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11 days ago

细说公务员考试政审全流程

公务员政审的详细科普。

**一、政审的流程
**

**1. 提交资料。**体检结束后半个月内,考察组会与考生联系,要求准备身份证、户口本、学历学位证、学信网认证证明、征信报告、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个人自传、现实表现材料等;

**2. 档案审查。**考生告知档案存放地后,考察组自行前往档案管理机构查阅考生个人档案。主要审查人事档案里面身份信息、学籍资料、处分情况、党员团员资料等;

**3. 座谈。**考察组前往考生学校、公司、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居委会找老师同学、领导同事、社区干部和邻居等人座谈,了解考生工作学习、人际交往、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

**4. 组织部终审。**考察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和撰写的考察报告交给组织部终审;

**5. 集中公示。
**

**二、对考生个人的审查
**

**1. 身份审查
**

内容:1. 身份是否与报考信息一致;2. 户籍是否符合岗位规定;3. 年龄是否符合岗位规定。

形式:1. 考察组面审考生提交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2. 考察组查阅考生档案。

影响:1. 身份不符的不予录用;2. 年龄有较大出入的会要求考生提供出生证明等资料。

**2. 学历审查
**

内容:1. 是否符合岗位对学历的要求;2. 有无冒名顶替现象;3. 学籍资料是否完整;4. 有无高考移民等行为;5. 大学期间是否受过处分。

形式:1. 考察组面审考生提交的学历、学位证书,学信网截图;2. 考察组查阅考生个人档案;3. 考察组到考生学校找老师同学座谈(仅限应届生)

影响:1. 学历套读的不予录用;2. 冒名顶替的不予录用;3. 在校期间受过处分的会核实处分内容再决定是否录用。

**3. 征信审查
**

内容:1. 征信是否良好;2. 是否有不良贷款;3. 是否是失信被执行人。

形式:1. 考察组面审考生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出具);2. 面审考生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最高法网站查询截图打印)

影响:1. 征信报告尺度考察组自己把握;2. 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不予录用。

image

**4. 遵纪守法审查
**

内容:1. 考生本人是否有过赌博、嫖娼、吸毒等违法行为;2. 考生本人是否有过犯罪记录。

形式:1. 普通岗位由考生本人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查询违法犯罪记录后,由派出所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并盖章,提交给考察组核实。如果经查询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派出所会出具类似证明:经查,某某系我辖区居民,于 x 年 x 月 x 日因犯 xx 罪被 xx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xx 年;2. 部分省份的特殊岗位(公检法等)由考察组直接前往公安机关查询考生违法犯罪记录。

影响:1. 有过犯罪记录的,不予录用;2. 因盗窃、赌博、嫖娼、吸毒等恶劣违法行为被抓且有记录的,不予录用;3. 普通行政违法地分情况看。

**5. 政治审查
**

内容:1. 入党程序是否合规;2. 党员资料是否完整;3. 是否存在异地入党情况;4. 有无受过党纪处分;5. 团员资料是否齐全。

形式:考察组查阅考生党员档案(预备党员未转正的,档案在党支部保存。正式党员的,党员档案放入个人档案),查阅考生团员资料(在个人档案内)

影响:1. 入党程序不合规的,不予录用。(即使报考的是非党员岗位也不予录用,党员档案属于个人档案一部分,有违规造假的肯定不行)2. 党员资料不完整的,会要求补充资料;3. 团员资料不完整的,补齐资料补足证明即可。

**6. 道德审查
**

内容:1. 有无不良嗜好;2. 有无恶习;3. 人际关系、人品情况;4. 遵纪守法情况。

形式:座谈。1. 对于应届生,回学校找辅导员、同学座谈;2. 对于有工作的考生,到公司、单位找领导、同事座谈;3. 对于无业考生,到考生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找社区干部、邻居座谈。

影响:总体来说比较灵活,招录机关有自由裁量权。1. 经查证道德品质败坏的,可以不予录用;2. 经查证作风不正的,可以不予录用;3. 工作期间无视工作纪律,不遵守公司规定且有充分证据证实的,可以不予录用。

**三、对考生父母的审查
**

**1. 遵纪守法审查
**

内容: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岗位会要求提供父母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部分省份只需考察考生本人)

影响:1. 父母有参与 XX 功等邪教组织且被公安机关记录在案的,不予录用;(别杠,这个是底线,百分百不会录用)2. 父母有涉及黑恶、贩毒、抢劫、强奸等恶劣犯罪的,不予录用;3. 父母正在服刑期间的,不予录用。(只是介绍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岗位,不适用于全国)

**2. 征信审查
**

内容:1. 审查父母的征信报告;2. 审查父母的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影响:1. 大部分普通公务员不查父母此项内容;2. 部分地区公检法会审查,影响程度各地标准不一样。

**四、对考生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审查
**

影响:只适用于公检法等特殊部门、特殊岗位,普通公务员不审查。

国考、省考和选调生上岸公务员,以后待遇有什么区别么?

国考、省考、选调生(央选、定选、普选)都只是公务员招录口径的不同,进入机关单位后待遇(工资、晋升)都没有任何区别。很多无良培训机构和半瓶水自媒体宣传什么后备干部晋升提拔快之类,都属于拿“古代”案例以讹传讹……不信的,可以看看我这篇5年前科普选调生文章的评论区,每年都有各种上当受骗的学生现身说法。如果非要说点区别,就是选调生还需要去基层两年,国考、省考招录的公务员不需要去。为啥搞选调生?说白了就是为了设置学历门槛(另外各省还有党员、校级荣誉、主要学生干部、入伍经历等门槛)照顾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当然了,不同省份选调学校目录也不同,双一流还要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北京、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广东还有境外选调生。这里面细节非常多,就不展开讲了。

mmexport6906204f230685b1b4596170f5097b83_1738920991836

理论上你有资格考选调生自然要抓住机会利用好学的优势上岸,尽量不走国考省考。但是因为各省选调生政策不同,省考政策不同,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策略也不可能一样。以四川省为例,稍微好点的岗位都给了选调生,放在省考里的全是二级参公、乡镇、监狱之类一言难尽的岗位。而湖南省选调生是考上以后不定岗,全部扔到基层锻炼几年再考一次,省考是省市县各类单位岗位齐全。综上所述,凡事无绝对,根据自己情况和目标省市情况制定策略

已经被录取了

去新单位报到是树立你在新单位的第一印象的事儿,所以穿衣打扮各方面细节都要注意。

一、服装方面

报到不是面试,没有必要正装西服领带皮鞋,过于隆重了冒傻气;稍微穿正式点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你是公职人员了;不过,要是报到后如果你被安排跟着大领导搞服务,甭管哪个级别,一定注意时刻穿正装西服、纯色衬衫、皮鞋,不打领带。

穿衣原则是:越大机关穿的越正式越好,越基层的越没有必要穿太正式,说白了就是要合群。

运动装可以,但是比较花哨鲜亮的运动装不是太合适;女生的破洞牛仔裤,超短裙和热裤,露肩露脐装,夸张大耳环、卡通发卡、眼影、大浓妆什么的也不合适,夏天哪怕热死男生也不要穿七分裤或者大裤衩;

基层单位一般休闲点正常服装就行,如果是省以上大机关,个人建议还是尽量男士素色衬衣+休闲西服+皮鞋,不打领带,下身牛仔/休闲裤就行。女生大方得体的休闲装即可。

如果你拿不准,我推荐几个,现在中青年公务员春秋季基本人手N套的冲锋衣(男女都穿,内搭纯色休闲纯棉衬衣),夏季是POLO衫(配牛仔裤)或者短衬衫。

随身零碎不要放兜里,鼓囊囊的不好看,最好拎包。男士正装配千元左右真皮公文包比较合适。当然,这种包在各级机关更常见:
户外和休闲装配这种双肩包即可

二、手表方面

公务员可以佩戴的配饰不多,手表算最得体的,如果你不想变表哥表姐被约谈,尽量就别戴名表了,普通牌子卡西欧、西铁城之类一两千的最合适,现在智能手表也比较普遍,是年轻人的好选择:
三、座驾问题
关于开什么车合适,看地区,看当地经济水平,看单位停车场的车什么价位。
如果你在西北东北小县城,单位大院里最高的车才是一辆索纳塔,你开个3系宝马肯定扎眼……
如果你在长三角珠三角,单位基本都是三十万上下车的,那你开3系5系也不是个事儿。
如果你在省直机关大院或者地下车库里,那你……你肯定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从十万八万到一两百万的车都有。毕竟,从奔驰GL到保时捷卡宴啥车都见过……
BBA入门级太多了……想低调又想开好点的车,可以考虑沃尔沃S60、S90。
当然,根正苗红的红旗H5或者HS5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千万别买H7或者H9,那是大领导的座驾。

用公务员的十条军规 -

一年一度的省公务员录用即将告一段落,大量刚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基层出来的公务员,写点经验给各位萌新分享,未必全对,但是绝对是自己最实在的感悟。

1**,干活不可偷懒,也不要什么活儿都抢着干。**

很多新公务员入职后,都会面对同一个办公室,有人活儿多的干不完,有人闲的要死的情况。甚至会有 “老油条” 告诉你,不要太积极,干多干少都一样。但是你真的偷懒了,不但会被同事嫌弃,时间久了,还会被领导发现,影响自己前途。而抢着干活,甚至干了不该自己干的活儿,就会有成为冤大头的可能——办公室的人都不干了,都推给你干。

2**,干活要让领导看见,勤汇报,多请示。**

干活不是干完就行了,也不是干好了就行了。干活的时候,一定要让领导看到你干活了。否则,你做的工作等于无用功。当然,这不是让你领导来了才干活,这样很快会被同事鄙视,毕竟,大家都不是瞎子。如何让领导 “看见” 你干活呢?诀窍就是,勤请示,多汇报。一定要记得把领导交办任务完成情况,或者遇到的问题向领导请示汇报。在单位,有存在感不一定就会晋升,但是没有存在感就绝对不可能晋升。

...

3**,不要擅自做主,任何工作都要有领导授权或者指示。**

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大多一腔热血,想着做出一番事业,为人民服务。但是,时刻记住自己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千万不要去做领导的事情,你只是体制内的一颗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任务才是你该做的——做任何工作都要有领导的授权或者指示,按照领导的意图和指挥办事,绝对不会错。

4**,低调不炫耀,夹着尾巴做人,多听少说。**

有些新公务员是名校毕业,豪情壮志;有些是家境优越,自信爆棚。但是,奉劝新入职的年轻公务员们,一定要低调不炫耀,时刻牢记:夹着尾巴做人,多听少说。(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禁止任何媒体、自媒体未经许可转载,如转载,视为您同意支付一千元稿酬)

5**、重新学会 “说话”**。

在单位里,说话方式很重要。比如问事情,对领导(包括直属领导或者其他部门领导)叫请示,对同事(包括本部门和其他同级别同事)叫请教。没闹清楚情况前,最好不要乱说。一个腼腆少言的形象绝对比说话不过脑子的形象要保险,言多必失是老祖宗教我们的至理名言。您要实在憋不住,回家里找家人说。

...

6**、多看多想少评论。**

工作后,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对任何一件事情,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不要忙着下结论。多看多想少评论是公务员必备的优秀品质,不信你观察一下,单位里喜欢对事情发表看法的人,大都是郁郁不得志者。

7**、不要忙着去站队,搞小团体。**

进入单位后,很快会因为年龄、学历、家乡甚至是否当过兵等等要素结合小团体。这绝对不是好事儿,千万不要忙着去站队或者搞小团体。同时,也不要明显表现出对任何一个同志的厌恶情绪,哪怕这个人实在很讨厌,大家都对其没有好评价。如果你也傻傻地跟风去批评,说不定到当事人耳朵里的就会变成全是你说的坏话了。
8**、学会接受 “不公平”。**

进入体制后,你也许会遇到很多不公平,比如培训学习没自己的份儿,干活加班总是让你来。再比如明明自己累死累活,评优评先却总是没有自己的份儿。这种不公平,要学着接受,学着分析。你眼里的 “不公平”,也许站在老同志或者领导位置看,就是公平的。(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禁止任何媒体、自媒体未经许可转载,如转载,视为您同意支付一千元稿酬)

9**、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是基本功。**

新人到了新单位,给老同志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是必修课。不要认为干这些活儿辱没了自己 “尊贵” 的大学生身份。这些活儿,是塑造自己懂规矩、识大体的形象的最简单办法。

10**、不要丢掉专业,积极学习新知识。**

艺多不压身,上班后,如果空闲时间足够的话,多考几个证傍身。实在没有考证的时间,也要抽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毕竟,铁饭碗到底能铁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也许下一次改革,你就是被改革的对象,当年下岗工人的遭遇,也许十几二十年后你也可能遭遇。只有拥有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你才能在体制内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萌新,到底选择喝还是不喝呢?

实话实说:体制内能喝酒确实是一项能力。越基层,这个能力就越重要。在基层,由于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且人员构成中军转干、退伍兵比例极高。不会喝酒或者酒量不行都是会被鄙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干部能不能干事,有没有威望,酒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你没有一斤不醉,两瓶不倒的酒量,想做到乡长镇长书记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但是越往上,这个能力就越无所谓。越是在大机关,高学历人才比例越高,大家无论工作还是8小时以外,都文明和谐得多。

大机关里,你的写材料能力、办事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办事能力一塌糊涂或者得过且过,只靠能喝酒,酒量好是不可能提拔重用你的。

当然,如果你材料写得好,办事又麻利,酒量还不错,那自然是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喝酒能力绝对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特别是
如果确实不想喝酒,怎么办?

那就一开始就不要喝,永远滴酒不沾。

记住:要么所有公私场合一律不喝,要么都老老实实喝全都喝,要是看人下菜,一会儿喝一会儿不喝?

那就只能等着凉凉咯~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

  (200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2019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修订发布)

  第一条为了合理确定新录用公务员职级和级别,规范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应当在规定的编制限额、职数和一级主任科员以下或者相当层次职级范围内,按照拟任职级及其对应的级别进行。

  第三条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30日内,应当根据其拟任职级的要求,按照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纪律要求进行任职考核。

  第四条考核合格的新录用公务员,按以下规定任职定级: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没有工作经历的: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二级科员、二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七级;大学专科毕业生,任命为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员、一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六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员、一级行政执法员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五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四级主任科员、四级主管、四级主办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四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二级主任科员、二级主管、二级主办或者相当层次职级,定为二十二级。

  (二)具有工作经历的,可根据其资历和工作年限,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级与级别。

  (三)国家对法官、检察官等的任职定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时间从试用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五条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本人对试用期间的德、能、勤、绩、廉情况进行总结;

  (二)所在机关对拟任职定级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提出拟

  任职级和拟定级别的意见;

  (三)任免机关审批,下发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决定。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第六条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

  第七条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处理:

任职级和拟定级别的意见;

  (三)任免机关审批,下发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决定。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第六条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

  第七条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处理:

  (一)超职数进行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的;

  (二)不按招考职位类别、规定条件、程序进行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的;

  (三)把试用期计入任职年限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新录用人员的任职定级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九条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200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中组发〔2008〕20号)同时废止。

基层材料狗,最不期待放假。

每逢假期结束第一天,县里就要开专题会,假期时间全部用来写汇报发言,很心累。单位写材料的人奇缺,且一旦开始写材料,就会被打上“笔杆子”标签,无法脱身。怎么才能摆脱写材料的困局?

在体制内,写材料是基本功。越是想往上走,往权力中心移动,写一手好材料就越是重要。单位写材料的高手提职比其他人要快、提拔重用升官发财。写材料现在是这行风险最低的岗位。写材料可能是最稳妥的进步之路。
看着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言论,化肥哥也懒得去一一批驳了。
写材料写成一辈子材料狗的悲惨故事,在体制内每天都在发生。而大多数写材料的,基本上都是拼拼凑凑,变着花的把简单的东西弄得高大上,一个材料逐字逐句改了十几二十遍,就是为了让领导满意。一遍又一遍的熬夜修改,最终弄出来的其实都是形式主义一摞纸,开完会就扔了,没谁会多看一眼。

按省市县三级政府系统公务员工作经验,总结一个定律:体制内写材料跟喝酒一样,一旦开头了,你就再也不可能甩掉,除非有个新替死鬼来接班。
进入体制内的萌新,别管你大学是学中文还是学化学,总有领导会忽悠你写材料,最常遇到领导说的两句话就是:“酒量不行可以锻炼”,“材料不行可以学习”。
萌新到了单位一旦开始写材料,除非你直接破罐子破摔,摆明了老子不干了,否则永远甩不掉了。当然,摆脱是是彻底摆脱了,前程基本也废了,起码直接领导在位时候你别想翻身了。
当然,还有逃离办法就是培养接(ti)班(si)人(gui),忽悠新来的小年轻写材料——前面列举这个话题下面鼓吹写材料种种好处的人,基本都是存在这种心思的大忽悠,张好了落网等着萌新跳坑。最后,请允许化肥哥再次鄙视那些鼓吹写材料是本事,能接近领导,能提拔快的“呓语”。那些个案有意义么?体制内大部分材料狗过的什么日子?你们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呢?真是在国务院或者中央部委省直辖市两办写材料的占公务员的比例是几万分之一?

为啥从中央到乡镇各单位都缺写材料的?上级遴选都喜欢选写材料的?写材料如果真是美差,轮得到你个没背景的小虾米?
最后,真诚说一句:真爱生命,远离材料。

随着这几年公考热,很多人稀里糊涂随大流考了公务员,考上以后却发现干的非常不爽,辞职的咨询化肥哥每月都能接到十几二十个。

很多想辞职的人,都要问几个问题:

1.你年龄多大?是二十七八正当年?还是三十好几快四十上有老下有小?

体制外可不是体制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火力猛,996ICU的工作节奏你确定自己扛得住么?扛不住的话,老板凭什么给你开高工资呢?一群群中年人都在35岁危机下瑟瑟发抖,一不留神就可能再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去送外卖、开滴滴,你确定自己真的能逃过这一劫么?
2.你家庭经济情况如何?是房子三五套收租都能过日子?还是房贷车贷一月八千等你还?

并不是谁家都房车无忧,经济压力是大部分成年人最大的压力:房贷车贷压在身上,钱还不上房车随时会被银行收走,这种心理紧绷状态下,你确定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享受体制外的择业自由么?

3.你在什么系统的什么岗位,是法院、检察院、税务局的业务骨干?还是老干部局、残联的综合口?

很多三门干部(家门-校门-公门)进入体制内几年,本事没涨,自信涨的很快,觉得体制内限制了自己的才华发挥。
而真的要到体制外打拼时候,我劝大家还是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在体制内这些年,真的攒够了跳槽“资本”么?业务骨干去了体制外也是人才,但是体制内真正的业务骨干又有几个呢?

4.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高含金量证书或者独特技能?法考?注会?一建?

没有独特的体制内工作经验加持,手里有高含金量证书加持,也是腰杆子硬的根本,如果一个证都没有,你确定自己能找到什么好工作么?

5.你有什么人脉资源,能为你的体制外道路提供助力?

创业确实是一条路,但是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中国4000多万中小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创业企业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你真的确定你是那个幸运儿么?

另外,体制外也不是你幻想中的凭本事吃饭,靠能耐晋升的地方。
很可能老板不学无术小舅子啥都不用干拿的比你还多,老板只会泡妞撩妹的儿子升的比你还快。
这时候你准备怎么办?继续跳槽么?
更别说还有资本家996ICU无情压榨,以及市场风云变幻,今年年薪百万明年倒闭滚蛋的刺激场面。
朋友,开弓没有回头箭,你真的都想好了么?

体制内三大苦:教师、医护、片警!

很多人提到体制内,第一反应就是坐在办公室,喝茶聊天看报纸。

偶尔有一点活,顶多在电脑上随便敲几个字,然后坐等下班。

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事实是,只有少数单位里的极少数人(并且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能够享受这种清闲的岗位。

大部分体制内工作,是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

你要问:哪些体制内岗位最忙最苦?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

跟 “事”“物” 打交道的部门,一般相对较为轻松,因为东西是死的,把它做好了理顺了就行。

跟 “人” 打交道的部门,就比较难过了。

因为人是活的,会有情绪有难题,各种人际关系交织出来的矛盾,比做事本身更复杂、更消耗精力、折损脑力。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三大苦,当属教师、医护、片警了。

01

教师

提到教师这个行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寒暑假!一年三个月不上班!多爽啊!

殊不知,这所谓的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并不是拿给教师们享清福的,而是给他们续命用的。

教师这行业是真苦,因为投身于全民聚焦的教育行业,整个队伍中,可能只有佛系中专老师和大学老师稍好一点。

对于升学压力比较大的小学高年级、初高中的主科教师来说,每上一天班,都代表着体力精力的无限透支。

学校领导大会小会都在明着要求各班教师卷成绩、卷排名,有些学生就是不争气,平均分就是上不来,自己辛苦付出一场还被批评。

并且面对的都是还没完全懂事、三观还没养成的小屁孩,稍微管严一点,动不动出言不逊、扬言要举报。

人格受到挑衅还不能跟他们较真,那种无力感,简直令人崩溃。

更别说班主任的委屈,除了上课本身,你还要面临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以及他们后面上百个素质良莠不齐的家长。

有一位教师朋友曾经非常诚挚地说过一句话:不当几年老师,你都无法领略人类物种的多样性。

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地回到家,还要接受家长的质询,从张三为什么成绩下降到李四打了王五的头,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你为数不多的个人小时消耗得一塌糊涂。

教师,既是一名教师,同时,他又是校长眼里的下级、学生中的断案法官、家长眼里的救世主……

综上,教师界公认的三大职业病:慢性咽炎、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

02

医护

身为医护,只要上班,就处在一个并不友好的工作环境中,嘈杂吵闹、充斥着病毒细菌。

为了保护自己,必须戴口罩长期呼吸不畅,必须经常洗手、消毒,导致双手溃烂还必须坚持工作。

但这些跟打交道的对象——因病痛而心情不悦、一肚子火无处发的患者——比起来,都不算个事。

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或者是手术中,每一名医护人员,就是一个移动的服务窗口,始终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用 “正义” 的思维监督着你的工作作风。

只要你在工作岗位上,你就得每一秒都精神紧绷,全情投入工作,保持大脑高速运转以及,戒备。

否则,点背的话,喝一口水休息几下、吃个盒饭延缓叫号,都会被以 “工作态度不端正” 而投诉。

并且,医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几乎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假期,即便是全民放假的春节和国庆,也得上班、值班。

很多医护人员,多年没外出旅游过。就连所在城市的街道变化,都不能第一时间领略体会。

03

片警

跟邻居产生矛盾差点动手怎么办?报警。

家里被偷了、大街上被抢了怎么办?报警。

交通事故,小剐蹭但对方态度恶劣还要动手打人怎么办?报警。

片警这个群体,之所以既辛苦又特殊,因为他们以一己之力,守护着全民的安全。大家都怕都在躲的时候,身为片警,却必须挺身而出、保护大家。

他们自己,却总是在跟人性的阴暗面、跟矛盾和纠纷打交道。

以上举的几个例子,还是咱们普通小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比较琐碎但至少基本安全的出警场景。

还有很多更凶险、更辛苦的片警工作画面,我们甚至并不了解,但却是他们的日常。

比如接警后赶赴现场,嫌疑人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旁边就是一大群围观群众。

比如抓捕到的嫌疑人转身把自己的手咬出了血,事后得知对方梅毒 / 艾滋阳性。

比如三天两头就得熬夜通宵。大部分片警都是老烟枪,因为不抽烟根本熬不下去。长期下来,整个人苍老又憔悴。

我们都知道遇到困难找警察,却经常忘了,片警不是超人,他们也是肉体凡胎,也需要休息、需要保障安全。

以上三类群体,除了跟老百姓、跟 “人的矛盾” 打交道深入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点:

其庞大的基层人员数量和极少量的领导岗位,导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晋升非常困难,一辈子都在基层踏步,教书的一辈子教书,看病的一辈子看病,出警的一辈子出警。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