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上的电影清单里挑了半天,最后选择了《绿皮书》。
Tony 和 Shirley 两人看得我全程嘴角上扬。~~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husband with me 这句磕死我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 Shirley 对 Tony 的种种说教,比如让 Tony 为石头付钱,倒车回去捡垃圾等,我都想起了唐僧……其他一些讲“尊严”的时候也很像唐僧,对应来说 Tony 就是孙悟空 loooool 一种“明明是 Tony 给你解决了问题,Shirley 在那不领情还非要念叨两句”的感觉。
看的时候我一方面对于 Shirley 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到共鸣,作为一名黑人但是他是“高贵”的精英阶级,但作为一名精英他又不被白人阶级接受。尽管程度不同,但作为一名亚裔,说实话也时常有相似的困惑。
另一方面我感受最深的道理是:具体的爱是结构性问题的救赎。种族问题是一个由来很久,非常复杂,到今天依然不能说有太多进展的结构性问题,但是就算在这样的大框架下,个体与个体之间仍然可以互相支持理解,而这份理解与支持,既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能够面对艰难人生的勇气来源。整部影片对种族问题的切入还算比较克制,描述的角度也并不是宏观的叙事。影片的最后什么也没有改变,大家只是活下去而已。Tony 也许还是“在社会的影响下”会对黑人有歧视,但是 Shirley 确实是他真心对待的朋友。从此 Shirley 再也不用在平安夜继续自饮自酌,Tony 的家人朋友们会陪他一起。
电影说这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但之后网上查了一下也有说法是说其实 Tony 和 Shirley 其实并不是朋友,Shirley 也并不是远离黑人社群。虽然一方面我觉得电影是电影,并不需要尊重事实。但是毕竟种族问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有白人自我感动的嫌疑。
p.s. 看完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怎么又是删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