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以来为了赶项目交付,工作还是很忙,经常性加班加点,还好,每天早起,一点一点的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以前我甚至都不知道瑞.达里欧这个人,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可以把他看作榜样引领了,这本书很棒,我买了一根铅笔,在上面边看边写,启发点很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吧。
全书分为三个模块:我的历程、生活原则、工作原则
瑞在这里写出了他的成长故事,小时候并不爱上学,直到大学,主修金融学。所谓兴趣是第一驱动力,出于这份热爱,开始接触市场交易,做大宗商品交易,创办桥水,同时开始打造自己的机器模型,算是原则的起点。当然,不能都一帆风顺,一次押注失败,回到了起点。伟大的成就都是需要从失败中走出来,自我反思,接受自己的平凡,开始尊重历史,研究规律,慢慢摸索总结出应对问题模型的普适性原则并在生活中践行,然后开启复兴桥水之路。桥水成功后,开始准备自己自由的生活体验,着手打造桥水的文化,可以传承下去的文化。最后开始写书,希望更多人能从他的经历中,通过分享其原则背后的思考,总结出自己的原则。有这么一段:
人生由三个阶段组成:在第一个阶段,我们依赖其他人,我们学习;在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我们,我们工作;第三个阶段,当其他人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也不必要再工作时,我们就可以自由的体验生活了
写的甚好,于我而言,虽然已经开始工作,但更适合我目前的描述大概还是第一个阶段,且需继续学习~
这一部分是本书中我感触最多的,记点体会颇深的:
上大学以后,其实我也慢慢意识到自己不够自信这个问题,对别人的看法看的很重,羡慕他人台上流利演讲的风采。2020年的目标之一,希望能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学会与人沟通,尝试主动分享,一开始或许会很难堪,但练的越多总归能应付的自如一点。
工作中,几乎不存在一人就能决定所有事情的时候,那么在会议讨论中就需要大家商讨出决策,难在每个人想法的差异。数学中有这样的概念,很多时候没有最大值,只要区间极值,同样每一个选择决定也很难找到最优解,要做的就是有限时间内找出极优解,可行度加权就是这样的方式,就跟数学中求加权均值一样,结合每个人过往的表现打分,可靠信赖的人权重更高,得到最后的结果。
反过来想,于个人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讨论群体中做加权度高的,做到让别人信服认可你。
一个很俗的大道理,谁都知道,但其实很难做到,往往大多数时候都是失败的时候痛苦,再好点就是立个flag,三两天的激情,伤疤好了就忘了痛,也就没有然后了,直到下次同样的地方再跌倒,循环下去也就局限于此了。惭愧,其实我也如此,好在书里学到了一点,写问题日志,很好的一个方法,践行然后坚持下去,痛苦 + 反思 = 进步
原文标题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阻碍其成功,找到你的这个弱点并处理他
很尴尬,想了半天不知道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一种障碍,很难客观的去看待自己;另一方面其实是现在的我都没搞明白自己,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换了一种思路,先从发现自己的一个坏习惯开始,解决它然后接着下一个,觉得这样挺适合我的,第一个坏习惯已经杜绝一个月了,再接再厉~
其实很多次,因为一时冲动就作出了决定,到后面冷静下来不免觉得后悔。两个点:
开始慢慢意识到大脑中想法的争执,一种告诉我差不多了,可以歇一歇了,就这样吧诸如此类,另外一种告诉我你不能这样做,要学会坚持,比你厉害的人还多的是...以前很多时候会冲动的选择,原来也是“较低层次的我”主导造成, 所谓杏仁核绑架
(出自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
- 如果你始终把愤怒感、挫败感作为提醒自己的迹象,从而冷静,慢下来,以深思熟虑的方式看待眼前的问题,逐渐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 要知道最长发生的斗争是情绪和思考的斗争...情绪主要是由潜意识的杏仁核控制的,而理性思考主要是由意识性的前额皮层控制的
开始坚持友善地去训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突然对神经科学起了兴趣)
初中课本就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思2019这一年里,总是想的太多,但却经不起行动.许是刚毕业抱着一份激情,却不知行事艰难,然后就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想太多,计划再好,不如选好大方向往前冲就完事了。
这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着管理桥水、打造组织文化讲。许是经历太浅不到家,谈不到管理层面,很多东西理解起来确实没有生活原则里感触那么深,但却也不失为极好的篇幅。那么谈不到管理层面上
,怎么办,换个角度,想想怎么让自己成为组织里不可或缺,管理者最看好,领导最喜欢的那种角色.学到了两点:
一本书,能给你带来两三点感悟就很值了。很高兴,2019的最后加上2020的开始,看完了这本书,不知道也没去算花了多少时间,但对我影响我觉得应该是是以十年为单位作用的.瑞已经出了第二本书,关于投资的,刚好2020的计划想系统学一下理财方面,慢慢看,慢慢学,就这样,2020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