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3 months ago

起缘

大概我从今天上午开始看,直到晚上12:26。一共看了170页;已经快要忘记了是什么机缘知道了这本书,但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知道这本书提及过「天安门事件」——那天买的时候已经完全忘了。一开始在孔网看见这本书,十多块钱就可以收 ——我手上这本是11.90元收的,成色没有原先想买的那本好——是刚好下定决心付款的时候就没了。我找到原图贴在这。

我本来打算高一下期末考试完毕就买,后来一直拖了下去。
大概大前天,我在医院里又逛了下孔网,我总是这样,荷包里装了些石子也想花完的。
原先想买有一点也是看中了中国外长的亲笔签名,十多块钱竟然可以买到高官签名!买到手才发现是亲笔签名没错,不过是印刷的,就像蓝星书库出版的顾城诗集一样;其实这样倒也不错了。


从苏联向俄罗斯

钱其琛在1954年8月向苏共中央团校学习,时年岁26,初为人父,女儿出生只有二十多天;

就在预定签署这个条约1的前一天,发生了“8·19事件”。在8月19日前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至今仍有些扑朔迷离。
当时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曾回忆说,那年6月,莫斯科市长波波夫告诉过他,苏联有人正在策划一场“倒戈”的政变。他根据布什总统的指令,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对他说:“我完全掌握着局势。”
当时任苏联总统助理的切尔尼亚耶夫,在其回忆录中也有同样的记述。他还写道,在美国大使走后,他还与戈尔巴乔夫相互谈到了各自获得的类似信息。

这是本书的一段原文,我就贴上了。苏联的「“8•19”事件」似乎是先有欲谋的政变?不过「“8•19”事件」最终失败了;


其实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的书,我预备看。

  1. 安德烈•纪德的《从苏联归来》
  2. 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

苏联的解体,几乎像是一朝期一夕发生的事情,但导致其瓦解的许多因素,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在这里,不能不提到在上个世纪初,两个著名的法国作家当年对苏联的观察。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都曾怀着对这个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来到莫斯科旅行。他们都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下来。
纪德把自己的日记命名为《从苏联归来》,并在1937年公开发表,坦率地把他对苏联的现实考察和长远思考说了出来。而以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闻名于世的罗曼·罗兰却宣布:“未经我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限满期之前,不能发表这本日记。”他的这一举动,曾引起不少猜测,从而使他的访苏日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当时的观察和思考。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与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只能对此感到可惜,只能纠正和根除”。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他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出现了贵族。
无论是罗曼·罗兰还是纪德,在自己的日记里,都不断地将高大的纪念性建筑、宽敞的别墅和窄小、简陋、拥挤的普通老百姓住房作为对比。
纪德在日记中对当时的苏联市场有着深入的观察。他是这样描绘的: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需求量那么大,顾客那么多,就是在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苏联劳动者坚信他们拥有并且亲自创造了一切最美好的东西,而其余的世界丧失了这些美好的东西(学校、卫生设施等)。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对此,纪德显然也有同感。他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他说,有一个青年人曾这样对他说:“几年前,德国和美国还能在某些方面让我们获益。而现在,我们没有什么必要去向外国人学习了.…”
俄罗斯学者阿尔巴托夫是这样论述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的:经济学者已经意识到苏联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在走外延发展道路,而现在外延增长的因素已经枯竭。因此,必须把转向集约化发展道路提上日程,必须从依靠行政命令转为用经济杠杆调控经济。必须重视已经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等。当这些问题被提到苏共代表大会上时,只是议论了一番。实际上,一切依然如故,毫无结果。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用曾任苏联总统助理的切尔尼亚耶夫的话说,对苏联社会的质疑开始出现了。当戈尔巴乔夫说“忠于社会主义价值”、“纯净的十月革命思想”等等时,“我们自己也弄不明白,我们究竟是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中”。

这是我从书中p221-p223上半部分的完整摘录
其实我就在想,这和我们中国的社会是否有些相似呢?


Lafayette Frigate Scandal

这是钱其琛对「‘拉斐尔’舰丑闻」中李登辉的评价;我们很多人也时常和钱其琛一样,总愿意相信时间可以拨开历史的迷雾。可是,现在的情形好像是更加难以判定和追寻真相。这件事情是,还有很多事件也一样是。


再售“幻影”

当时的法国政府,对中方的原则立场和忍耐限度显然有了错误的估计,不思罢手,反而得寸进尺。
1992年1月31日,法国外长迪马在联合国安理会与我会晤时,又提出了法国正在考虑向台湾出售性能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这距法国外长迪马1991年7月4日会见田曾佩副外长时所做的相关承诺以及法外交部1991年8月27日发表公报的时间,还不到半年。言犹在耳,墨迹未干,法国政府又背信弃义,想故伎重演。
“幻影2000”战斗机不是一般性的武器,而是一种进攻性的武器,其作战效能较高。法国在售台军舰时曾辩解说,护卫舰是防御性武器,法国不会出售进攻性的战斗机给台湾。现在,又想售台“幻影”战斗机,连先前的托词也不要了。
为了阻止法国向台湾出售“幻影”战斗机,中方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向法方提出严正交涉,指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质,表示中方绝不会容忍。同时,还积极采取措施,回应法方提出的所谓“法对华贸易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中方派出经贸代表团访问法国,明确表示,如法方放弃售台“幻影”战斗机,中方将派采购团访法,签订一批合作项目,并可现汇购买20亿美元的法国产品。代表团还向法方提供了一个可能同法方合作的项目单子,共8大类,50个项目,总金额达154亿美元。
面对中方的交涉,法国政府无动于衷,无视中方为稳定和发展中法关系所做的各种努力,坚持向台出售战斗机的立场。
1992年11月18日,法新社援引台湾方面的消息称,法台已于当日签订了法国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战斗机的合同,但出于外交上的考虑,双方都没有正式公布此事。
到了12月22日,法方才向我国驻法大使做出正式答复:法国政府已决定批准法企业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防御型飞机,同时表示,法方对飞机做了必要的技术限制,飞机是防御型的,不带空中加油装置,不配备空地导弹,不会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构成威胁。
法方还辩称,此项合同属一般性商业行为。法国反对在任何市场上的任何歧视。如果美国能向台湾卖武器,法国为何不能?法国对华贸易存在巨额逆差。法国航空工业处境困难,需要寻找出路。
当时的法国社会党政府正面临国内大选,乏善可陈,于是言而无信,孤注一掷,想捞取眼前实惠,以售台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的近40亿美元的合同,作为执政“业绩”。而当时法国决策层内还有不少人,甚至将中方在法售台军舰一事上顾全中法关系大局的做法视为软弱可欺,以为中国会咽下法国售台战斗机这杯苦酒。

这是「第九记」2从开始(p300)直到p301结束的全部内容,我一字不落地摘录下来;我在想中方政府愿意提供
总金额达154亿美元的项目。而售台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却只有近40亿美元的合同,作为执政“业绩”

那法国人为什么还要冒着让两国关系严重倒退的举措来挣「血汗钱」?


funny-war
evidence

The absence of evidence is not evidence of absence

这么不要脸的话,他是怎么说得出来!



总算看完了这本书,我把《后记》贴在这里吧!

后记

《外交十记》历时5个月,终于问世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国际风云变幻难测,外交斗争纷繁复杂,其间还发生了四次战争。《外交十记》只是从几个侧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做些记述而已。搁笔沉思,感到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突发事变,有时就如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样,似乎连人类自己也难以预测和控制。
书成之时,我首先要感谢外交部领导李肇星、戴秉国、王毅各位的鼓励和关心,以及外交部各部门主管的支持。许多同志协助查寻资料,核实正误,提供了帮助。
杨成绪、黄舍骄、张庭延、赵稷华、刘新生、傅全章六位老大使和詹永新、何向东、郭宪纲、宋荣华、李星等年轻新秀共同参与了写作。没有他们的参与,此书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爱妻周寒琼和儿子钱宁。他们是书稿的最早读者,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

body { margin: 0; min-height: 100vh; /* 最小高度为视口高度 */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flex-end; /* 右对齐 */ align-items: flex-end; /* 底部对齐 */ }
2003年8月15日
于北戴河

我得引用里面的一句话,

搁笔沉思,感到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突发事变,有时就如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样,似乎连人类自己也难以预测和控制。

读起来,仍然十分感动。

Footnotes

  1. 即新联盟条约

  2. 《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