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5 months ago

一张图看懂:决定的 6 层思维

模型来源:NLP 六层逻辑层级(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身份→精神), 图 by TAO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来改善个人生活和职业表现的方法。NLP思维逻辑层次,也称为理解层次,是NLP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和分析人们在不同层次上的思维和行为。

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最初由格雷戈里·贝特森提出,后由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整理并推广。理解层次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和精神。这些层次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并在辅导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受导者找到解决方法。

环境层次

环境层次包括所有外界的条件,如人、事、物、时间、地点、金钱和设备等。它是我们每天都能意识到的层次,通常是问题的起点。

行为层次

行为层次指的是我们实际做什么或没有做什么。它是能力的选择和实际发挥,是在环境中的具体操作。

能力层次

能力层次涉及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拥有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能力,选择越多,能力越大。能力不仅包括技能,还包括情绪和态度。

信念/价值观层次

信念/价值观层次决定了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态度。它们通常在潜意识中起作用,只有在反省或学习NLP时才会意识到。信念和价值观回答了为什么做或不做某事,以及事情的重要性和意义。

身份层次

身份层次涉及一个人或公司如何看待自己,即“我是谁”。它决定了我们以怎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精神层次

精神层次是最高的层次,涉及我们与世界上其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当一个人谈及人生的意义或公司对社会的贡献时,就涉及到精神层次。

现实举例

以下是一些现实案例,帮助理解各层次的意义及运用:

例1:夫妇讨论孩子默书不及格

环境:那所学校本来就不够好。

行为:他没有温习课本。

能力:孩子从未学过英文拼音法。

信念/价值观:我的钱他花一世,他能否毕业并不重要。

身份:他就是蠢!

精神:孩子的一生(怎么在这个世界生活)。

例2:公司高层批评下属报告

环境:没给他足够的时间。

行为:他的报告里没有做“存货流动率”分析。

能力:他可以先来问问我嘛!

信念/价值观:他已尽了力。

身份:我看他不是做总经理的料!

精神:他对公司的奉献。

通过理解这些层次,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改善个人和职业表现。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它其实正是个体阶级跃迁的分水岭:

层级NLP 原名对应现实阶级跃迁价值
第 1 层环境层抱怨老板、城市、政策❌ 被动受害者,毫无主导权
第 2 层行为层加班早起、努力干活⚠️ 忙碌感强,成长慢
第 3 层能力层学技能、搞效率、卷方法论⚠️ 能力提升但方向感模糊
第 4 层价值层抓趋势、选赛道、用杠杆✅ 真正开始「做正确的事」
第 5 层身份层重新定义 “我是谁”✅ 建立人设,放大影响力
第 6 层精神层输出价值、回馈社会✅ 连接时代、创造长期复利

✨ 1-3 层的人在努力生存,4-6 层的人在设计人生。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用错了层级

很多人创业失败、职业倦怠、长期焦虑,其实都源于以下认知陷阱:

  • 只顾 “做更多”,没想 “做对事”;

  • 一味提高技能,却没判断趋势;

  • 想搞副业搞创业,但还在靠 “多干活” 换结果;

  • 明明有能力,却始终找不到方向和人设定位。

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 而是你的人生,还停留在底层层级:行为和能力。

只有当你进入「价值 → 身份 → 精神」这三层,才是真正的跃迁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段永平就曾说过一句极有价值的话:

做对的事,把事情做对,还要有 Stop Doing List。

这恰好暗合第 4 层价值层的精髓——不是只管做,而是先判断什么值得做。

AI 时代,是第 4 层觉醒者的超级风口

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创业时代? 因为 AI 彻底打破了 1-3 层的垄断门槛:

过去现在
想创业要写代码用 GPT+Lovable,几天出原型
要内容团队做图剪视频一人用 AI 搞定脚本 + 封面 + 配图 + 剪辑
要几十万启动资金SaaS + Agent + GPT 就能起步

AI 降低了创作与创业的成本,却放大了认知与表达的价值。

这意味着:

  • 越早理解趋势,越容易踩中风口(第 4 层)

  • 越早定位身份,就越容易构建影响力和信任闭环(第 5 层)

  • 越早输出价值,就越容易打造产品 / 社群 / 系统(第 6 层)

⬆️ 这是一场从底层复制人 → 顶层结构者 的重大跃迁

那么你该怎么做?一个三步跃迁模型:

1)自检定位:我现在在哪一层?我是否还停留在 1-3 层的内卷模式?

  • 每天在做的事情,是提升技能?还是在创造价值?

  • 你在关注方法,还是判断趋势?

2)上升路径:从第 4 层开始转向「趋势 + 杠杆」的思维

  • 写内容(搭建表达杠杆)

  • 做产品(借助 AI+SaaS 低成本启动)

  • 建社群(连接同频个体)

3)持续跃迁:构建属于你的「身份 + 精神层级」

  • 我是谁?我要服务谁?

  • 我输出的长期价值是什么?

  • 我的内容 / 产品 / 观点,能留下什么?

写在最后

内卷是 1-3 层的困境。 跃迁是 4-6 层的觉醒。

AI 时代的到来,不是让所有人更卷,而是让认知跃迁的人快到离谱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