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ar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2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5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5 days ago

然而我用的是小鹤, 令人感叹(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5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5 days ago

沒寫的有尖團音和聲母ng/v, 因爲確實沒怎麽見(

還有比較迷惑的:

济宁方言共40个韵母,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只比普通话(39个)多一个韵母。相同的韵母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考韵母。只介绍多出的一个韵母:iai(汉语拼音,i和ai拼,读音参照老派济宁话中矮的读音,不是ai)
此读音既可作为零声母字,譬如矮(iai)、崖(如老派读音“越河崖”)等字的读音,也可作为韵母与声母j、x拼。比如解(jiai)鞋(xiai)
事实上,在普通话中读jie,xie的字,在济宁话里有的是不同音的,只是差别不大,难以发觉。比如姐解不同音,邪鞋不同音。列出部分字,济宁话方言者可以自己比对。

---百度百科

然而「矮」實際上是 /iɛ/ , 『廣韻』音為 /ai/

「姐 邪」的韻母是 /iə/ , 『廣韻』音為 /ĭa/

「解 鞋」同「矮」

我目前的歸納能力還不足以總結出規律, 於是就放在評論吧(

以及, 文中牽扯到「攝韻」的部分大多都是靠AI解決, 個人還差點火候就是説)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5 days ago

*至少是在年轻人中很少见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2 year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6 days ago

找到了個更簡單的:

(CMD執行): reg add HKCU\Software\Microsoft\InputMethod\Settings\CHS /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t REG_SZ /d "小鹤双拼2^*iuvdjhcwfg^xmlnpbksqszxkrltvyovt"
Form: https://github.com/2015WUJI01/xhup-for-win10/blob/master/xhup.reg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7 days ago

好好用标点符号啊/(ㄒoㄒ)/~~《新华字典》上有完整的标点符号使用教程。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6 days ago

空格是我的逗號 換行是我的句號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7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6 month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2 days ago

再見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5 days ago

沒寫的有尖團音和聲母ng/v, 因爲確實沒怎麽見(

還有比較迷惑的:

济宁方言共40个韵母,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只比普通话(39个)多一个韵母。相同的韵母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考韵母。只介绍多出的一个韵母:iai(汉语拼音,i和ai拼,读音参照老派济宁话中矮的读音,不是ai)
此读音既可作为零声母字,譬如矮(iai)、崖(如老派读音“越河崖”)等字的读音,也可作为韵母与声母j、x拼。比如解(jiai)鞋(xiai)
事实上,在普通话中读jie,xie的字,在济宁话里有的是不同音的,只是差别不大,难以发觉。比如姐解不同音,邪鞋不同音。列出部分字,济宁话方言者可以自己比对。

---百度百科

然而「矮」實際上是 /iɛ/ , 『廣韻』音為 /ai/

「姐 邪」的韻母是 /iə/ , 『廣韻』音為 /ĭa/

「解 鞋」同「矮」

我目前的歸納能力還不足以總結出規律, 於是就放在評論吧(

以及, 文中牽扯到「攝韻」的部分大多都是靠AI解決, 個人還差點火候就是説)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3 days ago

+2,樂 lu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4 days ago

+1, 用 /zuŋ/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4 days ago

泳雍, 也是 /zuŋ/ ,是不是可以推斷, 撮口呼的ㄩㄥ(iong), 聲母為/z/ ?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6 days ago

算是在開學之前搞出來了吧(笑)

我盡量沒用古韻書術語和國際音標

寫完草稿之後交給DeepSeek通了一下, 感覺不如直接讓她寫(哭)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4 days ago

我不專業啊, 我就是找一堆材料然後把看得到的放一塊發出來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5 days ago

沒寫的有尖團音和聲母ng/v, 因爲確實沒怎麽見(

還有比較迷惑的:

济宁方言共40个韵母,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只比普通话(39个)多一个韵母。相同的韵母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考韵母。只介绍多出的一个韵母:iai(汉语拼音,i和ai拼,读音参照老派济宁话中矮的读音,不是ai)
此读音既可作为零声母字,譬如矮(iai)、崖(如老派读音“越河崖”)等字的读音,也可作为韵母与声母j、x拼。比如解(jiai)鞋(xiai)
事实上,在普通话中读jie,xie的字,在济宁话里有的是不同音的,只是差别不大,难以发觉。比如姐解不同音,邪鞋不同音。列出部分字,济宁话方言者可以自己比对。

---百度百科

然而「矮」實際上是 /iɛ/ , 『廣韻』音為 /ai/

「姐 邪」的韻母是 /iə/ , 『廣韻』音為 /ĭa/

「解 鞋」同「矮」

我目前的歸納能力還不足以總結出規律, 於是就放在評論吧(

以及, 文中牽扯到「攝韻」的部分大多都是靠AI解決, 個人還差點火候就是説)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4 days ago

+1, 用 /zuŋ/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a month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4 days ago

我的想法Be like:

Screenshot 2025-02-03 at 04-28-34 IPA Chart

進一步音位化了, ㄐㄑㄏ暫時不打算合并了(以及不考慮一些擬聲詞等邊緣音系了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6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5 days ago

沒寫的有尖團音和聲母ng/v, 因爲確實沒怎麽見(

還有比較迷惑的:

济宁方言共40个韵母,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只比普通话(39个)多一个韵母。相同的韵母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考韵母。只介绍多出的一个韵母:iai(汉语拼音,i和ai拼,读音参照老派济宁话中矮的读音,不是ai)
此读音既可作为零声母字,譬如矮(iai)、崖(如老派读音“越河崖”)等字的读音,也可作为韵母与声母j、x拼。比如解(jiai)鞋(xiai)
事实上,在普通话中读jie,xie的字,在济宁话里有的是不同音的,只是差别不大,难以发觉。比如姐解不同音,邪鞋不同音。列出部分字,济宁话方言者可以自己比对。

---百度百科

然而「矮」實際上是 /iɛ/ , 『廣韻』音為 /ai/

「姐 邪」的韻母是 /iə/ , 『廣韻』音為 /ĭa/

「解 鞋」同「矮」

我目前的歸納能力還不足以總結出規律, 於是就放在評論吧(

以及, 文中牽扯到「攝韻」的部分大多都是靠AI解決, 個人還差點火候就是説)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6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6 days ago

算是在開學之前搞出來了吧(笑)

我盡量沒用古韻書術語和國際音標

寫完草稿之後交給DeepSeek通了一下, 感覺不如直接讓她寫(哭)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6 day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2 months ago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好耶, 是留子大佬,
我計劃寫一篇高中日語的版本(在畢業後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簡單來説就是兩個讀音不同但含義寫法相似的兩個字隨著演變逐漸被合并做一個字的現象


下一個問題:

個人不嚴謹地猜測一下,
「控」本義:指「拉弓」的動作。
《說文解字》釋:「控,引也。」

引申義有「控制、操縱」, 也許在日語引進該漢字後, 在相對獨立地演變中語義出現擴展:

從「控制」(如控制馬匹)引申為「使某物保持在附近」,進而發展出「臨近」的含義。被借用為指示新義.

當然, 還有可能是日本人把讀音相同的訓讀漢字直接借過來用了(逃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非常抱歉, 御迷惑ヲ掛ケテ大變申シ譯御座イ參セヌ。
忘了考慮尖團合流, 槍/ʨʰ/的聲母在古音和倉/ʦʰ/是一致的


沒打完就發出去了啊(惱

雖説我自己也還沒摸進音韻學和古典日語的門, 但還是推薦一篇文章: 日本汉字音读系统和历史假名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簡單來説就是兩個讀音不同但含義寫法相似的兩個字隨著演變逐漸被合并做一個字的現象


下一個問題:

個人不嚴謹地猜測一下,
「控」本義:指「拉弓」的動作。
《說文解字》釋:「控,引也。」

引申義有「控制、操縱」, 也許在日語引進該漢字後, 在相對獨立地演變中語義出現擴展:

從「控制」(如控制馬匹)引申為「使某物保持在附近」,進而發展出「臨近」的含義。被借用為指示新義.

當然, 還有可能是日本人把讀音相同的訓讀漢字直接借過來用了(逃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所以説學一點古漢語還是有用的嘛(哭

訓讀漢字很好地起到了區分同音詞不同含義的作用
可惜的是現在日語語法成分基本不寫漢字了(((


「槍/倉」在日語裏, 我用的工具查出來是由兩個音讀:
圖片
來源: https://zi.tools/zi/%E6%A7%8D
但事實上我沒找到第二個發音的例子(
以及在普通話中有「cheng1」音, 專用於彗星「欃槍」


接上文, 漢語讀音在進入日語後發生的演化是個專門的課題, 比如說「槍ʨʰ/倉ʦʰ」
古代日汉音读辅音一般不区分塞音和塞擦音 脫落為 /s/
PS:日語中「つ」本讀作「tu」, 直到約中國的明朝時期才轉變爲現在的「tsu」-日語維基

雖説我自己也還沒摸進音韻學和gu


反例好找:
弄(nong)->(ron), 如弄する
(但特殊的是在古語中反倒是一直讀 /l/ 的)


然後剩下的...沒了, 鄙人學識有限, 就班門弄斧到此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斗膽擡杠一下: 「读」的聲旁可能真是「卖」
論證如下:

「讀」:『説文解字』:籒書也。从言。𧶠聲。

注意這裏的「𧶠」不是「賣」, 在普通話中念「yu4」義為「衒,且行且賣。-『說文解字.貝部』」即「卖,走着叫卖」, 後世又被視作「賣」的異體字, 被合并簡化進「卖」:

段玉裁注云:「隸變作賣,易與賣相混。」後世與「買賣」之「賣」混而難別,然此字音「余六切」,今音ㄩˋ,「櫝」、「瀆」、「牘」、「犢」、「竇」、「續」、「讀」、「贖」、「黷」等字當从此,楷書寫法皆同「賣」,參「賣」字。另此字亦作「𧷏」(C13627),本典收為罕用字。-「異體字字典

「讀」在『廣韻』中擬音為 /duk/

「𧶠」在『廣韻』中擬音為 /iuk/

在古漢語中它們的韻母是相近的, 可以被視作聲旁.

而「賣」在『廣韻』中擬音為 /mæi/

擬音參考「字統網

undefined Avatar
@undefined
·18 days ago

簡單來説就是兩個讀音不同但含義寫法相似的兩個字隨著演變逐漸被合并做一個字的現象


下一個問題:

個人不嚴謹地猜測一下,
「控」本義:指「拉弓」的動作。
《說文解字》釋:「控,引也。」

引申義有「控制、操縱」, 也許在日語引進該漢字後, 在相對獨立地演變中語義出現擴展:

從「控制」(如控制馬匹)引申為「使某物保持在附近」,進而發展出「臨近」的含義。被借用為指示新義.

當然, 還有可能是日本人把讀音相同的訓讀漢字直接借過來用了(逃