7. 缺少了这些传统,全行业的准入门槛便无法提升,亦不能对违反职业规范的行为予以有力的惩戒;而从业者则无法产生职业自豪感,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会牢靠。

  8. 只要新闻媒体与大财团之间不存在任何瓜葛,那么事实真相的 “圣洁身体” 就不会被玷污。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找到一家新闻媒体,其不但完全不被大财团所控制,甚至对大财团极不友好,却最终也未能保全事实真相的“圣体”,那么我们就能证明辛克莱的观点是错误的

  9. 吊诡的是,辛克莱先生既对受到大财团控制的报纸深恶痛绝,但在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却又没有建议其读者去就近订阅激进派出版的报纸

  10. 他无法让任何人(包括他自己)相信,只要阅读反资本主义的报纸,就能解决资本主义新闻业存在的问题

  11. 若你所在意的东西是 “事实真相的圣体”,那么你就不会犯下述低级的逻辑错误:对于某一类报纸上出现的不公报道或失实报道密切关注,却对于另一类报纸上出现的类似报道视而不见,然后就斩钉截铁地咬定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撒谎成性

新闻的天性
  1. 报纸从来不会对每一个人给予同等的关注,而通常只盯着某些特殊的场所,如警局、验尸所、县政府、市政厅、白宫、参议院、众议院,等等

  2.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要把一系列事件变成新闻,那么这些事件就必须要以某种直白的方式显现在记者的视野中才行。这种 “直白”,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极为简单粗暴的

  3. 事件若要变成新闻被写进报道,有一个必需的前提,那就是记者掌握了确凿无疑的事实,例如:进入破产程序、火灾、政党冲突、袭击、暴乱、警察逮人、公开谴责、法案推介、公开演讲、投票、集会、名人公开发表言论、报纸社论、拍卖会、薪酬方案、物价震荡、建桥动议…… 总之,只有那些公开出来的事情才能被当成新闻来报道,而且这些事必须具备某种可界定的形态

  4. 如果报纸上登的新闻自始至终都是些悬而未决的事件,那么新闻也就不能成其为新闻了,而只是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而已

  5. 如果一个事件具备了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基本条件,那么在报道中还是可以存在足够的空间供不同的观点彼此交流与碰撞的

  6.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某个引人瞩目的地点发生了一个具有特定形态的事件时,记者才会将其写进新闻报道。其中最具新闻潜力的场所,就是那些个体事务与公共权威相交叉的地方。法律才不会管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7. 正是在这样一些地方,婚姻、出生、死亡、契约、失败、抵达、出发、案件、骚乱、疫情和灾难等事件才会成为新闻并广为人知

  8. 因此,新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面折射社会环境的镜子,而是对某些引人注意的情况加以记录的报告。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是如何在土壤中培育的,却会将其破土而出的那个瞬间呈现给你

  9. 一件事越是能够被明确察觉、客观描述、准确测量和恰当命名,便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10. 那就是,离开了命名、算分、记录等机制和规则,新闻采集的工作是很难完成的(遑论让比赛正常地进行下去)。由于机制极不健全,故裁判的日子也不好过

  11. 电影技术的诞生最终消弭了很多新闻记者心头的疑影;在此之前,由于人眼的迟钝,他们总是搞不清究竟选手甲的哪个动作撞倒了选手乙

  12. 只要有了行之有效的记录技术,现代新闻机构就能对事务进行极为精确的报道

  13. 此外,还有那些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新闻,以及涉及如下议题的新闻:私人收益、个人收入、薪资水平、工作条件、劳动效能、教育机会、失业率、千篇一律的生活、医疗、歧视、社会不公、贸易限制、浪费、“愚昧的老百姓”、保守主义、帝国主义、激进主义、自由、荣誉以及正义感。所有这些议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与之有关的数据和记录都是断断续续、残缺不全的

  14. 那些未被记录在案的事务,要么被呈现为个人意见或一般性观念,要么根本就不能算是新闻。只有某些人提出了抗议,或某些人展开了调查,或某些人公开将整件事变成了一个问题 (issue)——我指的就是本来意义上的问题——这件事才能获得令自身成为新闻所必需的形态 (shape)

  15. 因为并不存在一套判定哪些事实或观点具有报道价值的固定标准,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无论自己是否愿意被媒体关注,对于新闻遴选标准的裁定权都绝不应该由记者来掌控。这样一来,雇用公关人员作为社会群体和报纸之间的 “缓冲地带”,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16. 公关行业就是新闻得以产生的中介。就连政治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公关顾问。

  17. 事实既不是明白无误的,也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受制于人的选择和观点,那么当然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对于事实的选择可以成为报纸遴选新闻的标准。而公关行业就是干这个的

  18. 公关人员呈现给记者的那些情况,其实只是其希望公众了解的情况而已。所以,公关人员既是审查者,也是宣传家,他们只对自己的雇主负责。只有在整个事实真相符合雇主对自身利益的考量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将其公之于众

  19. 公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清晰地表明,现代生活的种种真相不会自动发展为可知的形态,这项工作必须由人来完成…… 而既然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且世上几乎不存在什么大公无私的情报机构,故相关利益团体就自然而然要站出来填补这一空白了

  20. 精明的公关人员心知肚明,其工作的宗旨并非报道新闻;如果公关人员和记者想的一样,紧盯着具有反常性的事件动态,那才是咄咄怪事

  21. 准确地说,如果公关人员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无拘无束,那么他们就必须自己去 “无事生非”,让自己希望被媒体关注的事变得“反常” 以进入记者的视野。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制造噱头:阻塞交通、嘲弄警察,有时甚至还会刻意让自己和客户卷入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22. 新闻中所包孕的最根本的问题,总是通过抗议、罢工、骚乱这样可以令人察觉的征兆得以体现的。在作为当事人的工人眼中,或那些一心只想维护正义的人心中,无论抗议、罢工还是骚乱,都只不过是整个复杂过程中的某些节点而已

  23. 即刻的现实”(immediate realities)都处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范围之外,因此事实只有在转变为某种 “明确行动” 以后,才能成为新闻并为公众所阅读

  24. 如果读者想要真正了解事件的关键所在,他就必须跳出自己狭隘的经验范畴,将目光投向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的生活

  25. **要令本地报纸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报道,则必须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显著性才可以。这就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在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领域,情况亦大同小异。新闻只关注那些引人注意的显著动向,而报纸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通常只能固守这一规律。

  26. 第一,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最具刻板印象色彩的状况对报纸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

  27. 第二,有能力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范围之外的事务做出精准观察的优秀记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8. 第三,即使最优秀的记者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去系统地阐述反常的观点并令读者接受;

  29. 第四,对于报纸来说,迅速打动作为 “衣食父母” 的读者、令其对自己保持兴趣,甚至避免以不合时宜的报道方式去冒犯他们,是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经济基础

  30.  因此,那些试图通过报纸做出呼吁并引起争端的行为,往往令报纸及其读者不堪重负。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和秩序缺位的情况下,除非有人有意识地站出来勇敢地指出新闻中存在的偏差,否则大量的新闻往往会将矛头指向那些无法使用法律和秩序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诉求的人。那些对 “行动” 的现场进行报道的新闻往往更关注这类 “不合法” 的诉求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对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视而不见,因为 “原因” 这个东西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31. 编辑工作离不开这一系统化 (systematization) 的机制,因为报纸作为一种标准化产品,只有在时间和效率的制约下才能生产出来;这一机制同时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出现谬误的可能性。

  32. 而是因为对于美国报纸来说,从英国购买消息比自己亲赴欧洲现场采集新闻更容易,阅读英国报纸也比阅读欧洲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报纸更便利。伦敦既是电报业的中心,也是新闻业的中心,战争新闻报道技术就是在伦敦发展起来的

  33. 于是,关于俄国革命的报道竟大多发自赫尔辛弗尔斯 (Helsingfors)、斯德哥尔摩、日内瓦、巴黎和伦敦,其内容亦不免受到这些地方的审查者和宣传家的干扰

  34. 读者们能从报纸上看到的一切新闻,都是一系列精心选择的结果;报纸必须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被报道、在报道这些内容的时候应采取什么立场、每篇报道应当占据多大的版面空间,以及报道应该有哪些侧重点。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标准,存在的只有惯例

  35. 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如何令新闻能够以符合宗教教义或伦理标准的形式得以呈现,根本就是两回事。报纸的任务是激发读者的情绪,是引导读者对自己所阅读的新闻产生认同感。如果一条新闻不能令读者为其中的冲突性元素所吸引,那么这条新闻就不可能攫取很多人的注意力。新闻要想产生效果,必须确保受众能够如看戏一般感同身受并沉浸于 “剧情” 之中——在看戏的时候,观众会因女主人公陷入险境而屏住呼吸;在读到关于棒球运动员巴布 · 鲁斯 (Babe Ruth) 的新闻时,读者也会深陷其中,仿佛鲁斯是在自己的帮助下才打出了好球

  36.  若读者急不可耐地想要吃透某条新闻,这种指引就必须存在。所谓 “指引”,其实就是读者所需的某种暗示和建议,其功能在于,无论读者如何看待自己,都要确保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所阅读的新闻

  37. 这就是每一位一般性新闻读者所面临的困境:若他一心要将新闻读透,就必须让自己对其产生兴趣,即必须迫使自己进入新闻中的情境并关心事件的进展;不过,一旦他真的这样做了,那就不能半途而废,除非存在一套独立的方法能够令其对报纸加诸自身的暗示予以检验,否则他 “感兴趣” 这件事本身便有可能令其难以企及观点的平衡,从而也就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真相他对新闻的投入程度越深,便越有可能厌憎一切与自己想法相左的观点,甚至对新闻中出现的令自己不快的细节也不能容忍

  38. 正因如此,很多报纸发现,一旦已经成功地拥有了一大批忠实读者,便很难改变自身对特定事务的立场了。即便报纸出于种种原因必须要改变自身的立场,那也得费尽心思、小心翼翼,否则就会招致重大损失。通常,没有报纸会去冒这个风险。真要遇上了那种有可能迫使报纸改变立场的新闻,最简便、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对其冷处理,甚至不予关注,即以 “釜底抽薪” 的方式令火焰自然熄灭

新闻、真相,以及结论

  1. 我们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一无所获。

  2. 在我看来,最站得住脚的假设应该是:新闻和真相根本就是两回事,且我们必须对两者做出明确的区分新闻的作用是就某一事件向公众发出信号,而真相的作用则是将隐藏的事实置于聚光灯下,在不同的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并营造一幅可令人对其做出反应的现实图景

  3. 报纸编辑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对信息源的可靠性做出判断

  4.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缺乏对信息源的可靠性予以验证的科学机制,新闻业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

  5. 在心理学领域,并不存在如医学、工程学或法学领域的那种具有权威性的法则可以在记者从新闻迈向真相的模糊边界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指引

  6. 一个人对于真相的看法只能代表他本人而已。那么人应当如何把自己眼中的真相呈现出来呢?答案是,人对真相的呈现,不可能与辛克莱 · 刘易斯在小说《大街》中对真相的那种戏剧化、虚构化的呈现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弱点了解得越透彻,便越有可能坦率地承认,既然世上根本没有对真相进行检验的客观标准,那么他自己的观点其实主要就是由自己心中既存的刻板印象建构出来的,这一建构的过程完全服膺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利益

  7. 他所缺乏的,是某种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确信感的特定手段,其实也就是将科学最终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那种手段——一套无懈可击的、能够赋予科学家的心智以对抗世界上所有权力的自由的方法论。只有掌握了这套方法论,科学家才能清晰地展开自己的论证,令客观的论据无可辩驳地置身于传统之上,并最终打破一切控制

  8. 无论是在自己的意识中,还是在事实中。对记者的控制来源于报纸的老板和报纸的读者,这种控制并非偏见对真相的控制,而是一种被呈现为更真实的观点对另一种被呈现为不那么真实的观点的控制

  9. 第一,对读者讲清楚,人的观点其实是建立在天然具有不确定性的真相之上的;第二,通过批评和鼓动的方式,推动社会科学去对各类社会事实进行有益的规范化处理;第三,呼吁建立更为透明的社会制度。

  10. 新闻媒体所能获得的,仅仅是体制专门为新闻报道所记录下来的那点信息而已。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争论和观点了

  11. 新闻媒体既不像辛克莱先生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行径恶劣、老奸巨猾,也不像民主理论所声称的那样牢不可破、固若金汤。它太脆弱了,实在无法肩负起捍卫人民主权的重担,亦不能自发提供民主主义所想象的那种浑然天成的真相。如果我们一心期待新闻媒体能够提供这种真相,那显然就犯了方向性错误。

  12.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世界绝不可能仅凭臆想中的 “所有人的共识” 便实现有效的治理。持这种观点的人,下意识地认为所有人都是“全能读者”,并寄希望于新闻媒体能达成连代议政府、工业组织和外交政策都无法达成的目标

  13. 报纸能对每个人施加影响的时间不过只有 30 分钟而已,可人们竟然奢想其能够创造出一种名唤 “舆论” 的神秘力量去弥补公共体制的漏洞

  14. 那些无法在其内部形成知识机制的社会部门,最终变成了社会中的 “问题结”(bundle of problems);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担,就压在了始终视新闻媒体为一个整体的“全体人” 的肩头。

  15. 报纸如同一座 “舆论法庭”,不但昼夜无休,而且要对万事万物做出裁决。这一切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16. 因此,在总体上,通过对现代社会进行报道的新闻的品质,我们可以管窥各种社会机构的运行状况。越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机构,其利益往往越能在新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问题往往越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解决,新闻对其报道的手法也越客观,其相关事务被呈现为新闻的过程也越顺畅

  17. 新闻媒体并不是社会机构的替代品,而更像是探照灯射出的一道躁动不安的光柱,一个接一个地照亮原本藏匿在暗夜中的事物。人不可能仅凭这么一道光柱就对整个世界了然于胸,也不可能仅凭某些插曲、某些事件和某些争端来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18. 真正的问题并不像新闻媒体所呈现得那样浅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令社会机构建立在分析和记录的基础上,并将这一原则向其他社会领域推广,包括摒弃 “全能公民” 理论,以及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以具有可比性的记录和分析为依据的协同性决策机制。

  19. 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困境,与代议政府(无论是区域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和工业领域(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协作式的还是共产主义的)所面临的困境,均可追溯至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自治的人民没有能力通过创设一套认识机制的方式去克服其自身的偶然性经验和偏见

  20. 政府、学校、报纸和教会在修补民主制度显而易见的漏洞,以及矫正人们对于外部事务持有的一系列严重的成见、冷漠和偏颇态度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就是所谓的大众政府最主要的缺陷,这一缺陷深深根植于其传统,成为所有其他缺陷的源头

全文完

1.“舆论的形成并非瞬间完成,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如同水滴石穿,潜移默化

理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舆论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语言简练却意涵丰富。

2.** “在舆论的海洋中,每个人都是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我们的见解和行动不断塑造和影响着这片海域。”

理由**:以海洋为喻,形象地描述了个人在舆论形成中的双重角色,视角独特。

3.“舆论如同镜子,反射出社会的百态;同时也是灯塔,照亮公众的意见之路。”

理由**:运用比喻手法,优美地表达了舆论反映和引导社会意见的双重功能。

4.** “李普曼指出,我们往往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我们的舆论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预先设定的定义所塑造的。”

理由**:这句话充满智慧,揭示了人们在形成舆论时常常忽视的思维陷阱。

5.** “在信息化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超以往,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泡沫和认知偏见的加剧。”

理由**: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信息化时代舆论传播的新特点及其带来的挑战。

6-10.** (段落)

  • “舆论的力量在于其无形之中的影响。它不像法律那样明文规定,却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发挥作用。它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左右我们的判断,甚至决定我们的行为。舆论的形成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个人的心理倾向、群体的情感共鸣、社会的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

理由**:这段文字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舆论的影响力和形成机制,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11.**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感知着时代的冷暖变化。”

理由**:以皮肤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舆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12.** “在舆论的漩涡中,真相往往被情绪所裹挟,理智的声音时常被淹没。”

理由**:这句话尖锐地指出了舆论中的情绪化倾向及其对真相的遮蔽作用。

13.** “李普曼认为,舆论的盲目性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简化认知。我们倾向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黑白分明的对立,从而忽略了灰色的中间地带。”

理由**:富有洞察力地揭示了舆论盲目性的认知根源,语言简练而深刻。

14.**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也能煽动情绪,导致社会分裂。”

理由**:辩证地看待了舆论的正反两面作用,体现了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15-19.** (段落)

  • “舆论的形成与媒体的引导密不可分。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不仅决定了公众能够接触到哪些信息,还通过议程设置、框架构建等方式影响着公众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角色既是信息的把关人,也是舆论的引导者。然而,媒体的这种影响力也可能被滥用,导致舆论的失真和偏颇。因此,媒体在舆论形成中的责任与担当至关重要。”

理由**:这段文字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了媒体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潜在问题,体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洞见和专业素养。

20.**“在多元开放的舆论空间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他人的观点,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公共讨论。”

理由**:这句话充满了对多元舆论环境的尊重和包容,提出了建设性参与公共讨论的重要原则,语言简练而有力。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