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虚拟卡市场真是风波不断,先是 野卡 WildCard 宣布因政策变化暂停充值和退款功能,接着 BinGoCard 也因云闪付充值渠道被关闭而陷入困境。对于习惯用虚拟卡订阅海外服务、购物或支付 AI 工具的国内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不过别急,市场总有替代方案!目前 PokePay 和 维卡 VCard 凭借加密货币充值方式,成为国内用户的新选择。咱们聊聊这波变动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虚拟卡平替。
BinGoCard 曾是国内用户的香饽饽,原因很简单:它支持云闪付充值,操作方便到飞起!相比需要折腾 USDT 的 PokePay 、 VCard 、 BinPay 或 WasabiCard ,BinGoCard 几乎是“零门槛”。它由美国 CB International Bank LLC 发行,背靠 VISA,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错,还能一键订阅 ChatGPT Plus,覆盖 Midjourney、Netflix、Spotify 等海外消费场景。更别提还能升级实体卡,帮在美国有规划的朋友攒 FICO 信用分,简直是全能选手。
好景不长。2025 年 7 月 17 日,BinGoCard 因恶意举报,唯一支持的云闪付充值渠道被关闭。新用户没法开户,老用户也只能靠余额硬撑。虽然官方表示在研究通过美国银行账户购汇或境外资金充值的方式,但至今没啥进展。眼下BinGoCard 的处境有点尴尬,余额用户得抓紧消费,免得夜长梦多。
再说 野卡 WildCard ,情况更复杂。7 月 12 日,WildCard 官网突然“失联”,吓得用户以为它要跑路。7 月 13 日的公告澄清是服务器问题,数据已恢复,预计 48 小时内网站功能正常。7 月 14 日,官网确实能登录了,用户可以查卡号和 CVV,但充值和退款功能依然没戏。公告里提到,受上游发卡机构政策影响,WildCard 的充值通道被完全封锁,余额还能用,但能撑多久谁也不知道。建议大家赶紧把余额花在 Netflix、Spotify 这些已绑定的服务上,别拖到政策再变。
既然 BinGoCard 和 WildCard 的 RMB 充值路被堵死,市面上支持人民币充值的虚拟卡几乎绝迹,加密货币卡就成了主流平替。说到这, PokePay 和 维卡 VCard 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两个选项。
PokePay 是个全球多币种支付平台,持有美国 MSB 和香港 MSO 金融牌照,合规性和安全性有保障。它的 PokeCard 支持 USDT、USDC、BTC、ETH 等加密货币充值,虚拟卡开卡费低至 20 美元(促销时甚至 7.2 美元),无年费、无月租,充值手续费仅 1%。PokePay 的虚拟卡适合线上消费,比如 ChatGPT Plus、Amazon 购物、Netflix 订阅,还能绑定 Google Pay、Apple Pay,甚至香港 Alipay HK。更厉害的是,它还推出了实体卡,支持线下 POS 消费和 ATM 取现,覆盖全球 Visa 网络。
对新手来说,PokePay 的操作不算复杂。注册后通过 Binance 等平台充值 USDT,再转到 PokePay 账户,就能快速消费。虽然加密货币的波动可能让部分用户头疼,但 PokePay 的低费率和多场景支持,确实让它在平替市场站稳了脚跟。
维卡 VCard 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适合爱追剧和订阅流媒体的用户。VCard 以稳定性和低费率著称,充值手续费约 1.35%,支持 USDT 等加密货币充值,操作上也偏向简单。它能轻松绑定 Netflix、Hulu、Disney+等平台,线上消费体验流畅。相比 PokePay,VCard 的线下场景稍弱,但对只想在线上花钱的玩家来说,性价比很高。
VCard 还支持 Alipay 和 WeChat Pay 绑定,国内消费场景也不拉胯。如果你嫌折腾加密货币麻烦,VCard 的 KYC 验证相对宽松,注册后很快就能上手。
除了 PokePay 和 VCard, BinPay 和 WasabiCard 也值得一试。 BinPay 主打跨境支付,费率透明,适合需要频繁小额交易的用户。 WasabiCard 则更灵活,支持多种充值渠道,偏好自由操作的朋友可以看看。不过这俩在国内的知名度稍逊,社区反馈不如 PokePay 和 VCard 多,建议先去官网了解清楚。
虚拟卡市场的动荡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但好在 PokePay 和 维卡 VCard 这样的加密货币卡及时补位。无论是追海外剧、用 AI 工具,还是跨境购物,这俩都能帮你搞定。BinGoCard 和 WildCard 的教训也提醒我们,选虚拟卡得看平台合规性和抗风险能力。赶紧行动起来,试试新卡,保持你的海外消费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