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提醒:剁手有风险,购买需谨慎。
网上有很多这类教程,但基本都是以「留学」和「旅游」的视角出发,本文则是以「赴日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一些赴日工作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结论: 还行。
如果到了日本才想办这个卡,需要提交「住民票」和手持「在留卡」的照片。也就是说,到日本后去区役所完成登记,就可以办这张卡了。。一般来说第二天中午就会有邮件通知审核通过,然后再过一天左右就寄到家了。
由于是比较重要的材料,应该不会直接放在邮箱里,而是会当面交给你。如果发现自己住处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张「不在联络票」,那扫描票上的二维码提交下次送货的时间就好。(注:填写时会要求留一个「ご連絡先」,这指的是在投递遇到特殊情况时打的电话,建议不要留自己在国内的号码,最好留自己在日本的熟人)
另外:选的时间最好要确认自己能在家,不然…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误
省流版的建议:上CMLink,买一张「纯数据卡」,用于初到日本上网。
此前我在好几个地方都看到了下面类似的说法:
初到日本想办电话卡,工作人员:请提供银行卡
找办银行卡的工作人员:请提供电话卡
我个人推荐办中国移动的「CMLink」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缺点:
省流:各位最好提前检查下自己的手机是否支持日本的信号。
结论:如果不是华为手机,真没必要换。而且华为也没有换的必要。华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装GMS非常麻烦,但用 APKPure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本人提前准备了一个日版的iPhone,最大的感受就2点:
如果不介意二手的话,可以去秋叶原淘淘。不用进大楼,走在街上就能看到好几家店里都摆着苹果,但我没有太注意价格(注意力都在小姐姐身上了233
如果想换新手机,还想顺便办电话卡,那推荐考虑下 楽天モバイル:单纯办卡月租 2000(不含手机,注意是不含手机的价格),和CMLink没差多少。(另外,提醒一句:手机真不是送的,而是分摊在每个月的话费里面了,如果没有楽天カード的话,不管是不是分期其实都比苹果官网要贵)
小提示:去之前记得提前预约,不然去了店里办不了是小事,店里没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iPhone就是大事了。(提醒:预约要有乐天账号,申请乐天账号要用日本电话号码(大笑
如果想一步到位,可以直接去苹果专卖店(笑),或者直接在官网下单,然后去店里取就好了。
小提示:单看中日苹果官网价格,在日本买确实会便宜些,但中国的第三方平台实在太能卷,即使汇率一路跌到4.9,在中国的第三方平台买都比在日本买便宜233(尤其是某多多百亿补贴,估计只有汇率跌到 3.9,日本官网才敢说自己是全网最低价(大误
如果想在国外正常使用手机,需要符合以下2个条件:
第一点网上不难找到相关指导,但谈到第二点的不多。
iPhone 手机频段 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除非是合约机),但安卓手机就不太好说了,CMLink关于这方面的描述也非常模糊,没有提供确切的支持型号。
建议大家到这个网站 https://www.kimovil.com/en/compare-smartphones 确认下(注意输入手机的英文型号,不知道的话,把手机设成英文,然后去系统信息查看)
大多数人的手机应该就是下面这样(日本12个信号频段只支持4个,达到了基本能用的水平)
(型号:Xiaomi Redmi Note 9 5G)
iPhone手机应该是全绿的(即使是国行,只要不是合约机)
型号:iPhone SE (第二代)
补充:我在日本往上面的2款手机都插卡用过几天,感觉 iPhone 和小米没有明显区别。
安卓手机基本只支持一小半的信号,所以网上吐槽「XX运营商信号差」的人里面,有一半可能其实手机的频段就不支持。
如果你的手机是下面这样,那建议准备一个备用机。
(来自本人高中时的手机,我都不打算带去日本了233)
安卓党如果确实不放心,可以买一个二手的iPhone作为备用机。
型号的话,本人推荐 iPhone SE (第二代)
理由: 2020 年上市,采用 A13 芯片,2023 年也能满足日常需要。但作为SE的传统艺能,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接受其屏幕大小,尤其是换了这个手机还想玩游戏的同学,一定要三思。
这款手机在海鲜市场不难淘到,1000左右就可以淘到4+128G的配置+99新的成色。
不过,此前没在海鲜市场交过学费的话,还是上「转转」购买有官方鉴定的设备。当然,价格也会稍微贵一点的啦。不管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检查自己的 iPhone 是否是「合约机」,是否是「全网通」。如果不介意拍照的咔嚓声,可以直接买日版。
如果不想投敌,想坚守 Android 阵营的话,也可以去淘日版手机,由于我已经很久不捡洋垃圾了,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
最后再重申一遍:对于购买手机这样的大额支出,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自己手机支持日本的信号,真没必要买备用机。
另外,再给一个温馨提示:「肉身」翻「墙」真的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但一定要时刻谨记:「墙外」不是法外之地,我们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省流:提前检查下自己的手机能否安装 GMS (Google服务框架)。iOS的同学可以准备一个日区的Apple ID。
先说iOS,如果之前使用的是「正规」途径注册了Apple ID,在APPStore应该是装不了:LINE、Amazon ショッピングアプリ、ウマ娘 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好像混了一个奇怪的东西进来233
你需要去真正的 Apple 官网,重新注册一个 Apple ID: https://appleid.apple.com/account (COUNTRY / REGION 选日本,手机号可以就用国内的)然后将 APPStore的账号切换为这个新账号。(切换为这个新账号的过程可能需要梯子,这个请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等到了日本再切换也行)
iOS只需要重新注册一个 Apple ID 到了日本就没啥问题了,安卓就要复杂一些。
国外的绝大多数 APP 都只能通过 Google Play Store 安装,Google Play Store 需要一个 Google账号,没有的话,打开 Google官网 注册一个就好了。但Google Play Store 还要求手机支持 GMS (Google服务框架)。
国内的安卓手机,大部分需要自己手动安装GMS(梯子+GMS安装工具);少部分机型被厂商锁死,无法安装 GMS(一般是比较老的机器);华为近几年的新机型,基本都无法安装GMS——由于被 Google 官方亲自下场针对,网上似乎没有通用的方法。(但无论怎样,大家都要试着装下GMS,不然在国外下个APP,真的会很麻烦)
如果实在无法安装GMS,可以去第三方的网站,比如 APKPure,下载安装包,手动安装(很多手机对于非应用商店发起的安装行为都会弹出风险提示,但在无法安装GMS的情况下,只能用这种相对不那么安全的方式)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我个人提前装在手机里的应用(主要是不想过去了再消耗流量下载)
Google Maps(谷歌地图)(115M)
推荐理由:我也是第一次去东京233
Yahoo!乗換案内乗·(73M)
推荐理由:专为交通工具设计的APP,推荐的乘车线路更合理(同类软件:乗換NAVITIME · 乗換案内)
LINE:(280M)
安装理由:相当于日本的微信(我用国内的手机号也注册成功了,但用不了支付相关的功能(信用卡和LINE Pay),所以建议办理日本电话号码后再注册账号)。
防災速報(14M)
推荐理由:相当于天气预报,另外还有「地震预警」(惊!
TVer(ティーバー) (27M)
推荐理由:实时转播日本电视台节目。完全免费,所以只能看最近一周的节目。可以不下APP,网页版也挺好用的 https://tver.jp/ 。(本人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比国内早2个小时看到《柯南》)
クックパッド · 料理はクラシル:
推荐理由:下馆子确实是比较贵,但在超市买了食材和调料,到家可能会发现不知道怎么处理。(……去掉头,都能吃吧233),可以提前看看日本人怎么做饭。
PrintMash 或者 7-Eleven Muticopy
便利店打印东西用来传文件
Paypay
相当于日本的支付宝,需要有日本手机号才能使用。没有 MyNumber Card 的话,拿着现金去便利店充值就好了。
另外,分享下安装包,没有梯子的话,就用下面的链接吧:
https://www.123pan.com/s/iGz0Vv-kGHVh.html
先说结论:不是必须,但有的话在日本会方便很多。
如果有3张的话,在日本基本就能体验到国内一样「出门不用带钱包」的体验。
至于为什么说是有3张,下面给出详细解释。
按照卡上标注的卡组织机构和发卡地点,信用卡可以分为3类:
卡组织机构 | 发卡地点 | 卡号前2位 | 线下门店 | 亚马逊 | 乐天市场 | ApplePay | 西瓜卡 | Paypay |
---|---|---|---|---|---|---|---|---|
银联 | 中国 | 62 | 部分 | 可 | 否 | 可 | 否 | 否 |
Matercard/VISA/JCB | 中国 | 46 | 所有 | 可 | 可 | 否 | 否 | 否 |
Matercard/VISA/JCB | 日本 | 未知 | 所有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其中,最后一种可使用范围最广,但办理难度也是最大:不仅要求日本电话卡和日本的银行卡,还有各种莫名奇妙的隐形审核条件(比如……要在日本生活满半年),估计大家手上都没有最后一种卡(我也没有233),所以下面重点讨论前2种。
先说第一种:银联信用卡。这种卡的卡号前2位必然是62,如果之前为了在日本消费,办了一张卡号前2位是62的信用卡,那线下买东西的时候,注意观察店家有没有贴银联的标识,没有贴的话,基本是用不了的。另外,在 Apple Pay 的「钱包」应用绑定这种卡后,即使人在国内,不用翻墙也可以直接办一张西瓜卡,在日本坐地铁就不用买票,直接刷卡进站就好,而且线下很多门店都支持西瓜卡。(上面表格的西瓜卡指的是APP,Apple Pay 里面办不了定期券,只有西瓜卡App里面可以办,但西瓜卡APP不支持中国的所有卡,本人绑手上2张卡时都出现了白屏现象)
再说第二种:中国办的Matercard/VISA/JCB信用卡,这3种机构的卡在线下门店往往都是受支持的,没什么明显区别。用之前记得仔细读说明书打开相关设置就好。(中国银行需要到APP打开这2个设置:境外支付、免密支付)
初到日本,可能只能去「ゆうちょ銀行」办卡,但问题在于办的卡基本只能用于取现金,不能用于日本网购和刷卡消费,也无法绑在Apple Pay和 Pay pay上,也无法用来交水电气费(其实也可以交,但每次都要收手续费就有点过分了啊喂)。
在中国,银行账户在开户的时候得到的银行卡是以借记卡的形式发行的,即可以用来进行刷卡购物等操作。而在日本,口座虽然与银行账户意义相同,但这张与口座关联的银行卡「キャッシュカード(Cash card)」是不能用来进行刷卡购物等支付行为的,只能在ATM机进行存取款等操作,也就是说日本的口座将中国国内普遍意义上银行卡的功能分离成了两个部分:存取款与刷卡。因此如果想如在中国一样用银行卡购物的话,还需要办理一张与口座绑定的借记卡「デビットカード(Debit Card)」,这张借记卡ATM机是无法识别的,只能进行消费,不能在ATM等终端存取款。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会说「信用卡在日本很重要的原因」。不过尴尬的是,初到日本不太好办理日本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本人对此深有体会:到日本后一个月内申请了5家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无一例外都被拒了。
不过也不用紧张,因为我们还有如下对策
下面简单介绍下如何在国内办一张可以在日本刷卡、网购的信用卡(就是MasterCard、VISA、JCB卡)。(这其实不是必须准备的东西,大家有兴趣的话看看)
大致流程:
如果介意「信用」卡,也可以考虑这里提到的「长城跨境通国际借记卡」
这张卡与长城冰雪借记卡拥有相同的优势——境外取现免手续费(每月首笔),同时在全国各大银行网点皆可办理,并且不占用Ⅰ类账户的数量,但跨境通只能存外币,不能存人民币,要办理的读者需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年费方面,白金卡年费20元/年,金卡年费10元/年。
另外,我手上这张可以在日本也能刷的卡是三年前办的,很久没研究过这个话题了,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参考下面的文章吧:
[2023年8月8日更新] 跨境通VISA/万事达借记卡介绍与网上支付体验
洗发水、沐浴露都可以托运的,没用完就带过来吧……
关于箱子的大小:按照航班的要求,准备即可。另外,注意重量也不要超过航班的要求,有秤的话,提前称一下。
如果航班的要求是下面这样的话:
登机箱三边尺寸之和不能超过115cm,
托运箱三边尺寸之和不能超过158cm。
可以看一下这里提供的箱子大小的计算方法:飞机行李箱尺寸要求与登机箱、托运箱选购攻略(5100字长文)
前面扯3类了那么多,还是谈谈行李怎么准备吧:我参考了网上流传的各路航班行李限制,再翻了下:日本留学,赴日前最全指南|必备物品等,感觉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就不没话找话了,下面就谈一些建议提前准备的小东西。
日本和国内不太一样,在一些重要的文件上一般不喜欢签字,而是盖章,所以大家入乡随俗,提前准备一个印章吧。
日本的百元店也会有便宜的印章卖,但卖的印章刻的是常见的日本姓氏,外国人一般都要人工手工雕刻。如果不想体验日本师傅的工匠精神,还是就在国内买吧。国内20多就能解决的事情,去了日本可能就得翻10倍了。
关于买什么样的印章,可以参考下图:
(之前买过一个送给了日本留学的朋友,他表示用起来没啥太大的问题,但大家遇到了问题,别来找我哈,问就是我也受害者233)
我一个买了2个,一个是12mm(女生记得选10.5mm的),刻了一个「卿」字,用于日常生活。(下单的时候要写这样的备注:「卿+不加印字+楷体」)
另一个是15mm,刻了「卿学童」,用于银行等正式场合。(同样记得写这样的备注哈:「卿学童+不加印字+古印体」)
对了,上面链接的普通套餐会送收纳印章的盒子,但这个盒子是只能放印章,印泥放在单独的一个盒子里。而稍微贵一点的套餐是有所谓的「pu印章盒」,这个不仅可以放印章,还可以放少量的印泥。打开这样的盒子拿出印章往旁边的小印泥盒里一按就可以盖章了,还是比较方便的。(正式场合往往会有印泥,但日常生活中就只能自备干粮啦,对于丢三落四的同学,买认印的时候可以考虑买稍微贵一点的有「pu印章盒」那款)
日本的三口插座和国内的不一样,所以也最好准备一个。不过,如果有一个两脚的插排,也许就不用准备这个了,拿到日本也能用。(手持三角插排留下痛苦的泪水……
如果是手机和电脑的充电器,在日本也是能正常工作的,但一些小家电很可能用不了。日本的电压是100V,手机和电脑的数据线基本标的是「输入:100-240VAC」,所以来了也能用;而一些小家电往往标的是「额定电压:220V」,这种就要买支持变压的转换插头了。(摊手,太贵了,我选择让我手上的那个小家电吃灰2333
再次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购买建议,出现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本人都概不负责233
最后,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赴日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